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心理课分享环节教学技巧探究

2023-02-21容之博

广西教育·A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心理课教学技巧注意事项

容之博

【摘要】分享环节是初中心理课中最具“心理味”的教学环节,也是决定心理课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环节。本文结合一线实践,通过分析师生双方在初中心理课分享环节的常见问题,探讨分享环节促使学生有序分享、放松分享、积极分享的教学技巧以及教师执教心理课的三大注意事项。

【关键词】心理课 分享环节 教学技巧 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31-0124-05

初中生正处于“疾风骤雨”的“心理断乳期”,心理发展迅速且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呈现出“不稳定性”阶段特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学生成长环境日新月异,受到社会上各种信息和现象的冲击,学生在学习生活、情绪调控、人际交往、生涯规划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明显增多。近年来,学生心理问题还有了低龄化、严峻化的趋势,进一步凸显了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23年4月,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南宁市教育局随后也印发了《关于做好南宁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制三线”系列工作的通知》,要求学校落实全员育人制,全校所有教职员工都要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为学生提供贴心服务。在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的指导下,中小学教师的心理教育技能培训逐渐铺开,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特别是心理问题应对和处置能力逐渐增强。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目前初中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有研究者曾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涵进行探究,提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宜统一为心理课。本文采用该研究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定义,即狭义的心理课内涵界定,认为心理课是教师运用心理辅导理论对学生的心理施加影响,使学生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获得对自我、他人和社会的积极体验增量的课程。结合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笔者认为,初中心理课应侧重加强学生的自我认识,使之较好地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学会正确关注自我的心理体验,学会表达和管理情绪,不断增强自我应对挫折的能力。

从课程的构成要素来看,初中心理课主要由三部分内容构成,一是活动,二是体验,三是分享。初中心理课在组织形式上以活动为主,借助活动这一载体,让学生进行心理探索,从中获得丰富的心理体验,同时通过相互分享活动体验和经验促进身心健康、提升心理健康素养。心理课中的体验不同于一般的活动体验,目的不仅仅在于增强学生的体验行为,更在于促进学生将体验中产生的感觉经验转化为认知观念,从而获得良好的自我意识、正确的情绪认知和积极的情绪管理。心理课中的分享则是通过个体之间相互分享心理体验和感知经验,达到唤醒、强化、丰富和发展学生心理体验,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目的。因此,分享是心理课中最具心理味的教学环节,也是心理课教学成功的关键。然而,综观当下初中心理课,教师可以轻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心理活动、增强活动体验,难的是让学生的活动体验由感性升华为理性,积极参与分享活动。多数心理课往往会在分享环节陷入尴尬的局面,最后教师不得不采用学科课程中惯用的点名手段来应对,导致课堂分享达不到丰富学生的心理体验、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的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初中心理課分享环节教学中的常见问题,提出相关教学改进策略及教学中的注意事项,以有效促进初中生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

一、初中心理课分享环节常见问题

(一)学生参与分享的动力不足

虽然心理教育的重点在心理认知,但不能忽视情绪情感在心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初中生正处于心理格外敏感的青春期,在心理课的活动分享环节,他们一方面会有分享自我体验感的需求,另一方面会担心自己可能会因为分享不当招来同学的调侃和嘲笑,从而导致他们参与分享的动力不足。特别当参与心理活动的团体规范不清晰、团体凝聚力欠缺时,很容易导致学生不想分享或不敢分享。当团体凝聚力欠缺时,团体成员之间的亲密度较低,个体在面对团体成员时很难做到积极地自我暴露,害怕这会给自己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如果在分享时团体成员之间可以做到互相尊重和理解,就会让团体成员感到安全、受到激励,从而增强分享的欲望。

