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历史教学中几组问题的粗浅认识和尝试做法

2023-02-23金为刚

新课程·上旬 2023年20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

金为刚

在与人交谈时往往会被问到教什么学科,当我告诉他们教历史时,他们或表现出不屑的神情,或打趣地说些“轻松”“滚瓜烂熟”之类的话。这其中透露出两方面的信息:其一,他们认为历史是一门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副科;其二,他们认为历史教学简单,就是教师读教材、学生背课本而已。事实果真如此吗?当然不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開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这说明历史学科并不是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当然教好历史也不简单,因为时代在进步、教材在变化、教学理念也在不断更新,老师和学生也不再仅仅是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和接受者那么简单。《礼记·学记》记载:“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即学习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不通。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以后才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事实上,自从《礼记·学记》提出“教学相长”后,从唐朝韩愈的《师说》,到近代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合一”,甚至是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教育方法上提出的“双边型”等,人们都清醒地认识到“教学”具有“教与学”双向活动的含义。教与学是相互的,师与生也是相互的,但从专业的角度讲,教师还是要担负起教学活动的指导者责任,同时在这个双向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构建自己的教育教学模式,从而推动教学的有效开展。

一、传统与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学手段也日新月异,从最初的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到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教学的开展,课堂上教师一点小小的变化创新,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受益匪浅。记得还是教学资源极度匮乏的时代,还是用玻璃片投影的无声时代,我在讲山顶洞人时用了搜集到的一段介绍山顶洞人的音频(现在看来用音频不值一提,但在当时却实属不易),此种令人耳目一新的突破和创新让课堂立马生动起来,学生认真聆听,连当时在课堂上听课的学校领导也印象深刻,当然也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但凡事过犹不及,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课堂充满了耀眼的声、色、光,而一些教师也乐在其中,学生的注意力只集中在这些新奇的教学手段上,往往忽视了课堂学习的本质内容,结果课堂变成华而不实的秀场,与素质教育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那传统的东西到底还要不要呢?当然要。如“板书”,不管是优质课、示范课、公开课,它仍然还是一个必需的硬性指标。特别是简洁、新颖、一目了然的板书能够让学生总体把握这节课的知识链条,因此显得尤为必要。特别是现在推广“历史大单元教学”,抓住“主题”采用“知识结构”(现在叫“思维导图”)勾勒,把时间跨度大、具有因果关系的知识系统化、明了化,效果就很好。我在带领学生复习“隋唐史”时就通过“板书”这样的“思维导图”来呈现。首先抓住一个主题“繁荣与开放”,然后用“条件”“表现”“启示”三个分标题来设问,接着在“条件”标题下又用“国家统一”“政治清明”“制度先进”三个小主题来体现,这样既梳理了隋朝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科举制度等相关知识,同时又结合问题让学生理解了隋唐“繁荣与开放”的原因,还进行了家国情怀的熏陶。在“表现”标题下又用“经济繁荣”“民族和睦”“外交活跃”“风气开放”“文化辉煌”五个小主题来体现,同样对大运河、开元盛世、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游、女子地位提高、唐诗等相关知识进行了梳理,同时进行了能力和情感的培养。最后,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到“盛世”应有的一系列“启示”,包括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制度先进、平等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科教兴国等。其实,这个“思维导图”用现在媒体手段“幕布”来呈现,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多媒体手段不是不可以用,但要用得其所,要择需而用,切忌过多、过繁,本末倒置。

二、历史与现实

历史毕竟是过去式,学生理解不易,教师怎样做才能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尤其要多看一些专业性书籍或刊物,从中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不断发展的课堂教学改革形势。对历史教学具有指导作用的优秀历史刊物很多,《历史教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是我常年订阅并研习的专业性历史刊物,书中介绍的先进教学理念让人耳目一新,典型的教学案例也令人拍案叫绝。其中印象深刻的是介绍了一种新颖的教学法即“神入”法,我认真研习后在课堂上应用,效果很好。在讲“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时,我结合课本插图突出拿破仑称帝场景中的细节: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举行加冕仪式,当时教皇举起皇冠要给他戴上的时候,拿破仑突然从教皇手中夺过皇冠自己把它戴在头上,然后又拿起小一点的王冠戴在皇后约瑟芬的头上,他的举动惊呆了在场的所有人。假如你是拿破仑,当时你是怎么想的?为何要这么做?这种“神入”当事人心理的做法使学生有太多的心理体验,学生思维立马活跃起来,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学生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看法。有的学生认为拿破仑太激动、太心急,迫不及待地想当皇帝;有的学生认为他想表明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反封建(教皇是封建的象征)的决心;也有的学生认为拿破仑觉得摆在面前的皇冠是靠自己的拼搏,通过自己的奋斗得来的,自己动手去戴,才能证明它的不同凡响。总之,学生思维的活跃对于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拿破仑有很大的帮助。类似的案例如:“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假如你是毛泽东,你去还是不去?”让学生化身当时中共领导人来考虑面临的局势,理解毛泽东的抉择,非常具有挑战性。一方面,抗战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民主;另一方面,蒋介石磨刀霍霍准备内战,如果不接受这个“和平之邀”,那中共在国人眼中不要和平要内战的罪名就彻底落实了。所以明知这是国民党蒋介石的政治圈套,也一定要去,所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去了,既可以表明中共“真”和平的诚意,又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还可以到国统区进行反战宣传。在中共领导人眼里,只要能赢得真正的和平,个人安危又算得了什么呢?毛泽东所代表的中共领导人高风亮节、为民请命的精神令人动容。“长征途中,当红军渡过湘江后,损失惨重,只剩下3万多人。博古等人执意要去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而毛泽东果断建议红军改向贵州前进。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红军战士,你会支持谁?为什么?”当学生化身红军战士,从自身经历去思考支持谁的时候就有了对问题更深刻的理解。学生通过对前几次毛泽东指挥的反围剿取得胜利,而博古、李德指挥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比较分析,自然对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才能更有信心,何况当时敌人已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了重兵,去了等于钻进了敌人的口袋,自寻死路,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才能更有利于保全自己,当然会得出支持毛泽东的正确答案。另外,“戊戌政变后,谭嗣同明知道不走会死,为什么还心甘情愿留下来?”这也是一个可以“神入”的案例。运用这种“神入”法进行历史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站在当事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下思考问题以期得到客观的认识,切忌以现代的思维去理解历史人物当时的心理,就像现在看谭嗣同“有点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考虑到当时民智未开,谭嗣同慷慨赴死之举是用自己的鲜血来唤醒国人的觉醒,这种大义凛然的牺牲精神岂是头脑发热的行为?因此,“神入”法渗透历史教育的功能得到有效的体现。

