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23-04-06朱祥明

关键词:新课程化学德育

朱祥明

以往初中化学教学重视知识传授与能力的训练,追求的是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普遍具有忽视德育的现象,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存在高分低能、高分低素质等现象,既不利于学生成才和成功,也会影响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基于此,化学新课程教学须兼顾三个维度目标,提高对德育渗透的重视程度,并针对有效渗透做好对策研究,以确保课程教学中德育效果最大化,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化学教学中德育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少且过于随意

化学在初中是必修课,在过去的教学中存在将重点集中在传授知识以及通过习题训练强化学生利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追求的是在考试中获得高分,德育渗透少之又少。化学新课程教学下此种状况有所改善,对德育的认识有所提升,但由于升学考试压力与评价体系等,德育渗透依然较少。此外,化学教学德育渗透有过于随意的现象,在教学设计中缺乏对德育的分析与考量,实际渗透存在时机不够准确、德育方法缺乏合理性、德育内容无法引起共鸣等问题,致使化学课程德育渗透效果低下。

(二)德育过程存在不足

化学教学在进行德育渗透时,存在缺乏德育素材挖掘的情况,很多时候只利用表面上可实施的德育内容。德育资源不够丰富和深刻,这将直接影响化学课程德育渗透成效。化学教学德育资源缺少拓展和延伸,集中在教材上,不利于拓宽视野和课程德育目标的落实。化学德育在实施过程中具有未能把握好时机,渗透方式单一,未能让学生成为主体等问题。教学中牵扯到德育部分,为了减少占用时间,教师直接将相关内容抛给学生,在没有深刻感悟的情况下,德育难以走进学生心中,渗透效果微乎其微,不能达到知行合一。

二、化学新课程教学德育的原则

(一)多样化原则

在实际开展化学新课程教学德育渗透中,应坚持多样化原则,既要确保资源与素材的多样化,又要做到渗透方式的多样化。化学课程中可用于德育渗透的资源很多,教师要在研读教材中做好挖掘,在教学设计中除了要运用显性资源,还要加强隐性德育资源的应用以及合理拓展与延伸。德育资源多样化,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三观。

化学教学德育方法影响最终效果,所以教师应做好渗透方法研究。通常情况下要依据德育目标、教学内容、德育资源、学生兴趣等,合理确定渗透方法,同时要保证方式多样化。化学课堂德育要确保能让学生积极参与,使其在交流、感悟、体验过程中获取情感熏陶,并获得思想、精神等方面的浸润,从而在德育渗透下形成正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主体性原则

化学新课程教学德育渗透要营造开放轻松的氛围,让课堂变为学生的主场,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其积极学习化学知识,促进其主动探究,掌握基本技能、形成核心能力。让学生在德育中发挥主体作用,在自主理解与感悟以及师生与生生交流中深化认识、增强感悟,使德育走进内心,促进践行,真正体现德育价值。这样的化学新课程教学能在达成低阶知识与技能,还有高层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同时,取得突出的德育渗透效果。

教师是化学课堂的策划者,也是调控者,要因势利导,在学生化学学习与德育渗透中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学中可借助著名化学家的研究成就、相关事迹、化学故事等,引导学生感悟和交流,其间要做好情感教育,使其共情和共鸣,形成远大理想和追求,并获得心灵、情感、精神熏陶,树立正确科学观和价值观,塑造良好品质。

(三)相融性与持久性原则

化学新课程教学德育渗透应遵循相融性原则,也就是说要将德育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在知识与技能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在过程与方法教学中融入德育内容,润物细无声地渗透。这样德育渗透避免了过于刻意,又能在实现化学学科主要教学目标的同时,通过强化德育渗透促进育人目标的实现,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实现各方面有效融合。

德育渗透要具有持久性,长期进行渗透。每节化学课都要确定德育目标,做好资源挖掘与准备,合理选择渗透方法,在教学中落实,并根据学生实际反馈随时调整,增强德育渗透性生成。德育渗透还要结合认识规律循序渐进,防止过犹不及,避免化学课变为德育课。

三、化学新课程教学德育渗透的对策

(一)合理确定德育渗透资源

教师要强化德育意识,在化学教学之前的教案设计阶段,应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德育要求,认真研究教材内容,提炼显性德育资源,挖掘隐性德育资源,再根据德育目标确定是否进行拓展和延伸。化学教师可针对德育渗透建立资源库,系统整合资源,然后进行分类,确定好主题进行存储。每节化学课根据所确定的德育目标,除运用教材资源外,在德育资源库中要结合需求选择资源。

课外选择的德育资源要与教材德育资源具有关联性,作为补充出现,进一步深化学生感悟和理解,也可以是说明性的,抑或升华与拓展教材资源。要强调的是,德育资源比较多的情况下,教师应做好取舍,选择能直击问题和要害的,避免提供资源过多影响教学进度。以“我们的水资源”为例,这节课的德育渗透要让学生掌握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实际状况,并明确水污染的原因和带来的危害,强化社会责任感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意识。教材中资源有限,教师在提炼与挖掘时,应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在网络上搜集等方式,获取更多相关信息,引导学生整理与分析,最终引导其运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理解保护水资源的意义并在现实中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珍惜与保护水资源。

