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劳动课程,让幼儿飞速前进

2023-03-15王美华

教育界·A 2023年2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幼儿教育

【摘要】在幼儿教育阶段,劳动教育常遭到忽视。在新时期下,幼儿教师需建设劳动课程,助力幼儿健康成长。生活即教育,教师要广泛开辟活动途径,开发幼儿园课程,努力培养幼儿正确的劳动观,丰富幼儿的劳动知识,提高幼儿的劳动能力,锻炼幼儿的意志品质,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键词】劳动课程;幼儿教育;生活教育

作者简介:王美华(1983—),女,江苏省启东高新区幼儿园。

劳动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主要载体,而劳动教育属于素质教育中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目的是让幼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与态度,使其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帮助他们养成劳动习惯。幼儿教育作为启蒙教育,教师应建设好劳动课程,让幼儿飞速前进,提升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使其心理与身体均得到良好发展。教师该如何建设劳动课程,促进幼儿劳动能力的提高呢?下面笔者将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结合幼儿园劳动课程特点,开展多元主题劳动活动

(一)开展园本主题劳动活动,整体影响幼儿身心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关注劳动。为建设好劳动课程,教师需充分利用幼儿园内的一切资源,竭尽所能地建设劳动课程,而开展园本主题劳动活动就相当有必要。教师要从幼儿园的环境与特色出发,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培养幼儿的劳动兴趣,增强他们的劳动体验感。幼儿园园本劳动课程主要分为劳趣、劳理、劳技和劳艺四个部分,四者相互促进与融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1]。

教师要开展主题种植劳动活动,提高幼儿的劳动意识。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为了让幼儿更深切地感受春天给植物带来的变化,更直观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教师可以开展“种植植物”的劳动活动。教师在幼儿园内选择一片合适的土地,准备一些生长周期较短的花卉、蔬菜种子,以及小铲子、小锄头、小水桶等工具,先指导幼儿观察与认识这些种子,将它们成熟后的状态以图片形式展示出来,便于幼儿以后的观察与记录。接着,教师指导幼儿在种植区种植这些花卉与蔬菜种子,让幼儿用准备的工具挖小坑,使其学会判断坑的深浅,然后让幼儿将种子放入土坑中,浇适量的水,覆盖上土,从而完成种植。教师利用早晨入园、中午散步等时间组织幼儿对植物进行连续的观察与照料,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使幼儿了解劳动与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激起幼儿内心潜在的求知欲,帮助幼儿形成端正的劳动态度。

(二)开展游戏主题劳动活动,带给幼儿愉悦体验

喜欢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教师可以游戏为依托建设劳动课程,积极开展游戏主题劳动活动,在游戏中融入劳动因素,让幼儿在游戏中接受劳动教育,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带给幼儿愉悦的体验,使其获得成长[2]。

教师可以以“送垃圾宝宝回家”为主题开展游戏劳动集体活动,事先准备好分类垃圾桶,组织幼儿到园内拾垃圾,要求幼儿捡到垃圾的时候大声说出这一垃圾属于什么类,需要放进哪个垃圾桶中。对于回答正确的幼儿,幼儿教师可以发一个奖励贴,贴在他的脸上或者手上;对于回答错误的幼儿,教师则让同伴进行纠正,直至幼儿回答正确为止,给最后回答正确的幼儿也同样发放奖励贴。最后教师统计幼儿获得的奖励贴的数量,为获得奖励贴最多的幼儿准备一个皇冠,给予其“劳动小能手”的称号。教师在游戏中穿插劳动教育,带领幼儿在劳动中游戏,在游戏中劳动,能够增强劳动教育的趣味性与游戏性。