三、教师与学生

教师在上课前充分备课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但即使最自信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也会遇到被学生问到尴尬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老师的尊严是其次,关键是能否借此突发事件产生的教育契机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我记得在讲近代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讲到1858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天津条约》的条款“开放牛庄、登州、台南、淡水、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等十处通商口岸”时,有学生就问了一个问题:1858年,南京是太平天国的都城,在太平军手里,清政府凭什么把它作为通商口岸?这个有心的学生抛出的问题令我始料未及,其他学生也恍然大悟似的随声附和,是呀,凭什么呀?这种课堂生成的问题,虽然令老师难堪,但也令老师感到欣慰,这种学生学历史不是死学,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善于发现问题,能够动脑思考问题,这能带动其他学生产生历史质疑,从而提高历史的学习兴趣。同时,这样的事件也给老师上了一堂教育课,促使教师认真反思教学:一是要精心备课,尤其要重新审视教材,读懂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二是要更新知识和观念,“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向学生学习也是教师应有的素养,师生双赢,何乐而不为?当然让学生讨论的结果也令人惊喜,有的说,这是清政府的离间之计,让太平天国和列强互为敌人,互相削弱,达到一箭双雕、借刀杀人的目的;也有的说,清政府认为只有自己是合法政府,才有资格和权力代表中国做出决定,南京只是暂时被叛军占据,收复是迟早的事。虽然课堂答案只是猜测缺少证据,但起码开动了学生的脑筋,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何况要证实自己的结论还需查找资料,这就将课堂延伸到课外,这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大有好处。可惜的是只有这一班级这一学生提出此问题,我把这一问题带到其他班级后,学生反应依然激烈。受此启发,我讲长征时,有学生又提出:为什么1936年10月三大主力会宁会师标志着二萬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认识到长征是“战略转移”(北上抗日)而不是“军事撤退”,三大主力会宁会师意味着红军终于摆脱了国民党包围追击的困境,可以在根据地休整和恢复,另外,随着日本的侵略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内战基本结束,联合抗日的新局面即将到来。正是在这种师生互动中历史教学又有了新的升华!当然这种“课题生成新问题”的时候不多,因此更显得弥足珍贵。

四、文学与历史

自古文史不分家,以《史记》为例,《史记》中的《项羽本纪》《廉颇蔺相如列传》《李将军列传》等,都是优秀的史传散文,文学价值极高。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里曾经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就是称赞该书既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著,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杰作,肯定了《史记》在文史两个领域所达到的极高的境界。但这里我着重说文学对历史教学的促进作用,可以从名人名言中学习历史,可以从俗语俚语中学习历史,也可以从史料典籍中学习历史。其中历史小杂文的形式对学习历史很有帮助,它短小精干、生动活泼,既加深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还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一举两得。我在这方面做过粗浅的尝试,先自己写,再读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写,最后集成册子传阅,学生从中受益匪浅。如“殊途同归的改革”,主要比较了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指出“计划”和“市场”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准,只是发展经济的两个手段。“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指出从巴黎和会的“凡尔赛条约”到华盛顿会议的“九国公约”,中国利益一再受损,最后感慨:“由一国独霸到利益均沾,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中国?痛定思痛,弱国无外交呀!”“朋友?敌人?利益?”从历史上法德关系谈起(法德本一家,相煎何太急),到苏和欧美关系(由盟友到敌人),再到中美关系(太平洋足够大,可以容纳两个大国),最后得出结论:是敌是友关系的关键在于国家利益。“也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分四个小目“纵容侵略”“避战求和”“祸水东引”“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来解释英法美等采取绥靖政策及其影响,最后以打油诗结尾:英法心眼坏,苏联来出卖;害人终害己,可怜又悲哀!相信这些形式各异的小杂文一定会给枯燥的历史注入一股清流。

最后以汪国真的诗明志:“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丁肇中实验中学)

编辑:温雪莲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教学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