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质量发展语境下职业教育研究的样态、特质与趋向

2023-03-21曹渡帆朱德全

教育与职业(下) 2023年3期
关键词:未来趋势高质量发展特质

曹渡帆 朱德全

[摘要]“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高质量发展的语境下,研究者围绕职业教育领域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展开了多元而立体的探索。其中,职业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经济社会转型与职业教育研究、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研究、职业教育国别经验研究、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等成为国内职业教育研究最具活力的领域。就研究特质而言,相关研究更注重从中国职业教育实践中生成问题,更关注职业教育的宏观价值,也形成了以“板块内容”为主的研究生态。展望未来,研究者一要促使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双向发力,二要助推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统一协调,三要注重板块研究与系统研究的纵深发展。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现实样态;特质;未来趋势

[作者简介]曹渡帆(1997- ),男,四川绵竹人,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在读博士;朱德全(1966- ),男,四川南充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  40071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重大成果培育性项目“职业教育质量治理测度模型与评价现代化路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06-004-BZPK01)

[中图分类号]G710[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23)06-0005-07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指引下,我国职业教育也进入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深化改革期。2021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强调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并特别提及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适应性。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描摹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蓝图。在政策红利不断释放的形势下,“高质量发展”成为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背景。学界围绕职业教育领域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基于此,本文以2020—2022年学界围绕职业教育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为材料,全面梳理“十四五”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和焦点问题,并进一步对研究成果进行反思,展望未来研究趋向,以期为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更为理性的视野。

一、高质量发展语境下职业教育研究的现实样态

在高质量发展的语境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综合改革进行得轰轰烈烈,学界针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行了多元而立体的探索,其中涌现出不少职业教育领域的热点与重点问题。一幅全新的职业教育研究图景在全社会对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期待中渐次展开。以2020—2022年学界围绕职业教育公开发表的权威学术成果作为分析材料,发现相关研究成果主要聚焦在六大问题域。

(一)职业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职业教育的任何发展阶段都离不开对理论问题的追思,特别是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期,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成为沟通职业教育知识体系与实践体系的重要桥梁。(1)职业教育学科立场的研究。学科立场是框定学科边界的先决条件。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期,研究者对职业教育的学科立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职业教育不仅是一种类型教育,而且是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类型教育”已成为所有研究者的共识。在类型教育的关照下,职业教育的学科立场与普通教育有较为明显的区别,其更强调知识生产的应用价值。研究者更加笃定职业教育是根据职业的需要选择知识,因而职业是职业教育运行的基点,职业教育学科是以“职业”为特色的教育学科。总之,职业教育学秉持了应用性的价值立场,而应用性立场决定了实践价值是职业教育学首要且直接的学科价值。(2)职业教育学科体系构建研究。随着知识生产呈现异质性、多组织和多形态的特征,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不断凸显,职业教育学科体系建设亟须多学科的知识支撑与多领域的协同攻关。在这样的共识下,研究者一方面向内形塑职业教育的学科体系,探讨了职业教育教学论、职业教育课程论等基础性学科的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对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社会公平、文化转型等关系的研究,试图建立起职业教育学与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的关联,体现了职业教育学科交叉融合的必然趋势。(3)职业教育本土化理论研究。研究者根据中国职业教育的实践问题,不断创新和深化中国职业教育理论。其中,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理论、职业教育跨界理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共生理论等都成为认知和引领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践的重要指导。

(二)经济社会转型与职业教育研究

当前,我国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各种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巨大冲击,职业教育面临时代挑战与转型诉求。因此,经济社会转型下的职业教育成为一个重要命题。(1)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境遇。教育的转型是经济社会转型的结果,要分析职业教育的发展转型,就要从经济社会的转型入手。有研究者认为,新冠感染疫情所暴露出的全球性危机,预示风险社会的来临。风险社会所衍生的自然灾害、全球化经济危机、不充分就业体系等现代风险会给职业教育带来巨大挑战。有研究者认为,适应数字产业的转型升级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因而数字化社会将重新塑造职业教育的方方面面;也有研究者认为,如何应对新智造时代是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在新智造时代,职业教育面临工作设备智能化、工作内容复杂化、工作关系协同化的挑战。总的来看,职业教育所面临的时代境遇具有不确定性、数字化、风险性等特征。(2)社会转型下的职业教育转向。宏观层面,研究者从顶层设计出发,认为我国职业教育要走新的革新路径,拥有新的发展理念,具体包括职业教育全域数字生态圈的打造、职业教育多主体治理结构的架构等。微观层面,研究者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回答了职业教育应培养何种人以抵御外部社会的转型。其中,再就业能力、职业迁移能力、人机协作能力和工作创新能力都是学界对未来技术技能人才必备能力的共识。

