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门诊冠心病患者的效果

2023-05-22刘宁姜莉华尹承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丹参滴丸氯吡格雷

刘宁 姜莉华 尹承华

1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全科门诊,济南 250001;2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济南 250001;3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科一病区,济南 250000

冠心病患者伴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及肺淤血等症状,给患者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1-3]。现阶段,临床研究中尚无门诊冠心病特效的治愈方案,氯吡格雷有利于抑制血小板的聚集,短期疗效显著,但门诊冠心病复发率较高,单一药物治疗难以达到临床预期[4-8]。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在衰弱防治中取得了快速进步,现有研究已证实柴胡桂枝汤、复方丹参滴丸[9]等中成药联合西医治疗衰弱的优势,可达到快速起效、降低不良反应的目的。由于衰弱障碍的异质性及中医证候分类繁多,临床目前仍缺乏中医辨证分型的个体化治疗效果的中医类别高质量文献证据支持。基于中医理论体系,在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衰弱的基础上联用复方丹参滴丸,探讨其疗效,以便为临床治疗冠心病衰弱提供参考。本研究选取122例门诊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氯吡格雷改善门诊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功能、炎性因子、血脂水平及运动耐力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前瞻性选取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22例门诊冠心病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61例。其中,对照组男30例,女 31 例;年龄 32~81(55.67±7.21)岁;病程 0~14(7.01±1.02)年;合并:糖尿病8例,高血压7例;心功能分级:Ⅰ级41例,Ⅱ级20例。联合组男31例,女30例;年龄39~76(57.36±8.85)岁;病程2~12(6.45±1.14)年;合并:糖尿病9例,高血压8例;心功能分级:Ⅰ级40例,Ⅱ级21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10];②年龄>18岁;③临床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①意识不清醒;②处于孕期或哺乳期;③恶性肿瘤;④有精神病史或严重性认知障碍;⑤依从性差。本研究经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2.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氯吡格雷(国药准字H20123116,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治疗,3次/d,1次25 mg,维持治疗1个月。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复方丹参滴丸(国药准字Z20080078,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治疗,口服或舌下含服,1次10丸,3次/d,4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后评估临床疗效。

3.观察指标

(1)血小板功能: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采集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4 ml,用德祥LD4-4XR低速离心机(陕西德祥实验设备有限公司,半径为13 cm,转速为3 610 r/min,时间为15 min)分离血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小板膜糖蛋白Gp Ⅱb/Ⅲa复合物(PAC-1)试剂盒均购自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货号:ml057715,ml055543。(2)临床疗效:症状明显消退,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幅>75%为好转;症状改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幅40%~75%为有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变化或加重,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幅<40%为无效[11]。(3)对比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的凝血功能指标:抽取两组外周静脉血3 ml,用比色法检测D-二聚体(D-D)水平。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使用免疫电泳法鉴:试剂生产企业为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产品标准:YZB/USA0691-2005。

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以()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双尾)。

结 果

1.两组血小板功能比较(表1)

表1 两组门诊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功能比较(%,)

表1 两组门诊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功能比较(%,)

注:对照组予以氯吡格雷治疗,联合组予以氯吡格雷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PAC-1为血小板膜糖蛋白Gp Ⅱb/Ⅲa复合物;与治疗前同组比较,aP<0.05

PAC-1治疗后3.36±1.12a 7.85±1.58a 18.107<0.001组别联合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61 61治疗前20.11±4.06 20.28±4.27 0.225 0.822治疗后3.76±0.58a 6.58±0.89a 20.733<0.001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治疗前18.35±2.58 18.26±2.54 0.194 0.846

治疗前,两组PAC-1、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PAC-1、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较治疗前均降低(均P<0.05),联合组PAC-1、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

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表2)

表2 两组门诊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联合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854,P=0.018)。

3.两组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表3)

表3 两组门诊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表3 两组门诊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注:对照组予以氯吡格雷治疗,联合组予以氯吡格雷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AT-Ⅲ为抗凝血酶Ⅲ,D-D为D-二聚体;与治疗前同组比较,aP<0.05

AT-Ⅲ(%)D-D(ng/L)治疗后897.14±69.33a 734.02±57.85a 11.708<0.001组别联合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61 61治疗前133.52±10.24 133.46±10.42 0.027 0.979治疗后80.25±5.08a 100.31±6.16a 16.282<0.001治疗前653.22±50.24 654.67±50.37 0.132 0.895

治疗前,两组患者D-D、AT-Ⅲ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两组D-D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AT-Ⅲ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

讨 论

冠心病患者多表现为凝血功能水平异常,采用有效药物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水平具有重要意义[12]。目前,药物治疗仍是临床针对衰弱的重要手段,氯吡格雷是西医治疗门诊冠心病的常用药物,虽可有效改善患者衰弱、焦虑等症状,但部分患者存在起效慢情况,且停药后病情易复发,难以获得满意预后[13]。国内研究已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衰弱能缩短抗衰弱治疗疗程,快速缓解衰弱障碍躯体症状,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中医佐治衰弱成为临床研究热点[14]。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是门诊冠心病发病的重要病机[15]。因此,在保证药物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门诊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成为近几年临床医者亟须攻克的难点。

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C-1均是血小板活化的特征性分子标志,可反映血小板功能的活性[16]。有研究显示,门诊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性显著升高[17]。本研究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PAC-1、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较治疗前均降低,联合组PAC-1、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低于对照组,联合组临床疗效(95.08%)优于对照组(77.05%),提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氯吡格雷在门诊冠心病治疗中有助于改善血小板功能,提高疗效。中医是我国特有的医学治疗方案,随着近现代中医方剂中病理、药理的不断完善,临床应用广泛且安全性良好。相对于其他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氯吡格雷起效比较快,失效时间比较长,一般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或是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再加一个单抗、双抗或三抗。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后AT-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提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门诊冠心病患者能够抑制其血小板活化功能。AT-Ⅲ对血小板聚集有一定抑制作用,AT-Ⅲ的高低主要反映凝血酶的活性强弱,AT-Ⅲ水平降低,进一步抑制血小板活化,需要在肝脏内代谢才能转化为有活性的物质,长期使用氯吡格雷可能会引起出血。常规情况下,氯吡格雷加阿司匹林可以预防冠脉支架植入手术后的血栓形成。复方丹参滴丸化生气血,充卫气以御外,滋营血,荣肌肤[18-19],应用于门诊冠心病治疗中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患者血脂水平。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氯吡格雷应用于门诊冠心病治疗中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小板功能[20]。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对于气滞血瘀所引起的胸痹、胸部疼痛、胸闷、冠心病、心绞痛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其对心肌缺血也有非常好的保护作用[21]。

综上,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氯吡格雷应用于门诊冠心病治疗,能改善血脂水平,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应用前景优越。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刘宁、姜莉华:研究实施,数据整理,论文撰写,统计学分析;刘宁、姜莉华、尹承华:研究指导,论文修改,经费支持

猜你喜欢

丹参滴丸氯吡格雷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判定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Meta分析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