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教材中反面人物形象的教学价值

2023-05-11孙小雨

课程教学研究 2023年8期
关键词:范进中周朴园人性

文∣孙小雨

一、反面人物形象教学现状及分类

(一)现状

文学作品中的反面人物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恶”人有着本质的区别,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是再现现实生活,艺术地概括生活,而且是作家感悟人生的体现。文学作品中如果缺少了反面人物,缺少人性之“丑”,就很难说是真正具有教学价值的文学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就存在着许多反面人物的形象。反面人物形象也是艺术审美的重要内容,同样具有教育价值,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和思维快感。若忽略对反面人物形象的品味探讨,则不利于学生品格的健全发展。

(二)分类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对教材中涉及反面人物形象的篇目进行统计和梳理,反面人物形象可以分为六类。第一类是凶恶残暴型。如《孔乙己》中的丁举人、《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镇关西、《药》中的康大叔,他们都是草菅人命的恶棍形象。第二类是残忍虚伪型。如《雷雨》中的周朴园,他对工人冷酷无情,还对侍萍始乱终弃,十分虚伪。第三类是浅薄势利型。如《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的讽刺谩骂和在范进中举后的前恭后倨深刻地体现了他的浅薄势利。第四类是顽固守旧型。如《祝福》里的鲁四老爷,就是个顽固守旧、道貌岸然的封建人物。又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总是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不仅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还想把别人也装进去,企图阻挡社会的前进。第五类是家长专制型。如《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对儿子的婚事随意操纵,毫无尊重与理解。第六类是残忍贪婪型。如《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狡诈多变,其阴暗的内心世界随着情节发展暴露无遗,其残酷狠毒的言语行为也让读者为之震颤。

二、衬托对比,点明主旨

反面人物形象往往暗示着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更能反映社会现实,对比衬托正面人物形象。这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试着带领学生欣赏反面人物形象,品味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如《皇帝的新装》中以昏庸皇帝和谄媚虚伪的大臣们作为反面人物,他们自欺欺人地吹捧着根本不存在的新衣,最后上演皇帝赤身参加大典却被一个孩子点破的丑剧,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衬托以孩子为代表的纯洁无瑕、敢说真话的正面形象;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中那反动守旧并压制新生事物的别里科夫与自由奔放并向往新思想的华连卡形成鲜明的对比;《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参加科举考试,当得知自己中了举人之后,喜极而疯,文章揭露了古代科举制度以八股文来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让他们变得热衷功名、迂腐麻木;《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在发现弟弟竟然是个卖牡蛎的穷苦人时,那自私冷漠的内心活动展现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藤野先生》中的清朝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此处似褒实贬的陈述揭示了这些留学生庸俗腐朽的思想本质,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中的看客形象以及国民的劣根性。这类反面人物形象的展示深深刺痛了每个读者。有时反面人物还通过人物自身行动形成对比。如《变色龙》里的奥楚蔑洛夫反反复复、自相矛盾的语言暴露了他趋炎附势、专横跋扈的丑恶嘴脸;《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中那欺压贤良的恶棍镇关西的丑恶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好汉鲁提辖的美德形成对比。在这条眼花缭乱、性格各异的反面人物形象的长廊中,读者既可以通过细节描写感受反面人物滑稽的一面,同时又能通过对比来获得审美上的感受,帮助读者认识世界,获得精神上的感悟。

三、如实分析,并无讳饰

中学教材中反面人物形象透露着晦涩抽象的内容和深刻厚重的意蕴,所以在阅读过程中要先全面客观地理解与评价文本人物,领会他们的人格特征,而不是让师生对反面人物的形象仅仅停留在非黑即白、非善即恶的脸谱化的定论上。要立足于文本,从有血有肉的文字上去品读。从实际出发,会发现在同一个人物形象上存在长短共存、得失互见的现象。

