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播状态下新闻播音员主持意识培养浅析

2023-05-08臧锦宜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播音员人才培养

臧锦宜

关键词:新闻直播;播音员;主持意识;人才培养

相比于传统新闻节目,新闻直播的主持难度更大。新闻直播过程不可逆,一旦发生失误就会严重影响节目质量。对于新闻播音员来说,参与新闻直播节目制作时,专业技能以及心理素质方面都会面临极大挑战。因此,培养新闻播音员的主持意识至关重要,这将成为其提升职业素养与直播主持水平的有力支持。本文将重点对新闻播音员主持意识的培养价值和培养要点进行分析论述。

新闻直播对播音员主持人的新要求

新闻直播一直以来都是新闻生产、播报、宣传的主要形式,新闻直播常态化成为现实。与传统录播类新闻节目相比,新闻直播对播音员主持人专业能力的要求更高,播音员成为不可替代的关键人物,其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直播效果。结合实践可知,新闻直播状态下播音员主持人面临新的挑战,职业素养提升要求如下。

主持意识

形成主持意识并学会有效运用,是新闻直播播音员必须拥有的基本素质。在新闻直播中,播音员的角色发生了细微转变,他们不仅承担着播报新闻的责任,更需要在直播中展现主观能动性,做好控场和调度,从而让节目的视听效果更佳、艺术观赏性更强。在新闻直播中,播音员必须明确自己作为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建立“主人翁”意识,通过展现主持意识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与节目吸引力。

增强脑力

当前,新闻直播对播音员主持人能力的新要求还体现在增强脑力方面。实际工作中,新闻直播节目主持人必须运用专业能力与智慧,构建良好的个体形象与媒体形象,发挥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以及专业态度,为提高新闻直播质量提供保障。实践中,新闻直播播音员主持人必须拥有强大的实力支撑日常工作:即拥有扎实的基本功,可驾驭各类型节目,能保证自身的新闻播报能力、主持能力、临场应变能力以满足各种工作需求。对于新闻直播播音员主持人来说,提高新闻素养,保证一专多能,是增强脑力的基础要求。

采编播一体化

新闻直播形式的出现让新闻生产、制作以及传播模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新闻工作者的分工和定位也随之改变。在新闻直播节目中,播音员主持人不能再直接照本宣科,他们需要更加深入地参与新闻的挖掘、生产和制作过程,并扮演统筹、协调、互动等多重角色。从现实角度来看,新闻直播中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具有策划能力、组织能力、采编能力与写作能力,在工作中需要实现采编播一体化。

新闻直播中播音员主持意识的培养价值

从本质上来看,主持意识是一种职业意识,它是新闻播音主持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播音员的主持意识是否得以体现和发挥备受关注;而新闻直播中,这一意识的价值和影响力被进一步放大,加强主持意识培养已然成为专业播音员主持人培训的必要操作。从现实角度来看,做好新闻直播中播音员主持意识培养有利于提高直播水平,也有利于增强播音员的综合素质。

能够激发创作潜力,提升互动体验

新闻直播中,播音员必须拥有良好的主持创作能力,为与观众对话、实现高水平的信息与情绪传递、提供高质量视听享受提供保障。主持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形象思维,在这一意识的指引下播音员可实现播报方式、主持形式、语言风格的个性化选择,所以主持意识是新闻直播艺术创作的内生动力。从这一方面来看,有效培养新闻直播播音员的主持意识,将会为激发他们的创作潜力、强化新闻直播播音主持“艺术性+思想性”一体化发展提供保障。

笔者所在的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明珠新闻》栏目,是一档从1993年频道开播之日起便一直伴随频道成长的本土新闻节目,以“短平快”为栏目鲜明的特色。作为老百姓熟悉的、具有品牌魅力的老节目,在新媒体时代同样需要寻找适应新要求的播报风格和基调,激发出新的创作灵感。在杭黄高铁开通试运营的当天,《明珠新闻》策划了特别报道《奔跑吧!最美高铁》。一个小时的直播时间里,所有主播串联的内容设计在首发列车的行进过程中完成。笔者将车厢作为移动的演播室,与五路记者一起,通过陆上、水上和空中全方位的体验式报道,全面地介绍了这条号称“世界级的黄金旅游高铁线”的整体情况,以及沿途站点城市的吃住游特色。在列车开通的第一时间,直播信号也通过杭州文广集团的融媒体杭州之家、明珠电视官方微信进行了移动端的同步直播。在现场,笔者既是整档新闻的串联者,同时也是首发之旅的体验者。两个身份相互融合,承接紧凑,张弛有度,与各路驻点记者的见面、转场交接自然流畅,现场互动感强。当然,在口播串联的过程当中也会出现许多的突发状况。比如,高铁在运行的过程中,停靠站点的时间非常有限,仅2至3分钟的拍摄报道时间。这要求笔者与摄像必须配合默契,在短时间内将报道内容一气呵成。在千岛湖站点,时间紧凑到必须边走边说边转身返回车厢,时间精准到话音一落,刚踏上车门列车就启动了。面对这样不可控的报道环境,反而激发了笔者的创作欲,精准的时间把控、现场语言组织能力,以及机位的调度、团队的配合度精准到秒。移动小屏幕前的网友们也异常活跃,频频留言点赞,观看量超过了1500万。笔者也会适时选择网友弹幕进行分享,同时回答部分网友的提问,与移动客户端实时互动。

