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闲说郭贯贞

2023-02-20李志军

牡丹 2023年9期
关键词:白马寺老郭大嫂

李志军

洛阳的几位文友到风穴寺夷园做客。

闲聊中,我问:“郭贯贞,你们认识不?”大家面面相觑,都没听说过。我把手机上存的几篇诗文发给他们看。

王小朋说:“散淡,醇厚,悠长,有民国大家的范儿。”一位美女说:“有的小品,寄禅境于山水,或可追到明(代)。”一位诗人说:“诗词格调更高。随手就是,并且不着痕迹。”

“如此高手,怎么不发作品呢?”

“他是懒得写。”

大学时,我在校学生会。有一年全校举办征文大赛,第一名竟被艺术系的郭贯贞拿去了。我颇感意外,让他们系的学生会干部彭西春介绍认识,一下子就成了好友。我过生日,在一起豪饮,他大醉三天才醒来。惺惺相惜,性情相投,当然要结拜兄弟了,他是大哥,还有个三弟尤豫西在成都。

大嫂就是《石塘印象》中“外语系那个漂亮的女生”。大哥有一张人人羡慕的“想咋证”(“咋”是个替代词,方言应念zhua(发四声),就是想干啥干啥的意思)。大嫂压根儿不管他,只管自己的宠物。宠物也很别致,是鸡。每只鸡都有名字。叫了一声“凯瑞”,一只芦花大公鸡跑来了;叫声“艾莉”,一只大白母鸡跑来了。养鸡子,气味大。两人约法三章,鸡子不能在客厅书房里游逛。一天他提前回家,看见大嫂一只手打电脑,一只手托了一只老母鸡。两个“女人”呢呢喃喃说着悄悄话。

大嫂终于访问虚堂——贯真的工作室了,说:“哎哟,字写得不错嘛。”

老郭举办画展,她惊讶地说:“你会画画呀?”大哥的眉毛拧到了一块儿:“你忘了?上大学我是什么专业了吗?”

公众号上连载郭贯贞的随笔,大半年了,她才看到:“咦!嫁了个作家!”

小朋他们笑了:“这样的老婆才能养出这样的老公,这样的老公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

大哥真的很懒。我帮他制订过无数的写作计划,都在他的太师椅上泡汤了。

除了每年到山里写生和偶尔的访友,他基本上足不出户。把门一关,天天泡在虚堂里,临帖、画画、读书、喝茶。他说这叫相互滋养,于是便“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了。

不过,老郭并不寂寞。因为为人单纯、真诚,朋友自然就多了。大家也都喜欢那里满是书香而又轻松淡雅的氛围。他甚至装修了一个标间,用来招待远方的客人。

他有两条高压线。一是择友,极挑剔,品行不端者,坚决拒之门外。一是对白马寺纯净的、无上的情感。有一次,一个同学请他吃饭,开了句僧人的玩笑,他的脸霎时就变了,此生不再相见。他写诗文,从不用曲笔,更没有矫饰,这就是文人的风骨吧。

老郭在白马寺做了多年的义工,负责文化艺术这一块儿。因他的发心,白马寺开办了“佛学研习班”,我只管讲课。他是班主任,杂事全是他的,包括我的吃喝住行。他的体贴、细腻,让我这个向花甲之年飞奔的人,时时品尝到做小弟的温馨。

一天早上,他开车出去,还没到大门口,咚的一声:“坏了,车掉坑里了!”

哪里有坑?高血压犯了,一头栽到副驾驶位上了。

在医生家的小院子里,石桌上摆着烧鸡、花生米。他左手扎着针头,树上悬着吊瓶,右手高举酒杯,正与丁大夫干杯呢。

我推门一看,哭笑不得:“老丁,你到底是不是医生?”

老丁眼一瞪:“开玩笑!酒是百药之王。”

朋友问:“血压高不高?”老郭说:“不量不高。”

朋友提醒他服药,他说:“喝酒可以降压。”

朋友说:“酒后反弹,血压更高。”

他笑了:“刚要反弹,酒又到肚里了。”

同为酒中人,门派不一样。我是“战国系”的,平时不喝,一坐上酒桌,如同壮士临阵,划拳耍牌,一番混战,不醉不归。他是“春秋系”的,中午晚上,每顿三两酒,还要有君子之风。大嫂做四菜两汤,我俩碰着喝。刚到兴头上就结束了,很不爽。谁让人家是老大呢!

老郭把写诗填词当作了日记,越写越好。

疫情隔离,大家都在凄苦不安。他的这一组诗词,简直绝了。《浣溪沙·困居第三日》:

萝卜青蔬日三餐,粗茶淡饭亦清欢。开心当下便神仙。

落叶流红经岁事,风声鹤唳绝尘烟。还期一梦入禅关。

再如《浪淘沙令·困居第五日》:

世事只难言,应景何堪,柴门酒肆掩重关。最是秋风悲老木,缕缕愁烟。

独坐莫贪欢,日日清闲,诗心梦里写秋川。腕底风声云带水,处处青山。

随笔是硬逼出来的。国学博览馆的公众号上有个栏目,王澄先生知道贯贞的文笔好,命他一周写一篇文章。先生在前面拉,我在后面推,便有了这本文集。

捧着厚厚的书稿,和在微信上断断续续地读,感觉截然不同。

大哥打开了我一扇尘封很久很久的门。时空在穿越,人生在叠加,山川化为琴弦,岁月酿成美酒。我陪着他一起微笑,一起流泪,一起激越,一起旷达。

沿了溪畔的小路逆流而上,在古榕巨大的清樾里穿行。树干上都穿了厚厚的苔衣。藤萝那长长的须,挂地而起。叶缝间不时泄下的光,洒在身上,如金缕玉衣。三里许,便入得仙山佳地。但见青屏半露,云岚全出,四山围合,一水中流。梵呗起于云外,钟磬止于松杪。青竹半隐之处,绿蕉淡抹之间,有青舍一栋,这便是东山寺了。

这样的所在令人神往。

虎子原本是妻子单位机房里值班的猫,同其他员工一样,是有口粮和卫生费的。到我家以后,初时与班班总有点格格不入,好像正式的职工看无业的游民。

这样的文字就耐人寻味了。

不,远不止这些。深情的、优雅的字里行间,汩汩流出的是生活,是记忆,是诗意,是画境,是古趣,是幽思。

这是一个心灵的空间,是他和无数的亲人、诗人、高僧、哲人共同营造出来的永远的后花园。

猜你喜欢

白马寺老郭大嫂
基于UGC数据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
大嫂大,二嫂小
记白马寺(新韵)
井匠老郭
白马寺的文化内涵
老郭和他的红色收藏
道具
关系好
佛教中国化与现代化问题研究
街上来了新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