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市越秀区2018—2022年流动人口肺结核流行情况分析

2023-05-22包婉玲刘玉美梁志强刘国标陈琪琛杜雨华吴桂锋雷宇李华刘志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越秀区流动人口广州市

包婉玲 刘玉美 梁志强 刘国标 陈琪琛 杜雨华 吴桂锋 雷宇 李华 刘志辉

1广州市胸科医院 广州市结核病防治所一分所,广州 510095;2广州市胸科医院预防保健科,广州 510095;3广州市胸科医院结控科,广州 510095;4广州市胸科医院肺部疾病研究所,广州 510095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至2019年约有2.4亿[1]。其中,以基本生活条件较差、社会保障水平较低的低收入人群为主;在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中则存在政府承诺不足、患者发现水平低、治疗管理难度大、健康教育工作薄弱等问题,早已被人们视为现代结核病控制的一大挑战[2-3]。国外的研究也表明,可能因移民人群社区服务能力不足而导致移民中结核病发病率下降的速度比非移民要慢[4]。如何做好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工作,人们一直在为之努力,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经济发达的结核病低流行率国家对移民潜伏性结核感染治疗的启动和完成[5]、中国城市人口流动人口传播动态模型的研究[6]、加强结核病卫生政策和服务[7]等。但是,离人们的期待还相差甚远,有些基础性的工作进行得还很不充分,如对流动人口结核病流行病学状况的全面评估、预防控制效果的准确评价等方面工作既远不如常住人口到位,制定的相关工作措施也难能有的放矢。为加强本地区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工作,我们拟从了解其流行疫情入手,对2018—2022年广州市越秀区流动人口肺结核流行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018—2022年5年间,广州市越秀区报告流动人口肺结核1 267例,其中,男829例、女438例,年龄在1~93岁之间,平均年龄50岁。

2.资料收集

2.1.病例资料收集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导出2018—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新发肺结核患者网报资料,剔除“现地址类型”栏中“本县区”患者,应用XLS工作表建立分析数据集。

2.2.人口学资料收集 通过“越秀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六号)—流动人口情况”(http://www.yuexiu.gov.cn/attachment/6/6815/6815791/7326279.pdf)取得 2020 年 广州市越秀区流动人口数据:市内区间流动人口127 092人,市外流动(包括市间流动与省间流动)人口290 585人。

3.相关概念

主要概念包括流动人口、区间流动、市间流动、省间流动、市外流动、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就诊延误、诊断延误、少青中老年龄划分、病原学阳与阴性、初治、复治等,参照相关文献,本文定义如下:流动人口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在广州市越秀区居住6个月以上者;区间流动人口指广州市非越秀区户籍人口;市间流动人口指广东省内非广州市户籍人口;省间流动人口指非广东省户籍人口;市外流动人口为市间流动与省间流动人口之和;肺结核报告发病率(1/10万)=肺结核病例数×100 000/人口数;就诊延误为“本次首诊日期”与“本次症状出现日期”间隔时间大于14 d者;诊断延误为“本次确诊日期”与“本次首诊日期”间隔时间大于14 d者;依<18岁、≥18~45岁、≥45~60岁、≥60岁划分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组;病原学阳性指在涂片、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中至少1项检测阳性;病原学阴性指在涂片、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中均为阴性结果;初治指新发病或抗结核化疗正规疗程未满或不规则化疗未满1个月者;复治指初治失败、正规足够疗程治疗后痰菌复阳、不规律化疗超过1个月者。

4.数据处理

应用XLS工作表收集、整理资料,描述性分析报告发病率(/10万)、百分比构成(%)。

结 果

1.广州市越秀区2018—2022年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例报告情况

5年间,广州市越秀区共报告肺结核病例1 267例,其中,男829例(65.43%),女438例(34.57%)。流动人口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中位数为2020年的71.1/10万(表1)。病原学阳性713例(56.27%)、阴性554例(43.73%);初治患者 1 188例(93.76%)、复治患者 79例(6.24%)。80.58%(1 021/1 267)的患者来源为直接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结核病专科医院就诊(表2)。

表1 广州市越秀区2018—2022年流动人口肺结核报告发病率

表2 广州市越秀区2018—2022年流动人口肺结核报告病例总体情况

2.区间流动、市间流动、省间流动的肺结核病例报告情况

少、青、中、老年4个年龄病例报告的百分比分别为3.28%、50.82%、22.95%和22.95%,就诊延误和诊断延误发生率分别为75.30%和77.19%(表3)。

