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概念背景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2023-02-23马家元

新课程·上旬 2023年20期
关键词:概念历史文化

作者简介:马家元(1982—),男,侗族,贵州施秉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高中历史教学。

“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对历史教师提出的全新要求,强调历史教学活动应围绕大概念展开,突出知识的结构化特点。以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为学习重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了解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一、价值取向引领,围绕大概念,明确教学主题

大概念是指某些特定知识在归纳总结后形成的有逻辑可循的思维框架。高中历史知识学习难度相对较大,且时空跨度大、人物事件内容较多,传统碎片化教学方式已不适应学生发展。大概念是一种能将碎片化知识组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知识体系的教学手段,意在帮助学生通过大概念学习更好地洞悉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实现学以致用。在准备阶段,教师需要深度研读教材内容,依据“新课标”纲要与教材内容对大概念进行提炼,明确教学活动开展的方向性,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指明方向。

在教学“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前,教师首先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本单元涵盖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化”“儒学的复兴”以及“文学艺术和科技”这四大板块,分别从经济、社会、文化层面阐述了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发展历程。围绕本单元知识内容,教师依据“新课标”中“核心素养”这一关键词,对教学目标进行整理:(1)体会“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的新变化,能辯证地对历史事件作出解释,并能将历史问题置于特定的时空环境下,建立“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时空观念。(2)能自主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对外贸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深刻领会科技文化繁荣发展的现实意义,提高自身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3)能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国情,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与同伴积极协作,完成教师所设计的活动项目。(4)深刻地认识到历史学习的重要价值,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国情,涵养家国情怀,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承中。基于单元教学目标,教师还搜集了近年来高考试卷中关于本单元的考查,大部分集中在宋初专制集权、宋代科举制、科举制发展等。基于对“新课标”的理解以及教材内容的系统梳理,教师可以确定本课大概念为“经济、社会与文化的联系”,具有迁移性的大概念有助于学生在探索中横向推理其他时代经济、社会与文化之间的联系,加深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解。

大概念的确立是教师对教材的高度凝练,在后续教学工作中,教师便可以基于大概念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填入框架中,通过整合性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此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单元目标设计期间,教师还需要适当降低难度,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顺利完成目标,防止难度较高的学习目标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影响大概念的渗透。

二、学生本位导向,激活大概念,整合教材资源

大概念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与抽象性,假如教师直接为学生分享大概念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是难以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概念,实现预期目标,教师可以在分享大概念以及单元教学目标后,带领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通过整理、讲解的方式,使学生在探索中搭建起知识框架,逐渐丰富对大概念的理解,强化自身整合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从本单元内容进行分析,教学逻辑明确,围绕经济、社会与文化这三部分内容展开,但其中呈现的知识碎片化,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阻碍。对此,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将经济、社会与文化进行分割,分别指导学生整理辽宋夏金元经济发展、社会变化、科技文化的内容。以“经济发展”为例,教材中分别从农业、商业、手工业发展的角度呈现了商业的发展与市场的繁荣。首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教材,整理农业发展的表现以及相关影响,从耕作制度、经济作物、人口规模等线索,理解农业发展历程,深刻地认识到农业发展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的冲击。在此期间,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农业,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分享宋代的土地政策资源,使学生通过课外资源了解到政策对工商业发展的影响,为学生探索大概念做好铺垫。然后,在农业板块梳理完毕后,教师再鼓励学生自主围绕手工业的表现与影响参与自主学习,利用表格的方式呈现制瓷业、采矿业、印刷业、纺织业等部门的特点与形成意义,帮助学生在整理中窥探知识的内在联系:因农业的发展与粮食增加,使得人口增加、经济作物产量增多、手工业得以发展,推动商业与市场的繁荣(如图1)。

图1

接下来,教师再围绕市场、城市、货币、外贸等内容,带领学生共同梳理商业和城市的发展情况,并以经济之变延伸到社会之变,进入下一个话题的探究,使学生树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思想,串联经济、社会板块。后续讲解文化科技期间,教师同样可用此方法,带领学生深度分析教材内容,使学生在探索中完善知识结构。

以学生为本是大概念教学的要点,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教材整理、内容分析期间,需要及时关注学生的表现情况,当学生遇到问题时给予有效指导,使学生均能积极参与到自主学习活动中,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三、组织项目学习,渗透大概念,落实核心素养

