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及教育建议

2023-03-08汪聪慧

关键词:身份流动个体

沈 悦 , 汪聪慧 , 陈 桦

(1.辽宁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2.辽宁师范大学 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大规模、快速的城镇化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城镇化的战略目标,做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部署。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流动人口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截至2021年5月11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已达到3.76亿人[1]。最初,农村人口的流动以单人或夫妻双方为主,当他们在城市积累了一定资本以后,为了提高子女的生活和教育水平,会选择举家迁移至城市[2]。流动人口的家庭化直接导致了流动儿童数量的急剧增加。《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流动儿童的数量已达到1 364万人[3]。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共同学习和生活,但是受制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影响,他们面临着生活和文化适应、社会融入等一系列考验[4],这导致部分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较低,问题行为的发生率更高[5-6]。因此,如何让流动儿童更好地融入城市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在影响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的各种因素中,社会身份认同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流动儿童虽然身处物质充裕的城市中,但是他们在主观上都能意识到自己的农村人身份[7]。研究表明,如果流动儿童缺乏积极的社会身份认同,将会对其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产生消极影响,甚至会产生反社会行为[8-11]。因此,研究流动儿童的社会身份认同状况以及帮助他们构建积极的社会身份认同是解决流动儿童众多适应性问题的重点。

本文旨在总结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的理论及其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为流动儿童构建积极的社会身份认同提供策略支持,从而帮助他们适应城市生活,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一、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的类型

社会身份认同是指个体能够认识到自己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并且也能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自己的情感和价值意义。社会身份认同是群体融合的最高阶段,意味着群体间的差异完全消解并完成了同化的过程[12]。目前,学术界依据个体对农村人身份和城市人身份的认同程度,把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的状态分为四种类型[13-15]。

(一)整合型

这类儿童同时认同自己的城市人身份和农村人身份,并可以在两种身份之间进行灵活转换,是最理想的社会身份认同状态。他们已经深刻体会到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异,但他们既不会刻意与城市儿童进行比较,也不会因为生活在城市而看不起自己的家乡。他们有能力处理好城市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已经适应并融入了城市生活。

(二)沉浸型

这类儿童只认同自己的农村人身份。一方面是因为这类儿童大部分性格内向,不会主动与外界进行沟通,缺少融入新环境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与自己的父辈一样,对农村老家有很深的感情。无论在城市生活了多长时间,他们始终认为自己的根在农村,城市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段成长经历,自己终将会回到家乡生活和发展。

(三)混淆型

这类儿童对于自己是属于城市人还是农村人感到困惑,难以在两种身份之间进行灵活转换。与沉浸型儿童不同,这类儿童会积极主动地对城市进行探索,但是他们的内心敏感、脆弱,经常体验到由于社会身份认同困惑而带来的内心冲突。他们对自己身份的认同依赖于具体的情境,当他们与城市人愉快相处时,则认为自己是城市人,但是当他们受到歧视和不公平对待时,则认为自己还是农村人。

(四)边缘型

这类儿童既不认同自己是农村人身份,也不认同自己是城市人身份,严重缺乏归属感,与其他类型的流动儿童相比更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此类儿童跟随父母来到城市以后,迫切希望摆脱农村人的身份,渴望成为城市中的一员。但当他们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如果受到不公平对待,就会否定自己对城市人的认同感。同时,由于他们远离家乡,对家乡的记忆和情感逐渐淡化,所以他们同样也觉得自己不属于农村人。因此他们陷入了既不认同自己是城市人身份也不认同自己是农村人身份的尴尬境地。

二、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的相关理论

(一)自我同一性理论

人格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最早提出了自我同一性理论,该理论被认为是自我认同研究的开端。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的一种持续、一致、稳定的认知与体验,包括个体对自己的核心特质、价值观、兴趣、目标和角色的认知[16]。自我同一性是个体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个体适应角色的转变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起着关键作用。

