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读写教学结合模式研究

2023-05-24林熙凤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读写教学群文阅读小学语文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别是阅读和写作。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当前要想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教师需要针对阅读和写作这两个教学环节进行改进和创新。开展群文阅读与读写结合,是当前小学阶段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将群文阅读和读写教学融合在一起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等都有重要作用。文章主要针对群文阅读与读写结合的教学意义进行阐述,为小学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意见,旨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读写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13-0031-03

引  言

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以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开展教学活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显、读写教学分家以及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都阻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将群文阅读与读写教学有效结合,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有助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读写教学结合模式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兴趣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动力,能够增强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不再认为语文课堂是无趣的。然而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氛围沉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较低,不能积极主动参与互动和交流,而是机械性地记录教师讲解的重要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很难得到提升。开展群文阅读并将其与读写教学进行结合,能让学生有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而且群文阅读本身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阅读教学形式,学生可以自主阅读或者与同学合作阅读,课堂氛围会变得活跃。另外,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有了更加明确的学习目标,在课堂上就能实现对知识的有效吸收,激发阅读和写作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二)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和写作是两个不同的教学环节,而很多教师选择“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过程如同机器一般,没有主动思考、自主学习的过程,学习效果不理想。采用群文阅读与读写教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自主化,能使教学模式得到优化,进而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三)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在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明确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是最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针对这一教学目标存在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不强,在学习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发展受到了明显的阻碍。基于群文阅读和读写教学模式,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明确合作探究的重要性,在读写训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语言运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使学生实现全方位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不可分割的兩个教学内容就是阅读和写作。只有将阅读与写作融为一体开展教学,才能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均得到提升。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语文教师仍然将阅读和写作分开教学,没有掌握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方法,这样会限制学生语言知识运用能力,使学生无法将在阅读过程中学习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自身的写作中。阅读教学模式也是采用传统单一的“灌输式”教学形式,按照教材中课文的顺序逐一讲解,没有根据学生语文知识体系构建的需求组织开展群文阅读活动。虽然部分语文教师实施了群文阅读和读写结合教学,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还存在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如完成阅读教学后,就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写作任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能抓住读写结合的切入点,实时展开读写训练,导致读写结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的融合不够深入。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需求,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群文阅读与读写教学的深度结合,全面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1]。

三、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读写教学结合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结合群文阅读主题开展读写训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群文阅读与读写教学结合模式的目的是让阅读成为学生写作的基础,同时也让学生通过写作对阅读中掌握的知识进行内化。但是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写作与阅读关联性不强的问题,如写作的内容与阅读教学的内容关联性不大,导致学生无法在写作中运用阅读教学中学到的知识,也不能通过写作进一步深化对阅读内容的理解。针对这一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提炼阅读主题,使学生在完成群文阅读后对该主题有一个准确的理解,然后再让学生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写作训练,以此提高写作与阅读之间的关联性,同时发挥好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依托的作用[2]。例如,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对应的主题,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单元主题展开群文阅读,如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主题为“我的动物朋友”,单元中的《猫》《母鸡》《白鹅》等,都是有关动物描写类的课文,不同作家在描写动物时的角度不同,表达的情感不同,表达的方式也不同,给人带来的阅读体验也会不同。语文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针对本单元中的几篇课文展开群文阅读,让学生对比不同作家在描写动物时都采用了哪种表达方法,是如何观察动物的,通过哪种方式传递出了自己对动物的情感等。学生通过群文阅读能够掌握丰富的动物描写方法和情感表达方法。最后,语文教师可以将这一主题作为写作主题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结合本次群文阅读的收获,针对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进行描写。

(二)针对群文阅读让学生练习写读后感

读后感是指在完成文本阅读后,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将文章的大概意思进行简单的阐述,再将文章中的中心思想及传递的情感进行表达,最后将个人的阅读收获写下来。读后感是一种常用的读写训练方法,语文教师可以在群文阅读与读写教学结合模式中根据群文阅读材料应用写读后感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这既能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让学生在写读后感的过程中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激发个人阅读后的情感。例如,在学生完成《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等民间故事的群文阅读后,语文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后感写作训练。这些民间故事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同时在字里行间蕴含了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对小学生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在完成民间故事的阅读后,通常只能记住故事中的人物和大概发生了哪些事,但是对于这些民间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和民族精神及文化却感受不到。语文教学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而优秀的文学著作是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在按照标准的读后感写作格式完成写作任务的过程中,会对群文阅读材料中的文本内容产生深入的理解,进而感受到文本中所蕴含的优秀思想和文化。

