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生产材料管控的研究

2023-04-15史亚连

中国民商 2023年2期
关键词:保管员次品单据

史亚连

定州市中诚水务有限公司

一、引言

生产材料管理作为企业生产链中的前端基础环节,直接关系着产品的质量和成本,有些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管理混乱、无法查漏补缺等现象,使构成产品主体的生产材料质量下滑、成本增加,直接导致企业丧失竞争能力,严重的还会面临破产的风险。企业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充分发挥业财融合的作用,将财务控制穿插到生产材料管理中,通过发挥财务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职能,对生产材料采购、仓储、出库各环节进行管控,保障生产材料管理的实效性。

二、加强生产材料管理的必要性

(一)企业实现成本领先战略的重要手段

企业实施成本领先战略,旨在使单位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生产材料作为产品成本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直接构成成本,其质量好坏、价格高低直接影响着成本领先战略的实现。生产材料成本不会自动下降,也不会偶然下降,而是通过实施有效的管理途径循序渐进实现的。企业将财务控制嵌入生产材料管理,就可以作为降低生产材料成本的一种有效管理途径。

在生产材料管理过程中实施财务控制,可动态地监控每一个成本动作,及时发现存在的漏洞与问题,消除或避免不必要的资源耗费。通过财务控制,可以及时有效地向企业管理者进行信息反馈,根据反馈结果,制定有效的管控措施,并持续改进与优化,进而将生产材料进行从严、从细的动态管理,引导企业走向成本最低化,最终实现成本领先战略的目标,达到成本领先战略的最高境界。

(二)企业实施业财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业财融合,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必要手段。企业实施业财融合不是简单地在某个业务环节嵌入财务,而是要把财务系统与整个业务流程紧密地结合起来,利用财务管理与控制职能对企业的资源进行高效配置和使用。生产材料作为生产流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业财融合的重点对象。

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生产材料管理作为业务流程中的前端环节,高效的管理质量更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在生产材料管理中有效的融入财务管控,可以深入挖掘数据背后反映的管理漏洞,及时找出管理中存在的异常状况,搭建起问题监控及解决平台,帮助企业对症下药,从而为企业生产材料进一步开展规范化管理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建议,最终实现企业既定的目标。

三、生产材料管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材料采购环节

1.采购缺少计划性

在现代动态经济环境下,生产材料的价格、性能市场波动性比较强,有计划性的采购,可以使采购管理者增强市场灵敏度,及时掌握市场动态,从而为企业寻找到质优价廉的生产材料。企业在实际操作中,采购往往缺少计划性,或者计划性不强,这就缺乏了必要的严谨性,比如采购管理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了解所需采购生产材料的性能,极大地降低了对市场的了解度,要么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按时按质完成采购,要么为了完成任务而盲目采购,直接影响了使用部门的工作效率,导致产品生产周期延长、质量下滑,最终造成企业经济效益降低。

2.材料采购价格与市场脱节

生产材料的采购价格是总成本的核心构成,占主导地位。生产材料的价格受市场变化影响,会出现曲线波动,但是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价格长期居高不下、供应商固定不变的现象,无法反映出市场价格水平,甚至企业在单次和批量采购、即时付款和延期付款情况下,采购价格也没有体现出明显的价格差异。采购管理者对市场行情灵敏度不高,信息收集不准确,使生产材料采购价格与市场脱节,背离市场变动规律,甚至被某个不良供应商“绑架”,由其主导价格,出现采购价格随意性较强的状况。企业过度依赖单一供应商,没有可替代者,缺乏对供应商的评价机制,无法突破采购价格高低、质量好坏对供应商来说无关紧要、对采购管理者来说无关痛痒的现状。

3.采购次品率高

生产材料在采购过程中,受运输、装卸等内外因素影响,会产生次品,次品率应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但是有些企业在实际采购时,为了产品生产周期,不愿意浪费更多的时间,对次品进行更换或退货,而是对次品持有一种“宽大处理”的态度,甚至出现“以次充好”的现象,这种管理理念使供应商和采购管理者放松对生产材料采购过程的控制。企业缺少了对次品率进行严格监督控制的机制,使次品率居高不下,“得过且过”的态势在企业蔓延,不仅影响了产品质量,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反面行为,长此以往,只会对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二)生产材料仓储环节

