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网络文艺的守正与创新

2023-02-18陈定家

关键词:网络文学二十大文艺

陈定家

(1.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9;2.中国社会科学院 文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脉所在,是一个民族深层的精神依托。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体现着其整体的积淀和记忆,也体现着这个国家或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凝聚力[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的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2]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申守正创新,他指出,要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守正创新是新时代网络文艺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网络文艺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坚守正道、勇于创新,才能打造出更多优秀的网络文艺作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提升中华文化自信力,铸就当代文艺新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有人用高度、广度、深度、温度、力度来描述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重要意义。“五度”是对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回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其实,我们以“五度”来描述党的二十大理论创新的意义也恰如其分。众所周知,理论创新源于社会实践。“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离开了实践,理论就变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3]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了社会实践和理论创新“没有止境”的观念,并进一步提出要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还特别强调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没有止境”的社会实践和理论创新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自信自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的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历程,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前提下,坚定“四个自信”,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把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阶段,为此,广大文艺工作者们“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2]。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守正创新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并对为什么要坚持守正创新和如何守正创新等问题作出了意味深长的回答。“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在讨论如何坚持守正创新的问题时,报告强调,要守正就必须以科学态度和求真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要创新就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2]。

党的二十大报告“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这里,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这一根本制度的关键所在。实际上,这一根本制度也为当代文化与文艺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和可靠的基本遵循。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为此,报告对“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之基本原则作出了创新性阐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2]。

具体到当代文艺思想建构领域,如何更好指导中国文艺实践的理论创新,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当代文艺创新和发展迫切需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尊重规律、与时俱进的理论指引。关于这一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提出的一些新论断和新要求值得密切关注:“新时代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2]这些论述,也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当代文艺思想史体系建构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如理论创新、核心价值观、文化传承与传播、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网络生态和意识形态导向等,这些都是当代文艺理论“三个体系建构”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表面上看,报告所说的“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似乎与文化、文艺缺少直接关联,但实际上这种“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在深化文化改革和促进文艺发展方面表现得相当突出。单就党的二十大召开前有关部门实施的一系列重大文化建设工程而言,文化与文艺类项目取得了不少可圈可点的成绩,令人欢欣鼓舞。例如,党史展览馆的落成、国家版本馆的建立、中国历史研究院的竣工等,都为当今中国增添了富有时代意义的文化新地标;黄河、大运河、长城、长江和长征等文化公园,更是成为了国家文化新名片;中华文明探源项目进展顺利,“考古中国”领域更是捷报频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文物和古籍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领域都相应取得了可喜进展。所有这些展现国家文化形象的大工程、大项目,不仅在文物文遗保护、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做出有益探索,而且在体现中国化文艺观和时代化审美性等方面,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必将对当代和未来的文化创新和文艺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此外,上述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在艺术生产方面也不乏可圈可点的表现。有关方面的国情调研及其统计数据表明,当今中国不仅文艺图书、电视剧、动漫等领域的生产规模跃居世界第一,电影市场规模屡创纪录、银幕数和票房收入也屡屡排名全球第一。文艺精品在引领方向、凝聚力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影《长津湖》、电视剧《山海情》《觉醒年代》等主旋律文艺作品的“破圈”传播成就了一批铭记时代气象的精品力作。近十年来,我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精品数量增多,质量提升增速,增强了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在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系统化探索。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后,《未来中国》等文艺节目、《运河边的人们》等电视剧、《这十年》系列网络视听节目既获得了专家的充分肯定,又得到了观众的高度好评。其他优秀作品,如理论节目《思想耀江山》、电视剧《我们这十年》《县委大院》《大考》、文艺节目《我们的新时代》、纪录片《十年逐梦路》等成功地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地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4]。

今天,中华民族正处在一个日益繁荣昌盛的伟大时代,每个生活在这个巨变时代的文艺工作者,理应有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大格局、大胸怀、大气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全面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自觉自愿地做一个与时代同行的艺术家,力争创作出与历史辉映的优秀作品。这既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肩负的历史担当,同时又是时代赋予每个作家艺术家的光荣使命。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握正确创作导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号召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2]。自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贡献力量,已成为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热门话题之一,“人民”一词在各大媒体文章中呈现爆炸式增长,在众多抢眼高频词汇行列中名列前茅。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人民”一词出现过86次。毛泽东同志认为,文艺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坚持和发展了“文艺应为最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的观点,创造性地解决了文艺为什么人服务以及如何服务的问题。在对待如何普及与提高的问题上,毛泽东旗帜鲜明地坚持了人民至上观念和为人民服务思想:“普及是人民的普及,提高也是人民的提高。”总之,“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毛泽东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学习鲁迅的“孺子牛”精神,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创造出更多为人民大众欢迎的优秀作品。

邓小平《在中国文艺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人民”出现了34次。他希望,文艺工作者能够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邓小平指出,文艺工作者要教育人民,就必须自己先接受人民的教育。文艺工作者只有自觉地从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才能担当起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人民”出现了112次。在这次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用了4 000多字的篇幅深入地探讨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5]

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5]。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等文艺各领域,都要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5]。

