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学生“志愿服务”心育模式建构与探索

2023-03-13刘雳文易荣蕙傅一苗冯宇婷

教育科学论坛 2023年8期
关键词:志愿服务心理品质志愿

■刘雳文,易荣蕙,傅一苗,冯宇婷

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到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设, 大力培育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通过家庭、学校、社区形成的合力,打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社会环境。发展创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变革的要求和积极响应。然而,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已经展现出其局限之处,无法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建设健康强韧心灵的方面更进一步。因此,需要在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开辟提升学生幸福感的新思路、 新模式,即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实践活动之中。

一、中职生“志愿服务”心育模式建构背景

(一)中职学生心理问题较为普遍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国家和社会所关注的重点,其中,中职生是有别于普通中学学生的特殊群体而应受到更多的关注。随着社会变革进程加快,中职生一方面与所有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一样,生理水平迅速发展,但心理及人格尚未发育完全,陷入矛盾和混乱之中,出现常见的情绪、情感问题和行为问题;另一方面,因为他们接受教育的类型从普通教育转变为了职业教育,面对教育形式和学习目的的突然转换,加之他们直接面临职业的选择,难免在自我认知、人际交往、学习生活等方面产生更多的问题,例如,社会适应能力差、自卑、学习焦虑、自我认同低等[1][2]。总之,中职学生存在与普通中学学生相同甚至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开展推广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降低因心理原因导致的极端危机事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短期目标,而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 以顺应时代发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期目的。

(二)传统教学方法不适用于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当下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研究表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满足不了当今学校师生需求,不能有效解决或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教育成效不理想[3][4]。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学模式刻板生硬,使得心理健康提升效果流于表面。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中存有学科化、知识化的倾向。教学时片面追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向学生强行灌输有关名词、定义、概念,强行记忆心理学知识和原理,甚至机械地设定知识体系和目标任务,设置考核并以分数衡量[4]。这种教学方法增大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另一方面,教育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按照自己的想法或是跟随教科书设计教学方案,未结合学生认知情况和实际需求。课程内容过于简单、形式化,无法解决学生个别的心理问题[3]。

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有必要转变思路,进行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找到符合中职生心理特点,能够让学生得到深入实际的理解与体验、主动参与并获得成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二、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一)积极心理品质在学生成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积极心理品质作为积极心理学三大支柱之一,最早由塞利格曼提出。塞利格曼于1998年将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心理学研究领域正式确立,侧重于对“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的研究,关注如何建设人类在生活中的积极心理品质,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塞利格曼认为积极心理品质(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是由自我感受到的幸福感、愉悦感、乐观和自我决定等因素所构成。有学者将心理品质归纳成六大维度,称之为六大美德力量,分别为智慧、勇气、仁慈、正义、节制和卓越。积极心理品质作为一种积极的、正向的人格特质,在个人成长的发展、生活的完善中起促进作用。而积极心理品质是中学生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积极情绪、情感体验,以及对未来的一种乐观状态,使个人的优秀品格得以体现,自身的幸福度得以提升,同时避免心理疾病的产生。国内外一系列关于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都表明,积极的心理品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王新颖在济南某中学的调查研究显示了积极心理品质对于同伴关系和应对方式的正向作用。但是,众多研究的研究对象都以“普通中学生”为主体,缺乏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故本文对于中职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研究希望能弥补研究空白,引起更多学者对于中职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研究指导。

(二)积极教育的成功案例

积极教育是积极心理学原理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注重学生的幸福体验与知识技能教学之间的相互增益。各国学者对积极心理学理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效果进行了尝试,取得了令人欣喜的结果。

宾夕法尼亚心理弹性项目(PRP)以认知疗法帮助中学生预防抑郁。通过对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的专业训练,来达到提高学生乐观心理的目标。在多样的训练方式下,学生的乐观心态和主观幸福感实现了逐步提升。施特拉斯港积极心理学课程项目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积极心理学概念和技巧以及积极人格的阐述分析,学生在活动、作业和实践中运用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和技巧,促进了心理弹性的提升,其好奇心、创造力和社交技巧都有明显提升。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园艺活动,通过让带着与积极心理相关知识的学生参与园艺劳动,学生希望感获得提升。在参加园艺劳动后表现出明显的积极心理品质增长。

