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多样化资源 渗透立德树人理念

2023-02-23纪红艳

新课程·上旬 2023年20期
关键词:利益法治国家

纪红艳

初中是打牢学生思想基础的关键阶段,道德与法治是德育的重要学科之一,也是塑造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学科。《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指出,道德与法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学科,它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人格修养、道德修养以及法治修养。现以“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为例,对新课程标准下道德与法治教学加以研究。

【教学内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

【教材分析】

本堂课是依据新课程标准中的“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法律与秩序”设计的内容,教学目标要求为:感受个人成长、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懂得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以目标为基础倒推课堂活动,从而提升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水平。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高度一致,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道德修养:增强学生对国家利益的了解和认同,引导学生从小意识到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责任意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引导学生关心国家,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

法治观念:清楚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位公民的义务,敢于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教学过程】

一、核心情境导入设计:保家卫国同生死

以《志愿军》作为核心情境,播放电影片段,教师提出核心问题:面对这么残酷的战争,为什么这些志愿军誓死不退?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感受志愿军战士心中装着国家、装着民族大义,国家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同时让学生初步明确此堂课学习的重要性,也为后续课堂活动提供思路和方向。)

二、新课讲授

(一)活动一:说文解字

教师投影篆书“国”字,引导学生观察“国”字的形象。然后进行提问,师生互动得出结论:国家利益关系民族存亡、国家兴亡,包括政权、人口、领土等诸多因素,可以说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教师提问:国家中有很多要素,你知道国家的国字有什么样的含义吗?当中有什么是不可或缺的呢?如果缺少了其中的内容,国家将会怎么样呢?

预设:国家中必不可少的有土地、政府等,如果没有这些,人们的生活将得不到保障,如果没有政府的保护,人们就会陷入任人宰割的境地……

(设计意图:结合象形文字等内容,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过程中探究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将博大精深的古汉字文化融入其中,为后面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奠定基础。)

此环节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优势,选择与本堂课相关的教学内容,在导入活动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借助文化融合活动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同时,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导入以及多元化资源的融入,也能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课堂活动中,无形中丰富了课堂活动内容,提升了思政育人的功效。

(二)活动二:指点江山

此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从学生主体地位入手,设计探究式活动,引導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理解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材料一:经历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局图》以漫画的形式呈现出了中国近现代的遭遇,每个动物代表一个侵占我们的国家……

材料二:犯我蓝天,我必亮剑!“我是中国空军,你已接近我领空,立即离开,否则我将予以拦截。”

材料三:……

教师通过多媒体引出资料讨论内容,随后提出小组讨论的问题,如:近代中国出现这个局面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是国家利益?上述材料中我国采取的措施有什么不同的意义?维护了国家的哪些利益?

预设结论:1.当时清朝逐渐呈现衰败趋势,无论是政治、经济、军事都处于走下坡路的状态,清政府腐败,统治者无能,导致国家利益严重受损。

2.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

(设计意图:通过多样化资源的融入,教师将更多与国家利益相关的资料内容融入学科实践活动中,通过分析资料,引导学生意识到国家利益的重要性。不仅如此,通过中外事件资料的对比,也能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震撼,让学生感受到当今世界上我国国力的强大,感受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幸福,从而得出只有国家繁荣昌盛,社会才能够稳定发展,人民的生活才能够越来越幸福安康的结论。同时,通过古今中外实例的分析,也能够引导学生关注时政信息,鼓励学生将时政热点与本堂课学习的内容充分衔接起来,从而使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只有国家好大家才会好,只有国家好人民的生活才能好。)

(三)活动三:家国情怀

播放电影《战狼》视频片段,思考如下问题:

(1)从中国护照的图片来看,你有什么感悟?

