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信息科技课程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3-05-25韦理达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8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核心素养小学生

韦理达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纲要曾明确指出,信息技术是一门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可将信息技术灵活用于生活和学习问题处理中,逐步养成适应信息社会的行为习惯,为新时代创造性人才培养奠定基础。这为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指明了方向,当下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广泛重视。本文围绕信息科技学科,研究如何让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实现学生智慧成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生 信息技术学科 核心素养 教学实践

2019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的贺信中指出:“精准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态势,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是当前教育事业的重要使命。”在信息科技飞速发展过程中,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已经将数字素养与技能列为必备内容,学校就是培养新一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开展数字素养教育和信息科技课程的主阵地。倘若将以往作为选修的信息技术学科比作“0”,那么如今规划到必修课程的信息科技学科就是“1”。这个从“0”到“1”的转变不单单是信息技术到信息科技的变化,其中还有更深远的积极影响,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改革就是当中重要的一环。下文就围绕信息科技学科的核心素养提升教育实践进行具体分析。

一、信息科技课程学科核心素养提出背景

近年来我国新课程改革实现了进一步深化,教育要将重点放在核心素养培养上,让学生在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有利于个人发展的能力与品格。习近平总书记于2021年10月1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中强调,“要实现全民全社会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奠定社会基础”。数字时代信息科技课程的新任务就是发展全民数字素养,提高大众数字技能。在此背景下,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标中首次确立了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具体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这四个方面。小学信息科技教学在教育改革中要准确定位,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方式教授学生掌握必备的素养与知识技能。

二、信息科技课程学科核心素养的知识体系转变

(一)将“知识教育”转变为学科“素养教育”

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必然通过学科课程与教学来实现。信息科技课程所面临的升级挑战主要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要致力于从“知识教育”转变为“素养教育”。面向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教学工作,对习惯于传统知识灌输教育方式的教师而言,最大的难点就是向“素养教育”转变。所以在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学科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正确理解新课标指出的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上的具体化特征,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立足学科基本概念,以围绕主题活动,联合问题链、活动任务、概念群等方式探索单元教学设计。做好新课程资源建设,确保核心素养培养工作落实到位。另外,针对信息科技教学的评价方式也要进行改革,要用围绕核心素养展开的学业评价方式改革来助推核心素养培育教育转变。

(二)将知识“系统性”转变为学科“体验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学习逻辑、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发展有所关注,以学科课程为载体循序渐进地完成教学任务。尤其是课程设计,不过分倾向于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建设,要将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热情、收获和体验上。鼓励学生用探索精神去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数字化时代,日复一日地养成创新习惯和意识。针对课程模块的设计,要多引入贴合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日常情境,创设融合了师生、生生多主体互动的项目任务和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基于真实的情境体验从发现、分析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以信息科技概念为核心形成分析问题的基本概念与逻辑。

(三)将本课程作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

每一个学科都有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任务,同样也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所以小学信息科技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改革中,要从课程整体设计入手,将信息科技基础知识设定为核心内容,按照我国最新的战略发展理念调整课程内容,突显信息科技发展趋势和前沿情况,体现信息科技学科的创新特征,通过拓展学生知识面来深化学生对信息科技在生活、学习中作用的认识,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有担当的信息科技人才。

三、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与生活实际建立联系,培养学生信息意识

当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渗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信息科技教学中联系生活實际,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现象,一方面有助于吸引学生关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能引导学生基于生活教学情境映照作用形成信息意识。对此,教师可立足于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建立知识与生活事例的联系,从而让学生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信息意识,为灵活使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问题奠定意识习惯基础。

例如,在《拥有我的电子邮箱》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需要让学生认识到传统邮箱和电子邮箱的共性,统一将收件人地址作为信息传递方向。为了勾起学生对电子邮件信息传输过程的探索兴趣,教师可引入“寄信”生活情境,正是因为大部分五年级学生都没有过写信寄信的生活经历,对信件传递过程不太了解,所以可以尝试用这个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其次教师通过幻灯片让学生初步了解传统邮件传递耗时长的缺点以及工作过程相对抽象的电子邮件,并尝试用语言概述电子邮件信息传递过程。经对比总结出电子邮件高效、方便、低成本的优点,并对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进行培养,让其懂得通过对比快速找出事物特点。使用电子邮件的第一步是了解邮箱地址结构并建立自己的邮箱账号,教师可通过变化颜色字体的方式让学生明白邮箱地址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对于仅有网络基础知识微观认知的小学生而言,他们难以从宏观角度去理解或接受一些新的网络知识,教师有必要以生活元素为基础,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地帮助学生建立自身网络知识体系。

