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低龄儿童厌学的家庭因素分析及相关建议

2023-02-21韦家念卢锦珍

广西教育·A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家庭因素厌学小学教育

韦家念 卢锦珍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选取河池市天峨县5所农村小学1—4年级的320名学生及其家长为调查对象,研究农村低龄儿童厌学与其家庭多方面因素的关系。研究表明:农村低龄儿童总体表现出轻度厌学倾向;家庭结构对农村低龄儿童厌学不产生显著影响,但父母学历和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会对学生厌学产生显著影响。为避免农村低龄儿童因厌学而辍学,家长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家庭教育水平,学校应给予家长必要的指导,政府则应为培养合格家长加强相关服务平台的建设与管理。

【关键词】农村低龄儿童 厌学 家庭因素 分析 建议 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31-0012-05

2017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要求进一步防控义务教育学生失学辍学,为“避免因学习困难或厌学而辍学”,提出了提升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因地制宜促进农村初中普职教育融合、建立健全学习困难学生帮扶制度等一系列保障措施。尽管如此,在偏远的农村小学,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因学习困难或厌学而辍学”的学生。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除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方面的原因,还有学生家庭情况和学生的思想、心理状况等方面的原因。为此,从低龄儿童抓起,研究和解决农村低龄儿童的厌学问题,对于做好义务教育阶段的“控辍保学”工作以及促进农村儿童的学业进步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便于研究和讨论,我们将农村低龄儿童界定为小学1—4年级的学生。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培养的关键期。在农村小学,1—4年级的学生厌学问题对其学习态度培养及未来学业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在一所农村学校,我们曾对经常不写作业、经常在上课时开小差的8名1—4年级学生进行了个别访谈,结果发现:8名学生均不知道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且不喜欢上课;6名学生的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没有任何要求,1名学生的父母要求孩子语文和数学达到及格、英语达到45分,另有1名学生的父母要求孩子语文和数学达到70—80分;多数学生表示,自己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部手机,可以“痛痛快快地玩游戏”。这表明,这些学生的厌学或许与家庭因素存在一定的关系。

查阅文献可知,有关学生厌学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学校教育、教师教学、学生个人、家庭教育及社会影响等方面分析厌学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少有以家庭因素为切入点研究农村低龄儿童厌学问题的文章。基于个别访談中发现的问题,我们认为,从家庭因素切入对农村低龄儿童厌学问题的研究很有必要。

二、研究过程及结果

我们以河池市天峨县(以下简称天峨县)5所农村小学1—4年级的学生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50份,其中有效问卷320份,有效率为91.4%。有效问卷中:男生150人、占比为46.9%,女生170人、占比为53.1%;学生年龄集中在7—10岁,个别为11岁。

(一)农村低龄儿童厌学情况调查

我们采用杜宁娟编制的《低龄儿童厌学量表》(以下简称《量表》)筛查农村低龄儿童厌学问题及厌学程度。该量表共设计了22道题,依次覆盖学习表现、消极情绪态度、外部归因、学习低效能感四个维度:第1—6题为学习表现维度,第7—13题为消极情绪态度维度,第14—18题为外部归因维度,第19—22题为学习低效能感维度。在该量表中,第1—6题选“是”“不是”分别记0分和1分,第7—22题选“是”“不是”分别记1分和0分。结合调查对象的特征,测量总分在1—7分、8—14分、15—22分范围内的,分别界定为轻度厌学、中度厌学和重度厌学。调查结果显示,被测量学生整体存在轻度厌学倾向,其厌学均值为4.296 9;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既有得分高达17.00分的严重厌学学生,也有得分为0.00分的完全不存在厌学倾向的学生。

(二)农村低龄儿童家庭情况调查

关于学生家庭情况,我们主要从学生父母学历、家庭结构、家长辅导作业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农村低龄儿童父母的学历,初中及初中以下的最多(父亲占71.8%,母亲占72.8%),其次为高中(父亲占21.9%,母亲占14.7%),专科及专科以上的极少(父亲占6.3%,母亲占12.5%);从家庭结构来看,占比由大到小依次为多成员家庭(占32.8%)、核心家庭(占24.1%)、单亲家庭(占19.7%)、隔代家庭(占15.6%)、再婚家庭(占7.8%);家长辅导作业方面,其占比由大到小依次为从不辅导(占26.9%)、每天都辅导(占23.4%)、一周辅导1—2次(占20.0%)、一周辅导3—4次(占15.6%)、一周辅导5—6次(占14.1%)。

