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电影剧本创作的思路与方法
——以微电影《三分钟》为例

2023-03-09林疏桐曾庆龄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创作

林疏桐,曾庆龄

(上海师范大学 影视传媒学院,上海 200000)

新媒介环境下的微时代已经来临,从微博到微电影、微摄影、微小说、微旅游、微访谈,微革命悄然兴起,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一种文化标签。随着文化消费日益碎片化、表现终端不断纷繁化,微电影以其独有的微播出平台、微规模投资、微周期制作、微时放映的特征和进入门檻低和互动性强等特点,成为微传播语境下的宠儿,得到迅速发展,受到大众特别是年轻人的追捧。微电影虽然短小,但有其自身的创作规律,高水平的微电影作品并不多见,粗制滥造、内容低俗的微电影则有其市场,加强微电影创作思路和创作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一、微电影的产生及特征

(一)微电影的概念

目前,学术界对于微电影的概念存在多种看法,尚未达成共识。一种观点认为,微电影没有区别于传统电影和短片的独立属性,其“新”体现在传播途径的转变,是短片的另一种呈现方式,不能视为新电影。如陆川认为,微电影其实就是由以前的短片演变而来,只不过微博诞生之后,短片也赶时髦换了个“微电影”的新名称。倪祥保认为电影首先要具有影院性,这些多人创作而成的网络微小视频如果不能单独成片,达到影院放映标准都不能称为“电影”,更适合叫做“微视频”。另一种观点认为,微电影是新媒体催生的新的电影形式,有着和电影相同的美学属性。如丁亚平认为,微电影是在“第一电影”基础上融入开放、即时、互动性等特点的“第三电影”,是相对于基础性电影的功用性电影[1](P3)。其认为: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它是指能够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传播几分钟到60分钟不等的影片,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几分钟~60分钟)放映、“微(超短)周期”(7~15天或数周)制作和“微(超小)规模”(几千~数千/万元每部)投资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诙谐、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二)微电影的产生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丰富了电影的播放平台,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观影方式和视听习惯。影视技术的发展、影视设备购置成本和技术壁垒的降低,让更多人尝试拍摄和发布微电影成为可能。“去中心化”的到来使得权威被解构,中心意义被弱化,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变,快餐文化受到追捧,为微电影提供了传播语境。以上因素共同催生并促进了微电影的产生和发展。最早的微电影是1995年美国广告人斯科特·扎卡林联合Fattal and Collins 公司拍摄的电视剧《地点》。2005年,胡戈恶搞影片《无极》,剪接合成的短视频《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被认为是我国微电影的雏形。2010 年,凯迪拉克的广告微电影《一触即发》的播出标志着我国开启了微电影元年[2]。之后,微电影题材逐步涵盖爱情、搞笑、公益、教育、青春励志、城市宣传等,军事、科幻、游戏等元素也被不断加入。微电影以其“微”“短”“快”的内容形式,个性化、生活化的话语风格,契合了现代人时间“碎片化”的特点,满足了当前大众参与文化生产和传播的内在需求,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三)微电影的特征

微电影具有类似于电影的主题、人物、情节和效果,但时长短,投资少,制作规模小。同时,又不同于普通的DV 短片,是一种较为自由的电影创作,具有区别于传统电影和短视频的特征。

一是,主题更加贴近生活。当前,碎片化的文化消费与休闲日渐成为常态,为满足人们碎片化时间条件下的观影需求和休闲需要,微电影伴随着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应运而生。从诞生之初微电影就自带“生活”的烙印,他取材于大众生活和社会热点话题,反映平常巷陌市井生活,表达着普通人对社会的认识、对生活的理解、对人生的态度,带有创作者鲜明的个性。

