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价值

2023-04-07史家亮徐艺轩

东方论坛 2023年1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

史家亮 徐艺轩

山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8

早日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无数中国人的追求和梦想,也是党领导和团结人民为之不懈奋斗的重要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本质要求、战略安排、重大原则等一系列问题,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入到一个新的关键时期。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科学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价值,不仅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建构,而且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中国式现代化确证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是勇担使命的政党,具有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实践表明,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得以开创并不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的全面领导的极端重要性,不断提高党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不改变,实践不改向。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我国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原因,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把握的首要原则。

历史经验表明,现代化不可能自在自发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端于中华民族危亡的关键节点,诞生于中华民族迫切地想改变自身命运的吁求之中。近代以来,为探寻国家和民族的出路,无数仁人志士“你方唱罢我登场”,但均未能解决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根源性问题。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南,在探寻国家和民族出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进程中,推动中国走上了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先是团结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奠定了独立探索现代化道路的政治前提;然后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着力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现代化道路;进而团结带领人民推进改革开放,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实践首先深刻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在走向现代化的探索过程中,这一最本质特征逻辑地呈现为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多个维度。就道路维度而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时代作出了“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探索出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民族复兴的路径。就理论维度而言,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时代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新飞跃,创立了理论完备、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17 页。的过程中,继续推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并成为指导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理论。就制度维度而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建立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日益完善的制度保障。就文化维度而言,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不断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有机统一,集中体现党的领导这一核心本质。

其次,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的实践彰显了党的领导的独特优势。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精神的政党。党的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居于统领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顶层“决定性、全域覆盖性、全局指导性的作用”②丁俊萍:《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应深刻把握的若干关系》,《理论探索》2020年第2 期。。不仅如此,中国共产党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传承弘扬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形成了信念坚定、矢志不渝的思想优势。中国共产党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持把群众路线贯彻到党治国理政各个方面,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全国人民大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了深植于民、人民至上的群众优势。中国共产党以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民主集中制作为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法宝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贯彻执行,形成了体系完备、组织严密的制度优势。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宝贵经验、优良作风和独特优势,不断增强历史自信。党的历史自信“不仅是当下自信、自立、自强的基础,而且蕴含着接续奋斗的底蕴和启迪”③丁兆梅:《坚定历史自信内在依据的四维审视》,《东岳论丛》2022年第10 期。。在新征程中,全党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以孜孜不怠的精神状态为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

最后,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就表明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比较优势根本在于其不断取得新成就。新时代十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6 页。,经受住了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党史看,这是践行初心使命、坚定历史自信和增强历史主动的十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巩固了核心领导力量。从新中国史看,这是科技进步、经济腾飞、强国战略卓有成效的十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积累了雄厚物质基础。从改革开放史看,这是推进更深层次改革和更高水平开放的十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强劲发展动力。从社会主义发展史看,这是结合时代课题不断推动科学社会主义振兴的十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积累了经验、增强了信心。从中华民族发展史看,这是饱含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实践的十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聚起磅礴力量。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要求始终注重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适应这一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党的建设是关乎中国式现代化事业能否持之以恒稳中有进,攻坚克难迎头赶上的关键问题。中国共产党一直在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中不断锤炼坚强的党性,不断提升从容应对前进道路上风险挑战的娴熟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64 页。党的建设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深刻影响着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伟大征程上进行的新的伟大斗争。由此,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时刻牢记“三个务必”,始终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以党的永不变质保证江山永不变色,始终发挥党的坚强领导核心地位和作用。

二、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强大生命力

从现代化语境来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运用和发展,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理论逐步由被动转为自觉。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③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16 页。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性和价值性的有机统一,其基本原理和贯彻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指导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科学理论指南。中国式现代化也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新飞跃。

纵观百年党史可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过程也是一部探索我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国共产党每一次理论的历史性飞跃,都推动我国现代化迈入新的历史阶段。党的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把它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带有中国风格、符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理论。这一理论的一个鲜明实践指向,是党以强烈的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精神担当起推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重任。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为进一步推动中国走向现代化提供理论指导,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头追赶世界现代化的步伐,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进行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大理论成果在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过程中,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什么样的中国式现代化、怎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等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所形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思想引领,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首先,这一重要思想科学阐明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各国发展的共同追求和奋斗主题,也是理解新中国发展历程的核心话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借鉴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理论,反思西方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问题及不足,系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的成就和经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不断进行新的突破,确证中国要获得发展的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必须抛开西方的现代化思维原则,构建独特的中国式现代化体系。独有的历史底蕴、独有的文化传承、独有的复杂国情,使得当代中国的伟大变革势必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把自信自立作为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符合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探索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逻辑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逻辑。