(二)德育渗透应把握好度

化学新课程教学德育渗透毕竟不是专门的德育,因而在实践中要把握好度。化学教学中德育不可或缺,具有重要的渗透意义,但要明确教学关键依然是化学知识学习、技能掌握、思维发展、各项能力培养等,绝不能出现德育渗透过多,弱化课程主体与核心目标的情况。

化学课堂中德育渗透要穿插于知识教学或其他环节教学中,既不能过多纠缠在德育上,又要避免几句话带过。前一种情况会打乱教学进度,影响知识、技能、能力等目标的落实,后一种情况因学生缺乏体验和感悟,或不够深刻,德育难以走进内心,渗透效果得不到保障。所以德育渗透要坚持相融原则,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不能过于突兀,又要在学生感悟和交流中做好控场和点拨,使其快速领会德育的熏陶与浸润,确保知行合一。

(三)通过创设情境进行德育渗透

化学新课程教学德育渗透应强化方法创新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可结合学生认知规律与兴趣,通过情境创设进行德育。可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德育相关图片,还可运用各种影像资料,借助感性材料吸引学生注意力,强化调动感官,使其在这一过程中强化感悟,使德育触动学生心灵,促进知行合一。此外,德育渗透创设情境中,可利用身边的事物,在引导学生了解相关情况和学习知识的同时,有目的性地进行德育渗透,促进三个维度目标共同实现。

以“化学实验室之旅”为例,教师将学生直接带入学校化学实验室,使其了解实验室设备,掌握常见化学仪器,明确使用方法和要求,同时还要使其掌握基本操作方法。在学生参观与了解中顺势进行德育渗透,在真实具体的实验环境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认真仔细和小心谨慎的科学态度,并强化化学实验安全意识和协作精神。引入现实中的案例,比如播放实验发生危险事故的视频,使学生在强烈视觉冲击下,进一步端正科学态度。

(四)德育应加强与生活的联系

化学教学要落实德育目标,在实际渗透中要避免局限于课本,应立足教材进行拓展,将德育与生活结合起来。化学这门自然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德育渗透生活化,一方面可增强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促进其在课堂中主动学习;另一方面能唤醒学生的生活经历,使其自然而然产生情感并形成自己的看法,在自主感悟与互相交流中获得更好的情感教育、价值观教育、精神品质教育等。须强调的是,德育渗透生活化中,应多让学生想与说,从说教转变为以学生自主感悟交流为主,最终使其在这一过程中塑造正确的情感态度,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师在落实德育渗透目标的同时,强化化学学习主动性,有助于三个维度目标的共同实现。以水资源相关内容为例,教学中可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身边水资源污染与保护情况,分析危害性的同时引导其讨论如何采取措施保护水资源,强化其资源保护的意识。此外,还应引导其从化学视角出发,讨论水的净化实验、利用化学技术处理水污染状况等,将绿色化学扎根学生心中,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使其发挥自己的力量让水环境变得更好。

(五)德育渗透要全面展开

化学新课程教学德育渗透要全面展开,除立足教材进行德育渗透外,应合理进行拓展,并要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介绍化学家的贡献、生平事迹、研究中发生的事件等,做好榜样的树立,增强学生的崇拜感。使其向榜样学习,形成远大理想与追求,并学习严谨科学的态度与不放弃的科研精神,以及科学家身上的爱国主义情感等。通过榜样带动学生,强化学生爱国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态度。化学属于自然科学,与社会进步与发展密切相关,故而德育渗透要做好社会责任感培养。以水为例,在让学生了解化学成分与性质的同时要做好德育渗透,培养其节约用水意识,并强化其保护资源的社会责任感。

化学教学德育可与社会热点学联系。以“二氧化碳制取与性质”为例,这节课中既要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学会如何通过实验制取,同时还要进行德育,可与温室效应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确温室效应是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所引起的,引导其分析和思考解决办法。教学中要让学生思考与合作,培养其严谨求实的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强化其合作精神与自信心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带领学生走进化工厂,参观生产过程,了解所运用的知识和工艺,并在这一过程中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要介绍绿色设备与工艺,培养其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意识。需要注意的是: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应以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为主,并要多提供实践机会,做好德育渗透,引导学生在体验、感悟、分析中产生共鸣,获取情感熏陶,调动化学学习积极性,促进育人目标的落实。

综上所述,课程教学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新课程标准》作为基本纲领文件,从三个维度出发对课程教学提出了基础要求,只有严格执行才能促进新时期教育目标的实现。初中化学教学中,德育受重视度不高,致使无法同时达成三个维度目标,严重影响课程教学质量。故而化学新课程教学要提高德育渗透效果,除了要坚持主体性、多样性、相融性等原则,还要通过做好德育资源挖掘与准备、创设情境进行德育、把握好德育渗透度,全面进行德育渗透等措施实现德育目标。

猜你喜欢

新课程化学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