二是,结构具有高压缩性。微电影时长短、场景简单、人物少、制作投放快。在结构上不追求传统电影“凤头、猪肚、豹尾”的三段式布局,更多围绕一个主题,采取斩“头”去“尾”加大“中部”矛盾冲突的模式,表现为“弱两边、强中间”的高度压缩结构。在叙事风格和节奏把握上具有微叙事及快节奏叙事的特点,构思行文凝练,故事情节简练,摈弃复杂剧情,杜绝赘言冗词,没有冗长铺垫、快速进入主题,力求用最短时间抓住眼球,吸引流量,将观众带入故事氛围。

三是,人物刻画场景少。微电影一般不采用宏大叙事,因其难以通过充分的时间、素材和情节来表达宏大主题,更多关注生活小事,注重以“小”见“大”。其出场人物少,甚至拍成一个人的电影,人物刻画往往删繁就简。受影片时长和低成本投入所限,拍摄场景能少则少,不求营造宏大场景。

四是,创作带有草根性。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记者,大家都可做导演。网络的普及和视频拍摄技术的成熟,使得全民制作微电影成为可能。和传统电影曲高和寡、单向交流不同,微电影创作更具解构理性、躲避崇高、零度叙事的特征,更强调互动和个人体验,人人皆可发布自己的或观看评论他人的微电影,草根性特征明显。

五是,受众群体年轻化。网络已成为年轻人获取信息、分享交流、社会交往的重要平台,是他们的第二生存空间,当下的年轻人又被称为“网络原住民”“数媒土著”。微电影主要依靠互联网传播,其快节奏、短小精悍的内容形式和“微”“短”的快餐式文化特点契合年轻人的观影习惯及时间需求,年轻人已成为微电影的主要受众。

六是,文化呈现跨界交融。微电影融合了传统电影、院线媒体、网络新媒体、草根和商业等文化元素,具有网络文化的鲜明特色,强调参与性、互动性、及时性,一定意义上代表着融媒体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潮流和方向。他通过人物、情节、镜头画面、灯光、色彩等透视影片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不同群体在影片中的身份认同,具有多层次和多向度的叙事功用,可实现不同媒介及不同媒介用户、不同阶层用户的跨界传播[3](P41-42)。

二、微电影剧本创作存在的问题

剧本是微电影制作的起点,是影响微电影质量的关键。“一部电影的命运几乎要由剧本决定”。著名导演冯小刚曾说,“我认为一个好的剧本,占电影成功因素的一半以上”[4](P1)。微电影产生时间较短,指导微电影实践发展的理论研究目前仍较为匮乏,专业力量不足,剧本创作还存在诸多瓶颈。

(一)剧情设置粗浅,主题立意不深

目前,我国专门从事微电影创作的专业编剧和制作人员较为缺乏,虽然一些专业从事影视创作和拍摄的团队以及少数知名导演陆续加入微电影的创作,但数量十分有限,支撑微电影剧本创作及行业发展的专业力量十分不足。因未经专业训练,创作主体对微电影主题和剧情的驾驭能力有限,重故事铺陈,轻主题表达的倾向明显。有的主题立意不够明确,主题呈现流于表面,关注自我情感的表达而忽略了为何表达,更缺乏对主题的深度思考和整体立意的构思。有的为了达到某种娱乐效果的而刻意编造相关的内容,无异于舍本逐末。

(二)题材内容单一,呈现同质化特征

微电影是网络时代满足人们碎片化时间需求的产物。其首次尝试就是凯迪拉克的微电影广告,很多微电影本身就是带有剧情的广告影片,大多微电影的商业盈利模式也是依靠广告植入与赞助商投资,其商业性特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剧本的创作空间,限制了其题材和内容的选择[3]。有的创作团队抱有“只要数量、不要质量”的心态,抄袭优秀电影的框架设计、故事主线和人物设置,配音改装拼接经典电影桥段以及恶搞加工优秀电影剧本等现象在创作实践中较为严重。市场调查显示,悬疑科幻、爱情、青春励志等题材占微电影的比例分别为40%、30%、20%左右,微电影题材较为集中[3]。选材的单一、创作手法的趋同容易导致微电影剧情的同质化,使得观众多元化观影需求受限,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三)关注情节奇巧,淡化人物塑造

