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化教学在高中田径教学中的应用

2023-02-23闫沛平

新课程·上旬 2023年20期
关键词:木头人田径动作

闫沛平

田径运动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身体素质、体育品德等方面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在高中田径教学中运用游戏化教学的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黏性,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800/1000米跑是高中田径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田径项目中长跑范畴。教师通过在教学中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手段,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训练的兴趣,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达成教学目标。

一、组织趣味游戏,增强田径教学的趣味性

(一)“看谁反应快”:建立教学框架

目标是教学活动展开的指引,有助于游戏活动的顺利展开。教师应对学生在田徑运动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深入的分析,结合学生体育素养发展的需要,制定游戏教学的目标,设计出游戏教学的框架。在800/1000米跑教学前期,教师发现学生存在对起跑的基本动作掌握不够熟练的情况,导致部分学生出现了学习动机不强烈、速度上不去等问题,因此可运用游戏教学的方式,促进学生对800/1000米跑相关技术动作的掌握,打好跑步的基础。游戏化教学的目标为:(1)通过游戏的方式促进学生对800/1000米跑中起跑的基本技术动作的掌握,提升学生跑步的整体速度。(2)借助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对800/1000米跑的训练兴趣,促使学生形成自觉的运动态度。(3)通过游戏的方式塑造学生良好的运动观念,增强学生体育课上运动的自觉性与自主性。

基于此目标,本次游戏化教学运用了“看谁反应快”的游戏,游戏流程主要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站在起跑线上,在大概二十米远的位置上放一个奖品,在哨声响起之后让学生去拿奖品,看谁反应更快,使学生在快速跑的练习中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技巧,提升学生的反应能力。

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相互追逐跑,看谁可以先碰到对方的背部,从而在具有竞争性的游戏中增强学生对蹲踞式起跑技巧的掌握。

教师要充分重视对学情的分析,深入了解学生的800/1000米跑训练需求,基于学生需要确定游戏化教学目标,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方案,为学生开展有效训练奠定基础。

(二)“九宫格拼图”:锻炼田径技能

游戏化教学能够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使学生的田径运动技能获得充足的锻炼。在800/1000米跑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的运动技能包括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技术、终点冲刺技术等,掌握这些技术对于提升学生的运动效率、身体素质有重要的帮助。教师应结合学生田径运动掌握的需求,设计合理的游戏化活动方案,提升教学质量。

学生在训练“途中跑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的运动技巧比较丰富。学生需要在起跑之后自然地做到上体正直或者稍前倾,大小臂约成90°,肩肘放松,头部和躯干成一条直线,等等,但部分学生在训练中出现了不适应的感受,无法较好地调整自己的动作。为了促进学生对田径运动技能的掌握,教师组织学生展开了“九宫格拼图”的游戏活动: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9人。接下来学生要以小组为单位来参与游戏,每个小组需要站在九宫格的一个位置上。在游戏开始之后,每个学生需要认真听教师的指令,如教师说“第一个学生做出正确的上体动作”,学生则需要做好上体正直或前倾的动作,教师说“第二个学生做出肩肘的动作”,学生则应当做出“肩肘放松,以肩为轴前后摆动的动作”……最后一个学生则要对前面8个学生的动作进行整合,进行原地跑步,做出途中跑技术的完整动作。

2.在学生明确了游戏的规则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展开游戏活动,并且让其他暂时不参与游戏的学生认真观看游戏中同学的动作,作为裁判去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3.在游戏完成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展开成果分享的活动,让学生说一说在“途中跑”的过程中都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怎样自然而然地做出正确且完整的动作,加深学生的认识。

如此,教师通过让学生做“九宫格拼图”游戏,能够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牢记动作技巧,加深学生印象,从而提升学生基础训练的效果。

(三)“1、2、3,木头人”:培养竞技精神

体育竞技精神的培养是指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具有遵守规则、积极进取等良好的品质。教师应增强学生对游戏规则的敏感度,让学生正确理解每条规则的意义。教师应通过学生自主制定游戏规则、学生讨论规则等方式,实现对学生体育竞技精神的有效培养。

教师将“1、2、3,木头人”和800/1000米跑这两个活动组合在一起,设计成游戏,引导学生展开游戏训练。游戏规则为:

每次十个学生一起参与游戏活动,其中一个人作为“木头人”站在终点的位置上背着身子,其他9个学生站在距离较远的位置上。在游戏开始之后,第一个人开始喊“1、2、3”,接着再喊“木头人”,其他人则要在喊的过程中开始行动,朝着终点前进。当“木头人”说完并且回头之后,9个人不能再继续行动,并且要立即做出某个和田径有关的动作,包括走路、预摆、脚尖走等,保持动作不变。第一个人也要在说完之后立刻扭头,看看周围的人和自己的距离,判断是否要回过头去追人,追上即可成功。

在讲解了游戏的规则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展开交流讨论的活动,让学生去分析规则的注意事项,思考怎样保证公平。通过交流讨论,学生又对游戏注意事项进行了完善:(1)给9个人更多获胜的机会,不止在超过终点时可以获胜,在“木头人”回过头来追人之前碰到“木头人”,同样可以获得胜利。(2)周围的学生作为观众,判断9个人在暂停期间做出的动作是否符合规则。(3)暂停时间不能太长,“木头人”要合理把握时间。