(2)结合电影谈谈为什么我国能快速做出决策。

(3)联系实际说一说为什么我国的国力越来越强大,说说你了解的为今日强盛之中国作出贡献的人和事。

……

通过视频播放、资料融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时事衔接起来,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衔接起来,将自己的理想与祖国的命运衔接起来,从而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再次投影展示当今我国强大的国力下民生、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如城市四通八达的交通建设,像高铁、地铁、立交桥等,展示国家的繁荣昌盛。

当学生初步理解上述国家利益的核心内容之后,才会将日新月异的生活与国家的繁荣昌盛结合起来,才能够感受当今世界发展形势下生在中国的幸福以及祖国的伟大。

(设计意图:国家强大,人民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国家只有依靠人民奋斗才能越来越强大,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努力工作,才能够推动国家的发展壮大。让学生意识到人民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无论自己身在何时何地,都能够得到国家的保护,这种安全感只有国家的强大才能够切实保证。)

(四)活动四:大家的故事

课堂实践活动:你知道哪些职业呢?你身边的亲人、朋友都从事什么职业呢?你觉得他们都在用什么方式爱国呢?

通过问题引导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应用于探究活动中,鼓励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努力呈现出来,然后分享自己课前积累的资料。如我采访了我的爷爷,他是一名工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生产机器、制造机器;我采访了我爸爸,他是一名医生,每天在医院为病人看病;我采访了农民伯伯,他们一年四季都在田中辛苦劳作,为人们种出美味的粮食……我觉得他们爱国的方式就是做好自己。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布置采访活动的形式,让学生首先对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有了初步的了解,随后结合故事的简单分享,不仅能让学生将课前预习所得知识应用于分享过程中,同时也能显示出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效果,为后续教学活动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奠定基础。)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是国家利益,明白了国家利益包含哪些内容,深入分析了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以及日常生活中哪些事件与国家利益相关等内容。学生通过参加趣味、合作、探究的课堂活动对国家利益的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了解得更加全面,明白了作为公民应当时刻以国家利益为重,处处维护国家利益。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应该清楚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敢于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四、作业设计

(一)基础作业

基础作业与课堂教学内容密切衔接,在具体设计中可以按照填空、选择等形式呈现出来,选择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素材,引发学生的想象,拓展学生的思维。

如:宋朝时期,辽、金、元先后与宋开战,每个国家都用尽手段搜集宋朝的情报,基于此,宋朝《庆元条法事类》中有记载:“诸举人程文辄雕印者,杖八十,事及敌情者,流三千里。”这表明信息安全事关

(  )

A.国家发展利益   B.国家生存利益

C.国家平行利益   D.国家冲突利益

此项作业为不定项选择,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此堂课内容的了解深度,是否能够清晰地意识到国家利益的内涵,并能够通过具体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学生而言,这也是知识的灵活运用。此外,基础作业还可以以填空题等形式出现,主要是将教材基础内容呈现出来,帮助学生复习课堂知识,同时借助基础作业的设计查漏补缺,达到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的目标。

(二)开放式作业

我们常说祖国在我心中,请你以此为话题,设计一份手抄报。

作为一名公民,你准备为祖国做一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呢?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吧。

未来你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呢?你觉得工作与国家利益有关系吗?

(设计意图:通过基础性作业、开放性作业设计,改变传统书面作业的弊端,认真贯彻“双减”政策要求,从不同侧重点入手,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同时通过多样化情境作业的设计,更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与实践的积极性,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与发展。)

【教学反思】

第一,此次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构非常完整,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评价设计以及教学反思系统衔接起来,构成了一个统一的、多元化的整体教学体系,一方面贯彻落实了新课程标准对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要求,另一方面通过多样化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分析有效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升,对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也有积极影响。如在教学目标设计中,教师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结合教材内容与学情设定了四方面目标,在原本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目标的基础上更加细化、深化地将核心素养四方面的内容有机融合起来,形成了系统的教学活动体系,从而有效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后续教学活动设计中,教师同样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渗透立德树人理念,升华了学生情感,提升了课堂教学的综合效果。

第二,此次教学活动的组织将立德树人的根本理念渗透到整个课堂活动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样化课程活动,有效调动了学生在学科活动中的兴趣和积极性,改变了传统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思路和教学内容,从根本上提升了学科活动综合效果。

改进建议:后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可以采用单元整体设计模式,在课堂教学內容设计中采用横向、纵向分析与活动模式,从道德与法治学科特征入手,设计大单元整体教学活动,还可以将项目式活动等融入课程体系中,从而达到提升课堂教学综合质量的目标。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第三中学)

编辑:赵飞飞

猜你喜欢

利益法治国家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把国家“租”出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利益链与新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