1.库存积压

所谓库存积压,是指因各类原因造成生产材料停滞在仓库中,不能及时或重新转化成现金流的一种不良状态。企业在实际经营中,普遍存在库存积压,没有定期对积压的物资进行核算和清理的现象,比如生产工艺调整或超计划的采购等,都会造成生产材料不能及时进入到下一个环节。

库存积压,有些是正常原因所致,有些则是非正常原因,原因正常与否,如果不及时处理,结果都一样,占用大量资金,增加仓储费用,让企业资产处于非良性状态,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2.账实不符

生产材料仓储,盘点必不可少,盘点的结果将作为采购、生产部门的决策资料。企业在实地盘点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不论盘盈还是盘亏,都表示库存存在问题,原因有很多种,如人工记账、手工操作、随意涂改出入库单据等。

生产材料仓储账实不符,不会凭白无故地出现差错,需查找原因,对症下药,但是查找原因的过程需“抽丝剥茧”,耗时耗力,极大地影响了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如放任不管,直接按实际盘点结果修改库存,则无法精确地计算出产品的实际成本,久而久之,只会影响领导层的决策。

3.保管员素质较低

有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往往选择的仓库保管员综合素质较低,没有一定的业务和财务功底,仅单纯地认为,保管员就是看物资、拿物资。而实际操作中,保管员不但要将物资分门别类地整理好,还要认真准确地记录物资出入库手续,登记物资库存台帐,按时向其他部门反映收发存情况,并定期与财务对账、盘点,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仓库保管员的综合素质较低,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生产材料杂乱无章地堆放,无法快速、准确地对所需物资进行定位,不能对生产材料进行实时有效跟踪,造成出库时间延长,违背企业“在时间里要效率”的经营理念,还会给盘库工作带来难度,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生产材料出库环节

1.出库随意性较大

生产材料出库意味着将流转到生产环节,加工成产品,直接构成产品成本。正常合理的出库,可以准确地核算出产品真正的构成成本,但在实际出库环节,存在把控不严、出库随意的现象,比如没有领用部门负责人的签字,仓库保管员直接办理出库手续,有的甚至没有任何单据,仅凭领用人一张嘴,就轻而易举地领出了生产材料,且过后不及时补办出库手续。在实地盘库出现亏损时,仓库保管员为了不承担责任,开始“亡羊补牢”,找相关人员签字补手续,出现了领用部门相关人员被“绑架”签字的情况。出库随意性不加以控制,会使企业管理层得到错误的产品成本信息,误导其产生错误的判断与决策。

2.出库单据交财务入账时间滞后

生产材料出库单据即时交财务入账,能准确地核算出当期产品实际成本,这是一种很理想的状态,但是实际操作中,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单据开具不及时、手续缺少步骤、统计不及时等,都可能引起财务入账滞后的情况。出库单据交财务入账时间滞后,就如同报销费用滞后一样,都会产生负面影响,比如造成企业税款提前流出,不利于当期成本核算等,虽然最终都能交予财务入账,但是也违背了“日清月结”的管理理念。

四、加强生产材料管控的措施

(一)生产材料采购环节

1.多部门联合制定采购计划

生产材料采购依据采购计划开展,合理的采购计划可以有效地规避风险,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减少企业经济损失。合理的采购计划需要财务部门与生产部门、采购部门等多部门联合,根据企业往期经营数据、库存情况及生产需求,从采购的成本性、合理性与规范性出发,制定出最佳采购计划,这样既能防止生产材料供应中断、避免库存积压,又能给采购部门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了解市场、掌握行情,确保生产材料能够在满足企业生产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真正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

2.财务部门参与价格控制

控制生产材料价格的关键,也是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点。财务部门要做好主要生产材料价格的调查和测算,不仅是单件购买的价格,还要有批量购买优惠幅度以及支付时间对价格的影响。财务部门要密切关注主要生产材料的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动情况,做好趋势预测,做到“耳聪目明”,并逐步渗透到生产材料招标管理中,同时财务部门要协助相关部门建立有效的供应商评价体系,定期完成对供应商优胜劣汰筛选的考核。财务部门负责监督生产材料实际采购质量及价格执行情况,执行结果与相关责任人的利益挂钩,逐渐打破采购质量好坏、价格高低“无关痛痒”的现状。