(二)教师指导分享的方法欠缺

心理课以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为目标,学生是当仁不让的学习主体。教师创设适合的心理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发掘学生真实的心理体验,引导学生将体验升华为感知经验,进一步组织学生通过相互分享心理体验和感知经验有效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因此,在心理课中,活动、体验、分享环环相扣,处处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指导。然而,由于目前各初中学校心理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导致初中心理课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首先,一些兼职心理教师因为不具备专业心理学知识,不能发现心理活动背后的心理规律,未能结合心理学理论对学生的活动体验和经验分享进行有效指导,导致在课堂活动中要么直接略掉分享环节,将心理课变成一种简单的活动课,要么用学科教学中惯用的“点名”汇报方式让学生生硬分享,致使心理课如同一般的知识教学,失去了应有的心理味。而在心理课教学中,如果只有体验没有分享,那么心理课的活动就和带领学生做游戏没什么区别;如果学生的活动体验没有通过回顾、表达进行整理,体验所得就如同一片朦胧的烟雾,并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而“随风飘散”。有研究者在一项针对142所小学、941所初中学校的调研中发现,仅有19.16%的城区学校、2.6%的农村学校设有专职心理教师。很多学校只能安排一些非科班出身的教师担任兼职心理教师。由于没有学习过系统、专业的心理教育知识,这些教师很难上出有“心理味”的心理课。

其次,一些教师虽然能够认识到分享环节的重要性,但因缺乏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分享的方法和技巧,导致不能有效引导学生通过回顾和整理活动体验提升心理认知,进而导致分享环节的教学不尽如人意。在许多心理课中,学生只对活动感兴趣而对主题分享表示沉默,这当中的原因,很大可能是教师的提问引导出现了偏差。在心理课中,提问是分享的引线:好的提问可以使学生产生分享的兴趣,给学生指明分享的方向和范围,使学生愿意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在指导分享的问题设计中,最忌讳教师设计封闭性问题,如“你有什么感觉?是沮丧还是生气?”“你喜不喜欢学习?”,这样的封闭性问题显得十分生硬,会在客观上剥夺学生分享自我真实感受和想法的机会,学生只能以简单的“是”或“否”来回答老师的问题;也有一些教师喜欢设计连珠炮似的多重问题,如“你认为他的做法正确吗?”“他本人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你认为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怎样的?”,从而导致学生不知所措或心生厌倦,不知道从哪里说起才好,只能保持沉默。

从初中心理课分享环节师生双方所存在的问题出发,笔者认为,无论是专职还是兼职的初中心理教师,都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修养,不断探索和积累心理课指导学生分享心理活动体验和经验的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自身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有效分享的能力。

二、初中心理课分享环节教学技巧

(一)设计有效提问,丰富课堂生成,引导学生有序分享

英国学者Roger Greenaway博士提出了一个4F扑克引导反思模型,又称“动态循环引导法”,是引导学生分享活动体验、让学生从经验中相互学习的有效方法。这里的4F,代表着反思性学习活动的4个环节,分别是Facts(事实)、Feelings(感受)、Findings(发现)和Future(未来),同时以扑克牌的花色说明反思的内涵及先后次序。其中,方块牌代表的“事实”预示着经验最初呈现的情况、事实及印象,引导问句可以是“刚才我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最难忘、最不同、最有趣的是什么?”;红心牌代表的“感受”可用来探讨活动过程中丰富的情绪、感受和直觉,引导问句可以是“活动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你觉得谁和你的情绪最相近或最不同?”;黑桃牌代表的“发现”常用于挖掘事实真相、探知事物本质,包括寻求原因、解释、判断和总结等,引导问句可以是“我们学到了什么?我们找到了什么?”“什么让你产生这种感觉?什么让你觉得这样?”“这个经验有什么与学习相似或不同的地方?”;梅花牌代表的“未来”意味着面向未来的学习转化与行动,可包括行动计划、学习计划、抉择、演练、想象甚至梦想等,引导问句可以是“我们如何更好地将我们所学与将来进行联结?”“有什么是你会停止、开始或继续做的?”“你想从这次经验中带走什么?打算怎样开始?什么时候开始?”。结合心理课中分享环节的教学特点,笔者以为,教师可以将4F扑克引导反思模型用以引导学生进行活动分享,可依次提问学生“在刚刚的活动中你的做法是什么?”“在活动中你有什么感受?”“在活动中你有什么发现?”“这个发现对你的实际生活有什么启示?”,从而指导学生基于活动反思,有序分享自己的活动体验和经验。