双环模型进一步将自我同一性分解成互相关联的五个维度,详细描述了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历程,为研究者更准确地探究个体自我同一性的动态发展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17]。该模型认为自我同一性具体包括以下五个维度:(1)广度探索:个体主要依据自身的目标和信念对各种可能的选择进行初级评估。(2)深度探索:在初级评估的基础上,个体依据选择是否符合内心的标准进行深入评估。(3)沉浸探索:个体对同一性问题感到困惑,难以给出满意的答案,无法做出明确的选择,最终可能导致不良的适应症状。(4)做出承诺:个体做出关于自我同一性问题的具体选择。(5)认同承诺:个体认同并内化他们所做出的选择。

(二)社会认同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泰弗尔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该理论强调只有明确个体如何建构其身份,才能全面地理解个体的社会行为。其基本假设为,个体总是想要得到具有积极意义的社会身份,希望成为优势群体中的一员。具体来说,该理论将社会认同分为三个基本历程:(1)社会分类:个体主动对社会环境进行分类和排序,确定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基于社会分类,内群体成员之间的差异被低估,而内群体和外群体之间的差异得到强化。(2)社会比较:个体评估所属群体与其他群体的特征及利益,以获得优越感。个体致力于与内群体成员保持一致,表现出内群体偏好,同时,他们会贬低外群体成员,表现出外群体偏见。(3)积极区分:个体总是寻求积极的社会认同,以满足自尊的需求,因此容易导致群体间的偏见、冲突和敌意。通过社会认同的三个历程,个体不仅可以提高自尊水平,还可以满足归属感的需要,找到存在的意义[18]。

三、影响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的因素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提到宏观系统(制度因素、文化因素)、微观系统(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均会影响个体的健康发展[19],因此流动儿童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也可能是多层次的。本文基于已有研究总结出影响流动儿童身份认同的因素。

(一)外部因素

1.文化因素。城乡二元结构对城乡之间的文化差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流动儿童在构建身份认同时面临诸多挑战。从物质文化角度来看,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的收入低于城市居民,流动儿童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感受到自己与城市儿童之间在经济上的差距,导致他们更容易对城市产生距离感。从制度文化角度来看,流动儿童要想融入城市,需要摒弃一些农村的制度文化,接受并适应城市的制度文化。然而这种融合的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时间和努力,这对于大部分流动儿童来说是一个挑战。总体来说,流动儿童在城市中面临着文化冲突,这种冲突会导致他们感觉到自己处于文化上的边缘地带[20],从而对城市生活缺乏认同感,加剧了他们对自身社会身份认同的困惑。

2.学校因素。流动儿童迁居到城市以后,其主要的生活地点就是学校。身份是在人际互动中建构的,因此学校的人际状况在流动儿童构建社会身份认同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表明,积极的师生、同伴关系可以提供重要的社会支持,帮助流动儿童减轻疏离感,更好地融入新环境,促使他们构建积极的社会身份认同[21]。然而,流动儿童在与同伴群体交往时也可能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一些城市儿童对流动儿童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排斥,所以部分流动儿童只选择与其具有相似经历的其他流动儿童交往,导致他们在构建社会身份认同的过程中仅认同内群体成员[22]。

3.家庭因素。流动儿童的社会身份认同还受到父母文化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父亲或母亲学历的升高,流动儿童的社会身份认同程度也随之提高[23]。文化程度较高的父母会给子女更加科学的教育,这种高质量的教育会帮助儿童正确地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他们就更容易建立自信,对自己的价值和社会地位感到认可。相比之下,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的儿童缺乏相应的教育支持和引导。例如,当流动儿童在面对适应问题时,父母经常用责骂或逃避的方式对待子女,这就导致流动儿童难以适应环境或进行人际交往,进而无法形成积极的社会身份认同。另外,家庭经济因素也会影响流动儿童的社会身份认同,总体上看,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流动儿童相比,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流动儿童更容易感受到被歧视或不公平对待,对自己属于外群体的意识更加明显,因此他们的社会身份认同状况比较消极[24]。

