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党史培育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政治认同路径探究

2023-04-06赵永兵

关键词:党史中国共产党法治

赵永兵 郑 利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政治认同是主要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应有的核心素养。《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版)》中提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让学生有热爱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的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情感,努力为复兴中华民族而奋斗,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史;学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领会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性成就;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进程中的领导作用等,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坚定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形成正确的政治认同。以此为背景,发挥历史优势,鼓励学生常读常新。教师可以将党史作为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的主要“营养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传播党的声音,讲好党的故事,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具体做法如下:

一、多种形式开展党史教学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融入党史内容,让学生边学习党史边建立政治认同。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

首先,了解学生对党史认知的现状。在课堂开始前,教师通过“我知道的党史知识”“我是如何了解党史知识”的问卷调查活动、“党史知识知多少”竞赛活动等,了解学生对党史知识掌握的情况及掌握的渠道。问卷调查表的问题有:1.你认为学习党史有什么意义?(1)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和三观,增长知识;(2)传承红色基因,提高自身综合素养;(3)总结革命历史教训,学习革命精神。2.你为什么会去了解党史?(1)了解党和国家政策,个人成长需要;(2)提高自身政治素养;(3)应付各类考试。问卷调查要贴近学生实际,站在学生立场上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设计,同时考虑差异性,可以大幅度提高问卷的准确度。

其次,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初中生的年龄一般在11~15 岁,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培育道德品格,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进一步增强,情绪波动性大,可塑性强。具体来说,学生生理发展明显,心理成长滞后,处在一种半幼稚半成熟的阶段。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富有热情但自制力差、容易冲动,观察积极主动但精准性不高。学生思维发展迅速,抽象思维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不成熟。在融入党史学习教育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在初一、初二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开设常态化的“党史知识我来讲”活动,学生讲述“党史上的今天”“党史上的重要会议”“党史故事”等内容;在初二、初三年级开展“党史知识大比拼”“党史知识点评”“党史情境再现”等活动。学生讲,师生听;学生演,师生看,共同参与党史学习教育。教师要鼓励学生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常用的方式有党史播报、角色扮演、党史竞赛等。

二、发挥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主导作用

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还需要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堂内外发挥主导作用。

首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自己要有政治认同,知史爱党。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缺乏党史知识的系统化学习,平时只满足学习学校下发的学习资料和对党史重点事件的学习,对党史背后深刻的政治意义思考不深。因此,教师要加强党史学习,建设一定的历史视野,从历史中得到启迪、得到定力,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与担当。

其次,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正确的政治认同思想观念下,教师要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站位高、立场稳、纪律强”。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才能更好地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道德与法治课,为学生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结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帮助学生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形成政治认同。

最后,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道德与法治课。根据学生实际,遵循学生特点,结合教材内容,创造性地运用党史知识构建生动、深入的课堂教学。这不仅能鼓舞教师本人,还能感化学生,推动学生前进。

三、依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党史教学

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以“成长中的我”为核心,在“自我认识”后,再到我与自然、家庭、他人、社会、国家与人类文明等领域,不断增强初中生对道德与法治的认知,以此进行扩展,向法治教育、健康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国家情怀、革命传统教育等多个主题延伸。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党史学习的内容也要有所不同,如“生命教育”主要在初一年级,“法治教育”要在初二年级,“国情教育”要在初三年级。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初中道德与课程内容,融入党史学习教育,使两者更好地融合,避免突兀。如在初二下学期,教师要求学生主要围绕“党和法律”“党和国家制度”开展“党史上的今天”“党史上的重要会议”“党史故事”等活动。

首先,将教材知识与“党史知识竞赛”“党史知识大比拼”相结合。如在讲授“改革开放促发展”时,结合党史知识,设计如下知识竞赛:1.100 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什么?2.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什么会议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这些题目不仅是教材的知识点,也是党史学习的重要内容。

其次,运用党史学习内容,讲透教材相关知识。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讲透教材重难点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过风云激荡的历史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如为更好地讲透“平凡与伟大”一课,教师可以运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时代楷模”称号进行分析。学生从中认识到张桂梅的创造与贡献,认识到张桂梅将自己的生命和学生、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创造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认识到张桂梅在平凡中闪耀出的伟大,从而更好地理解“平凡与伟大”相关知识。

最后,运用党史内容,补充教材知识。由于篇幅所限,一些知识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不能全面呈现,教师要运用党史知识,对教材进行适当补充。如在讲授“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内容时,教师为学生补充的党史内容为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提出了党在这个阶段的基本纲领。这些内容与道德与法治课有很多结合。在补充这些内容后,通过要求学生“谈谈对这一过程的感受”加深认识。

四、多措并举开展教学活动

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道德与法治课,要弱化学生对党史学习教育的抵触情绪,增强学生对党史学习教育的兴趣,这要求着力通过多措并举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培育学生政治认同。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常态化的“党史我来讲”“党史知识竞赛”等教学活动外,还要经常采用以下教学活动:

运用党史视频、音乐,感染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运用视频、音乐能提升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学生在观看党史视频、聆听音乐过程中也容易被感染。播放《少年》建党百年版MV,当激昂的乐曲响起,以歌词击中师生的心,让师生产生共鸣。播放《错位时空》五四特别版MV,师生聆听其中的内容,感受那些以身殉国青年的青春,眼泪不知不觉间流下来。讲解《守望精神家园》时,师生同看电影《杨善洲》,并要求学生写出感悟和《我身边的“杨善洲们”》。有学生写道:“在电影中认识这位老人,观看后我泪流满面。情节并没有多么惊心动魄,画面也并不精美,但杨善洲老人高大无私的形象在我心中久久屹立不倒。他只是一位贫困地区的书记。一年旱灾降临,他带领村民坚持耕种,最终熬过了旱灾。还有去大亮山无偿种树、为周波操心家事……画面像无声的弦,叩击着我的心。”笔者不禁想起曾观看过的《中国女排》,当电影快结束时,国旗徐徐升起,望着银幕笔者热泪盈眶。教师与学生共同交流,一起分享,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是一笔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资源,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题材。七一、八一、十一等节庆日是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坚定报国志向的良好契机;九一八、一二·九、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等是开展国史党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教育的重要素材。

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可以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如在宪法日,可以请人民法院的法官、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律所的律师等到学校做法律讲座,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苏州市宪法宣传教育馆,促进学生更好地了解宪法、学习宪法、认同宪法和践行宪法。如2021年12月,开展“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之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主题活动;2022年5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主题为“不负青春,强国有我”的演讲比赛,以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 周年。这些活动,强化了学生体验和参与,提升了学生思想认知和情感认同,增强了学生做中国人的底气、志气、骨气,坚持党的领导,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运用党史学习资源开展议题式教学。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在前进过程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资源。新版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及时为学生引入党史内容,让学生了解国家与党在发展中的重要实践成果,利用此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运用党史学习资源教学后,教师要开展任务式教学,通过任务设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形成对党史资源的感悟与建构,更好地增强教学有效性,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如在讲授“高扬民族精神”这一内容时,围绕“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开展议题式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播放视频《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正式发布》。学生朗读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学生思考: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什么?(2)播放电影《长津湖》片段。学生思考:电影《长津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哪一精神?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能赢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在新时代,为什么还需要高扬这一精神?这一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从党史学习中初步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促进学生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促进学生像革命先烈和英模人物那样,坚定理想信念,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

总之,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在学生中加强了中国共产党党史教育,增强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情感,培育学生政治认同,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使学生不被任何干预所惑,产生政治认同,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志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

猜你喜欢

党史中国共产党法治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第一次学党史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