以笔者执教过的一节心理课“你好,考试君”为例。课堂伊始,笔者创设了一个“我与考试的前世今生”的主题活动,让学生画一条“只与考试相关”的“生命线”,在“生命线”上找到自己当下的年龄点,在当下年龄点的左边标记上所有印象深刻的考试经历,写出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彼时的感受和经验。活动结束后,笔者依次提问学生“你在什么时候经历了什么考试?考试结果如何?”“当时这场考试给你带来的感受是什么?”“你在这场考试中发现了什么?”“这场考试给你带来了什么经验?”,从而引发了学生的积极分享。有学生分享道:“在上学期末,我经历了初二下学期的期末考试,考得很不好。当时挺受打击的,也开始产生了自我怀疑,甚至有些恐惧,因为很快就要进入初三,中考眼看就要到了。我在这场考试中发现,我以前考得好并不能保证之后的每一次考试都能考得好。这次考试给了我一个教训,那就是每一次考试都要认真对待,哪怕考好了也不能沾沾自喜。”以上问题虽然也是多重问题,但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没有“连珠炮”的色彩,不为揭露学生隐私,是学生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提问。与此同时,这些问题还具备逻辑上的连贯性,从事实出发,到感受、发现和面向未来的思考,便于学生顺着逻辑的脉络依次陈述,分享内心真实的体验和经验。

(二)打破心理防御,营造安全氛围,支持学生放松分享

心理防御是个体在面临挫折或冲突的时候,从内部心理活动中开启的自觉或不自觉的作用机制。从好的方面看,心理防御可以让学生在面对冲突时迅速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是一种较好的适应性机制;从不好的方面看,心理防御又是一种逃避或回避机制,不利于学生主动暴露自己的心理困扰或问题,从而不利于教师运用团队的力量帮助学生纾解心理压力,提升心理健康素养。在心理课中,为了帮助学生打破心理防御,让学生可以放松分享,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安全、温暖、开放的团体氛围。

首先,用游戏活动或情境体验的方式,帮助学生与教师和同学建立起诚挚的相互信任关系,通过团队的助力,营造安全、温暖的活动氛围,使学生可以放心分享自己的活动体验和经验。以笔者在新学期执教过的一节心理课“走进心理课,开启‘心生活”为例,课堂伊始,笔者创设了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活动情境,让学生围圈而坐,教师负责按动开启或终止鼓乐的播放键;红花伴着鼓乐在学生间依次传递,当鼓乐声终止时,手持红花的学生要站起来向老师和同学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游戏活动结束后,笔者让学生分享在情境中的心理活动及收获。这一熟悉的游戏情境,不仅让学生快速进入了游戏环节,而且唤醒了许多学生儿时的记忆,让学生很快熟悉了此时此刻自己的新生角色,情绪高涨地参与到了活动当中,与新的学习伙伴与教师建立起了初步的信任关系,为后面的分享环节奠定了信任基础。教师以游戏为媒介营造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然地表露自己的情绪,投射自己的内心世界,体验与反思自己的行为,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感悟,初步建立起与伙伴的相互信任关系,达到了理想的分享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情境体验法,让学生进入某一个模拟情境当中,去体验、感悟自己的心理反应,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最后进行分享。

其次,基于不同的心理活动主题,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安全、温暖、开放的活动氛围,促进学生大胆分享个性化的活动体验。例如,笔者在执教“亲子沟通PAC”一课时,设计了下面的教学情境:“小明因为一次考试不及格,惹得父母很生气,被没收了电子产品。小明为此很不高兴。他觉得,这次考不好,今后会努力的,自己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可以管住自己,父母不该剥夺自己的个人爱好。他想向父母要回自己的东西,但不知道该怎么说。”为了观察学生是否学会了运用PAC理论与父母进行沟通,笔者让三名学生以情景模拟的方式,表演自己与父母进行沟通的过程。PAC理论又称相互作用分析理论、人格结构分析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于19世紀50年代在《人们玩的游戏》一书中提出的一套PAC人格结构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的个性是由Parent(父母)、Adult(成人)、Child(儿童)三种比重不同的心理状态构成,三种状态在每个人身上交互存在,也就是说这三者是构成人类多重天性的三部分:“父母”状态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统治、训斥、责骂等家长制作风;“成人”状态表现为注重事实根据和善于进行客观理智的分析;“儿童”状态象征婴幼儿一般的冲动,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在学生三三合作表演结束后,笔者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表演过程中的感受。有的学生分享道:“扮演妈妈这个角色,让我能够换位思考,体会到妈妈的感受,也对妈妈有了更多的理解。”有的学生说:“突然要求自己尝试换一种理性的方式与父母沟通,挺不适应的,但确实感觉气氛缓和多了。”需要说明的是,运用角色扮演法创设情境,教师要特别注意营造安全、非批判的分享氛围,让那些哪怕是防御心很强的扮演者都有勇气去分享自己真实的感受。