人物是微电影情节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人物和情节往往相互交织,缺少人物塑造的故事单调乏味,人物塑造也离不开情节的支撑。但部分微电影剧本未能有效处置二者关系,刻意追求情节上的新奇,忽略了对人物性格和行为逻辑的思考,致使人物缺乏张力。在矛盾冲突点的设置上不够科学,或者缺少矛盾冲突的激烈事件,致使情节发展缺少波澜,观众的观影体验没有起伏落差和快慢松弛。另外,微电影拍摄场景的选择往往过于简单,加之拍摄工具有限,灯光、录音、摇臂、轨道等辅助拍摄器材应用较少,容易出现镜头运动不丰富、光线照明不精准、同期收录不清晰等问题,影响情节铺陈和人物塑造。

(四)依赖人物语言,缺乏对白设计

对白是刻画人物、表达主题、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元素。对白是否符合人物性格、利于人物塑造、推动故事发展,直接关系到微电影剧本能否成功。在微电影剧本创作的实践中,存在着总想用对白来说明一切的倾向,如用对白交代故事前史、介绍剧情、推动情节发展、实现戏剧冲突等。但部分对白未根据设定场景设计,表达过于直白,过多暴露编剧意图,不能充分体现人物性格,未给观众留下思考空间。“银幕对白必须具有日常谈话的形式,但其内容必须远远超越寻常。”[5](P419)好的对白如音乐般富有节奏,常含“话外音”,能很好表征人物的复杂性。

三、微电影剧本创作的思路与方法

微电影是“类”电影,其剧本创作适用电影剧本创作的要素和步骤。好的微电影剧本必须有吸引人的剧情,为观众呈现一个好故事。同时,因其“时长短”“篇幅小”,在主题、人物、情节、场景、结构等方面必须有更为精到的安排,往往采取文学化的叙事手段。

(一)主题集中鲜明,立意深刻新颖

主题是“电影编剧在剧本中通过人物塑造和对生活的描述所体现出的中心思想。”“主题是整部电影剧作的核心支柱和统帅,他从始至终主导着电影剧本全部的创作活动。”[6](P107)人物、情节、场景、对白、结构及表现形式均由主题来统领。主题的意义和价值决定了微电影的质量,是微电影创作的灵魂和核心。微电影的思想深刻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创作者对主题的把握和认识。受篇幅和时长的限制,微电影的主题应坚持“钩子原则”“锤子原则”和“镜子原则”,要象钩子一样吸引住观众注意,有锤子般震撼的视觉表达效果,如镜子般照进生活现实,具有思考的价值[7](P19-20)。立意是一部影片的精髓所在,它决定作品的思想深度,是微电影创作成败的关键。微电影的立意要选准角度,找到巧妙、新颖的切入点,在短小精悍的戏份中能写出新内容、得出新的结论和感悟。同时,立意要有分寸,能体现社会责任感,并能用富有情感的表达为观众带来有感染力的作品,带去温暖和感动。陈可辛导演的贺岁微电影《三分钟》即以“亲情”和“相聚”为主题,以列车员母亲与儿子在站台短暂的三分钟相聚为切入点,将出发与抵达、职业与亲情、小我与大爱进行了深刻阐释,在春节万家团圆这一特殊时间节点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