(三)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研究

“十四五”时期,伴随着我国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稳步推进,国家层面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迫切需要职业教育提质增效。其中,乡村振兴、区域经济发展、技能型社会建设成为与职业教育关涉最为紧密的国家战略。(1)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研究。职业教育必须且能够服务乡村经济发展,是各界的共识。学界分别构建了职业教育的新内源性发展模式、CCEFG共治模式(集职业院校、乡村、企业、农户和政府于一体的治理模式)、“1+N”融合行动模式(面向“三农”的核心行动理念+多项融合行动举措)等,为乡村振兴贡献了职教智慧。(2)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在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情况下,职业教育是塑造我国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关键一环。有研究以民族地区、“三区三州”等地区为落脚点,希望通过彰显职业教育的区域特色以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振兴发展;有研究以城市群为重点,探讨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对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三角洲区域、成渝双城经济圈的促进作用。(3)职业教育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研究。技能型社会建设是支撑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一项充要条件。不少研究者认为,职业教育要通过提高服务能力、建构完善的学历资历框架、彰显类型特征等路径协力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

(四)职业教育国别经验研究

职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仍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因此,职业教育的国别比较研究仍是重要的学术命题。(1)高层次现代学徒制发展的国别经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提供了政策依据。有研究分析了英国、德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高层次现代学徒制的改革发展状况,认为高等性与职业性深度融合的英国学位学徒制、学校教育和企业实践交替进行的德国“双元制”大学、扩展关键领域的美国注册学徒制,为我国将现代学徒制扩展至本科提供了重要经验。(2)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建设的国别经验。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与法制化进程紧密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修订与建构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基石。有研究选择德国、英国、美国三个国家作为样本,通过介绍三国职业教育法律体系的建设历程与特征,为我国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建设汲取营养。(3)职业教育促进就业的国别经验研究。新冠疫情造成的全球金融危机令就业问题备受瞩目。职业教育一直是有效解决就业问题的“缓冲器”,世界各国都注重职业教育对促进就业的贡献。德国将普通教育中的职业指导、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成人职业指导和针对特殊群体的职业指导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职业指导体系,促进了可持续性就业;韩国的生涯职业教育保障体系完善了技术技能人才自我主导的职业生涯规划,扩大了其职业自主选择权;澳大利亚的数字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结合。这些国家在职业教育促进就业上的经验给了我国重要启示。

(五)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研究

《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出台以来,学界围绕“什么是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和“如何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两大问题域展开了有效探索。(1)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基于不同立场,研究者对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进行了本体解读。有研究者认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先决条件,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是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本质追求。有研究者认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是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以及职业教育与其他類型教育横向融通。有研究者认为,职业教育高质量体系与经济社会体系高度耦合,具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基础。总之,研究者对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本体内涵的解读,既从“内源型”改革视角出发,关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自身需求;又从“外发型”改革视角出发,关注职业教育高质量体系内部与外部的契合度。(2)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路径选择。纵向路径在于实现职业教育体系内中职、高职、职教本科甚至更高层次的贯通衔接。这要求巩固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凸显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稳步发展职业教育本科。横向路径在于立足“大职业教育观”,促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横向融通。一是确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互通互认和资源共享;二是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与分工;三是通过“生涯教育”的实施,实现广义上的普职融合。