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心理课上运用的教学方法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要根据不同学生团体不同的心理特点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教学主题需要,进行合理的教学方法组合,切实发挥团队的相互支持作用,促进学生积极分享、真实分享,进而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

(三)选择恰当主题,开展分组讨论,促使学生积极分享

心理课的讨论环节与分享环节是相辅相成的:讨论环节是分享环节的基础,分享环节是讨论环节的总结和升华。大多数心理课都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因此合理的分组方式、问题设计、讨论时机和时长以及讨论规则等,都对讨论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分组需要同时考虑各组学生的人数、特质、能力、性别及学生的个人意愿,甚至需要根据不同的课程主题做出灵活的调整分组。

心理课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真正的心理需求,基于学生的心理困惑或心理需要设定课程主题,组织开放性的讨论话题,引导学生针对话题展开深度思考和分组讨论,通过生生交流实现心灵碰撞,有效促进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切实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需要说明的是,心理课上的话题讨论需要明确一些重要的讨论规则,如:认真倾听彼此的想法和感受,相互尊重和包容;话题讨论时间不能过长或过短,过长会导致学生因无话可说而陷入跑题的混乱局面,过短则会导致交流探讨不够深入;等等。以笔者执教过的一节心理课“如何维护个人边界”为例,在讨论“如何守护个人边界”这一问题时,笔者给各个小组分别提供了一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个人边界被侵犯的真实案例,让每个小组围绕案例讨论同一个话题“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处理”,设定的讨论时长为10分钟。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笔者会适当在组间走动,监督学生的讨论情况,避免学生跑题、打闹,做与讨论无关的事情。在分享自己的处理方法时,有学生分享道:“每个人设定的个人边界不一样。你不说出来,别人或许会默认你和他的边界一致。所以,我们可以尝试通过相互沟通,让别人清楚自己的边界。当然,我们还应学会尊重别人的边界。”也有学生说:“有时候你对小事都无所谓、不计较,会让人觉得你是个没有边界的人。所以,我们应该从小事开始,学会拒绝超越自身边界的事情。”

三、初中心理教师执教心理课的注意事项

(一)注意恰当回应

初中心理课上的恰当回应包括课堂回应与课后交流两个方面。

1.课堂回应。课堂上,当学生分享自己的真实感受或想法时,教师应做出恰当的回应。在实际教学中,恰当的回应与心理咨询时的回应技巧大体一致,包括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共情、自我暴露等。首先,教师的无条件关注会增强学生分享的信心,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心理教师必须明白,在心理课上,学生的分享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只要是真诚的分享,都应得到理解和接纳。教师不应对学生的分享做出过多是非性质的判断或评价,即使有的分享不符合主题或不符合道德规范,也要循循善诱,使学生回到分享的正题,慢慢使学生学会自主探析自己的真实体验,进而升华认知,习得经验,促进心理发展。其次,教师的共情可以让心理课上的学生分享不断走向深入。当有学生谈及某些令自己感到羞愧的话题时,如果教师能够通过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做出回应,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自我暴露被老师理解和接纳,学生就会沿着教师的提问继续进行更深入的分享。最后,教师可以偶尔运用自我暴露的技巧,结合自身经历、身边见闻等引导学生对当下的价值取向进行深度探讨,为的是给学生提供多元的视角,帮助学生发现每一种主流论述之外,还有一些不是那么绝对正确但依然客观存在、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表达。许多所谓的标准,并不是唯一正确的标准。教师让学生发现多元价值存在的合理性,可以使学生拥有更为开放的心态,学会包容和接纳他人与自己的不同。需要说明的是,自我暴露之所以是一种可以偶尔使用的技巧,是因为它需要教师在知识、价值观和人生观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和体会,且教师的自我暴露必须以促进学生实现心理发展为前提。教师的自我暴露能够增进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自我开放,让更多的学生愿意在团体中暴露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想法。