(三)家庭诸因素对农村低龄儿童厌学状况的影响

我们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测量天峨县农村低龄儿童厌学问题与其家庭诸方面因素的关联程度,得出了下面的研究结果。

1.父母学历的影响

测量结果显示,天峨县农村低龄儿童父亲、母亲学历与孩子厌学之间的积差相关系数r分别为 -0.227(P<0.05)和-0.202(P<0.05),由此可知,父母学历与孩子厌学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显著低度负相关:父母学历越高,孩子厌学程度越低;父母学历越低,孩子厌学程度越高。变量间可决系数R2=0.227,表示其中一个变量可以解释另一变量总变异的22.7%。

2.家庭结构的影响

测量结果显示,天峨县农村低龄儿童家庭结构与孩子厌学之间的积差相关系数r=-0.034,P=0.546>0.05,由此可见这二者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3.家庭教育的影响

关于家庭教育的影响,我们主要研究了家庭学习监控的影响、对孩子进行学习品质培养的影响以及关心孩子学习生活的影响三个方面。

(1)家庭学习监控的影响。主要指的是家长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管控和对孩子作息时间的监管两个方面。

其一是家长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管控的影响。近年来,电子产品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导致不少青少年因沉迷网络游戏而荒废了学业。采用单因素方差进行分析发现,农村低龄儿童父母对电子产品的管控情况对孩子厌学的影响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F=39.201,P =0.000<0.01)。采用图基法进行事后多重比较研究可知,父母对电子产品的管控程度对孩子厌学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进行排序,依次为完全不管控、很少管控、特定时间段管控、较严格地管控、很严格地管控。也就是说,父母管控程度越低,孩子厌学程度越高。

其二是家长对孩子作息时间监管的影响。家长对孩子作息时间的监管主要指的是节假日父母对孩子作息时间的监管。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进行测量,发现父母在节假日是否对孩子作息时间提要求与孩子厌学这两个变量之间呈现显著低度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78(P<0.01)。这表明,对孩子作息时间要求越严格,孩子厌学程度越低;要求越宽松,孩子厌学程度越高。两个变量间的可决系数R2=0.228,表示其中一个变量可以解释另一变量总变异的22.8%。

(2)家庭对孩子进行学习品质培养的影响。学习品质培养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引导、学习习惯培养、学习计划指导和考试分析指导四个方面,其影响如下。

其一是学习目标引导的影响。《量表》要求父母回答“当孩子学习主动性差,学习目标不明确时,您想方设法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目标”这一陈述与其实际做法的符合度,之后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测量其实际做法与孩子厌学的相关性,发现这两个变量之间呈显著中度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59(P<0.01),表明父母引导孩子树立学习目标的可能性越大,孩子的厌学程度越低;父母引导孩子树立学习目标的可能性越小,则孩子的厌学程度越高。变量间可决系数R2=0.434,表示两个变量可互相解释对方总变异的43.4%。

其二是学习习惯培养的影响。研究发现,父母在“孩子一年级开始,您就很注重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的实际做法与孩子厌学之间呈现显著中度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63(P<0.01),表明父母对孩子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视程度越高,孩子的厌学程度越低,反之亦成立。两个变量间的可决系数R2=0.440,表示其中一个变量可以解释另一变量总变异的44.0%。

其三是學习计划指导的影响。《量表》要求父母回答“您每个学期都会指导孩子制订学习计划”这一陈述与其实际做法的符合度,然后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陈述符合度与孩子厌学程度的差异,发现父母是否帮助孩子制订学习计划对孩子厌学的影响呈现出0.01水平显著性(F=24.516,P =0.000<0.01),采用图基法进行事后多重比较研究进一步发现,该陈述的符合度对孩子厌学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完全不符合、不太符合、一般、比较符合、非常符合,即父母越重视帮助孩子制订每学期学习计划,其孩子的厌学程度越低。

其四是考试分析指导的影响。研究发现,父母在“每次考试您都和孩子做考试分析,并指导孩子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这一方面的实际做法与孩子厌学这两个变量间存在显著差异(F=23.125,P =0.000<0.01),采用图基法进行事后多重比较研究进一步发现,该陈述符合度对孩子厌学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完全不符合、不太符合、一般、比较符合、非常符合,即父母越能做到和孩子一起做考试分析,孩子的厌学程度越低。

(3)关心孩子学习生活的影响。我们认为,关心孩子学习生活主要体现在家长与班主任的沟通情况、作业辅导频率、安排家务频率及鼓励孩子融入校园生活四个方面,各方面情况的影响如下。

