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读、写、评”支架的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

2023-02-23陈雯昕

新课程·上旬 2023年20期
关键词:应用文体裁社团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支架式读写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Fjxczx22-292)。

作者简介:陈雯昕(1997—),女,汉族,福建福州人,硕士研究生,中学二级,研究方向:行动研究、读写教学。

一、支架式教学法

支架教学缘起于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Bruner在此基础上提出“支架式教学”,将其引入二语教学领域。从广义来看,支架式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为学生提供一种有利于有效理解知识的“支架”,并借助“支架”使学生深层次理解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

當前,大量研究已证实支架教学法在英语阅读、写作教学中的有效性,且指出教师需要根据生情、学情的差异及学生的实际需求搭建不同类型的支架。

二、高中应用文写作“读、写、评”教学支架

新高考英语试题中书面写作的第一部分为应用文写作,这一题型既凸显了英语的实用性,又综合考查了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突出了新高考重视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特点。但是,学生在考场上完成的文章经常在结构、内容、语言方面出现问题,出现逻辑混乱、内容遗漏、语言不当等现象。目前的高中英语读写教学虽集中于对教材文本的解读与仿写,但对考试试题解题与讲评的教学却鲜有研究。

因此,在进行应用文的讲评和解析时,如果能为学生搭建不同的支架,让学生有步骤可依、有方法可用,将大大提升写作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基于此,笔者尝试搭建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读、写、评”教学支架(见图1),以“读题”“写作”“评价”三个环节为“锚点”,通过九个步骤,为学生搭建读写支架,帮助学生建构写作思路、完成写作任务。

图1 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读、写、评”教学支架

接下来,以福建省2023届高三适应性考试英语应用文写作为例,探讨“读、写、评”支架在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三、命题分析

本次考试的应用文写作部分,满分15分,词数要求为80词左右,主题语境是“人与自我”大主题群下的“生活与学习”,体裁为报刊投稿,话题为学校社团情况介绍。题中所给提示信息,包含文字说明部分以及一张关于学生参与学校社团情况的饼状图,并给出文章标题。

题中明确要求,学生需根据所提供图表,以书面文字的形式呈现图表中的相关信息和内容(即学生参与社团的情况)并发表自己的看法(见文末图2)。

本次命题具有如下特点:

1.基于评价体系,体现新高考形势下的新要求

2019年11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了“一核”“四层”“四翼”的评价框架。其中,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本次应用文试题虽然少而简洁,但所给的文字信息与图片信息能够反映两个层面:第一,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多样的社团活动是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能够获得知识技能、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盛行。书画、乒乓球、民乐二胡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学生积极参加该类社团反映出了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提升。总而言之,该试题充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此外,“四层”考试内容回答了“考什么”的问题。第一,考核心价值。该试题具有明显的主题语境,图表中所提供的信息传达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极大的兴趣,愿意参与这样的社团扩充自己的课后生活。学生对图表内容的理解能够反映出对自我、自然、社会的认知和态度。第二,考核心素养。该试题全面考查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如试题需要学生综合运用“读、看、写”的能力,充分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此外,该试题需要学生有逻辑性地解读图表中的数据信息、批判性地对数据信息进行解读分析、创造性地表述自己观点的能力,考查了学生的思维品质。第三,考关键能力。我国高考评价体系中确立了三个关键能力群:知识获取、实践操作、思维认知,其中又包含其他子能力,均在试题中有所体现。第四,考必备知识。书面写作作为综合性的考题,能够考查学生所储备的知识内容与水平。整个试题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对学生进行了全面考查。

2.创设交际情境,贴合生活实践,聚焦能力培养

应用文,本质为“用”,需要有真实的语境。本次试题所创设的情境,不管是英语报还是各类社团,都十分贴合学生的实际校园生活。学生在分析、写作时也更加有带入感,有利于用英语“再现生活经验”。

3.结合课内所学,基于课本,走出课本,高于课本

通过对试题的体裁和话题进行解析,可以发现所有的体裁和话题都与教材内容有所挂钩。例如,报刊投稿的体裁对应必修一Unit 3的阅读文本;学校社团的话题在必修一Welcome Unit中涉及;书法的主题在必修一Unit 5中出现。因此,该试题基于课本内容又走出课本创设情境,最后要求学生迁移创新,高于课本。

四、教学实践

(一)读题环节

1.阅读试题内容,确定体裁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试题内容,确定写作文本的体裁。以本次试题为例,通过仔细读题,可确定该写作的体裁为报刊投稿。基于此,学生在写作中需明确:第一,写作对象为学校同学;第二,写作目的是介绍学生参与社团的情况;第三,所用人称为第三人称;第四,主体时态为一般现在时;第五,语篇特点需注意投稿文章的得体性。