(二)选材贴近生活,题材以小见大

微电影题材是作者通过视听思维、时空思维和蒙太奇思维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取舍、剪裁,采用在作品里成为作品的基本因素。微电影创作植根于现实生活,应遵循“自然法则”,选材要贴近生活,内容真实自然。创作者要留意社会生活中的热点事件,尽量选择贴近生活原貌、意义较为深刻的事件作为创作素材,进行艺术性加工,让观众与微电影的内容产生共鸣。在题材的选择上要能小中见大,小中见深,通过对生活片段的提炼,以小故事反映大主题,从小事中感受时代的脉搏,透视现实世界,揭示社会百态,体悟人生价值。《三分钟》的原始素材来源于名为《站台上4 分钟的爱》的一篇媒体报道,报道讲述的是列车员母亲因春节值班,仅能在列车停靠老家站台的三分钟与儿子相聚的故事。导演陈可辛从这篇常人常事的报道中获得灵感,只是将故事中儿子给妈妈看用拼音写的“ma mawo aini”,换成了给妈妈背乘法口诀,故事的真实自然使观众产生了深度共鸣,也充分体现其关注现实、故事化叙事的导演风格。

(三)人物性格单一突出,对白鲜活精简

丹·格斯基认为,短片编剧创作的最好方式是从思考人物开始,优秀的短片剧本总是以人物为中心[8](P39)。人物和场景是微电影创作的关键因素。通常电影塑造的多是具有立体性格特征的圆形人物,而微电影通常以普通大众的视角,以小人物的活动来体现主题,受篇幅和时长所限,更倾向于塑造个性鲜明单一、易认易记有明显特征的扁平人物。人物设置一般在1~5个之间,人物关系不宜过于复杂,要始终为剧情服务。要用正面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粗中有细、单刀直入,尽可能淡化侧面描写。在故事发展进程时的人物可粗略刻画,矛盾冲突焦点时的人物要细致刻画。人物对白要精简,能准确表达人物内心,多使用同期录音的方式进行表达。同时,微电影的受众多为“网生代”,他们思维跳跃、话语年轻、具有互联网思维、信息素养相对较高,获取信息能力强,这也就要求微电影创作要体现年轻化的语言、符号及价值观,以使作品契合新媒体环境下的市场运作及需要。《三分钟》只有妈妈、儿子和小姨三个主要人物,通过站台等待、人流中穿行、背乘法口诀、目送四组镜头对儿子这一人物进行深度刻画,并对儿子背乘法口诀这一关键情节点进行了近镜头聚焦。相聚全程没有“想”和“爱”等直白表达,但儿子对与母亲相聚的期待、依恋、不舍等跃然于荧屏,真正达到了罗伯特·麦基所说:“写作电影对白的最好忠告就是不写。”[5](P424)

(四)情节环环相扣,冲突合理演义

情节是指微电影所描述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微电影时长较短,必须在短时间内突出人物特性,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和情景渲染将观众带入场景。因此,巧妙设计故事情节对于微电影创作至关重要。一要真实可靠。微电影是最接近生活的艺术形式之一,情节真实是其最基本的要求。情节设计要力争做到既合乎人之常情,又符合事物的规律。二要高度糅合。激发事件、戏剧性需求、情节点是微电影故事情节展开的三个重要元素,三者必须高度糅合以提升故事叙述的艺术性。通常电影常在故事的高潮部分建构戏剧性需求,基于微电影篇幅限制和载体形式的特殊性,其戏剧性需求可能在故事的开端就显现出来。同时,要少设置激发事件和情节点,但节奏要快,布置要紧凑,要快速引出矛盾的激发点,加快情节发展,充盈有限的叙事空间[9](P14)。三要一脉相承。微电影情节是分布在故事线索上的若干点,必须确定一个中心情节线作为情节构思总图,将这些分散的情节点连成线结成网,将众多的情节汇聚在同一个主题表达上,凸显戏剧化的效果。四要合理冲突。“没有冲突,不成故事。”冲突是情节的基础和动力,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催化剂”。要从微电影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人与自我等方面的矛盾来制造冲突,并通过合理设置悬念,做好冲突的铺垫,通过制造意外放大冲突,调动观众的想象力和注意力,引发观众对现实问题的思考[9](P16-17)。《三分钟》剧情结构设计集中在列车停站后母子3分钟的相聚,以3分钟的时限感让剧情充满张力,并以3分钟倒计时的创作构思强化这种时间感。通过母子站台上相互找寻的镜头切换,并以时间码紧张的读秒与孩子磕巴背诵形成的反差,将观众的心揪紧。通过母子相拥时母亲期待儿子开口的急切眼神,与儿子大声背诵乘法口诀的奇怪表现构建影片的戏剧性需求,制造意外放大冲突,加速故事情节的发展。