这样的创新尝试增添了整体节目的信息量,让传统媒体的新闻在新媒体平台也获得了“流量密码”。同时,节目的互动性和同场感也让新闻“灵”了起来、“活”了起来,充分体现了媒体融合后大小屏之间的信息共享愈发紧密。

能够提高控场能力,提升传播体验

结合实践可知,新闻直播播音主持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技巧性,这些专业知识以及工作技巧的选用,必须以优化用户体验为前提。笔者认为,主持意识也可以被视為一种技巧,这种思想意识层面的技巧将通过主持人的语言和行为展现。实践中,培养新闻直播主持人的主持意识,就是对其播音主持技巧加以培养,能帮助播音主持人员形成个性化风格,为新闻直播受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听体验。总之,基于主持意识培养,能够为改进新闻直播主持人的语言行为模式提供帮助,也能为优化直播模式、提升传播体验奠定基础。

笔者主持的《明珠新闻》栏目直播时间在每晚的七点整,正是因为时间上的优势,成就了一次成功的卫星直播连线,体现了新闻直播播音主持的专业性和技巧性。当天,杭州市政府召开杭州市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和机动车限行工作新闻发布会,宣布自3月26日零时起在全市实行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并且实施新时段的错峰限行制度。这项老百姓高度关注的新政,新闻发布会的时间恰恰定在了当晚七点左右,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首发这条新政,栏目组决定打通当天的新闻板块,灵活地切入现场画面,第一时间连线新闻发布会。笔者作为当天主播,呈现在眼前的变成内容未知的20分钟左右的新闻发布会。作为信息与受众之间的连接纽带,该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选取适当的角度进行二次表达,这是对播音员主持人最大的考验。笔者边看直播边迅速提炼了这样几个问题:新闻发布会将宣布什么样的新政策?老百姓会更关心哪些与自身相关的内容?这些新的变化又会给我们原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在理清思路的同时,笔者边听边记录,边等候导播随时发出指令,准备切回演播室,可谓是一心三用。当现场新闻发布会宣布结束,切回演播室之后,笔者抓住要点,提炼整理的信息,对新闻发布会内容进行了总结概括梳理,让整档新闻的完整度和权威性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能够提高应变能力,提升视听体验

应变能力是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直播能力之一,作为直播主体,新闻直播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始终保持冷静镇定,有条不紊地推进流程、从容不迫地应对突发事件,进而保障直播活动圆满完成。在实践中,播音员主持人的应变能力需要表现在控场上,应做好动作、眼神、内容、互动、提问和氛围控场,让直播风格与效果满足预期。基于主持意识培养,新闻直播播音员主持人的综合素质将会大幅提升,随着思维逻辑性、严谨性、缜密性、灵活性的提升,播音员主持人的反应速度以及应变能力都会得到增强。

同样以笔者主持的《明珠新闻》为例,在一期日常新闻直播过程中,已经准备说结束语时,突然耳机里传来导播、责编慌乱的声音:“还有21秒空缺,快说点什么!”说点什么?笔者马上联想到前几条新闻都在报道第二天高考的话题,于是灵机一动,联想到家长们各式助考奇招,便以着装为话题,组织了这样一段语言:“明天高考,有人说着装色彩很有讲究,第一天要穿红色,象征开门红;第二天穿绿色,代表一路畅通;第三天穿灰色和黄色,寓意未来人生灿烂辉煌!不管怎样,预祝考生们都能稳定发挥,金榜题名!”完美卡进最后一秒。

这段口语化的个性表达方式,不仅衔接了之前板块的新闻内容,提炼了当天责编板块设置的用意,而且瞬间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提升亲切感与共情感。作为突发状态下的即兴发挥,这段结束语被小编整理发布在新媒体平台后,高达7000万的阅读量及转发,证明了只有用更多亲民、接地气的视角理解受众、打动受众,最终才能留住受众,同时也让主播的个人风格形象更立体、更鲜活。