其次,这一重要思想科学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系统回答了“推进什么样的中国式现代化”问题。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模式,归根到底要看这一模式是否符合自身实际、能否解决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国式现代化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的属性和本质要求。由此,中国式现代化具有西方现代化所不具备的特色和优势,这集中表现为党的领导的最大优势、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共同富裕的目标追求、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表现形式等。这既规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内涵,又昭示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牢牢立足于时代和实践,立足于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立足于历史经验的运用和新的实践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要求,极大地丰富发展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理论。

最后,这一重要思想科学阐明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安排和需要把握的重大原则,系统回答了“怎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安排,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清晰的目标定位和战略部署。在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了推进现代化过程中政治上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道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实践上的道路遵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确定了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行稳致远的强大动力;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为应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风险与挑战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归结以上内容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崭新的思想内容丰富和发展了现代化理论,建构起系统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科学理论体系,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思想理论指导。

中国式现代化以其实践及成就印证了“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16 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南和世界观方法论指导,中国式现代化新的实践不断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鲜活的思想来源。这就要积极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此,要以新的视野不断深化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科学回答现代化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维度推进丰富和发展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

三、中国式现代化深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是有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②李海青:《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四个层面》,《重庆社会科学》2022年第5 期。中国式现代化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深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对于在新征程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完成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和把握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邓小平1992年的“南方谈话”明确凝练了社会主义本质要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③《邓小平文选》第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 页。这一重大论断在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上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过程中,江泽民提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④《江泽民文选》第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94 页。这一重要论述从人的主体性角度发展丰富了社会主义本质论,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胡锦涛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⑤《胡锦涛文选》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522 页。和谐社会理论突出了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意义,将社会建设纳入到现代化建设布局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 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142 页;《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 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114 页。等重要论断,将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容,坚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认识的发展,深化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中国式现代化深刻反映了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本质的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始终贯穿了一心一意谋发展的主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更是强调以高质量发展奠定现代化的坚实物质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28 页。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理论与实践互动中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这一重要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理论指南。

中国式现代化深刻反映了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把握。人的现代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人的全面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相同的蕴含。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依靠人民推进现代化建设。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性,鼓励人民自觉参与到党和国家的共同事业,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性和历史创造性的发挥,为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不竭的力量源泉。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意义远不止仅仅把人民的力量聚集起来,更重要地是坚持人民是现代化价值享有的主体,使人民更多更公平地享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与价值实现的有机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深刻反映了对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把握。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层面归纳了社会主义本质中“目的”与“手段”的矛盾运动规律,在实践层面揭示了从“解放生产力”到“共同富裕”的阶段性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发展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理论,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共同富裕有了更为明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有了不断完善的激励机制和日益健全的制度保障,共同富裕的成效不断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战略任务,必须坚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断迈出新步伐。

中国式现代化深刻反映了对促进社会和谐的本质要求的把握。社会和谐离不开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公平正义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过程,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不断推进的过程,从而为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日益坚实的保障。另一方面,社会和谐客观上存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向度。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一直思考和应对的一个重要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现代化的探索历程日益增强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内涵和要求,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中国式现代化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

