APP下载

抓住文眼,拿捏阅读理解

2023-05-30董蓉蓉

课外语文·上 2023年1期
关键词:文眼整篇文章外祖父

董蓉蓉

对于同学们任何学科的学习来说,阅读理解的能力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就是对文字的理解过程,不管学习哪一门学科,都离不开对文字的理解,如果连文字的意思和要求都不能理解,又怎能完成对应的题目,怎么提高我们的学科成绩呢?

从语文学科的角度来看,它的地位更加重要。做好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在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的分值比重比较大,做好阅读理解训练,就会获得较好的语文成绩;相反,如果阅读理解没有做好,语文成绩也很难提升。语文阅读理解的题型非常广泛,综合性较强,可以有效地检测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当然,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进行不断的积累和练习,不仅要有广泛的阅读兴趣,还要进行具体详细的练习训练,从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增强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对于文章的理解,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呢?阅读理解的核心点又是什么呢?就是文章的“文眼”。掌握了文章的“文眼”,对于文章的理解就容易很多。什么是文章的“文眼”呢?从定义来看,“文眼”就是整篇文章中最能表达作者写作目的的语句,是作者对文章中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基本认识、理解和评价,通过这些语句,我们可以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可以对文章进行整体梳理,清楚地知道段落与段落、前句与后句之间的联系。

那么,到底如何发现文章的“文眼”呢?清代学者刘熙载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者必顾之,在篇末则前者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它的意思是,能够揭示全文主旨含义的句子或文字,有的在文章的开头,有的在文章的中间,还有的在文章的结尾。如果在开头点明的话,那么文章的后面部分就要围绕主题要旨来进行;如果在结尾处,那么文章的前面部分就要顾全后面;如果处于中间位置,那么就要前后兼顾。“文眼”就是整篇文章的核心点,如果能够顺利找到文章的“文眼”,那么对于同学们理解全文来说,就容易多了。

一、掌握推断阅读理解主题小技巧,轻松做好阅读理解

(一)关注标题

有很多阅读篇目中,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文章的标题,所以在推断作者主要思想的时候,就不得不重视文章的标题。文章的“文眼”肯定是与题目相关的,并且不断地在文章中反复被提及。比如,五年级《语文》的课文《父爱之舟》,题目中就提到了父爱,显而易见这篇文章就是描写父亲对“我”的深深的爱,即使中间提到了其他人或者事物,也是为了衬托父爱,为更进一步地表达父爱。

(二)文章首尾呼应

对于一篇文章来说,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多数情况下,我们大致看一眼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就能够对文章的主旨有大概的了解,因为开头和结尾通常都是总结性的言语,可以很好地概括文章的内容。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在文章开头提到的人、物,在文章结尾还会出现同样的人、物的相关语句。比如在《梅花魂》一文中,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梅花,这样首尾相呼应的结构,不仅可以加强作者思想感情的表现,强化主旨,还可以加深读者的印象。

(三)理解段落之间的联系

有些文章会采用象征性的写作手法,所以我们很难从它的标题、开头或者结尾来判断文章的主旨。这时候,就需要同学们对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进行更深刻的理解,然后再对各自然段进行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就会很容易推断出这篇文章的主旨。

(四)善于发现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语句

如果在一篇文章中,有一些语句出现频次很高,那么这些语句很有可能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句,也就是这篇文章的主旨。这就需要同学们在阅读的时候,要认真读、反复读,这样才能更好地发现和理解文章的主旨。

(五)关注人物语言

在文章的阅读过程中,对于文章中人物的语言要重点关注。人物的语言往往能够反映出人物内心的活动,甚至有一些文章的主旨会通过人物的语言表达出来,尤其是在写人或叙事的文章中。比如在《梅花魂》一文中,就是借由外祖父的语言来表达外祖父内心的爱国之情。

(六)抓住抒情语句

在一些文章中,一些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往往就是作者中心思想的传达,一般作为总结性的语言,以感叹句或者反问句的形式出现在文章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我们对于这些抒情的句子也要进行理解和分析,来推断出文章的主旨。

二、勤思考,提炼文章中心思想

想要进一步地做好阅读理解,就要对阅读理解的类型有充分的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对它们进行分类,了解其特征,更好地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更好地完成阅读理解,获得理想的成绩。那么,阅读理解究竟有哪些类型呢?常见的有论述类、人物传记类、文学类(一般以散文或小说的形式出现)、文言文类、古诗词类阅读理解。

以《梅花魂》为例,文章的标题运用拟人化的写作方式,表面看好像这是一篇描写梅花的文章,但是它到底是描写什么的呢?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阅读文章来解答。在文章的开头是这样写的,“故乡的梅花又开了”,直接点明文章将会围绕梅花来展开叙述。再由缕缕幽香、冷艳的梅花回忆自己的外祖父,外祖父对于梅花是那么偏爱,而在阅读外祖父教外孙女读书时,就需要我们思考,为什么外祖父在读到唐诗宋词的时候会流出冰凉的泪珠?带着这样的疑问继续阅读文章的第二段。

在第二自然段中讲述的是一件作者幼年时期的事情:小外孙女无意中弄脏了外祖父珍爱的墨梅图,因此妈妈也受到了外祖父的斥责。读到此,我们就要思考,为什么一张墨梅图会让外祖父如此珍爱呢?还因此斥责了妈妈。在接下来的段落,又讲述了离别之前,外祖父因为不能回国而落泪,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些都需要我们思考。

直到最后描写与外祖父分离送别的场景:临别之际,外祖父赠送心爱的墨梅图以及血色梅花手绢,外祖父说了一段话才真正解开了上面所有的疑问。文中是这么写的:“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言语之间充满了对梅花的赞赏,这段话语就是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的结尾再一次点题,再一次看到那珍爱之物之时,将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了升华,捧在手心中的哪里还是梅花呀,分明是一颗眷恋祖国的心啊,也真正做到了与文章标题、文章的开头相呼应。梅花魂就是梅花不管经历多少磨难,依然可以顶天立地、不屈服的精神,文章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借物抒情,由对梅花的喜爱上升为对梅花高贵品质的喜爱,最后又上升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表达出作者的思乡之情、爱国之情。

综合来看,阅读理解在语文测试中的地位非常突出,且在今后的学习中会越来越重要。所以,想要获得更好的成绩,对于阅读理解的学习也迫在眉睫。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想要轻松掌握阅读理解,不仅需要对于阅读理解的题型有清晰的认知,了解各类题型的特点,学会掌握和分析它们的特点和内容,同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学會推断文章的主要思想。文章的主旨就是文章的文眼,也是整篇文章的中心,找到它对于我们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将会大有帮助,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好地解读与之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所以,我们在平常的学习中,需要多多接触和训练各种类型的阅读理解,运用上面提到的方法和技巧,尝试找到文章的中心思想,多思考,勤练习,勤总结,这样才可以轻松应对各种不同类型的阅读理解。

猜你喜欢

文眼整篇文章外祖父
惊喜
灵感不是等来的
乡村小学中段阅读教学中“文眼”统领作用发挥探究
抓住文眼,让文本解读更有效
解答“文眼”鉴赏类试题“六看”“三步”法
你希望外祖父怎样做
思维大碰撞
紧扣文眼有效实施探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