项目式学习是以解决真实问题为驱动,通过项目设计、实施、实践等一系列行为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受到广泛关注。为了帮助学生深化大概念,内化知识,教师可以利用项目学习的手段,围绕大概念设计项目任务,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项目,在探索中深化所学知识,强化学习能力,增强核心素养。

本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两宋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基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教师可以将本课大概念“经济、社会与文化的联系”作为项目指导纲领,设计名为“走进历史,再现时代繁荣”的历史学习项目,根据学生实际诉求划分小组。在本次项目学习中,教师将主项目拆分为三个小项目。

○项目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部分收藏家喜欢在世界各地搜集文物,象征传统文化的文物不仅具有时代意义,还蕴藏着匠人的智慧。宋朝出现了以定窑、汝窑、哥窑、官窑、钧窑等五大名窑为代表、风格各异的瓷器,色彩多变;元朝时期匠人还烧制出新型彩绘瓷器青花瓷与釉里红。请扮演鉴宝活动的主理人选择这两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瓷器,搜集相关资料,对其进行介绍,系统性地总结制瓷业特点以及影响。

○项目2:《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在宋徽宗年间绘制的艺术作品,是一幅用高度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通过对世俗生活的细致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升平时期的繁荣景象。请与同学搜集《清明上河图》资源,从图中寻找反映时代特点的内容,总结城市、经济发展情况。

○项目3:孔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其倡导的儒学思想至今还对人们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南宋后期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重,其倡导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广为流传。请结合生活实际,从现代社会的角度对“存天理,灭人欲”作出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在班级中开展辩论活动。(辩论的方向可以是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在启发人们不要过分追求物质和不要过分沉溺于情感中的优势,也可以是强调此种思想荼毒心灵、影响人们身心健康发展。学生根据学习经验与生活经验自主选择即可。)

以上项目以经济、社会与文化为核心,向学生展示了宋朝的发展历程,结合以上项目,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能加深对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关内容的理解,在自主学习中积累丰富的经验,逐步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以及关键能力。

考虑到部分学生学习能力有限,在完成项目中容易存在参与意识不高、缺乏合作意识等问题,教师需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对小组成员的编排以及项目内容、实施方法做出灵活调整,确保学生能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下提高核心素养。

四、家国情怀涵养,升华大概念,提高教学质量

历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学习历史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发展历程,在岁月的迷雾中明辨是非,让前人的智慧为自己所用。能看到更远的过去,才能看到更远的未来。教师在围绕大概念组织历史教学活动期间,需要关注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在经验总结中建立历史学科与现代生活的联系,以有效手段升华大概念,使学生深刻体会历史学习的意义,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历史的新思想,增强历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在教学“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期间,教师可以借助现代社会热点新闻为学生分享课外学习资源,介绍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相关信息。“一带一路”就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借用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融入新的时代内涵,彰显我国开放包容的经济合作倡议以及大国精神。基于补充内容,教师可以由此话题引出“海外贸易”知识,带领学生梳理宋朝海上贸易输出以及输入商品,邀请学生自主搜集資料,在地图中找出宋朝的主要外贸港口,深刻体会宋朝时期古代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及对现代经济建设的启示。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期间能从中获得经验,进一步掌握商业与城市发展的基本情况。在学习任务结束后,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概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本课核心内容进行整理,依据图2思路,总结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发生的新变化。

图2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可以在回顾、总结期间加深对大概念的理解,深刻地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并从历史角度出发感受时代发展给现代生活带来的深远影响,真正做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为了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完成思维导图设计后在班级内开展评选活动,邀请学生分享思维导图设计流程,总结在大概念学习中获得的经验以及对经济、社会与文化的理解,驱动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参与到交流中,提高表达能力与整合能力。

为确保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围绕大概念组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反思意识,通过评价对大概念产生深刻的感悟与理解。

综上所述,大概念背景下实施历史教学活动能突破碎片化知识教学限制,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效能。笔者选择以“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为例,阐述了大概念组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为广大教师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应遵循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按照历史知识逻辑关联组织活动,促进学生素养发展,使得学生在大概念的引领下提高历史学习的兴趣,为后续参与相关学习、研究做好铺垫。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夏县中学)

编辑:温雪莲

猜你喜欢

概念历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年味里的“虎文化”
幾樣概念店
谁远谁近?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