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幼儿德育生活化的多领域行动

2023-04-06李春艳

关键词:生活化德育幼儿园

李春艳

一、幼儿园德育生活化要树立正确教育目标

(一)拟定适合幼儿的德育目标

当下很多幼儿园在建立德育目标时,缺乏对幼儿与幼儿的关系、幼儿自我关系、幼儿与社会环境关系的讨论。教育部在制定幼儿多领域目标时对此有所介绍,幼儿园是幼儿接触社会的第一场所,师幼交往与同伴交往是幼儿新接触的领域。借鉴其他国家制定的幼儿社会领域目标,获得如下启发:

1.在制定幼儿自我关系目标时,要从其行为习惯、生活技能与自我服务能力入手,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与自主能力,让幼儿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培养幼儿社会礼仪与良好的举止,增强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创新能力。在此,教师可着重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服务管理能力。例如一日活动中,大班中的个别幼儿在午睡起床后,还不能自主穿衣穿鞋,教师可抓住机会,让幼儿互相帮助,培养协作能力,提升自我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生活自信心,提高独立性。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提升是培养其良好道德品质的前提。

2.设定幼儿与幼儿的关系时,要注重对其和谐关系意识的培养,提升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尊重他人与同情心等社会情感,引导幼儿通过社会交往解决现实问题,并尊重、接纳他人的劳动成果。当下很多家庭是独生子女,他们多是家中的“掌上明珠”,自己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得到,不喜欢的则会远离。很多教师与家长对幼儿的这种行为没有做过多教育,而是以“天性”解释,并未觉得不妥。此部分内容可归纳至社会领域教育目标中,让幼儿有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3.幼儿与社会环境关系上的目标制定,需要幼儿先对自己的家庭、生活与学习的环境有正确认知,即建立初步的爱国情感,尊重中华民族文化,能根据规则做事等。

(二)组织幼儿教师参与多领域德育知识的学习

幼儿园要为教师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助力其幼儿德育工作顺利进行。幼儿教育机构在为幼儿园教师提供学习资源时,要结合社会发展,优化教育理念,迎合幼儿发展,不断学习、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教学理念与方法。除了教师自身的不懈努力,幼儿园还要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学习资源。如2012年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指出,教师要终身学习,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技能。幼儿园要不断为教师提供学习资源,特别是针对幼师教学技能的学习。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实践探索,都需要教师使用适合的方法,如新教师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德育生活化教育形式,可以更科学地设计教学活动,进一步使幼儿的德育走向生活,通过生活形式合理开展德育。教师互相学习,不但能提升学习积极性,还能有效处理幼儿德育过程中面对的问题,关注社会领域对幼儿发展的热点,防止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厚此薄彼的情况。

二、幼儿园领域要发挥幼儿德育生活化的主导地位

(一)大力支持幼儿德育生活化活动

一方面,幼儿园领导要从观念上认同德育在生活教育中的作用。幼儿成长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幼儿离开家进入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就是幼儿园,通过与他人的交往交流,形成了个性化道德意识观念,影响其一生发展。将幼儿道德教育回归实际生活,其教育功能不会被放弃与弱化,而是将幼儿熟悉的事物变成教育资源,约束、引导幼儿行为。这也表示幼儿在生活中不能放任自流,要依据陶行知的观点,在幼儿的生活实际中挖掘教育资源,再运用于德育中。笔者认为,对于幼儿的德育须分段教学,即低龄段以分享教育为主,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慢慢引导其形成轮流获益与公平、平等的意识。从实际德育生活化情况分析,当下幼儿园对幼儿德育生活化价值的认知还不够深刻,所以不能主动关注幼儿德育生活化发展情况,导致教师也不能深入教育,德育生活化趋于表面,日常幼儿教育中利用各种兴趣班充满一日生活。基于此,幼儿教师要先建立终身学习观念,从多种角度认知幼儿德育生活化的重要性,统筹安排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渗透德育生活化内容。

(二)引导教师在幼儿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生成德育内容

幼儿园的德育活动形式多样,教师须把握学习契机,探究其教育价值,然后选择适合的教学活动。从幼儿年龄特点分析,幼儿的思维以形象为主,教师要少进行说教活动,以生活性、实践性为主。对幼儿来说,生活就是成长的过程。因此,教师在为幼儿选择德育内容时,须注重其中的生成性,即内容来源于并贴近幼儿生活,以其生活体验为主。教师要多探寻适合幼儿发展的德育生活化内容,如为幼儿建立长期、系统的专题实践活动,为其提供学习平台。这种源于生活的实践活动针对性更强,对其情感、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成长有重要影响。这种专题性的实践活动,要自然融入幼儿生活,如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自我为中心,情感强烈,导致其缺乏责任感,比较自私,教师要通过系统性的实践活动,优化德育生活化的方向,科学引导幼儿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例如,“探寻中华传统文化,感受德育内容”主题的德育生活化教学中,教师使用多媒体为幼儿播放视频与图片,让幼儿直观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如为幼儿展示传统民俗活动的比赛现场,如舞狮、赛龙舟,拓宽幼儿视野,让幼儿在激烈的赛事中感受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精神;另外,教师还可以为幼儿播放我国传统文化在其他国家传播的视频,让幼儿建立为祖国自豪的情感;借助多媒体为幼儿展示我国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汇流的壮丽景象,让幼儿了解三江的水资源丰富,接着为幼儿展示我国其他河流干枯、断流的情况,通过对比,让幼儿产生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的意识。在此,教师利用我国文化资源的“可见性”,让德育更贴近生活,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幼儿园要多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结合德育生活化内容,为幼儿拍摄、编辑适合的生活情境。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能丰富幼儿德育生活化模式,让幼儿不走出幼儿园,也能了解更多德育生活化内容,开阔眼界,在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

