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身边史料,深化历史教学

2023-02-23黄璐

新课程·上旬 2023年20期
关键词:五四运动史料申报

黄璐

在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为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深化历史教学,凸显历史教学的价值,教师应巧用身边史料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历史知识,了解历史现象,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本文以“五四运动”教学活动为例,通过讲解案例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与“五四运动”相关的历史,通过解析真实案例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历史观

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形成客观的、科学的历史观。教师通过为学生导入史料的方式,帮助学生夯实历史基础知识,让学生学会依据科学的分析方法与客观事实,正确地研读历史、理解历史。

(二)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教师需要启发学生在研读历史史料的基础上,从历史视角深入分析历史问题,解析重要的历史事件,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解读现代化发展进程。

(三)使学生理解历史发展规律

教师应借助史料培养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从学生的智力、情感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素养。教师可以利用史料给学生讲解历史案例,以深入、形象的方式提高学生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强化记忆历史现象,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能通过学习案例逐步理解历史发展规律,理解古为今用的真正含义。

(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

教师可以借助历史史料对历史现象展开细致的研究,引导学生以严谨的思维方式综合对比各类相关历史史料,使学生具有辨别史料真伪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历史判断素养和历史思辨能力。

二、教学准备

(一)文献类史料准备

文献类史料是过去的记录或实物经过研究和鉴定后,明确它所述的信息和事实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它们给研究者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和证据,是研究历史的基础依据。通过分析文献类史料,能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真相,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背景,以此更详细、精准地解读历史。故准备文献类史料有助于学生以此为依据,了解历史人物的行为动机和思想动机,帮助学生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脉络。

(二)图文类史料准备

图文类史料主要是留存的报纸、杂志类的历史资料,這类史料具有较强的真实性,记录的是当时发生的事情。文字简洁凝练,图像真实,真实地呈现了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学生通过图文类史料了解历史事件,解读历史真相,可以了解更多的历史问题。

(三)视频类史料准备

视频类史料基本内容是从客观、真实的角度出发以影音的形式拍摄的写实类纪录片。这类史料更具形象性,通常记录的内容较多,有助于学生根据视频内容抽丝剥茧地了解历史现象。视频类史料的特点还在于其权威性高,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并从不同层面及多元角度呈现历史事件、记录历史人物,具有一定情景再现的特点,增强学生的代入感。

三、教学案例

案例一:《申报》史料与“五四运动”

教师:同学们,本节课我们要学习“五四运动”的历史知识,“五四运动”又称“五四青年运动”,它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民族觉醒和思想解放运动。在学习“五四运动”历史知识之前,我先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近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报纸《申报》,其创刊及停刊时间为1872年至1949年,共出25600号报刊,历时78年,可以说它对中国的影响至关重要。《申报》的办报理念凸显了自由主义新闻理念,秉承新闻本位、观点平衡、表达自由的理念,奉行自由主义的原则,承担了真实、全面报道的社会责任。《申报》关于“五四运动”的新闻报道客观、完整,为学生研究“五四运动”提供了翔实的史料依据。同学们,大家已经对“五四运动”的历史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现在请同学们讲下有关“五四运动”的基本内容。

学生:“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5月4日,当时,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处于多重矛盾和多重危机下,而激发中国青年不满的导火索是《凡尔赛条约》的签订。

教师:(欣慰)很好!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掌握了“五四运动”的基本内容。

(深情、肃然)现在我结合《申报》的详细内容,为同学们深入讲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全过程,提高同学们对这段历史的解读能力。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8年结束,国际上战胜国筹划处理战败国问题,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在法国巴黎召开,共同协商如何处理战败国的问题。《申报》就此问题进行了详细报道。比如,报道山东问题,1919年1月至5月,《申报》报道了一系列的山东问题,包括《青岛问题之外论》《巴黎会议之中国问题》《中日青岛问题之紧急》《巴黎中国代表之抗议》等,其中涵盖日本致文德国政府提出应于9月15日前无报酬、无条件地将之前所租借的胶州全境交于日本,这些报道反映了日本觊觎我国山东的狼子野心。同时,《申报》也利用大量篇幅报道了学生运动,如《北京学生示威行动之别报》《山东学生之救国热》《北洋大学力争青岛问题》等内容。再如,1919年5月6日北京电,各校学生五千余人举旗前往使馆界,旗书上赫然写着“誓死力争青岛 严惩卖国贼曹陆章”,在经过曹汝霖宅的时候,警察通过武力干涉,逮捕二十余名学生,此消息一出,全社会立即展开营救,保释了被捕学生。这场学生运动并非仅局限于北京,也并非以烧毁曹宅为目的,它更是一场全国学生爱国运动,学生团体以罢课、游行示威的方式希望解决山东问题,进而波及全国。《申报》公正、客观地对山东问题进行报道,为我们研究山东问题呈现了一笔宝贵的资料。同学们,在听了上述内容后,相信大家已经对这场学生运动有所了解,也对《申报》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知。请同学们仔细研读《申报》内容,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学生罢课的主要原因有对外和对内两个方面,对外是愤懑青岛交涉失败,对内是愤怒政府措施不当。

总之,《申报》为“五四运动”提供了重要的史料资源,它始终站在正义和爱国的立场发挥舆论先导作用,深刻批判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并从民族利益角度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支持。所以,《申报》具有极强的反侵略性,且以极强的责任心与青年学生共赴国难。