2.课后交流。课后交流是心理课分享环节的课外拓宽与延伸,可以让教师看到学生更加丰富、细致的内心世界,是心理教师发现学生个性化心理状态的有效方式。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有些学生的分享无法在课堂上完成,或者有些学生不想在课堂上暴露自己的隐私,教师对此可以做出灵活处置,将这些学生的分享适当安排在课后进行。学生既可以在课后与自己信任的小伙伴分享,也可以走进心理咨询室,与心理教师进行单独沟通。例如,在执教“防止校园欺凌”心理课时,有的学生不敢在课堂上当众分享自己被欺凌的经历或者曾经看到的别人被欺凌的经历,担心遭到同学异样的目光,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写信给老师或者课后单独到办公室找老师的方式与老师进行课后沟通,将课堂上未能分享的心理体验放到课后,帮助学生打开心结,实现心理健康发展。

(二)注意观照自我

在心理课的分享环节,有些分享可能会触及教师内心深处的伤痛,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教师对学生的“攻击”,或者教师在课后需要很长的时间进行自我创伤修复。为此,教师在选定好心理课的活动主题之后,要对课堂分享做好充分的预设,注意观照自我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如果教师忽略对这些问题进行充分的预设及应对处理,可能会影响到心理课上与学生信任关系的建立和分享活动的有效开展,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心理教师尤其需要经常性地观照自我,加强自我心理建设,着力发现自身在潜意识中刻意回避的内心脆弱部分,经常问自己“为什么这件事情对我来说这么重要”“我有什么新的发现”“我从中可以得到哪些有效的应对经验”等,从中发展自我认知,塑造更完整、适应力和胜任力更强的心理教师形象。

(三)注意分享总结

课堂总结可以升华心理课的分享效果。教师在学生进行分享的过程中,要学会适时总结和提炼核心观点,适当板书每个学生分享的内容要点,为分享环节结束后的总结環节做好准备。教师在对学生的分享进行总结时,既应注意简要回顾、总结每一个学生分享的真知灼见,也要提炼出每一个学生分享的要点,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分享的内容是被老师重视的,从而增强学生在分享过程中的自我效能感,让学生在今后的心理课上有更稳定的分享欲望。此外,教师还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分享的内容和观点,切实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心理课分享环节的教学,除了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把握好教与学的技巧,还需要教师在课前有所准备、课后有所拓展,毕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学,它以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为目标,而素养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首先,对于那些需要学生深入探索自我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受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在课堂上的自我探索往往不能深入、不够充分,这势必会影响分享环节的有效性。为此,教师可以考虑给学生安排一些课前任务,将自我探索适当前移。其次,在心理课的课堂上,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活动和分享过程,倾听学生分享的内容,可以大致掌握学生的心理体验和经验习得,并可据此设计一些适量的课外拓展作业,包括写个人心得体会、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一定量的活动作业等。课后拓展作业是心理课教学反馈的重要方式,可以为教师不断改进分享环节教学提供重要参考。

总之,分享环节是初中心理课中关键的教学环节,教师要正确认识分享环节的教学价值,不断积累分享环节的教学经验,在有效解决分享环节学生团体动力不足、教师指导分享方法欠缺等问题的基础上,适时总结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分享的教学技巧,同时注意总结教师自身的课堂回应技巧、加强自我心理建设、梳理学生分享的心理体验和经验,让分享环节真正体现出心理课的特点,使其更有心理味,更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石建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涵研究述评[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17):4-8.

[2]蔡中元.如何上好心理课:从课堂分享到团体动力[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30):36-38.

[3]钱璐.体验式教学在心理课中运用的基本路径[J].江苏教育,2018(72):33-34.

[4]孔翠.心理课分享环节策略探析[J].江苏教育,2017(16):61-62.

[5]卓秀芳.如何在初中心理课堂中提高学生分享的积极性[J].当代教研论丛,2018(5):84-85.

[6]单佳楠.提高心理课堂分享环节有效性的探究分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35):29-33.

猜你喜欢

心理课教学技巧注意事项
夏季使用农药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请四大名著的作者吃饭,有哪些注意事项
同课异构
心理课片段教学技巧探索
教师的自我暴露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探讨计算机网络课程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的方式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