其一是与班主任沟通情况的影响。《量表》要求父母回答“您很关注孩子的成长,当发现孩子有不喜欢写作业、对学习不感兴趣等厌学情绪时,您会主动与班主任沟通,共同探讨解决办法”这一陈述与其实际做法的符合度,并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测量其做法与孩子厌学的相关性,发现两个变量之间呈现显著低度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90(P<0.01),即父母发现孩子厌学后主动与班主任沟通的概率越大,孩子厌学程度越低。变量间可决系数R2=0.240,表示这两个变量可互相解释对方总变异的24.0%。

其二是作业辅导频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父母辅导作业频率对孩子厌学的影响,发现二者呈现0.01水平显著性(F=13.119,P =0.000<0.01),采用图基法进行事后多重比较研究进一步发现,父母辅导作业频率对孩子厌学的影响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从不辅导、一周辅导1—2次、一周辅导3—4次、一周辅导5—6次、每天都辅导,即辅导频率越低,孩子厌学程度越高。

其三是安排家务频率的影响。家长培养孩子劳动意识,安排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的频率与孩子厌学之间的积差相关系数r=-0.278(P<0.05),表明二者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负相关,即家长安排孩子做家务的频率越高,孩子厌学程度越低。两个变量间的可决系数R2=0.077,表示其中一个变量可解释另一变量总变异的7.7%。

其四是鼓励孩子融入校园生活的影响。《量表》要求父母回答“您常常鼓励孩子去参加学校的各种比赛,指导孩子如何融入班集体、如何与其他同学交朋友”这一陈述与实际做法的符合度,之后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家长实际做法对孩子厌学的影响,发现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F=21.052,P =0.000<0.01)。采用图基法进行事后多重比较进一步发现,该陈述符合度对孩子厌学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完全不符合、不太符合、一般、比较符合、非常符合,即父母越经常鼓励孩子融入校园生活,孩子厌学程度越低。

三、研究结论及相关建议

(一)研究结论

基于上述调查结果及相关分析,可得出如下研究结论。

在偏远的农村小学,大多数低龄儿童学习态度端正,对学习充满热情和信心,但也有少部分低龄儿童觉得学习枯燥无味,以各种方式逃避学习。也就是说,农村低龄儿童部分表现出轻度厌学倾向。

进一步分析农村低龄儿童厌学与家庭因素的关系,可发现父母学历和家庭教育会对农村低龄儿童厌学产生显著影响。首先,父母的学历越高,越能对孩子采取科学的教养方式。其次,父母的有些教育方式方法会对农村低龄儿童厌学产生显著影响。如:父母对电子产品的管控越严,孩子厌学程度越低;父母辅导孩子作业的频率越高,指导孩子制订学习计划和进行考试分析越积极,越经常鼓励孩子融入校园生活,孩子的厌学程度越低。此外,家长经常安排孩子做家务、引导孩子树立学习目标、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发现孩子厌学后主动与班主任沟通以及对孩子作息时间实施严格监管等,均与孩子厌学呈负相关。

值得说明的是,家庭结构对农村低龄儿童厌学不产生显著影响。调查发现:核心家庭中,很多农村低龄儿童存在厌学倾向;而单亲家庭、再婚家庭、多成员家庭和隔代家庭中,有不少孩子热爱学习。这说明,家庭结构对农村低龄儿童厌学不产生显著影响。

(二)相关建议

1.给家长的建议

鉴于农村低龄儿童厌学对儿童后续的学业成就具有重要影响,且父母的家庭教育对农村低龄儿童厌学具有显著影响,建议农村低龄儿童家长在孩子的学业起步阶段,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对孩子的正面引导,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首先要引导孩子明确学习目标,培养社会责任感,涵养家国情怀,促使孩子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明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他(她)的一份力量,他(她)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基础。其次要引导孩子制订学习计划,并将学习计划落实到每天的学习过程当中,使学习过程井然有序。最后要引导孩子逐步学会进行考试分析,清楚自己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后续的学习目标,培养“会学习、会反思”的学习品质。