(六)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如何通过教学改革实现职业教育的内部质量提升,是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在高质量发展语境下,研究者除了延续以往的话题外,也开拓了若干新话题。(1)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研究。自2020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以来,课程思政逐渐被引至职业教育领域。有研究者引入空间视角,点明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具有丰富的空间性,要通过知识空间、价值空间和制度空间的转向,构建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的育人空间体系。有研究者站在文化哲学视角,认为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在于生成教师课程思政认知的文化契合域,搭建学生课程思政认知的文化汇合域。(2)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研究。《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发出后,劳动教育开始成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必修课。在理论研究层面,有研究从黄炎培的教育思想出发,认为职业院校实施劳动教育要以实用化为主。有研究将劳动教育视为普职融合的枢纽,在认知论层面澄清了构建普职联动劳动教育共同体的必然要义。在实践研究层面,有研究搭建了职业院校实施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实践体系、评价体系。有研究指出,职业院校实施劳动教育要将先导性劳动、专业性劳动、拓展性劳动、补偿性劳动作为具体的教学内容。(3)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研究。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推动下,职业教育评价改革成为近年来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领域的热点。在价值论层面,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评价要实现评价对象从“投入”转向“产出”和“结果”、评价目标演变为“持续改良”的价值转向。在实践论层面,相关研究分别就职业教育的1+X证书制度、本科专业、产教融合等构建了有针对性的评价体系。

二、高质量发展语境下职业教育研究的特质澄清

“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我国社会各领域从高速度走向高质量的转型发展期。站在这一关键又特别的时间节点上,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在职业教育学术领域,研究者也产出了丰硕的学术成果,维持着高质量语境下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方向和相对稳定的运行轨道。总的来说,相关研究在生成面、价值面和内容面呈现如下特质。

(一)生成面:扎根中国职业教育实践问题

首先,“问题逻辑”是职业教育研究的起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期,职业教育系统与社会大系统的相互关系更为紧密,社会问题成为职业教育研究的“原动力”。一方面,社会变迁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另一方面,社会进步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手段。两者的叠加不仅构成了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外部动力,也构成了职业教育研究的突破口。很多研究将目标置于构建职业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对话体系,致力于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为社会治理提供职教方案。其次,“中国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研究的“标识性概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高质量”成为职业教育研究的土壤与条件,我国职业教育研究逐渐跳出西方学术话语的“藩篱”,尝试产生新鲜的学术话语来解决我国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最后,“十四五”时期是职业教育研究暗含的背景。“十四五”时期是职业教育学术研究的背景和依托,相关学术话语无不体现该时期高质量发展的特色。研究者有意识地将《“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关于“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容作为重要的政策依据,探究了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的构建、职业教育人力资源供给等问题。

可见,职业教育研究的起点回归到中国社会的具体问题上,致力于从“中国问题”和“实践问题”来建立中国职业教育的话语权。然而,在职业教育实践研究如火如荼时,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却相对冷清。其中,具有原创性、本土性和系统性的基本理论研究成果少之又少。事实上,正确的职业教育学理论是职业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并将作为职业教育实践发展的正确指引,如不回归到职业教育基本理论上,就难以看到职业教育发展的“历时态”,更难以理解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共时态”。

(二)价值面:关注职业教育宏观价值取向

首先,职业教育研究注重国家的制度外释。“十四五”时期,职业教育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义无反顾地承载起服务国家重大社会需求的责任。职业教育研究在价值追求上也背负了指向国家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适应社会变化对职业教育需求的时代使命。这段时期职业教育的研究热点与政策热点高度契合,研究者对标国家战略需求,呼应国家政策指向,围绕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类型化、职业教育现代化治理、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等重大专题集中产出了一批成果,为新时代国家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也表现出当前职业教育研究的外向服务功能。其次,职业教育研究更注重以系统性思维观照职业教育的发展改革。当前,我国的社会结构更加复杂,社会治理面临新的挑战,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也充斥着高度的不确定性。在此情况下,研究者逐渐跳出了对职业教育内部要素的关注,更加注重探寻职业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一方面,研究者不仅关照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也将职业教育与政府、企业、市场经济、区域社会的协同发展视为研究的应然范畴。另一方面,研究者开始从社会的整体效益和价值体系中理解和认识职业教育,不仅认识到职业教育的经济效益,也认识到职业教育的文化效益、社会效益、政治效益。最后,职业教育研究偏向于“应然式”的思辨范式。职业教育研究者主要从“形而上”的角度探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可能性、必要性与价值性,如探讨职业教育类型化的应然价值、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的逻辑要点等。