这些成功案例告诉我们,将有益于心理健康的知识,例如积极心理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在课堂上教给学生,并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可以非常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三、“志愿服务”心育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一)“志愿服务”心育模式的基本机制

学生志愿服务是集劳动教育与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于一体的综合实践活动模式。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向有需要帮助的人士提供服务,参与劳动实践,收获身心成长。“志愿服务”心育模式将传统志愿劳动服务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参照积极教育模式,将心理健康相关知识作为理论教育的内容,选用学生志愿服务作为实践载体,以传播健心理念和技巧、推广心理健康为志愿服务主题,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达成在实践中感悟心理健康理论、增强心理素质的教学目的。

“志愿服务”心育模式不同于传统模式下单纯的理论知识灌输,不是毫无知识储备和理论引导的劳动体验,也并非生硬地把理论教育和劳动实践拼接在一起,而是先选择能在劳动实践中确实帮助学生成长的理论知识进行教授,再在劳动实践中运用理论教育习得的知识经验,达成在实践中的理解、感悟、提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开发更佳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可行性方向。

学校通过与社区和专业机构的合作,邀请心理专家进行指导和监督,由团队负责人、校外专家、心理教师和志愿者老师组成了心理志愿服务教师团队。负责人担任资源调配和与校外各单位联系协调的工作,校外专家对学生志愿者进行心理课程的理论教学与指导,心理教师和志愿者老师承担起志愿服务活动计划、带队参加活动、指导学生志愿者以及与家长沟通等工作。教师团队各司其职,将学校、社区、家庭、志愿服务基地单位联系在一起,为学生志愿者创建完整的积极社会组织系统。学生志愿者通过自愿报名和班级推荐结合的方式,每班选出两名志愿者代表接受课程培训,成为拥有一定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有能力提供一些心理志愿服务,组织一些心理健康推广活动的心理志愿者。培训完成后,学生志愿者先在自己班级内部组织一些小型的心理健康活动,例如,设置班级心理信箱收集班上学生的问题,为同班同学提供一些心理健康服务,如提供应对考试焦虑的技巧。随后在教师团队的辅助下,开展全校范围的师生心理服务活动。最后在学校的协调与组织之下,由心理教师和志愿者教师带队,到社区和各志愿服务基地参与校外志愿服务活动。学生志愿者在组织和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感受到喜悦、兴趣、希望等多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养成勇气、仁爱、正义等多种积极人格的美德,将积极心理学的三大支柱即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社会组织系统融为一体,实现可操作化。

(二)“志愿服务”心育模式的实践路径

1.学习健心知识,养成健康身心

心理志愿服务课程结合学校与学生特点,分为心理健康理论课程和活动技能培训课程两部分。心理健康课程以“播撒阳光,温暖众人”的心理志愿服务精神为宗旨,向学生志愿者教授情绪健康、人际关系、学习心理和心理陪伴等主题的相关基本知识与技巧;活动技能培训课程围绕“主动进行获得积极体验的行为”的核心,选取了三种操作简便、易于传播的技能作为推广心理健康的媒介,分别是结合了艺术疗法理念的纸艺创作、遵循“健身带动健心”思想的花式跳绳和倡导“发现和创造生活中的美丽”的图像作品拍摄与处理。学生在培训中学习和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向志愿服务对象展示这些小技巧对心理健康的正向影响,起到推广心理健康的作用。

学习和使用新鲜有趣的知识和技能本就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潜力,教学内容为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又在理论上为学生塑造更健康的心理状态提供了支持。采访活动带队老师、授课教师和志愿者同班同学发现,学生志愿者们在课程培训和开展活动时展现出了出乎意料的专注与投入, 乐于分享自己新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在培训之外进行更多相关的自主学习,拓展思维,丰富技能。学生志愿者们不仅自己收获了新的知识技能与心理素质的提升,还将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传递给了身边的人,成了积极正向的榜样。

2.班级同伴互助,快乐人际交往

学生心理志愿者在班级内组织小型的心理健康活动,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 同时实现心理健康的第一次小范围普及。在班内举行的活动无须太过正式,时间、时长和内容都较为随意,放映视频短片,填写心愿卡片,演示放松技巧。推荐心理书籍,可在早读前、放学后、午休期等空余时间视具体情况进行。学生心理志愿者还承担一部分心理委员的职责,为班级内学生提供倾听烦恼、提出有效意见等心理志愿服务。