(五)场景真实可信,画面衔接自然

“场景是构成电影剧作情节发展过程的基本单位。通常以场上人物的增加或减少为划分界限,以时间或空间的转换为划分标准。即在同一个时间或空间中展示的内容为一个场景。”[6](P156)微电影强调通过场景来带出对人物的刻画,即先设置场景再出场典型人物。微电影场景设置与选择要达到真实的生活和生活的真实的有机统一,能够精准表达创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或情感倾向,不能凭空臆造场景,但也要对生活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更具艺术性。要特写凸显主题的关键场景,尽量缩短烘托效果的场景出现的频率和时间,人物与人物之间、场景与场景之间的关系要高度相关,镜头的剪裁和场景的转换衔接自然,不能让观众在画面切换时摸不着头脑。《三分钟》对场景的处置别具匠心。如通过将手机架在小演员身前,低镜头拍摄小男孩穿过站台人流寻找母亲的场景,由此呈现的运动节奏和高度更接近孩子的视角,也增强了人群那种溢出镜头的压迫感,提升了画面切换的平滑度。片尾通过慢镜头推送笑脸特写,营造站台团聚幸福场景,以乐景衬哀情,放大“团圆”与“分离”的对比,让片尾字幕“团圆的每一刻,你都可以留住”这一主题内涵更加充盈。

(六)结构紧凑精巧,叙事简洁明快

结构是“将未来电影形象结合起来的方法”“规定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等基本结构要素的比例安排”[6](P115-116)。在总体结构设计上,微电影坚持微叙事及快节奏叙事原则,故事背景、开端、发展和结局尽量压缩,最大篇幅展示高潮,摈弃重复冗长的剧情和过于复杂的人物关系,做到精简故事情节、不做冗长铺陈、快速进入主题,力求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篇幅和最精确的语言抓住观众眼球。在剧情的设置和故事架构上要具有明确主线,科学设置单位时间内镜头密度,通过因果连接法、平行连接法或语言连接法等,采取蒙太奇的艺术手法,将不同的场景进行连接,尽可能地将时间、场景、人物、情节等进行压缩、集中,情节的节奏必须明快,突出人物在情节切换中的推动作用,加大故事的戏剧性及紧张感,满足受众观影的心理预期。《三分钟》结构上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用时1分15秒通过大量跳切镜头和母亲自述,将母亲的职业和工作强度进行了介绍,为三分钟相聚做了铺垫。在第二部分站台相聚,影片营造了两拨戏剧张力:人群的上下车是否会阻断母子相聚、儿子能否背完乘法口诀。同时,导演将三分钟物化为一个时间码,三分钟倒计时不断被强调,时钟滴答的沉重压迫感,绷紧了观众的心弦,也加快了戏剧冲突和影片的节奏。第三部分用时56秒,通过快慢镜头和图片叠加,展示亲人相聚的欢乐,升华影片主题。

四、结 语

微电影是新媒体与电影有机结合的产物,是顺应“微时代”人们“微生活”的内在要求。其制作简单、短小灵活、注重内涵,迎合了快节奏生活状态下人们休闲观影的需要,也彰显了当代大众文化的应然指向,填补和完善了视听文化版图。促进微电影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夯实剧本创作的基础,研究剧本创作的思路和方法,体现微电影快节奏叙事风格,丰富微电影的艺术内涵,提升微电影剧本创作的质量和水平。

猜你喜欢

创作
咱也过回『创作』瘾
创作鉴评
当创作不再是幸福的事时
《如诗如画》创作谈
《一场说来就来的雨》创作谈
纳兰词对当代词创作的启示
诗词创作“三要”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