(二)内部因素

1.流动儿童的年龄。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的社会身份认同困惑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加,高年级的流动儿童对自己身份的困惑更多,初中生对社会身份认同的困惑高于小学生[25]。这可能是因为初中生步入青春期,会遇到一系列的挑战和任务,其中最主要的挑战是面对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处于青春期的流动儿童自尊心较强,对他人的看法比较敏感,同时又不太愿意与他人交流内心的想法,因此他们对身份附加的情感评价并不积极,社会身份认同状况并不乐观。另外,根据泰弗尔的观点,认同是在范畴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又随着群体成员不断与外群体进行比较得以强化[12]。城乡文化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导致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在生活、思想、行为模式等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流动儿童的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逐渐提高,他们越来越切身感受到自己与城市儿童之间的差距,因此更容易产生消极的社会身份认同。

2.流动儿童的适应进程。U型曲线适应模型认为,个体在进入一个新环境时会经历四个阶段:蜜月期、敌意期、恢复期和适应期[26]。国内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与该理论基本一致:流动儿童刚进入城市时,往往会被城市的新奇之处所吸引,充满好奇和热情,此时为蜜月期;随着对城市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他们感受到自己与城市儿童之间的差距,进而产生了不公平感,由此进入敌意期;随着进城时间的延长,流动儿童掌握了一些城市中的行为准则,开始逐渐适应了城市生活,由此进入恢复期;最后,流动儿童对农村老家和城市之间的异同有了客观的评价,逐渐从困惑中解脱出来,能够更好地融入和适应城市环境,从而进入适应期[27]。研究显示,流动儿童的社会身份认同在来到城市后的1~3年达到最低点,这也被认为是构建社会身份认同的关键期[28]。因此,应在这一时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为他们提供积极的社会支持,这对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顺利融入城市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3.流动儿童的学习能力。由于父母工作不稳定,居住地频繁更换,以及语言、教材的变化,流动儿童在学业上面临着诸多困难。研究表明,良好的学习能力能够促进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进而形成积极的社会身份认同[29]。这是因为如果流动儿童学习能力较强,则可以迅速找到城乡学习方面的差距,通过刻苦学习弥补自身的不足,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所以他们更容易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这种群体内的接纳会促进他们构建积极的社会身份认同。反之,如果流动儿童一直无法有效地适应学习生活,则可能会导致其受到歧视,进一步强化其消极的社会比较,从而更容易产生消极的社会身份认同。

四、促进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的教育建议

通过综合分析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的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本文将从学校、家庭、个人三个方面阐释促进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的教育建议。

(一)学校应给予流动儿童更多的人文关怀

流动儿童的社会身份认同建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在他们长期的流动生活和日常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作为流动儿童在城市中的主要活动场所,学校不仅为他们提供了知识和教育,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与城市儿童和老师交流的平台。因此学校在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的构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1.关注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进行干预。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构建积极社会身份认同的基础,因此学校应注重提高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管理情绪、应对压力、适应变化的知识和策略,提高学生自主应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其次,定期与流动儿童谈心谈话,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需求,对有心理问题的流动儿童及时进行干预。再次,积极与流动儿童的家长进行沟通,了解流动儿童在家庭中的情况,建立家校合作,共同制定心理支持策略。

2.关注流动儿童的学习基础情况,帮助其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农村和城市在教育资源、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教育环境的突然转变对于流动儿童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学校应全面了解流动儿童的学习基础情况,了解他们在原学校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状况,以便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定期评估流动儿童的学习表现,及时发现和纠正他们存在的学习问题,根据他们的需求提供必要的辅导,确保他们跟上学习进度,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克服因教材或学习方法的变化而产生的学习困难。