然而,研究者未能对微观的职业教育研究问题予以重视,职业教育教师和学生、职业教育教学与课程、职业院校办学、专业建设等微观层面的主题少有人问津。不可否认,受到行政牵引力与外部市场环境的导引,职业教育研究的宏观价值取向呈现出较为强势的局面。但如果研究者只对“宏观研究”一拥而上,就可能导致职业教育研究陷入同质化的局面,难免背负“外在繁荣,内在空虚”的诟病。同时,对微观研究的忽视也会导致缺乏深入一线的扎根研究。

(三)内容面:倾向职业教育板块内容研究

一方面,职业教育研究跳出了“传统学科”的框架桎梏,研究内容不断扩充。“十四五”时期,职业教育逐渐成为一个横跨“技术域”“社会域”“经济域”的研究领域,研究者基于现代学科视角不断整合职业教育的研究范畴和知识体系,促进职业教育研究与社会其他领域研究互为支撑与融合发展。特别是随着拥有多学科背景的专家加入职业教育研究队伍,职业教育的研究内容不断拓展。学者们基于不同的学科视角扩充了职业教育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式和研究主题,丰富了职业教育领域的学术成果,填充了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白板”。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研究的“跨界性”越来越明显。职业教育研究的原材料开始逐渐从教育学内容框架走向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与文化学的内容框架,多学科要素的不断融合构成职业教育研究的多元边界。国家领导人关于职业教育的讲话和批示、职业教育政策法规文件等构成了职业教育研究的政治内容;职业教育与代际流动、职业教育与社会公平的关系构成了职业教育研究的社会内容;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等构成了职业教育研究的经济内容;职业教育文化育人、职业教育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等构成了职业教育的文化内容。其中,有关职业教育的新概念、新范畴、新理论为构建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学术体系提供了丰厚滋养。

尽管高质量发展语境下职业教育研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呈现出研究主体多元、研究主题多样、研究内容开阔的生态,但随着职业教育研究内容不断扩充,职业教育线性的、体系化的研究日渐式微,各研究内容板块之间的结构性、交织性和因果关联性被不断削弱。一方面,不同研究领域模块间的对话性不明显,大多数研究各行其是;另一方面,同一研究领域的承接性不足,少有研究者能围绕某一问题展开长时间的潜心研究。如果职业教育研究缺乏对规律体系和生长理路的坚守,就难以具备职业教育学术体系的本色和底色,而盲目的模块式研究极有可能导致职业教育研究整体结构松散。

三、高质量发展语境下职业教育研究的未来趋向

“十四五”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呈现出学术繁荣的大好局面,但也客观存在一些问题。展望未来,高质量发展将继续为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带来新机遇,指明新方向,扩展新空间。研究者要不断汲取现有的职业教育研究成果的养料,进一步夯实未来研究质量,多角度、全方位、系统性地构建职业教育的学术体系。

(一)促使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双向发力

加快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将进一步凸显职业教育研究的实践价值。一方面,研究者要加大对职业教育实践问题的研究,重视职业教育研究的社会取向。研究者要敢于把研究视野从追求独特的教育实践问题转向广阔的现实问题域,将重大社会问题和综合性主题作为职业教育的研究对象,为国家战略提供切实可行的职教方案。同时,研究者还要着眼于解决职业教育改革实践中出现的新现象与新问题,不断塑造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定位与新思路,让社会的外部需求成为职业教育研究的新增长点,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实践成果和决策咨询,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斟酌谋划。另一方面,实践研究不能脱离对职业教育本身的理论反思,研究者要倡导开展有深度、有积淀的理论研究。研究者要通过基本理论研究,加强对职业教育学科内部知识的控制力,学会运用严密的概念、框架、理论和逻辑,聚焦与深化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问题,对其进行理性的抽象提升。