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反映了这一现代化模式的重大实践价值和深远历史价值,对于完成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征程中,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显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高度自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 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219 页。近代以来,以救亡图存、民族复兴为逻辑起点,激烈的思想交锋、不同的道路选择、曲折的模式探索,构成了一幅中华民族气势磅礴的光辉实践的历史图景。拨开这些历史画面的表象,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复兴的实践内在地蕴含着中国对现代化道路的探寻。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自觉承载起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使命。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彻底结束了中华民族备受欺凌和压迫的屈辱历史,为探索一条独立自主的现代化建设道路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百废俱兴、百端待举的复杂局面,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逐渐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理论,明确提出了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但无论是1964年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第一次正式而完整地提出现代化任务,还是1975年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四个现代化,这一历史时期的现代化仍然是一种以工业化为导向的现代化,这一时期提出的强国目标更多地带有前瞻性和战略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敏锐把握国际形势的重大改变,科学判断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并基于对时代主题的新把握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和战略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思考。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②《邓小平文选》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37 页。,并将中国式现代化和小康社会建设联系在一起。由此为中国式现代化这样一个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实践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观也开始从单一现代化向全面现代化推进。改革开放开启并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各项建设,建立了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充分发挥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比较优势。“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五大领域统筹兼顾,完备地体现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完整地展现出党治国理政总体方略。对内治理方面,五大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新发展格局不断得到完善,高质量发展得到持续推进,“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助力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区域经济一体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等进程不断加快。对外合作方面,“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取得的重大历史成就、实现的重大历史变革,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

着眼于未来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锚定“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昭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未来。只要全党坚持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担当淬炼党的坚定信念,以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政治品格外化党的优良作风,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政治智慧提升党的政治本领,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就能扛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推动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五、中国式现代化为开创人类美好未来提供了一种新范式

在世界历史意义上,现代化发端于西方资本主义。但是,“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①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67 页。中国式现代化是立足于自身民族复兴实践的对现代化模式的重构。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是所有人共富而不是少数人独富,更不是西方两极分化的现代化;实现了“资本逻辑”向“人民立场”的转变,克服了极端个人主义和物质主义局限,强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同时,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突破了对“工业化”即现代化的局限性认识,把中国现代化发展到以“整体文明”为导向的新阶段。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社会现代化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参考借鉴和力量支撑。

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鉴。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经历了曲折探索,有成功也有教训。中国式现代化过程始终蕴含着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历史主动,契合了百年来中国人渴求民族复兴的强烈愿望和更加开放、更加主动地拥抱世界的现实需求。改革开放以后,受西方文化价值观主导,中国的现代化经历常常被拿来与西方国家的经验比较。但实践日益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是由内部因素、外部力量、行动实践、观念意识、传统文化、人类共同价值相互作用形成的,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局限,形成了一种从西方中心主义转向多边主义、从西方的串联式发展转向并入式叠加发展路径。另一方面,西方现代化始终伴随着血腥、暴力,奉行零和博弈的外交理念,而中国式现代化则坚持共建共商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秉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共赢理念。中国式现代化以自身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彰显了为人类谋大同的责任担当,有力回应了西方社会“强国必霸”的线性逻辑。所有这些,都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鉴。

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全人类共同价值。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切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63 页。中国式现代化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积极应对全球挑战。当前,世界局势风云诡谲,国际形势变幻莫测。在这一时代局势面前,中国始终立足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价值基点,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塑造全人类共同价值作出无可替代的重大贡献。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西方国家凭借现代化的领先优势,垄断了现代化的话语权,构建了一套有利于西方的现代化话题体系,将现代化与西方化画上等号,将先进、发达与欧美国家挂钩,将民主、人权与西方价值观绑定,落后、贫穷、污染则成了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刻板印象。西方国家通过控制意识形态来营造出现代与传统的对立,塑造“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叙事体系,利用这套语言与逻辑框架来固化西方的权威性与控制全球治理的能力。中国式现代化所取得的成就打破了旧的世界格局,使环太平洋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前提下,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治理体系的重构,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迈进,为世界赢得更为有序的国际营商环境和更为和平的国际发展环境。

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了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在深刻改变中国面貌的同时,也助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呈现出高度的文明自觉。党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过程中,在重视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坚定不移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在以经济建设为统领的同时,兼顾社会各领域的治理与完善,坚持以系统观念为方法原则进行前瞻性思考,保证党和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全局性谋划、各项事业整体性推进;在坚持造福中国人民的同时,也坚持造福世界人民。中国式现代化建构起一种“五大文明”协调发展的文明、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相统一的文明、合作共赢与和平发展相结合以及共建共享与交流互鉴相结合的文明,这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做出的原创性贡献。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全球视野上重新定义了现代化,极大地拓展了人类对现代化的想象与实践,推动人类沿着现代化的正确道路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中国式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