(三)开展常规主题劳动活动,锻炼幼儿自理能力

常规劳动课程为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课程,这一劳动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即凡是幼儿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就让他们自己去做,目的是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例如,幼儿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可以做的常规劳动有收拾玩具、整理书桌、背书包、穿衣服等,这些事情通常会被教师或家长包办,导致幼儿做的常规劳动越来越少,参与劳动的机会不多,缺乏劳动意识。在常规主题劳动活动中,教师可以多为幼儿提供一些亲自劳动的机会,要求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如吃饭,上厕所,将个人物品摆放整齐,打扫卫生,吃完饭擦桌椅等。教师通过认真观察与有的放矢地指导,可以有效发展幼儿的劳动能力,逐步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帮助幼儿养成勤劳、爱干净的日常生活习惯,使幼儿慢慢学会自立。

二、优化劳动课程建设,切实促使幼儿飞速前进

生活离不开劳动,教师要结合当地资源开设劳动课程,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品质,体现劳动教育来源于生活,劳动教育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为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根据幼儿身心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工具

幼儿劳动课程的建构离不开良好环境的创设,如果缺乏劳动环境,劳动教育就很难顺利进行,自然会影响到整体教育质量与效果。幼儿教师在创设劳动环境时,不仅要考虑劳动环境的安全性与教育性,还要考虑劳动所需的物质条件,以保证劳动课程的安全性与真实性。具体来说,教师需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工具,坚持循序漸进的原则,让不同年龄的幼儿掌握不同的技能,满足幼儿的需求[3]。

以“手工折纸”劳动集体活动为例,教师应事先准备好简单且容易操作、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与认知水平的工具。如在教学制作小鱼时,教师可以选择彩色纸、记号笔、蜡笔、水彩笔、胶棒等工具,先出示若干个折纸小鱼范例,引导幼儿:“这是老师昨天折的小鱼,不过数量较少,这些小鱼想交一些新的朋友,大家能给它们找些朋友吗?”这样能激发幼儿动手制作小鱼的兴趣,让他们快速进入劳动状态。接着,教师现场示范和讲解折双三角小鱼的步骤,指导幼儿按照演示的方法动手折小鱼,利用水彩笔或蜡笔为小鱼绘制漂亮的图案,并设置一个“池塘”,把全班幼儿的作品放在一起形成“鱼塘”。教师为幼儿提供适当的劳动工具,能有效激发幼儿参与劳动的积极性,让他们学会运用不同工具,使其获得满足感。

(二)重视劳动课程建构,突出教育内容多样性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虽然要高度重视劳动课程的建构,但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而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与实际情况开展活动,突出劳动课程内容的多样性,使幼儿在适合自己的劳动课程下学习。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劳动集体活动中,结合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设置劳动课程内容,明确相应的细则与要求,提高幼儿的劳动兴趣,使其在劳动中真正有所收获,掌握一系列劳动技能,慢慢做到自立自强。

例如,在进行“巧手小厨师”劳动集体活动时,教师进行导入:“大家想不想体验当厨师?今天我们在班内举办一个‘海鲜美食节’活动,你们都是一名‘小厨师’。”教师准备好厨师帽与围裙等道具,要求幼儿穿戴规范整齐,然后展示一些常见菜品的图片,与幼儿一起讨论各个菜品需要的原材料。接着,教师带领幼儿讨论各自最喜欢吃的菜肴,结合图片设置问题:“这些菜都是怎么做成的?都用到哪些方法?”教师带领幼儿复习泥工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包括切、搓、揉、捏、团、压等,并进行示范。之后,教师组织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橡皮泥制作菜肴,要求制作的菜肴造型有趣,色彩醒目,外形漂亮美观。教师让幼儿在完成作品后一起展示,评比出名次,以此让幼儿在真实的劳动环境中接受教育,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体会劳动的价值。

(三)结合幼儿教育现状,丰富劳动课程形式

幼儿教育作为启蒙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关系到幼儿将来的学习、生活与成长,其重要性不容忽视。为了建设好劳动课程,教师需结合幼儿教育现状,不断丰富劳动课程的形式,让幼儿在多元化的课程下健康成长。比如,在幼儿园中班集体活动中,教师在设置劳动课程内容时,可以把侧重点放在从自我服务向集体服务过渡上,让幼儿轮流担任“值日生”,每天播报当天的饭菜及其营养价值,吃完饭后与教师一起收拾桌面。在一天的活动中,值日生要把没有整理完的区域材料整理好,也要负责教室的整体卫生,保持地面清洁。这样能够让幼儿切实体会到劳动的价值,体会到教师与父母的辛苦,有助于幼儿形成热爱劳动的意识。而且在为集体提供劳动服务时,幼儿的内心也会受到触动。在接下来的劳动教育集体活动中,甚至无须教师安排,幼儿会争先充当“值日生”,希望自己的价值与努力得到他人认可。