(二)助推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统一协调

适应经济社会变化,实现国家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职业教育研究的外在驱动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技术技能人才的全面发展,是职业教育研究的内驱力。因此,研究者不仅要关注职业教育宏观层面的论题,还应聚焦微观层面的议题。一方面,研究者要走出狭隘的职业教育学科范畴,将研究视角放眼于全局,把研究议题定位在宏观的国家战略层面,深度思考职业教育在高质量发展语境下的宏观发展思路。另一方面,研究者要重视微观层面的职业教育研究。研究者要关注职业教育发展的内部机制,如职业教育如何通过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改革、教师发展、课程革新等适应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研究者要注重深入职业教育的实践场域,开展微观层面的实证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增强职业教育研究的实用性、科学性和解释力,最终实现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的平衡发展。

(三)注重板块研究与体系研究的纵深发展

职业教育问题的综合性、多元性与复杂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研究的领域特征,也决定了职业教育研究疆域将超越传统的普通教育学研究。特别是在高质量发展期,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关乎我国众多工程项目。一方面,研究者要重视职业教育研究的横向拓展。研究者要学会借鉴与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思维、方法与成果,研究和解决我国职业教育实践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拓展职业教育研究的视野和疆域,为职业教育学科发展与完善提供充足的养分。研究者还要致力于创设职业教育研究的跨学科合作项目、跨学科合作平台与跨学科学術共同体,广泛吸纳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进入职业教育研究的场域,对一系列综合性问题做出多学科视角的回应。另一方面,研究者在拓展横向研究领域时,有必要“穿针引线”,加强职业教育研究的系统性研究,让每一个研究板块具有系统性、耦合性与关联性。研究者不仅要强调职业教育研究的多元化,还要强调职业教育研究的整合与规范,对各种观点进行连接,使多个研究主题产生关联性,并进一步建构职业教育研究的整体性框架,巩固职业教育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完善国家基本制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2):1-14.

[2]赵志群.职业教育教学论:职业教育研究重要的基础性学科[J].中国高教研究,2022(2):95-101.

[3]祁占勇,王志远.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的耦合关系及其协同路径[J].教育研究,2020(3):106-115.

[4]马君,王艺霏.近代以来西方职业教育理论在中国的引进与传播研究[J].职教论坛,2022(1):25-34.

[5]张利娟,徐福振.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理论体系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18):10-16.

[6]郭璇瑄,陶红.数字经济赋能职业教育适应性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65-74.

[7]朱德全,熊晴.数字化转型如何重塑职业教育新生态[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2(4):12-20.

[8]李政,徐国庆.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结构转型:内涵、困境与突破[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78-85.

[9]朱德全,杨磊.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贡献测度——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测算分析[J].教育研究,2021(6):112-125.

[10]林克松,曹渡帆.“十四五”时期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振兴发展的基本思路[J].民族教育研究,2021(1):82-88.

[11]刘晓,王海英.技能型社会下职业教育公共服务的现实诉求、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22(6):90-98.

[12]张学英,张东.技能型社会的内涵、功能与核心制度[J].职教论坛,2022(1):35-41.

[13]马良军,刘淑静,段晗晗,等.国际高层次现代学徒制发展探析——基于英国、德国与美国的比较[J].职业技术教育,2022(1):66-73.

[14]李玉静,王斯迪.国际视野下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建设探析——基于对德国、英国、美国的比较[J].职业技术教育,2022(15):29-36.

[15]王江雁,欧阳忠明,宁晓克.为了可持续就业:德国成人职业指导体系与实施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18):62-71.

[16]李秀珍.韩国职业生涯教育保障体系及特点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20(12):78-85.

[17]刘来兵,陈港.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动因、框架与路向[J].现代教育管理,2021(11):106-112.

[18]胡国友.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增强中等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挑战与应对[J].教育与职业,2022(10):27-33.

[19]冯嘉慧.普职融合还是普职分离:杜威与斯尼登的争议[J].全球教育展望,2021(11):59-71.

[20]郭和才,朱德全.外烁与内塑: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的空间逻辑[J].贵州社会科学,2022(5):104-113.

[21]槐福乐,任梦,吕清.黄炎培劳动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教育与职业,2020(24):13-19.

[22]薛寒,苏德.普职联动劳动教育共同体的理论模型与实践逻辑[J].教育与职业,2020(24):5-12.

猜你喜欢

未来趋势高质量发展特质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我国微课研究探析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