案例二:《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与“五四运动”

教师:同学们,辛亥革命之后我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和经济结构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工人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工人阶级数量明显增加。根据《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从1872年至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化厂矿有175家,之后的24年间中国境内又新增厂矿1285家,超过了过去50年的总和,1919年店员和手工工场工人增至1200万,产业工人数量达到200万。但是,在这飞速发展的阶段,工人罢工数量激增,仅1919年1月至5月,工人罢工次数高达19次之多,1912年至1919年累计工人罢工次数达到130次。虽然中国的阶层结构和经济结构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中国当时处于北洋军阀封建统治阶段,军阀间混战不断,军阀对外卖国求荣,对内独裁专制,依靠帝国主义列强镇压革命运动。请同学们回答:既然工业发展态势良好,那为什么工人会罢工呢?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说明工人阶级无法继续忍受非人的压迫,才开始罢工的。

教师:通过分析史料内容,同学们进行自主概括,懂得“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使得国内阶级矛盾不断加深,导致爆发了“五四运动”。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召开了巴黎和会,我国作为战胜的协约国成员提出了正义的要求,但西方列强却堂而皇之地拒绝了我国代表的正义要求,巴黎和会我国的外交失败使得我国人民积压的怒气迸发出来。那么,“五四运动”爆发的思想基础又是什么呢?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使人民的思想觉悟获得了极大提高,苏俄发生的“十月革命”又让我们学习了马列主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唯一抉择就是走俄国人的路,“五四运动”爆发的基础是中国人在思想上的迅速变化。

通过分析《中国近代工业史料》,学生认识到由于北洋军阀的对内打压,工人无法承受身心重压。同时,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而学习了俄国的马列主义,中国人有了与西方列强抗衡的底气。

案例三:图片资料与“五四运动”

教师:现在我利用多媒体为同学们播放“五四运动”学生上街游行的图片,这是1919年5月4日中午,由北京大学学生带头,北京各高校3000多名学生共同参与的游行活动,学生汇集天安门广场,高喊“收回山东”“内惩国贼,外争国权”“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游行队伍来到中南海徐世昌大总统府请愿,在受到警察阻拦后,队伍又向东交民巷走去,希望美国公使能主持公道,但却被外国巡捕挡住。让中国学生更加气愤的是,中国人竟然不能走自己国家的土地,当时许多学生愤愤不平地冲到赵家楼找曹汝霖,曹汝霖当时不在,学生愤怒之下放火烧了赵家楼,没有及时散去的32名学生被捕。

学生:(愤怒)中国人竟然不能走在中国的土地上!这让学生感到万分愤怒,也对丧权辱国的罪魁祸首曹汝霖充满愤恨,这是学生火烧赵家楼的直接原因。

教师:我继续利用多媒体为同学们呈现克林德碑和太和殿的图片。克林德碑是八国联军在侵华过程中被中国人击毙的一名德国外交官,列强于1901年在克林德被害处建立牌坊,我国人民于1918年11月13日抹掉克林德碑的痕迹,更名为“公理战胜”。西方列强于1911年在太和殿庆祝胜利公然羞辱中国。1918年11月11日一战结束时,我国人民以太和殿为集中地开展大游行,表示洗刷国耻。同学们,通过图片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青年学生在民族危机中感到了无比的愤怒和沮丧,他们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激情与抱负。我们应该学习那个时代青年的什么精神呢?同时,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站在时代前列的是学生而非工人阶级?

学生:学生接受新生事物较快,具有较强的爱国情怀和觉醒意识。作为新时代初中生,应认真学习“五四运动”时期热血青年的爱国精神,力争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教师:同学们,学习“五四运动”的历史知识,使我们懂得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而我们今天过的五四青年节,主要是为了传承“五四精神”。传承“五四精神”并非单纯地停留在喊口号阶段,而是要深入剖析“五四精神”的内在含义,对进步、科学、民主加以具体解释,真正领会“五四精神”,并在实踐中运用“五四精神”,才能继承革命先烈的爱国精神,成为一名合格的初中生。

学生代表:通过学习“五四运动”的历史知识,使我们懂得了当时的青年有一腔爱国热情,为振兴中华、救图存亡而呼号奔走。而曾经的辉煌已经过去,当今的青年学生铭记“五四精神”,在和平时代通过努力学习掌握更多本领,将来步入社会后用自身掌握的科学技能报效祖国。

四、教学总结

在开展“五四运动”历史知识教学引导的过程中,为确保学生能更清晰地学习这部分历史知识,教师通过三个案例和三个史料内容给学生讲述本知识点。教师基于教材与史料相结合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完成了传统层面利用教材照本宣科的教学,而且借助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到基础的有关“五四运动”的知识内容,再根据史料进一步完善对这部分历史内容的深入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大历史观念。

综上所述,由于教材的篇幅有限,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应结合史料进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结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自主搜集与所学历史知识相关的史料,通过史料中的某一个“点”,以逐步拓展的方式了解历史学习的一个“面”,以此了解更多的历史现象,提高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思考能力,达到提高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目的。

(作者单位:西安市第十九中学)

编辑:赵文静

猜你喜欢

五四运动史料申报
“少年工程院活动校”暨“航天未来人才培养校”共同申报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五四运动》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过五四运动赵家楼》
史料二则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申报》与上海民国时期禁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