在学生完成了游戏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展开交流讨论,让学生对自己在800/1000米跑中应当遵循的规则进行分析,促使学生形成认知上的迁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公平竞争意识,懂得规则的重要性。

如此,教师借助游戏教学的规则来培养学生的体育竞技精神,能够更好地体现出体育学科的育人价值。

(四)“趣味接力赛”:增强互助品质

通过在游戏化教学中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有助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互助品质。教师应优化游戏规则,丰富游戏形式,让学生通过团结合作解决游戏中的问题,进而实现对学生互助品质的有效培养。在800/1000米跑教学中,很多学生会产生“孤独感”,认为自己只需要一直训练就可以。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之间展开合作,能够有效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让学生更好地沉浸到训练中来,体会体育运动的乐趣。

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趣味接力赛”游戏活动,将800米跑和障碍跑、趣味问答等活动联系在了一起。

首先,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接下来,告诉学生游戏规则。游戏整体上是“接力跑”的形式,但是中间穿插了很多的小游戏。

1.在哨声响起之后,第一个学生需要立即利用教师提供的物品制作出一个接力棒,在完成制作后再开始跑步,跑完800米之后将接力棒传送给第二个学生。

2.第二个学生遇到的困难是障碍跑,需要进行跑、跳、钻、爬等动作,这对选手的体力、灵敏度有着较高的要求。

3.第三个学生面临的困难是知识竞赛,需要在拿到接力棒之后打开教师提供的册子,随机打开一页,分析上面的题目,说出正确的答案,之后开始跑步。这个环节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有一定要求。

4.第四个学生遇到的困难是“躲避跑”,在跑步的过程中会遇到其他同学发射的小沙包,如果被投中次数过多,如超过十次,就需要回到起点重新开始跑步,直到最终获得胜利。这个环节对学生的身体灵敏度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最后一个学生到达终点之后,教师记录下这个小组的用时,看看哪个小组用时最短。

在学生了解了游戏的规则之后,教师没有立即让学生展开游戏,而是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让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工,从团队胜利的角度确定每个人的位置。

如此,教师借助游戏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开展田径训练的同时体会到团队合作的乐趣,有助于学生良好体育品格的形成和发展。

(五)“大渔网捞鱼”:促进素养发展

通过让学生自主设计800/1000米跑的游戏,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创造性,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建立“终身体育”的观念,落实体育素养的培养目标。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充足自主学习空间,鼓励学生去探索有助于自身体育技能掌握、运动品格发展的田径游戏,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

在實践中,教师给每个小组发布一项任务:如有一个小组认为800/1000米跑练习的关键是拥有良好的体能,因此学生从这个角度出发,对如何训练体能展开了分析,设计了增强体能的游戏,叫作“大渔网捞鱼”,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能与身体的灵敏性。游戏参与方式如下:

在场地内画出一定的范围,叫作“大鱼塘”,4~6个学生作为捕鱼人,其他学生作为鱼分散在池塘里面,在游戏开始之后,捕鱼人使用沙包来作为捕鱼的工具,用投掷沙包的方式来捕鱼,被沙包碰到的鱼则出局。此外,这个小组还细化了游戏的规则,包括“要保证安全”“出局的鱼可以在外围提供帮助”等。在引导全班学生一起玩这个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对游戏方案提出优化建议,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

总之,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从游戏的角度提出800/1000米跑的训练方法,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田径运动的乐趣,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评价游戏教学效果,让趣味田径教学更高效

个性化评价是指教师基于学生之间的差异、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来进行评价,客观指出学生的进步或者不足,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学习行为。在800/1000米跑游戏化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学生在游戏中的实际表现,对学生的体育品格、运动能力、健康观念等进行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以及不足,提出适合的建议。

基于“趣味接力”的游戏活动,教师从以下角度来实现对学生的评价:(1)学生的运动能力。包括学生能够坚持完成800米跑、学生在跑步过程中姿势正确、学生的速度符合标准、学生能够灵活应对跑、跳、爬等其他的挑战。(2)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在接力跑的过程中能够正确理解每个人具有的特色,找到适合自己的游戏参与方式;学生能够正确激励同伴,用适合的方式增强同伴的自信心;学生可以实事求是地分析团队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正确理解合作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3)学生的健康观念。学生可以在游戏活动中以恰当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并准确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在对学生展开评价的同时,教师也组织学生展开了自我评价的活动,鼓励学生分析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发现的不足,给自己制订改进的方案。此外也鼓励学生之间展开相互评价,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最终,教师根据学生的游戏整体表现,对个别学生展开指导,帮助学生完善自我,充分发挥出教学评价的作用。

三、结语

在高中田径教学中使用游戏化教学的手段,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增强学生在田径训练中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让学生在多样化的体验中获得体育素养的发展。教师应对学情进行深入的分析,结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多样化的游戏教学方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田径游戏空间,使学生的体育素养获得更大的提升。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第一中学)

编辑:陈鲜艳

猜你喜欢

木头人田径动作
一、二、三,木头人(上)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好玩的木头人游戏
动作描写要具体
画动作
木头人学笑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木头人表演 [外一首]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