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肾穿刺35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2023-05-22严然郭春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继发性肾小球经皮

严然 郭春娜

开封市儿童医院病理科,开封 475000

肾小球疾病是儿童时期常见病和多发病,虽然部分患儿可实现治愈,但部分患儿可能会因年龄增长导致病情反复、迁延,甚至发展为严重肾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等[1]。肾小球疾病包括原发性、继发性和遗传性疾病,其中原发性发生率较高[2]。近年研究发现,儿童肾脏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患儿生命安全[3-4]。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复杂、疾病轻重不一、病程较长,部分疾病临床表现也相似,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难度[5]。目前,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是获得肾脏病理的有效方法,也是了解肾脏病变性质的主要方法[6]。为此,笔者收集开封市儿童医院35例肾穿刺活检患儿,并对其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开封市儿童医院2019年1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35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肾小球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 24例(68.57%),女 11例(31.43%);年龄 1~18(8.25±3.30)岁;婴幼儿期(<3岁)2例(5.71%),学龄前期(3~<7岁)4例(11.43%),学龄期(7~<13岁)19例(54.29%),青春期(13~18岁)10例(28.57%)。纳入:均无禁忌证,且符合肾穿刺指征;为首次进行肾活检;均伴有不同程度肾脏损伤、不伴或伴有肾小球滤过率降低≥3个月;既往无家族肾脏病史;患儿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排除:病理诊断不明、肾活检光镜下肾小球<5个;慢性肾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过度肥胖(体质量指数>30 kg/m2);严重贫血。

2.肾穿刺

2.1.准备工作 患儿术前均进行谈话、沟通,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术前给予床上大小便、呼吸训练练习。术前3 d停用抗凝药物,并检测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尿常规、肾脏彩超等,评估肾脏受累情况。

2.2.穿刺方法 患儿取俯卧位,暴露穿刺部位,并进行常规麻醉。经HITACHI Avius彩色超声诊断仪(日立公司)进行探测定位,选择右肾下侧背部作为穿刺点,常规消毒后,采用穿刺活检针沿引导线刺入皮下、肌肉、肾包膜,肾穿刺针尖到肾实质2 cm处,立即按下活检枪扳机获取肾组织,取患儿肾组织样本。术后给予常规止血,并采用抗菌药物治疗,术后建议患儿绝对卧床24 h,术后3 d内不下床,实时监测血压、心率等。

2.3.病理检查 光镜检查:使用10%甲醛固定肾活检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并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过碘酸六胺银染色等处理。免疫荧光:采用切片3 μm直接行免疫荧光染色,分别观察免疫球蛋白(Ig)G、IgA、IgM、C3、C4、C1q、Fib,可疑乙肝相关性肾炎可观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e抗原、乙型肝炎核心抗原。电镜检查:经光镜、免疫荧光检测存在特殊成分造成的肾脏损伤,肾穿刺标本需经冷戊二醛固定后用电镜检查。

3.组织学分型

参照《肾活检病理诊断标准指导意见》[7],并结合临床症状、病史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等,将肾小球疾病分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IgM肾病、IgA肾病等)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病等)。

4.接受度调查

参考文献[8],并结合专家意见设计调查问卷,确认最终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告知、调查方法、知情同意、患儿一般资料、父母职业、家庭月收入等,并调查患儿对经皮肾穿刺活检术了解情况、满意度等。主要由2名资深护士、2名儿科护士开展,并向患儿监护人讲解本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获得监护人同意,可进行问卷调查。

结 果

1.一般情况及活检结果

所有患者均穿刺成功,无穿刺失败出现,成功率为100%。光镜下观察可见肾小球均维持在10个左右,标准合格率99.60%,每个患儿肾穿刺均进行3次左右,肾穿刺后所有患儿均观察镜下血尿情况,1例患者肉眼可观察到血尿出现,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2.肾穿刺病理分析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27例(77.14%),其中IgA肾病占比较多(31.43%),其次为膜性肾病(17.14%);继发性肾小球疾病8例(22.86%),尤以狼疮性肾炎占比较多(14.29%),本研究中未发现遗传性肾小球疾病。见表1。