新闻直播节目播音员主持意识培养要点

现阶段,提高新闻直播节目制作质量的关键,在于加强播音员主持人专业能力培养,其中主持意识培养是重中之重。在新闻直播当中,主持人必须形成“我在场”的主持意识,也必须将“我控场”的主持意识牢记于心,应随着节目推进逐步展现主持意识,使其反映在观众心中。当然,在新闻直播播音员主持人主持意识的培养中,不仅需要他们树立主持意识,更应该引导他们学会合理应用主持意识。

拓展主持意识广度

在主持意识培养环节,积极拓展主持意识广度十分必要。新闻直播节目的备稿难度大、要求多,仅依靠节目前的短期准备难以满足现实要求。所以,在新闻直播节目播音员主持意识的广度拓展训练中,需要兼顾狭义备稿和广义备稿,应借助备稿为丰富主持人知识基础、直播能力以及控场水平奠定基础。狭义备稿,是指具体稿件的准备工作,是极具针对性、时效性的过程;而广义备稿,则是新闻播报的整体准备,是极具持续性、全面性的过程。无论是狭义备稿还是广义备稿,都能让新闻播音员在工作前做好充分准备,使其从容参与直播活动,基于專业态度驾驭直播间、选择播音艺术创作内容和形式。

保持主持意识稳定

新闻直播状态下,播音员主持入主持意识的培养需要强调稳定性训练,即通过可靠训练确保播音员在直播过程中始终保持专注高效,长期以来形成的主持意识能够从始至终地支配播音员的语言和行为。从现实角度来看,新闻直播中突发事件众多,一旦出现就会打断直播节奏和播音员思路,十分容易造成直播事故。但如果在直播时播音员能保持主持意识稳定,就可以迅速、冷静、理智地处理突发问题,基于灵活应变排除干扰,让直播能顺利平稳地进行下去。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强化抗干扰能力训练,通过针对性训练使新闻直播播音员不受外力影响,一直保持主持意识稳定。

关注主持意识转移

新闻直播中,播音员需要找准角度,精准解读新闻。此时,播音员必须发挥主持意识,以该意识为主导实现新闻价值的深刻剖析、新闻内容的全面解读、新闻播报的有效控制。对于新闻直播播音员来说,主持意识的培养也应该强调转移训练,以便应对不断变换的新闻内容,实现短时间快速切换和调整,让新闻直播的可看性得以增强。实践中,新闻播报的内外部技巧转换都需要得到重视,播音员必须将主持意识转移外化为新闻播报阶段的个性化创作,基于新闻播报需要实现语言组织与行为反馈的灵活调整。

训练意识集中分配

从实践角度来看,保持专注和镇定是新闻直播播音员的基本素质。这要求播音员在直播状态下既能保证主持意识集中,也能实现主持意识分散,即基于主持意识运用完成多样化直播任务。比如,基于主持意识的高度集中,使播音员在新闻直播中始终保持主动性、敏锐性和灵活性,拥有强大的专注力与应急能力;基于主持意识的合理分配,拓展注意力辐射范围,使播音员及时发现突发问题,实现全面化控场。进行主持意识集中训练时,播音员应该重点关注专注力训练和反应训练。比如,建立长效化直播活动反应训练机制,基于应急反馈、活动处理经验累积常态化练习,提高主持意识集中训练质量。

实现个人魅力塑造

现阶段,新闻直播播音员不再单纯地扮演“小喇叭”角色,他们的作用已经从“读新闻”与“背新闻”转变为“讲新闻”,这种角色调整对播音员主持人的个人魅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实际工作中,打造独树一帜的直播风格,建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和品牌,成为播音员主持意识培养的另一个重点。在直播中,播音员的任何一点瑕疵和失误都会被无限放大,所以必须提前做好准备,以专业而富有魅力的形象参与直播,为观众留下良好的印象。

综上所述,新闻直播是网络时代最为常用的新闻传播形式,也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从现实角度来看,提高新闻直播节目播音员的主持意识,可以为优化新闻直播节目发展提供帮助。实践中,必须以全面提升播音员主持人综合素质为目标,强调主持意识广度拓展,关注意识稳定、转移与集中分配等方面的训练,并着力增强播音员的个人魅力。

猜你喜欢

播音员人才培养
论播音员主持人的新闻敏感性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浅谈县级播音员的定位方向
做人民欢迎的中用的播音员
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