三、科学拓展劳动课程内容,有效推动幼儿健康成长

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因此,幼儿园的劳动教育应在生活情境中实现教与学、学与做的有机整合和统一。教师要在生活中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强化幼儿的劳动光荣感和责任感。

(一)合理采用奖惩手段,促进劳动习惯养成

奖惩是教育活动中的一个常用手段,奖励能够起到鼓励、激励的作用,惩罚的目的并非惩罚受教育者,而是引领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使其改进自身的不足。在建构劳动课程时,教师需要合理采用奖惩手段,言传身教,为幼儿树立榜样,正确引导幼儿进行劳动,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尊重与赞赏幼儿的劳动成果,对有突出表现的幼儿给予奖励,对表现不良的幼儿则增强引导,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例如,教师可以开展“我是劳动小能手”的评选活动,为每个幼儿发放一张“劳动打卡牌”,要求他们每天早上进入幼儿园后,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一些自己想要完成的劳动任务,每完成一项就打上一个“√”,完成全部劳动任务后,就贴一个五角星在上面。同时,教师与幼儿一起制订班级劳动公约,在每周一上午专门抽出时间,根据上周幼儿的劳动完成情况评选出“劳动小能手”,为评选出的幼儿每人颁发一朵小红花。在学期结束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获得小红花的情况,评选出“年度劳动小能手”,为获奖的幼儿发放相应的奖励,如作业本、铅笔和橡皮等,进一步增强幼儿的劳动意识。

(二)巧妙运用学科知识,积极开发劳动课程

虽然幼儿教育强调“去小学化”,但是学习一定的文化知识也是幼儿的一项基本任务。教师要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巩固幼儿的基础为主传授文化知识,为幼儿将来的继续深造做铺垫。幼儿教师在建构劳动课程时要考虑学科知识的特征,把劳动课程和当地资源有机结合,积极开发劳动课程资源,让幼儿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接受劳动教育,使幼儿各方面技能协同发展,最终通过劳动课程的建构渗透各学科知识,推动幼儿的整体发展,提升幼儿教育质量。

比如,在教学“简单统计”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鼓励幼儿统计渔民伯伯一网捞上来多少条鱼,大的有几条,小的有几条。课堂上,教师可以指导幼儿自主设计劳动统计图表,引导幼儿认识统计图,让幼儿每天统计自己的劳动成果,如今天捡到了几只贝壳、几只海螺。教师要与家长联合,帮助幼儿养成劳动习惯,如穿脱衣服、擦桌子、整理学习用品、收拾碗筷、整理床铺等,计算好各类劳动的数量,让幼儿在班内分享各自的劳动经历、成果和心得。教师要鼓励幼儿自由发言,使其每天都能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增进对数学的认识。另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幼儿开展诗歌创作、绘画构思及舞蹈编创,巧妙地將语文、美术、音乐等学科的教学与劳动教育相结合,这样不仅能增强劳动课程的趣味性,还能激发幼儿参与劳动的积极性,一举多得。

总之,在新时期下的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要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基本导向,结合园区内外的各种资源,综合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等因素,从不同视角与层面建构劳动课程,满足幼儿的成长需求,提升幼儿的劳动品质,让幼儿获得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双仙.幼儿园劳动教育背景下的种养课程的实践研究[J].好家长,2021(67):11-12.

[2]归云.建好劳动课程,促进幼儿园高品质发展[J].四川教育,2021(23):45.

[3]刘美兰.“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幼儿劳动课程中的运用[J].新智慧,2021(02):71-72.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幼儿教育
生活教育理念下如何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传递真爱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