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旨归及实现路径探析

2023-03-08

关键词:主体价值政治

吴 静 怡

(辽宁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实际不够密合,信仰筑基、理性触达不够深入,价值传递、情感共鸣不够充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难以打破的藩篱,以单向度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刻板印象”和“晕轮效应”仍然存在,课堂主渠道教育效能仍存在力度不强、深度不够、效度不佳等深层次问题。《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坚持守正创新,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使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保持生机活力”[1]。正基于此,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历史的必然。

一、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溯源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主体间性理论的应用,聚焦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一是关注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审视批判“主体-客体”的传统关系,转向“主体-主体”“主体-主体-客体”等新型关系模式的构建,强调“主体间的相关性、和谐性和整体性”[2]。二是关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有学者认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较为偏重社会价值及社会化功能,对个人发展重视不足,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促进个人发展。三是关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方式。主要塑造师生之间的平等地位,通过交互对话、情感交流、价值共进等方式,使师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融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主体间性理论是现代西方哲学的概念。“胡塞尔注重自身与他者的认识‘共识’,这一目标通过‘移情’和‘共现’实现”“雅斯贝尔斯认为个体自由的实现离不开与他人之间的交往”“哈贝马斯从交往行动理论的角度建构主体间性理论”[3],其产生是出于对极端个人原子主义进行反思。泰勒指出“我自己的同一性根本上依赖于我与他人的对话关系”[4],通过加强双方的“交互性”,促进主体“为我”性的实现,正如穆勒所言“惟一名副其实的自由,是按照我们自己的方式追求我们自身福祉的自由”[5]。

我国倡导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社会繁荣和人类进步,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始终保持深度交互实践,这与主体间性理论具有一致性。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135,因此,人是一种主客观相统一的关系性存在。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交互实践的观点是多维度的。马克思说,人类是“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7],这与西方主体间性理论将人的社会关系更多地理解为精神层面的交互有所不同,而是认为交互关系是多维度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等。二是促进主体性发展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马克思认为人的社会属性要在社会交往中实现,人的主体特殊性使之成为现实的、单独的个体,每个人都是社会总体、观念总体的一部分。因此,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通过教育互动实践,促进教育双方主体性发展的过程,是促使人获得教育社会属性的过程。三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回归人的类本质的教育实践,是师生双方基于教育对等地位形成的互动式教育劳动关系。师生双方通过思想的碰撞、说服、认同到行动,达成新的教育共识,并通过教育效果作用于未来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社会再生产也是个体及其关系性存在的再生产,也是教育活动成果的再生产。

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旨归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遵循,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启智润心,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思想伟力,转化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蓬勃生命力,转化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时代性、系统科学的理论性和学以致用的实践性,培根固本,守正创新,落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第一,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终极价值指向。一是无产阶级政党指导思想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422,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8]。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旨归,就是要促使其成为一种更加完整、更加充分、更加有效的教育,促进受教育者完善主体人格、塑造思想灵魂、拥有独立思想,发展个人能力、实现个人价值。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回应人民对自身更加充分、更加完善、更加全面的发展期待。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尊重教育对象的个体性、差异性、现实性,关注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成长需要和发展方向,要一切从服务学生成长着眼,一切在围绕学生发展聚焦,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人类发展进步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9],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超越国界、超越种族、促进人类进步的崇高使命。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渴求思想境界提升、人格健全完善、能力素质提高的不竭动力,促进人类全面进步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人民群众既是社会发展成果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者,人自身的发展程度越高,通过劳动实践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程度就越高,因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进步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高度统一。

第二,紧紧围绕国家社会发展需要是根本价值指向。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初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三爱教育”充分融入教育教学。一是主流意识形态灌输仍是本质要求。列宁提出意识形态的灌输理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依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灌输”,但“灌输”的是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共同情感,而非“灌输”的教学形式。因此,中西方主体间性理论在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上具有“道”的根本不同,而非“术”的简单借鉴。不能对西方理论不加甄别地全盘吸收,必须对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范式等进行选择性、扬弃性的吸收和借鉴。二是紧紧围绕国家社会发展需要做出符合中国社会的现实选择。“西方文化中心论”、西方“普世价值”等或公开或隐匿的文化侵蚀,多元文化的激荡、社会思潮的冲撞、信息大潮的冲击、良莠信息的共生,极易给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等带来误导。这要求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绝不能弱化政治导向,要发挥易于生成情感共鸣、价值共进的优势,始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三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将国家社会发展需要转化为个人发展内在需要的天然优势。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主体间互动交流效果,提升主体意识,发挥主体作用。要紧紧围绕国家社会发展需要,把培养正确的是非价值观念、扎实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水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深深融入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全领域、全环节,实现“需要我”向“我需要”的转化,实现学生在知情信意行的内化与升华。

第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旨归。人民群众既是社会发展成果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者,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既体现了人对自身全面发展的美好期待,也体现了人民群众作为历史推动者推动社会进步的价值要求。立德树人的“德”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体现社会主义先进道德要求的“德”,是社会发展进步需要的“德”;也是人出于对自身全面发展需要、满足思想道德境界提升需求的“德”;是基于社会属性与他人、与集体顺利开展交互性实践的“德”。完成社会人的道德体系构建,是社会道德体系构建和促进人的思想道德提升的双重需要。同时,立德树人的“人”既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又是实现自身全面自由发展的人,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内容,又是社会发展的条件和保障,将满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和促进人的发展统筹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发展目的和发展途径的高度统一。