3.服务学校师生,增强自我效能

志愿者一词里的志愿在汉语里的释义是“有志于此并且愿意”,志愿者本义即“自愿(去做)的人”。联合国将志愿者(volunteer)定义为“自愿进行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而不获取任何利益、金钱、名利的活动者”。成为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是一项强调个人主观意愿、体现个人主动性的行为。因此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对学生的提升比那些带有强制性的任务更高。

直接行为经验是个体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行为所获得的有关个人能力的直接经验,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生成的重要因素,成功的经历能够使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提升。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参与志愿服务必需的基本知识技能,在实施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完成任务,这一过程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己的行动是有意义的,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认同,即自我效能感得到提升。其他能够促进自我效能感生成的因素,比如成功的替代经验、来自外界的积极支持与关注,也都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得以体现。

4.参与社区活动,提升价值认同

多项有关心理弹性(即能帮助个体在逆境与创伤中恢复的心理特质)的研究表明,一定程度的逆境是个体变得更加坚强、有韧性的必要条件。如果成长经历中从未受过挫折,在突然遭遇过大压力时便更容易被压力击垮, 陷入心理失衡的崩溃状态。主动为学生创设强度较低的挑战环境,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心理弹性,使他们在面对压力时能表现得更加坚忍,是塑造学生强健心理的可行思路。校外志愿服务活动就是通过为学生创造低强度逆境来培养更高水平心理弹性的方式之一。学生在活动中走出校园,来到社区,在陌生环境中与陌生人交流,脱离熟悉的舒适圈,打破原有平衡,经过面临困境、自主思考、设法解决、完成挑战的一系列过程,建立起更高水平的心理弹性,即更坚忍的心理品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决策能力均得到了锻炼与提升,此外还能有效地促进积极情绪的产生。社会实践能有效激发人们的积极情绪,因为志愿服务帮助他人的目的任务,志愿者能收到被服务对象的感谢与赞美,相比通常的劳动实践,能获得更多来自外部的积极评价,提升成就感和自信心。志愿服务活动进行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志愿者都能接收到来自积极社会组织系统中各单位的支援、评价与认同(见表1)。

表1 积极社会组织系统各环节在志愿活动实行期间为学生提供的支持

四、展望与反思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往往处于一种流于表层、覆盖面窄的状态,学生在其中的参与程度和主动性很低,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陷入了瓶颈,无法更进一步。心理志愿服务总结了积极教育各类成功案例的经验, 提取出了其中的关键核心:将心理健康理论教学与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 开发出一种新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为所有中学开展更有效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思路。

心理志愿服务的实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志愿者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中都增长了积极心理品质,提高了个人心理素质表现,实现了预期中心理志愿者“以一带多”的目标。心理志愿者自身获得正向改变,也作为具有影响力的积极榜样带动周围师生、家长乃至陌生人,形成乐观、健康、向上的氛围。

在实践中,还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一是心理志愿者对自身的定位。心理志愿者不应该成为教师间接监控、影响、管理班级学生心理状况的工具,而应是一颗心理健康的火种、一个正面的榜样。他们主动地发挥自己习得的知识与技能,展示自己在心理志愿服务中获得的成长,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健心活动之中,主动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教师在其中仅起到辅助与指导作用。二是家庭在积极社会组织系统中的参与程度。虽然家长对心理志愿服务活动均表示支持的态度,也对学生志愿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协助,但是活动体系没有实现将家庭这一环节纳入进来,真正调动起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家庭这一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度不足。家长们的支持与协助多停留在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以及夸奖学生取得的成就这一层面, 而没有成为这个体系中的一部分。体系完善的下一步,是要让家庭也成为活动的一个组织单元,承担起向更多人群如家庭群、工作群推广心理健康知识的职责,家长和学生们一起参与体验志愿服务,成为心理健康普及的一个新热源,也成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最坚实的后盾。如何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如何让家庭有效参与到心理志愿服务的积极社会组织系统之中,是接下来应当重点思考和探索的内容。

猜你喜欢

志愿服务心理品质志愿
我志愿……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高校冬季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