(三)深入挖掘文本,寻找读写结合训练点

上述两种群文阅读与读写教学结合的方法都是以整篇写作任务为主的教学方式,通常是在完成群文阅读后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写作训练作业,需要学生在课下完成。在课堂教学中同样有很多机会可以让学生开展读写训练,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促使学生在群文阅读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读写训练,促使群文阅读中的读写结合更加深入,进而提升学生学习质量。这种方式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断地挖掘、探索阅读素材中所涉及的读写结合的切入点,找到切入点,并在课堂上落实有针对性的训练,确保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渐渐提高自身的写作质量,具体可以通过以下读写切入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读写训练。

其一,以文本留白为切入点实现读写结合。在群文阅读材料中,很多材料会运用留白的表达方式,语文教师要抓住文本留白引导学生对留白处进行补充,以此实现对学生的读写训练。例如,在《将相和》这篇课文中,结尾处讲到了廉颇负荆请罪,但没有说蔺相如对负荆请罪的廉颇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因此,语文教师抓住这一留白,引导学生想象和探讨,将这一留白补充完整。有的学生结合文本的上下文进行推测并补全了留白,而有的学生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自己站在蔺相如的角度上,根据自己会做出的反应进行了对留白的补充。教师通过借助留白这一读写结合的切入点,让学生获得良好的读写训练机会,也提升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力。

其二,以文章结构为切入点开展仿写训练。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点给学生讲解文章的体裁、结构,这样学生在写作中能够合理设计作文结构,完善写作思维。例如,在《黄山奇松》这篇课文的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重点给学生讲解“总—分—总”文本结构的特点和优势,并在完成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后让学生模仿该文本的结构形式写一篇作文,可以自己选择作文的主题和内容。这样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训练,又给学生留有了一定的自由空间。

其三,以文本开放式结尾为切入点展开读写训练。群文阅读中也不乏具有开放式结尾的文本,这种开放式结尾留给学生更多自主想象的空间,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拥有开放式结尾的文本引导学生针对文本的结尾进行文章的续写,没有限制,自由发挥,给学生充分的表现空间。例如,在完成《狼牙山五壮士》的群文阅读后,教师可以针对这篇文本的结尾引导学生展开文本续写训练,可以结合文本内容加上自己的想象或者愿望为五壮士改写人生。

(四)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丰富写作素材

语文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通過生活化的引导使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感悟生活中的真情,发现生活中的美,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因此,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去思考生活,发现一些原本隐藏在生活中不容易被发现的细节。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写作中将生活中的真实体验与感受融入进去,丰富学生的情感,同时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3]。例如,在完成《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等课文的群文阅读后,学生在这些以亲情为主题的文本内容中感受到不同作者笔下的亲情故事,也被这种真切的情感所感动。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想一想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爱都是从哪些细微小事上体现出来的,让学生在班级中进行口头上的表述和分享。学生在听其他同学分享的过程中也在回忆自己类似的经历,想起了很多被忽略的生活细节,一幅幅画面在学生脑海中如电影一般呈现出来。通过课文中情感表达方式和技巧的引导,学生对亲情方面的写作思如泉涌,在教师的要求下对这些素材进行整理、记录,进而可以写成文章。语文教师也应打破教材的局限,结合教材内群文阅读的主题,将课内课外的阅读材料进行整合,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材料的拓展下积累更多的写作技巧,提升自身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实现读写结合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语文教师仍然将阅读和写作分开教学,没有掌握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方法,这样会限制学生语言知识运用能力,使学生不能灵活地将在阅读中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自身的写作当中。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活动,并在群文阅读中寻找读写结合的切入点,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读写训练形式。

[参考文献]

张玲.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研究[J].读与写,2019,16(18):51-52.

米会娟.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读写教学的结合探究[J].意林·儿童绘本,2020(48):46-47.

魏家庚.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读写教学结合模式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1(24):74-75.

作者简介:林熙凤(1984.9-),女,福建仙游人,

任教于福建省仙游县榜头榜东小学,教导主任,高级教师,本科学历,曾荣获“县优秀青年教师”“县优秀先进管理者”称号,县优质课评比获二等奖。

猜你喜欢

读写教学群文阅读小学语文
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教学探析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师生“齐读共写”感悟小语教学的幸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