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阅读课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2023-02-23张春芳

新课程·上旬 2023年20期
关键词:荷塘月色朱自清篇文章

张春芳

在当今信息化、知识化的社会中,阅读能力已成为一项基础且关键的能力。尤其是对学生来说,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是获取知识、提升学业成绩的重要途径,更是塑造个人思维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因此,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以及阅读课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影响,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重点问题。下面以《荷塘月色》为例,说明语文阅读课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一、教材分析

《荷塘月色》是一篇经典的散文,它以优美的语言、深远的意境、真挚的情感描绘了作者在荷塘边月色下的所见所感。这篇文章不僅具有审美价值,还能引发读者对生活、人生等方面的思考。《荷塘月色》的语言运用堪称典范,大量精妙绝伦的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形象生动,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在读者眼前展开。这些修辞手法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艺术表现力,更让人感受到一种美的享受。这些修辞手法不仅在文学表现上有着重要的价值,还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较高,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重点和细节,以及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但是,也有一些学生阅读能力较弱,无法准确把握文章的重点和细节,甚至无法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高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阅读习惯,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一些学生阅读时容易分心,无法专注于阅读内容;一些学生阅读速度较慢,需要加强阅读速度的训练;一些学生没有养成定期阅读的习惯,需要培养他们定期阅读的意识和行为。

三、教学目标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学生通过学习《荷塘月色》这篇经典散文,深入阅读,激发自身的阅读兴趣和热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深入剖析文章的语言表达、主题思想、写作手法等,可以使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

(三)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四、实施策略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非常著名的散文——《荷塘月色》(同时板书课题)。大家对这篇文章有什么了解吗?根据你们的课前预习说一说。

(学生自由发言)

生:作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是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他还是爱国知识分子。毛主席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生:作者涉猎广泛,作品有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但最负盛名的还是散文,代表作是《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师:下面让我们整体感知一下这篇文章。请大家翻开课本,快速阅读全文。

(学生快速出声阅读)

师:现在,请大家谈谈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生:这篇文章是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它以优美的语言、深远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描绘了作者在荷塘边月色下的所见所感。

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师:很好,但还不是十分准确。《荷塘月色》创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此时,朱自清先生对生活感到惶惑,内心是抑郁的,同时对黑暗现实充满了憎恶。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二)写作技巧分析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对《荷塘月色》一文有了整体感知,也探讨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分析这篇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生:老师,我们知道朱自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人物,他的散文作品一直备受推崇。这篇《荷塘月色》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师:问得好!《荷塘月色》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完美地融合了写景、抒情和议论三种表达方式,展现了一个独特而美丽的荷塘月色世界。在这篇文章中,朱自清先生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语言极为优美,读来让人有一种美的享受。下面请大家小组讨论,举例说说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生:老师,我觉得作者在文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形容月光像“碎银子般”洒在荷叶上,非常生动、形象。

师:是的,比喻是朱自清先生非常擅长的一种修辞手法。他通过比喻将荷塘月色的美景形象化、具体化,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文章所描绘的景象。

生:我还发现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容荷花“羞涩地低头”,让荷花显得更加生动、有趣。

师:没错,拟人是朱自清先生常用的另一种修辞手法。他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荷塘中的植物和动物以人的情感和姿态,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生:老师,我还发现作者在文中运用了排比句式,使文章的节奏更加紧凑有力。

师:非常棒!排比是朱自清先生常用的第三种修辞手法。他通过排比的句式使文章的节奏更加紧凑、有力,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

生:老师,我觉得这篇文章的语言非常优美,读起来很舒服。

师:是的,朱自清先生的语言确实非常优美。他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语言形象生动,充满艺术感染力。这些修辞手法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艺术表现力,更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生:老师,我还发现这篇文章的结构非常清晰,分为即景、忆景和思景三个部分。

师:非常好!这种结构安排是朱自清先生散文的一大特点。文章通过即景、忆景和思景三个部分的层层推进,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变化和内心感受。这种结构安排不仅使文章的主题更加突出,还使文章更具深度和内涵。