表3 广州市越秀区2018—2022年3种不同流动人口类型肺结核报告情况

讨 论

在我国结核病控制策略与技术中,流动人口已纳入结核病发病监测的重点人群[8]。何谓人口流动则无严格定义,目前,有“人口移动”“迁移人口或移民”“流动人口”等内涵相近外延有别的类似概念[2]。与此同时,我国对于如何界定流动人口,也存在观念不断变化、人口管理部门与各行各业的管理部门不一致等问题,如流动空间、流动时间等。在本文中,我们采用“流动人口”这一概念,并依照结核病归口管理模式与行业习惯,将基本流动空间单元设置为广州市划行政区、流动时间设置为6个月。我们的分析结果显示,2018—2022年广州市越秀区流动人口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中位数为2020年的71.1/10万(表1),大大高于50/10万的全国水平[9],也高于广州市 2008—2018年67.58/10万[10]的总体水平,如何努力降低流动人口结核病流行疫情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从表1我们还可看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后2021—2022年2年间本地区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的大幅下降,正如新冠疫情对全球结核病控制的巨大冲击一样[11-13],应该归因于新冠疫情的重大影响,不能客观反映本地区流动人口结核病流行疫情的实际情况;而2020年新冠疫情对广州地区结核控制工作影响相对较小,且在此期间进行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地区人口学资料甚为准确,2020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应该能够低误差反映真正的流行疫情。

从另一方面看,本文中就诊延误和诊断延误发生率分别为75.30%和77.19%,远高于本地区常住人口的30.71%和41.50%(另文发表),更高于广州市的总体水平[14],这些病例的治疗延误(包括就诊延误和诊断延误)不仅对其个人的身心健康和治疗转归产生重大影响,而且他们作为结核病传染源可导致地区结核病流行疫情不断加重[15]。近些年,人们正在不断努力探讨如何及时在流动人口中及时发现结核病例的有效措施,如:加强对从高流行地区流出的农民工的结核病主动筛查[16]、基于社区流动人口的传染病检测[17]、基于新数字工具提高初级保健环境中流动人口关键感染的筛查率和诊断率[18]等,这些方法无疑可以提高流动人口的结核病例发现,但如何能在结核病防控实践中落实到位则需要深入调查研究,本文分析表明源于“健康体检”和“主动筛查”主动发现方式的病例报告百分率不足4%(表2)即为问题非常严重之证明。不过,结核病低流行国家对结核病控制的先进理念和有效举措[19-21]值得我们深入借鉴;另外,前已述及新冠疫情虽然对结核病控制产生了重大冲击,但人们也能从我国抗击新冠大流行的成功实践中获得许多启示[22]。

另外,本文还分析到流动人口肺结核的高发年龄在18~45岁年龄段,与本地区常住人口结核病高发人群在75岁以上年龄的流行情况(另文发表)不相一致,贵州省则报道在男性流动人口中15~25岁年龄组为高发人群[23]。由此看来,同区域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之间以及不同地区流动人口之间其结核病流行具有不同的人口学特点,流动人口的结核病防控工作必须因地制宜。当然,结核病高发人群数据并不能准确反映结核病发病率,但由于普遍缺乏地区性流动人口的完整人口学资料,也只能从发病人数估计流行情况,这是目前同类研究都有的缺陷,如何改进与优化设计,将是我们今后拟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总之,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工作问题多、难度大,提高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水平是实现全球终结结核目标的重要方面,人们应努力而为。

作者贡献声明包婉玲:酝酿和设计试验,采集、分析/解释数据,起草文章;刘玉美:采集、分析/解释数据;梁志强:分析/解释数据,指导;刘国标:行政、技术或材料支持,指导;陈其琛:行政、技术或材料支持;杜雨华:指导,支持性贡献;吴桂锋、雷宇:统计分析,支持性贡献;李华:指导;刘志辉:酝酿和设计试验,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指导

猜你喜欢

越秀区流动人口广州市
盘活越秀区存量老旧物业的对策研究
麓湖春天观景
广州市岭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致敬抗疫情英雄
教师作品选登
广州市一元文化有限公司
广州市中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漫画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