3.横纵对标控制次品率

次品是质量比标准产品低但仍能使用的产品,企业生产材料采购存在次品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次品控制在多少比率内属于正常范围以及企业的承受能力、责任划定和相关责任人赔偿比例等,就需要由财务部门牵头,会同其他部门,根据企业往期购、产、销情况,计算出采购生产材料次品率的承受范围,同时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对标,引进次品率较低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不断提升采购管理者的质量意识与责任担当观念。另外,财务部门还要监督次品率的高低,及时向管理层反映次品率联动的经济效益,并提议在企业内部构建一种激励竞争机制,促进相关责任人逐步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与管理自我,推动采购管控工作高质量地开展。

(二)生产材料仓储环节

1.制定最佳库存量

生产材料库存是为了维持生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但是并不是越多越好,企业需要制定一个符合自身经营业务的最佳库存量。最佳库存量的制定,既能保证生产需要,也能节省资金占用,而且也不会产生过多库存成本。最佳库存量是企业想要实现的一个最优状态,能保证经济效益的实现,需要财务部门会同采购、生产部门,根据往期经营资料和管理经验,共同计算推理得出。企业要建立库存反馈机制,实时反馈库存水平,根据最佳库存量,及时减少不可用库存,补足短缺库存,这样既能避免库存过剩,也可以使库存进行有效周转。

2.财务部门定期监盘库存情况

为了保障生产材料账实相符,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真实、完整的生产材料信息,财务部门有必要定期对生产材料库存盘点进行监盘,防止仓库保管员弄虚作假。

生产材料盘点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财务部门要本着认真、严谨、负责的态度完成监盘任务。监盘要采取账物相结合的方式,盘点方法必须科学合理,尽量避免停工盘点。监盘不仅是盘点数量,还要对生产材料毁损或陈旧的状况摸清底数,对盘盈、盘亏、毁损、陈旧的生产材料,要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方案,对人为因素造成的要追究责任,为企业后续管理做好铺垫,打好基础。

3.对保管员进行财务培训

仓库业务与财务关联性较强,仓库保管员与出纳一样,都是对企业财产进行保管,不同的是一个保管实物一个保钱财,所以对仓库保管员的财务培训同样重要。

财务部门要针对仓库保管员的收、发、存工作有的放矢地进行财务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报账、记账、对账等相关的财务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严谨度,灌输优奖劣罚的思想,使他们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最终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自身掌握的财务知识,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三)生产材料出库环节

1.财务监督出库质量

财务部门根据材料出库单据归集计算产品成本,把控出库环节质量至关重要。财务部门要严审出库业务,实现对出库环节的管理和控制。财务部门在收到出库单据时,不仅要审核出库材料的数量、单价、出库方法是否合理、正确,还要审核出库单据中相关人员签批手续的完整度和真实性,杜绝出库单据“带病”入账。

2.提高财务人员生产业务水平

财务人员不能单纯地坐在办公室,根据原始单据记载的数据进行事后记账,而是要主动与业务部门对接,深入生产一线,掌握业务流程,对各流程中涉及的生产材料名称、规格型号、使用性能等,都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争取做到比业务人员更了解业务,这样才能及时发现、纠正生产材料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偏差、错位。

3.通过考核同步业财入账时间

多数企业制定了出入库管理制度,明确了具体操作流程和考核办法,但是在业财同步方面约束较少。财务部门要强调仓库业务单据流转财务时间的重要性,并会同制度制定部门,将流转财务单据的时间性问题列入考核项目,由财务部门监督实施。

财务部门在接收仓库业务单据时,将单据时间和接收时间进行对比,对超出规定时限的,要按照制度进行严肃处理,以此激发仓库保管员的工作主动性和时效性,达到同步业财入账时间的目的。

五、结束语

生产材料管理是企业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成本领先战略和业财融合的实现,企业要借助财务控制的力量,夯实生产材料管理基础工作,建立严谨的管理考核制度,找出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保证各个作业环节数据输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完整、真实的生产材料数据,保障企业可持续稳健发展与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实现。

猜你喜欢

保管员次品单据
运用推理找次品
找次品
第三方单据辨析
汇票在信用证项下单据融资中的作用
保管员
爱因斯坦大脑“保管员”
巧妙找次品
探析后方仓库保管员队伍面临的矛盾及对策
重视单据的寄送
找次品的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