表1 35例肾小球疾病患儿肾穿刺病因病理分析

3.年龄、性别与肾脏病理关系

35例患儿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男性19例(70.37%),女性8例(29.63%),男女比为2.38∶1.00;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男性5例(62.50%),女性3例(37.50%),男女比为1.67∶1.00;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有17例发生在学龄期(62.96%),其次为青春期6例(22.22%),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有4例发生在青春期(50.00%)。

4.患儿对肾穿刺活检技术接受度调查

本研究共发出35份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患儿及监护人对肾穿刺活检相关知识信息获取均来自医护人员(85.71%),多数患儿对肾穿刺活检感到满意(88.57%),患儿在检查过程中对肾穿刺活检顾虑较多。见表2。

表2 35例肾小球疾病患儿对肾穿刺活检技术接受度调查情况

讨 论

肾小球疾病是儿童肾脏疾病常见病因,据报道显示,全球范围内儿童肾脏疾病发病率为5%~14%[9-10]。由于肾小球疾病类型较多,临床表现多样,如果只通过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诊断,还存在一定局限性,不利患儿治疗、预期预后[10-11]。肾穿刺活检是了解肾脏疾病病理诊断的唯一途径,有助于早期明确患儿病情,对患儿指导治疗、评估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作用[12-13]。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是临床上检查肾脏疾病的主要手段,具有较高安全性、可靠性,可作为肾脏疾病检查的“金标准”,通过超声引导,进行经皮肾穿刺活检,可直观地观察患儿肾小球、肾小管等病理情况[14-16]。

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是一种有创检查术,需操作医师技术熟练,全程还需患儿配合,部分患儿实施起来较为困难,尤其年龄较小患儿[17]。本研究中35例肾穿刺活检患儿平均取材3次,均穿刺成功,成功率为100%。同时,本研究经过病理分析发现,原发性肾小球疾病27例(77.14%),其中IgA肾病占比较多,这与黄春琳等[18]报道一致,表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儿科常见肾脏疾病的。微小病变性肾病是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其次IgA肾病,分析原因可能与样本量、年龄组成、肾穿刺筛选条件等不同有关[19-21]。本研究中继发性肾小球疾病8例(占22.86%),尤以狼疮性肾炎为主,且未发现遗传性肾小球疾病。

从患儿年龄、性别方面分析发现,本研究中肾穿刺活检中男24例、女11例,比例为2.19∶1.00,其中学龄期7~12岁占比较多,高春林等[22]报道发现儿童活检资料男女比例为1.79∶1.00,其中14~18岁占比超过50%。考虑原因可能是因为不同疾病类型、纳入肾活检条件、样本量、不同区域等有关。在年龄、性别与肾病病理关系中发现,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男女比为2.38∶1.00;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男女比为1.67∶1.00;其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主要发生在学龄期,其次为青春期,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在儿童肾脏病中男性更容易患肾小球疾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多发生在学龄期,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发多发生在青春期,考虑可能是因为肾脏疾病发病特点、本研究样本量偏少有关。下一步本研究将扩充样本量、研究年限,对本研究结果进行验证。

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创伤手术,患儿及监护人对此缺乏了解,需要从医护人员处获取相关知识。本研究问卷调查发现,患儿及监护人对肾穿刺活检相关知识信息获取均来自医护人员(85.71%),多数患儿对肾穿刺活检感到满意(88.57%),可见,医护人员在普及医疗知识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此外,患儿在检查过程中对肾穿刺活检顾虑较多,可能与患儿年龄小、无法准确描述个人情感、不熟悉肾穿刺活检术等有关。肾活检穿刺技术要求较高,临床可增加医师培训机会,提高患儿对医生的信任,从而提高患儿接受度。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35例肾穿刺患儿病理进行总结,发现肾穿刺成功率较高,接受度高。由于儿童肾脏疾病复杂多样,本研究样本量不足,结果存在一定偏倚性,下一步可扩大样本量、研究年限进行研究。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继发性肾小球经皮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前列腺癌治疗与继发性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
中西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80例疗效探讨
基于“肝脾理论”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致继发性肝损伤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继发性青光眼应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
球囊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通道的临床观察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