如《项链》中的女主人公通过借项链渴望跻身于上流社会,表现了她爱慕虚荣的形象特点。可是在丢项链后她没有逃避自己应负的责任,而是通过竭力寻找,甚至签订各种不平等借据,倾家荡产地补救,去赔偿那条她本以为值钱的项链。毫无讳饰地分析,这里女主人公负责的态度值得一品,因为她确实用一生承担自己的责任,为她的虚荣买单。《雷雨》中,周朴园是个剥削工人的残酷资本家,但在曹禺笔下,周朴园也有人性化的一面。经过多年变迁,他的地位变了,人也变得更加虚伪,可他还存着对初恋鲁侍萍的感情,例如保留了她的照片和有关的老物件,记得她的生辰,遇上相关的人,总想打听鲁侍萍的下落。相对爱情,周朴园更爱他的家族,尽管他的爱已不那么纯粹,但是他对鲁侍萍却是有真切的怀念之情。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用了很长的篇幅去描写长妈妈的缺点。她大字不识一个,还把“山海经”读作了“三哼经”,即便如此,她却把“我”的话放在心上,为“我”苦苦寻找到此书。从这一层面上来说,在原来刻画的愚蠢迷信的劳动妇女形象上,也能找到她真诚善良的一面。由此通过对反面人物的理解和把握,能更好地进行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学生不要那么片面地、心存偏见地去看待一个人,不要因为某一件事情或是某一面的性格而去轻易否定整个人。比如在《愚公移山》这篇文章中,典型人物愚公就是一个既坚持不懈,又有点愚蠢的反面人物形象。教师可以为了凸显“坚持”这个主旨,选取塑造这类有韧劲的正面人物形象的文章,让学生去比较愚公这一反面人物形象和这类正面人物形象的异同。其相同之处就是同样的坚持、不放弃,不同之处就是愚公的这种坚持有一些可笑的成分。

四、辩证看待,健全品格

在大多数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我们会发现作家在打磨部分人物形象时,正面人物形象并非总是完美无缺,同时也不会把反面人物写得一无是处。在某些角度下,反面人物也会透露出某些长处与善心。如高尔基所言:“人是杂色的,没有纯粹黑色的,也没有纯粹白色的,在人的身上掺和着好的和坏的东西。”反面人物不能被简单地视为恶的化身,他们也有五彩斑斓的色彩。

教师应教会学生用辩证的思维方式欣赏优秀文学作品中的反面人物。如《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的母亲,虽然可恨,但作为母亲她也很可怜,在儿子向他流露出必死之意的时候,她特别伤心,留下了浑浊的老泪,毕竟虎毒不食子。她的悲剧性正是她的特殊生活经历和她所处的环境造成的,她也是受社会迫害的。还有《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读者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他作为商人奸险狡诈的形象特点,但如换个角度解读,也能看到他作为商人的聪明头脑以及忠于家庭的父亲形象。

七年级上册《狼》这篇文章,很多学生很轻易地就说出文章中展现了“狼”这种食肉动物凶残狡猾的反面形象,对狼的这种刻板印象不自觉地占据了学生的头脑,这时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正确引导——它们真的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吗?两只狼一前一后一直跟随着屠夫,从侧面表现出的耐力和执着难道不值得我们借鉴吗?其中一只假装睡觉使屠夫放松警惕,后一只狼趁其不备进行袭击,他们这种为了达到目的进行有效分工,变化角度进行观察、团结合作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多元解读反面人物形象有利于打开学生的思维,培养反向思考的能力,进而增强思辨力的发展。而获得这种能力首先需要学生打开视角,自主思考;其次需要教师进行有效引导。教师对反面人物的教学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反观正,即利用反面人物形象的特质辩证看待,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慢慢感悟人性的丰富和多元。

再以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普夫妇的人物形象为例,不可否认,他们确实具有自私冷漠的性格。可除此之外,他们就没有人性中闪光的一面吗?比如文中“并不是有钱的人家,也就是刚刚够生活罢了”“父亲做着事,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挣的钱不多”。尽管他们日子如此艰辛,但作为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却没有想过靠行骗或者一些不正当的手段获取钱财,而是兢兢业业靠着自己的双手,依靠勤劳赚着每一份属于他们应得的财富。每个人的身上都有闪光点,反面人物也不例外。学生往往很容易接受积极正面的形象,对一些反面人物形象比较反感,更别说从反面人物的身上去寻找人性的光辉了。中学生需要具备在真实世界中辨别善恶的能力,既要做到积极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又要能够辨别出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的事物,对身边的人给予善意的理解与宽容,即使是面对反面人物形象,也要学会打开心扉去寻找他们身上不易被发现的美好,学会多元地去解读反面人物,培养思辨能力,洗涤心灵,让自己的人格得到更健全的发展。

五、结语

在解读教材反面人物形象时,固然要去分析他们的人性之丑,但他们并非是十恶不赦的;相反,他们可能是真相的揭露者,他们带给人的感受也不全是厌恶,而是一种“染上痛苦色彩的快乐”。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应当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反观现实,利用教材中的人性之丑来衬托对比人性之美,多元解读,挖掘反面人物形象的更多可能性,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范进中周朴园人性
范进访汤知县
“范进中举”现实版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从人性的一面看周朴园
艺术的构思,绝妙的讽刺
《雷雨》(节选)
功能与人性
浅析周朴园性格的二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