2.分析写作要求,把握要点

该题选用了没有框架限制的文字式作为写作内容的提示语,以此保证学生在写作时较高的自由度。同时,这也导致部分学生审题不仔细,遗漏要点。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试题要求迅速确定写作要点,不能有所遗漏。

3.深挖主题意义,找准中心

应用文试题的命制遵循“价值引领,素养导向”。因此,在读题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数据的表层含义,深入解读现象背后的原因,挖掘其核心价值。例如,该题数据的背后彰显了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盛行,那么在接下来的写作环节,学生就需要有意识地围绕该主题进行框架构建和内容填充。

(二)写作环节

1.搭建结构支架,构思文本

根据体裁特点以及要点要求,学生能够大致搭建作文的三段式结构和引言、社团情况介绍以及看法。教师在帮助学生搭建結构支架时需特别引导学生关注体裁与结构的契合度。例如,在本题中,基于投稿文章的得体性,不能太过直接地进行数据解读,需要加入引言部分,可以是投稿目的介绍、社团的总体情况简介、举办社团的意义或目的等,自然地引入正文。

2.搭建语料支架,充实文本

根据每段的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选用相应的词汇、语块、句型。比如,在引言部分可用aiming to enrich students after school life,a latest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show...等;在社团情况介绍中,需要注意图表种类的表达、数字的表达(如a quarter of,17 percent)、数据占比的描述,用词需多样化,可用到account for,up to,including,take up等语块,并注意衔接,如As is indicated, in the pie chart等。最后在发表看法的部分,学生可用personally speaking,from my perspective,I hold the view that等表达观点的句型。

3.搭建情感支架,拓展文本

通过数据解读,教师需帮助学生有意识地扩充文本,升华主题。例如,在引言部分,学生能体会到社团的发展。彰显丰富的校园文化能够教会学生知识技能,促进学生团结合作等,可运用enrich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life;improve students all-round abilities...等语料。在最后的观点表述中,能体会到现象背后是文化自信的提升,可用profound culture/cultural confidence等词块,也可以是对增加体育、音乐活动的建议,如put more emphasis on...。

(三)评价环节

1.根据评价支架,自我评价

写作评价是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学生来说,完成写作任务后,最希望能及时获得明确的评价反馈,以便了解自身的不足并获得修改指导。教师可以以考试评分标准作为自我评价表,也可以根据具体学情生情对评分标准进行修改,便于学生初步进行自我评价。

2.根据示范支架,模仿学习

除了范文外,优秀的考场作文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模仿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改卷过程中可有意识地收集一些优秀范文,为学生提供示范。学生也需要注重积累素材,模仿学习,充实自我。

3.根据反思支架,提升思维

学生需要对本次试题进行归纳、总结,不断反思总结读写任务,掌握和应用写作方法,提升思维能力,从而在今后的写作中有所进步。

五、反思与总结

(一)常见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在改卷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以下常见问题。第一,缺少引言,思维固化。其原因是对体裁的掌握不到位,文章结构不全,得体性缺失。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学生对相应体裁的理解和掌握。第二,词汇匮乏,描述不到位。这是由于学生日常积累不到位,无法恰当使用词汇和句型知识,语料较为匮乏。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培养尝试进行同义互换的能力。第三,解读浅薄,浮于表面。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缺乏文化敏感度,无法感知数据背后的深刻内涵。所以教师需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主题意义和文章内涵。

(二)教学启示

1.紧扣教材内容,深入挖掘主题内涵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更是考试的主要依据。挖掘教材的主题意义能够帮助学生养成主题意识,使学生在读题、解题时能够切入题意内核,提升写作能力。

2.关注文本体裁,积累应用文写作素材

从前文的分析中可知,学生如果无法把握体裁,则有可能出现漏要点、离题意、错格式的重大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强调不同体裁的交际目的和与之相适应的语场、语旨和语式等。

3.利用支架教学,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文章提出的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读、写、评”教学支架,为教师提供了一套指向高考试题的教学流程。在日常教学中渗透支架意识,能够帮助学生在读题、解题、写题过程中有思路可用、有步骤可依、有语言可用。基于该教学流程,教师将其转化成基于支架教学法的高中英语读写教学流程,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支架意识,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高级中学)

编辑:曾彦慧

猜你喜欢

应用文体裁社团
缤纷社团
应用文写作:语言简练、得体、有效
中考英语不同作文体裁的写作指导(二)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高职应用文教学方法初探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关于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