生:老师,我觉得这篇文章还运用了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对荷塘月色美景的描绘之中,让读者更容易感受到他的情感。

师:非常正确!寓情于景是朱自清先生散文的又一重要特点。他通过描绘自然美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种写作技巧非常高明,需要作者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生:老师,通过学习《荷塘月色》,我不仅了解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风格和写作技巧,还学到了如何更好地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和自然的美景。

师:很好!学习《荷塘月色》不仅让我们领略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魅力,还让我们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美好和自然的美景。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观察、多感受、多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关联拓展阅读

师:接下来,我们要进行一项有趣的关联阅读活动,那就是将《荷塘月色》与另一篇经典散文《背影》进行对比阅读。这两篇文章都是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它们虽然风格不同,但都表达了作者对亲情和美景的感悟。

生:老师,我知道《背影》也是一篇非常有名的散文,它主要讲述了作者与父亲之间的情感故事。但是,我们该如何将这两篇文章进行关联呢?

师:这个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进行关联。首先,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而在《背影》中则通过描述父亲送别的场景,展现了对亲情的深深眷恋。两篇文章都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重要情感的感悟,这是它们之间的共同点。

生:原来如此,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从写作手法上进行比较呢?

师:当然可以!《荷塘月色》以写景为主,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美丽的荷塘月色世界,而《背影》则更注重叙事和抒情。不过,两篇文章都有独特的写作风格和特点,如《荷塘月色》中的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背影》中的白描手法和朴实无华的语言风格。

生:老师,我还发现两篇文章的结构也有所不同。《荷塘月色》采用了即景、忆景和思景的结构,而《背影》则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的。

師:非常好!同学们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发现了这两篇文章之间的关联。通过对比阅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两篇文章的特点和风格,也能加深对朱自清先生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希望大家在课后能够继续探讨这两篇经典的散文作品。

(四)拓展活动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荷塘月色》这篇优美的散文,下面我们进行一些实践活动,以帮助大家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这篇文章。现在我们来进行第一个实践活动,请大家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荷塘月色》的描绘手法”“《荷塘月色》的情感表达”等,然后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形成一段总结性文字。

(学生在小组内研究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生:我觉得这篇文章不仅是在描述景色,更多的是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作者通过“荷塘月色”主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师:现在我们进行第二个实践活动,请大家用朗诵的方式,将你们对《荷塘月色》的理解和感受表达出来。

(学生依次进行朗诵)

师:太棒了!同学们的朗诵都非常出色。这不仅锻炼了你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诵技巧,还帮助大家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了这篇文章。现在我们进行第三个实践活动,请大家根据自己对《荷塘月色》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幅与文章主题相关的画作。

(学生开始创作画作)

师:好了,同学们的画作都完成了。现在请大家互相欣赏彼此的作品,并谈谈对其他同学画作的看法和建议。

(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

师:同学们的画作都非常出色,每一幅画都展现了大家对《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不同理解和感受。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相信大家对这篇文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最后,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保持这种积极探究和勇于实践的精神。

五、教学反思

经过这次的教学活动,我收获了很多。首先,我认识到《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的优秀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文章的语言表达、主题思想、写作手法等方面,帮助他们掌握阅读理解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

其次,我意识到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需要长期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应注重引导学生定期阅读文章、分享阅读心得、开展阅读讨论等,帮助他们逐步养成定期阅读的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素养和人文素养。

最后,我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是不同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照顾到每个学生的需求和兴趣,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培养他们的个性化阅读和理解能力。

(作者单位: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中学校)

编辑:赵文静

猜你喜欢

荷塘月色朱自清篇文章
荷塘月色
匆匆
作品:荷塘月色
清芬正气朱自清
荷塘月色
如何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
荷塘月色
如果你感到迷茫,不妨读一下这篇文章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
“心灵的感冒”:朱自清白璧微瑕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