3.关注流动儿童的群际关系状况,促进其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解决群体偏见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增加社会接触,因此学校应定期组织集体活动,如开展运动会、合唱比赛等,让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有互相了解、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消除城市儿童对流动儿童的偏见,发现流动儿童身上的闪光点。另外,学校应实施反欺凌方案,维护流动儿童的权益,确保他们能够与城市儿童一样享有平等的学习机会和安全的学习环境。

(二)父母要为流动儿童提供“避风港”

在流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其社会身份认同的建构与家庭密切相关。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是学校所无法替代的。因此在帮助流动儿童建构社会身份认同的过程中,父母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1.维持稳定的家庭教养模式,帮助流动儿童逐渐适应新环境。稳定的家庭教养模式可以帮助流动儿童在不断变化的生活中找到安全感,这是构建积极社会身份认同的前提。父母应放慢改变的脚步,尽力延续之前的家庭生活模式和家庭秩序,包括继续维持之前的日常家庭活动、作息时间、行为规则等,让流动儿童即使身处新环境中也能感受到家庭关系的连贯性和稳定性,从而帮助他们顺利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2.加强亲子沟通,了解流动儿童的内心需求。良好的亲子沟通是促进子女成长的有效途径。通过与子女进行坦诚的交流,父母能够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和感受,更好地帮助他们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获得自信心和认同感。父母应定期与子女进行交流和互动,及时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在沟通的过程中,父母要注重倾听子女的想法和感受,并给予关心和理解,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得到了尊重。沟通时还应营造轻松、愉悦的对话氛围,鼓励孩子提出问题、诉说困扰。

3.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改变不良的教养方式。调查研究表明,大多数流动儿童父母的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他们往往采用专制型或忽视型两种极端的教养方式,不利于流动儿童的成长和对新环境的适应。因此提升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水平至关重要。父母可以通过阅读教育专业的书籍、参加教育培训等途径了解儿童的教育需求和发展特点,掌握相关的教育策略。在与子女的相处过程中要践行科学的教育理念,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养方式。

(三)流动儿童应主动提升自身素质

学校和家庭等社会环境仅是外在的支持因素,如果流动儿童个人在思维和行动中不能积极、主动地转变,那么外在因素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所以流动儿童要主动提升自身素质,积极地适应新环境。

1.建立积极的自我同一性,主动适应新环境。通过分析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的四种类型可知,整合型的流动儿童不但能够同时认同城市人身份和农村人身份,而且还能够在两种身份之间进行灵活转换,这是最理想的社会身份认同状态。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是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的基础,流动儿童要想达到整合型状态,就不能为了追求城市人身份而全盘否定自己的农村人身份,而是要全面分析自己的成长过程,对于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都要进行客观评价。在适应城市环境的过程中,流动儿童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勇于在学校和生活中展示自己,结交优秀同伴。同时,也要认清自身的劣势,在环境适应中要积极补偿,努力提升自己,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渐适应并融入新的生活。

2.提高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自助技能。消极的社会身份认同会导致不良的社会适应,进而影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甚至出现抑郁、焦虑、厌学等不良情绪和心理行为问题。流动儿童应认识到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是正常的,无须恐慌。同时,流动儿童可通过阅读书籍、学习相关课程等途径掌握一些心理自助技能,如放松训练、正念训练、情绪的ABC疗法等,这样在遇到困扰时便会主动进行心理调节。

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拓展社交圈子。不同群体的相互了解需要充分的社会接触,所以要鼓励流动儿童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例如运动会、志愿服务、社会公益活动等。在参与城市活动的过程中,流动儿童可以接触到不同背景和文化的人群,从而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子,增加对多元文化的了解和理解。这有助于拉进他们与城市人的心理距离,增强对城市的认同感,进而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

猜你喜欢

身份流动个体
流动的光
流动的画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跟踪导练(三)(5)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流动的光线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互换身份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