(2)加强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干预,提高孩子的自我管控能力。首先,家长应对孩子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行为进行严格管控。低龄儿童身心发育尚未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行为控制能力较弱,而手机游戏的趣味性、挑战性又对他们充满了诱惑。为使孩子专心学习,教育部已明文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入校。孩子节假日回到家中,父母应对孩子玩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行为加强管控,不让孩子玩手机,也不要给孩子买手机。其次,应对孩子的作息时间提出严格要求。《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了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父母可据此对孩子的作息时间提出要求,如规定孩子每天晚上9:20前入睡、早上7:30起床,并严格监督孩子执行,培养孩子规律作息的习惯。最后,要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劳动素养。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中重要的一环。《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要求家长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安排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给孩子安排适当的家务和农活,磨炼他们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3)加强家校协同,不断提高自身的育儿水平。首先,家长应积极参加学校安排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指出:父母应与学校密切配合,积极参加学校提供的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活动,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家长应全力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活动。这既是为人父母的责任,也是法律上的义务。家长应在提高自身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的同时,与学校共商育儿良策。其次,家长应鼓励孩子积极融入校园生活。孩子刚进入小学阶段时,家长要教会孩子与同学和老师相处的礼仪,鼓励孩子多参加学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最后,家长应认真辅导并检查孩子的家庭作业。三年级有书面作业后,家长应留意孩子在写作业的过程中的情绪变化:当发现孩子有不喜欢写作业、对学习不感兴趣等厌学情绪时,要主动与班主任沟通,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和问题,针对问题探讨有效的解决方法。

2.给学校的建议

(1)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向家长传授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作为专门的儿童教育机构,学校应在提高家长育儿素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指出,学校应当根据家长的需要,邀请专家学者,给家长们传授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推进落实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在农村地区,学校更应注重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育儿方法传授给家长,促进农村家长形成对家庭教育的正确认识,使他们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2)加强家校合作,与家长共商育人良策。针对农村家长对孩子学习关注度不足的问题,农村学校教师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把学生的在校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例如,当学生出现迟到、早退、迟交或不交作业等不良行为时,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情况,家校协同,共同做好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干预工作。当学生出现厌学情绪时,班主任要提醒家长在学习方面多赞扬和鼓励孩子,呵护孩子的学习热情,增强其学好知识的自信心。当留守儿童出现厌学情绪时,班主任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动员家长尽可能回到本地,回到孩子的身边监督和教育孩子。

3.给政府的建议

(1)统筹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政府部门要深入了解农村家长的育儿理念,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现代教育理念,帮助家长提高认识,引导家长运用合理的教养方式,做好家庭教育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统筹推进家庭教育信息化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开设公益性网上家长学校和网络课程,设置服务热线,提供必要的线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因此,政府部门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把为家长提供免费且有效的家庭教育服务平台提上日程,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理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将家庭教育纳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了政策推动、专业带动、评价促动、平台联动四轮驱动的青羊模式;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启动了“家庭教育指导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活动,在街道、社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推动了社会资源的开放共享;2023年,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开展了寒假家庭教育专题讲座,为很多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乡镇政府可以借鉴和学习以上城市地方政府的做法,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落到实处。

(2)强化家长学校管理,推動培养合格家长。因知识欠缺和教育观念滞后,部分农村家长不仅不能辅导孩子写作业,而且缺乏基本的家庭教育意识和经验。很多农村父母长年在外打工,把孩子留给祖辈照看,自己则很少关心孩子的学习。虽然我国很早就推动设立了家长学校等家庭教育指导机构,但这些机构还未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政府应强化对这些机构的指导,推动培养合格家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辖区内各类家长学校进行指导。近年来,山东济南市开设了“父母大学”,将学生心理健康、生涯发展等内容融入家庭教育课程,执教此类课程的教师会在课前通过问卷调查、家访等方式了解家长需求,完善课程内容。乡镇政府可以借鉴这种做法,根据当地家长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监督和指导当地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和家长学校有针对性地开设对家长有益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课程。

总之,农村低龄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与教诲。本研究表明,农村父母在低龄儿童学习问题上的积极引导、干预和帮助,对帮助孩子克服厌学情绪有重要作用;父母在孩子学习上的消极无为,则很容易导致孩子厌学。因此,农村地区的家长要正确认识家庭因素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利的家庭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闵炜.农村儿童厌学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2]刘泽佳.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小学生厌学问题的调查研究[D].赣州:赣南师范大学,2018.

[3]张家龙,王振娟.农村中小学生厌学原因及对策初探[J].基础教育论坛,2020(31):61-62.

[4]杜宁娟.低龄儿童厌学量表的编制[D].赣州:赣南师范学院,2014.

猜你喜欢

家庭因素厌学小学教育
新形势下探究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厌学心理的矫治探究
一例学生厌学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受教师欢迎的幼儿家庭因素研究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多子女家庭对中职学生行为习惯影响个案研究
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女大学生的“厌学”现象研究及探讨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