三、家庭领域带领幼儿开展生活化活动,感受德育内容

(一)家长辅助幼儿园德育活动,拓宽家长参与渠道

家庭资源是幼儿园开展德育生活化活动的有力支撑,如根据幼儿园要求,家长带领幼儿进行家乡文化的探究,一同开展德育工作。家长可以自行组队,选出一名家长代表,以小组为单位一同带领幼儿走进生活,感受家乡文化,由家长代表为小朋友讲解当地文化,传播正能量;还可在幼儿园内组织家长“进课堂”,让家长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幼儿园中带领幼儿体悟德育内容。如一名家长是消防队员,他可以走进幼儿园课堂,通过PPT 为幼儿讲述消防员一天的艰辛工作,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父辈为了保护社会做出的贡献,以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外在传统节日时,由家长带领幼儿赛龙舟、包粽子,让幼儿认知优秀的风俗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幼儿建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

(二)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为幼儿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

日常生活中孩子与父母的接触时间最长,幼儿时期会将父母当作权威,父母说什么是什么,幼儿不会产生质疑。家长要在此时抓住有利时机进行言传身教,发挥父母的榜样作用,让幼儿无论是在语言还是行为上,都有父母身上良好道德品质的影子。家长要发挥模范作用,在与幼儿相处的过程中尊重其主体地位。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意识到孩子不是自己的附属品,而是独立的个体,对其进行教育也须转变观念。家长要提升自身的教育素质与心理素质,必要时给予幼儿适当的支持与引导,通过对幼儿的尊重与支持,挖掘其道德潜力,并根据其天性培养他们。同时要为幼儿健康发展创建和谐的家庭环境。家庭的和谐包括成员之间的和谐、成员身心和谐、社会与家庭的和谐、自然与家庭的和谐四方面。只有和谐的家庭环境,才能保证亲子关系的和谐。传统的家庭道德观以“父纲”为主,孩子只是长辈的附属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思想的开放,幼儿在家庭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但受工作影响,部分幼儿受隔代教育,父母的教育意识变得淡薄,与幼儿的关系疏远。借助良好的家庭教育引导幼儿发展有重要意义,可以长期影响与渗透优秀家庭文化,让家人在交流沟通中帮助幼儿掌握为人处世的方式。家庭成员间有足够的信任与依赖,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且伟大的,孩子对父母也是充分信任的。在此背景下,家长要从幼儿的角度看待问题,并在遇到问题时及时沟通,增强幼儿不怕困难的精神,并在家庭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四、家、园、社会合作扩展幼儿德育生活化的学习领域

幼儿园虽然是幼儿接受德育的主要场所,但家庭与社会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和社会都是幼儿园进行德育生活化的主要合作伙伴,如果合理利用可为德育生活化提供更多的合力。

第一,利用家、园、社合作拓宽幼儿德育途径。经过实际调查可知,很多幼儿园的家园合作未达到理想水平,特别是幼儿德育活动中,家长与教师未形成教育合力。因此,在道德教育的途径创新上,要回归幼儿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与社区生活,如让幼儿参与自己亲人或社会中其他行业的劳动,以此增强幼儿热爱劳动与尊重劳动成果的意识。只有家、园、社充分合作,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幼儿德育生活化的弊端,并通过三者协同帮助幼儿在大的社会环境中获得道德品质。另外,面对当下幼儿教育功利化现象严重的问题,三者协同能让家长跳出教育功利化的怪圈,以正确的教育观影响幼儿。第二,优化幼儿园德育环境,引导幼儿自觉行为。陶行知先生对于环境与教学的关系问题阐述中提出,学生不能脱离环境长大。幼儿德育生活化也离不开环境文化的构建,此可汇集幼儿园中最核心的特色与理念,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创建环境时要关注幼儿的适宜性与德育的目的性等多个方面,幼儿园环境的布置也是幼儿生活经验的体现,教师要站在幼儿的立场思考,但同时要考虑环境构建的节俭性,不能破坏幼儿的美好心灵。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精神环境的创建,提升幼儿的道德情感,幼儿园成为幼儿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主要场所,通过温馨环境与人际交流关系的创建,让幼儿更主动地与人交往。幼儿德育生活化需要教师在一定教学氛围中正确评价幼儿,不能过于苛刻,又不能简单敷衍,帮助其在学习与生活中实现真正的独立。此外,精神环境的创建还要充分尊重幼儿,让幼儿在活动与快乐中获得教育的真谛。总的来说,为幼儿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各方面获得提升,进而主动丰富幼儿的内心世界。

综上所述,幼儿德育生活化工作意义重大,在此笔者对其有独特的见解,即基于社会领域、家庭领域与幼儿园领域着手实施,但基于笔者能力有限,有些建议稍显片面,其是否切实可行,还须深入实践验证。

猜你喜欢

生活化德育幼儿园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我爱幼儿园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欢乐的幼儿园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