(二)创新课堂提问内容,拓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课堂提问能够快速检验学生吸收课程知识的水平,也能有效引导学生思维发展,让学生产生探究欲望,有助于学生计算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发展,通过对信息的分析与归纳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以培养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尝试预设问题、创新内容,来引导学生探索知识,让学生思路清晰地完成结构模型的建立,树立正确的思维意识,拓展逻辑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例如,在《即时信息通信》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激趣导入新课的环节中先用故事讲述的方式来吸引学生关注:“早在1996年,以色列有4名大学生在通过互联网进行沟通时觉得一点都不方便,信息传递延时,经过一番研究开发了首款即时通信软件ICQ,可以借助网络及时传输文字信息,这意味着信息交流进入了全新的即时通信时代。”电子邮件的普遍使用让人们体会到了信息交流的便捷性,飞速发展的通信技术让信息及时传递成为可能。用提问“目前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即时交流软件有哪些?”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然后以“QQ”为例,抛出问题“QQ常用功能有哪些?”(文字、语音、视频、文件等)让学生讨论,最后总结出即时通信软件的特点为“及时传输”。教师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就要通过有效提问来深化学生思维,围绕提问来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抓住本课核心内容。

(三)选择性引入社会热点,帮助学生建立社会信息责任感

信息责任是一种综合体现,具体指的是道德标准、个人文化和自我行为规范。在这个信息数据纷繁复杂的互联网时代下,必须强化学生信息责任意识,这也是提升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强化学生是非分辨能力的有效做法。以建立学生社会信息责任感为目的,教师可以选择性地引入一些社会热点。

比如,“流氓软件弹窗”“未知来电”“电脑病毒入侵”等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与认知去作出正确的判断,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社会责任信息指的是在既定的法律法规范围内,严格遵循相关规定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道德态度与社会责任感,这也是构成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信息量巨大且内容纷繁复杂的网络时代,学生会接触到有价值的健康信息、安全信息,也会接触很多负面内容。这就需要教师教导学生建立文明上网的态度,要用正确的渠道和手段来获取并使用网络资源,培养强大的自我保护意识,主动屏蔽不良信息,不让自己沉迷于各种网络游戏。通过对网络诈骗案例或病毒入侵系统事件的危害分析,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地看待网络问题,在学习安全防范知识的同时,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形成积极正向的信息社会责任感,从而推动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实现。

(四)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实现核心素养下的数字化学习

班集体里的每个学生都是单独的个体,在认知能力、学习基础和理解水平等方面都有所差异,如若从始至终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统一的练习任务,必然会进一步加大学生学习质量参差不齐的程度,限制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与学科教学发展。教师要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来尽可能减少班级学生的差异性。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不仅符合新课标学习理念,还有助于学生在多角度分析和探讨中培养核心素养。

例如,在“制作板报”教学活动中,考虑到这是针对学生word技能和WPS操作水平的综合检验,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主题板报,内容、版式均无限制,只要求创新、原创。每个小组成员人数为5-6人,且信息水平相对均衡,也存在优势互补。确定好板报主题后,小组内根据明确分工合理安排相关素材和资料的收集、版面布局设计与艺术字制作、板报文字内容的撰写等,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这一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在提高学生完成任务效率的同时,让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都得以发挥。

(五)探索全新教学模式,完成教学方式转型

信息科技教学在新课标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引领下必然要作出相应的改变,教学模式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变革以及教育大环境的变化,势必要完成一次转型,用符合当下教学需求的方式去完成教学目标。围绕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这四个核心素养内容的培养,来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

比如在以创意为主题的拼图比赛中,教师要杜绝使用以往单向传输基础知识的教学方式,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索,以主题引导和专题讲解的方式做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让学生自行选择学习方式,通过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形成乐于助人、友善分享的品格。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要避免提出强制性要求或标准,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进行自我思考,锻炼其创造能力和数字空间能力,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培养学生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的方式多样。新课程改革要求要把学生当作主体,而一线教师想要培养每一名学生的学科信息素养,就要结合最新的现代信息技术,从不同的视角去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充分掌握所学的知识,能够在新的时代背景和信息化的课堂环境中进行学习,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參考文献:

[1]徐新中.发掘传统内容内涵发展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2(6):5860.

[2]胡作,崔宁.从“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到“人工智能课程核心素养”——浅谈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育人目标[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2(16):7779.

[3]张立国,王国华.计算思维: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核心议题[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5):115121.

[4]陆海江.融生活教育,探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建构路径[J].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2022(2):7374.

[5]郑丽媛.聚焦翻转课堂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4(23):101102.

[6]李加梅.小学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中外交流,2021,28(12):11461147.

[7]许瑞芬.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2(11):4546.

[8]苏春月.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8):144.

责任编辑:黄大灿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项目“电脑社团中创意编程对学生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的研究成果之一,立项号为AH2019329。)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核心素养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