三、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旨归的实现途径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旨归需经贯通融合,转化为教育双方的共识性价值,在教育情境中转化为适宜的教育主题与内容、对话与互动、交流与升华等实践,才能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纲与领、根与魂的统帅作用。

第一,平等主体关系构建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一要尊重平等性,破除客体性。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将受教育者看作说服、改造、支配的对象,带有一定的物化客体倾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破除教育双方的控制性和束缚性,摆脱自我的、单一的主体性,摆脱支配与被支配、依附与被依附关系,使受教育者感受到尊重、重视与信任,进一步增强理性认同。教育者需改变惯性优势思维,抱着教学相长、教研相长的态度,真诚地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话语权,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由发展作为首要内容。二要发挥主动性,引导选择性。由于专业积累,教育者具备视野开阔性、知识权威性和阅历积淀性,必然与受教育者的知识储备、阅历经验、人生智慧形成一定的高度势差。因此,充分发挥双向主体作用,必须承认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发挥主体性上的客观差别,不是追求教学作用的完全对等,而是要更加充分地发挥教的主导性和学的主体性。教师要将先研后教、先学后导、先教后学结合起来,学生要将先问后学、先思后学、先学后行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教学双方主体性的正向叠加效应。三要尊重差异性,促进包容性。受教育者是具有独立性、自主性的完整社会人,具有表达不同理念、独立思考、内心感悟和人生追求的成长发展需要。要以人为中心,而非以知识为中心,高度尊重和精准把握受教育主体的差异性、独特性,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增强换位思考,动态调整教学实践,从平等的“我”和“你”出发达到“我们”的充分互动交流,以实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时而别、因势而导的教育实效。

第二,丰富有效的教育方式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之源。一要将服务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旨归充分融入教学体系。要讲清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同向性、同步性和一致性;要讲透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需要的“时”“势”“事”,是人实现充分发展的内在需要和逻辑应然;要讲清服务民族复兴、祖国富强的大方向与个人高远志向是高度一致的;要促进教学目标与价值旨归高度融通,使得教育者理直气壮地讲好思政课,更好地将国家社会发展需要,转化为受教育者身心全面发展的价值驱动、内在动力和价值认同。二要科学构建具有平等话语权的课堂主阵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是思想的单纯同化,而是思想碰撞基础上的理论升华;不是行为的机械认同,而是信念价值新的生成;不是思想素质水平的简单拉平,而是融合拔高为新的认识高度和实践高度。要让教育者主导的课堂成为教育主体双方畅所欲言的课堂、广泛参与的课堂、积极互动的课堂。三要从单向度的“灌输式”走向双向互动式教学方式,不但要实现知识的传递与共享,还要实现智慧和能力的转化与生成;不但要重视感性的互动与情感的共鸣,还要实现理性的升华和行为的自觉;不但要重视知识传授和知识结构建构,还要走向教育主体间的知识共享、智慧共建和成长共进,生成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情感。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开放性和包容性,促使师生视域融合、思想碰撞、知识交融,形成具有教育吸引力的互动话题、具有教育说服力的教学内容、具有教育实效性的教学方式。

第三,现实生活世界的教育情境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之要。一是日常生活世界是基础性、现实性教育场域,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素材、互动话题尽皆来源于此。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将元叙事的宏大情境与具象化的生活情境密切结合起来,这是创建浸润式、具象化教育情境的基本思路。要随时关注现实问题,切实贴近受教育者的思想波动和实际状况,动态调整教育主题的方向、话题、方式,始终保持教育主题的时代化、现实化、社会化、生活化。通过对生活世界热点问题的共享、共析、共甄、共辨、共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接轨现实性、保持吸引力,有血有肉地融入生活。二是日常生活世界是充满创造性的教育场域,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实践课堂交互情境。教育双方将理论教育成果还原、应用于现实世界,不但要做好理论阐释,更要做好实践指引,使学生获得现实生活中教育效果的正向激励和负向约束。要深入挖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现实指导作用,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性、适用性和实效性,确证党的先进理论成果的真理性和客观性,从而将党的先进理论、先进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个体的自觉意识和行为选择,转化为解决学生现实困惑、人生迷茫的实际遵循。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先进道德的引领作用,通过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在师生喜闻乐见的社会文化氛围中给予正确引导和正面激励。三是高度重视开放的网络交互教育情境。当今世界,信息化、网络化、数据化、智慧化深刻改变了教育信息的数量差、时间差、知识差,多元教育主体共时、大量网络社区共生、超越时空的丰富教育手段共效,提供了开放复杂的教育情境。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双主体说”“多主体说”等理论的吸收与超越,不但要关注传统教育课堂,更要关注多元教育环境的交互作用。要从单一的面对面走向“键对键”“线对线”“面对面”,要促进网上网下“心连心”,校内校外“力加力”,充分发挥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正向累加效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新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主体、教育环体、教育介体等时代特征发生重大变化,要充分发挥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增强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以更加鲜明的问题导向、更加充分的育人效果、更加显著的教育成效,落细落实落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凝聚思想力量和奋进力量,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不断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主体价值政治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