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能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根本在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文艺只有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发展繁荣;文艺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具体的人。文艺要热爱人民,如果不爱人民,那就谈不上为人民创作。热爱人民不是一句口号,要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和具体的实践行动。总之,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5]。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了177次。可以说,“人民”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第一关键词。“人民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基本思想,应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所有战略规划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最大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的核心内容之一。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总书记首次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2016年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2021年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以及一系列贺信回信、批示指示中,总书记多次重申了这一重要论述,并作进一步的阐释。

“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基本原理之一。马克思说:“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6]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更是旗帜鲜明地确认了人民作为历史创造者的地位:“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7]历史的经验一再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8]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了解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并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创造条件。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继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我们党“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精髓,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一大重要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新时代特点,对“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了一系列创新性论述。首先,总书记创造性地拓展了“人民”的范畴,指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将作为群体的人民概念与作为个体的具体的人辩证地结合起来;其次,总书记在报告中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文艺、通俗文艺作了系统论述,再次强调“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并再次重申了优秀文艺作品的评价标准。报告指出:“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5]对于一个有使命意识和时代担当的作家艺术家来说,他不仅要明确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而且要自觉地将创作与作品与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有机结合起来。报告中的这一系列论述,既尊重艺术规律,尊重作家艺术家的主体性,又在更高层面上为作家艺术家的探索与创新指明了方向。

有评论家指出,近十年来,中国文艺的整体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中国文艺的发展道路更加坚定明确,众多作家艺术家苦练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我们奉献了诸多精品力作,这也充分展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真理的力量、实践的伟力。坚持把创作向广大人民群众充分敞开,中国文艺的未来必定更加辉煌璀璨[9]。

“以人民为中心”观念和“为人民服务”思想是建党之基和立党之本,人民利益至上是每个共产党人不可忘却的初心和必须牢记的使命。1945年4月,毛泽东在说明《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草案时指出:“正确和错误的标准自然是马克思主义,但人民利益同样是标准。”[10]28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10]19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喜爱、认同、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项重大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即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1]123-124。这五大特征“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方向,要在我国发展的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政策举措、工作部署中得到体现,推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为之努力”[11]164-165,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在此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总结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其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要求[2],凸显人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需要理论创新从实际出发,“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2],“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2],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民喜爱理论、认同理论、拥有理论,让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中扎根,“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12],指导党和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理论创新的诠释,表达了党对人民智慧的重视与信赖。

中国共产党是饱含人民情怀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人民情怀对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实践产生了深刻影响。党的二十大报告蕴含着深厚的人民情怀,表达了对人民地位的尊重、对人民力量的推崇、对人民智慧的信赖、对人民生命的珍视、对人民福祉的关切、对人民评价的关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民情怀的多维内涵。通过党的二十大报告看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有助于深化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及实践要求[13]。

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王伟光同志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演讲中的发言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内涵、特点和整体要求,强调,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中,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同时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从当今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中,深刻把握立足中国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成功的发展道路;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与民族复兴的愿景中,深刻把握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保证。”[1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众所周知,现代化是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复杂系统工程,既涉及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这些重要内容,也包括管理现代化、技术现代化等。从思想发展史的视角看,现代化的核心可以说是思想现代化。王伟光指出,从社会制度、指导思想与发展方式上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立足中国具体实际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人类发展的普遍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普遍规律、共产党执政的普遍规律,又具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特殊规律。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既有特殊的中国意义,又有普遍的世界意义。王伟光进一步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等于资本主义”的神话,用事实证明了实现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拓展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思路和途径,为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探索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之路提供了中国道路、中国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立足本国国情,扎根中国实践的现代化;是坚持党的领导稳步前进的现代化;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现代化;是拓宽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途径,‘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的现代化。”[14]

三、用新媒介讲好中国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中华文明

党的二十大报告向广大文艺工作者发出了“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号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2]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文明的稳步推进,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也一直在快速提升。如何充分全面地满足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理解中国的迫切需求呢?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这方面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一部小说,一篇散文,一首诗,一幅画,一张照片,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一曲音乐,都能给外国人了解中国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都能以各自的魅力去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京剧、民乐、书法、国画等都是我国文化瑰宝,都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要向世界宣传推介我国优秀文化艺术,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魅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5]

新时代以来,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方面一路高歌猛进,在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欢欣鼓舞的成绩。这里以新生网络文艺为例,谈谈新时代以来我国在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华文明方面的一些思想观念和实践情况。有研究者指出:“赓续文脉、讴歌时代、守正创新、奉献人民,构成了新时代十年文艺的鲜明特征。十年来,文艺的人民性得到极大彰显。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高扬现实主义精神,把时代的逻辑、生活的逻辑和创作的逻辑、艺术的逻辑相贯通,紧跟社会前进的坚定步伐,投身人民奋斗的火热实践,从中汲取灵感,萃取题材,讲述故事,塑造人物,推出了一大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15]

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奋斗吧 中华儿女》全景式描绘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壮美画卷,小说《平凡的世界》及同名电视剧作品、报告文学《经山海》、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中国医生》、电视剧《觉醒年代》《山海情》《大山的女儿》、话剧《主角》、评剧《革命家庭》、彩调剧《新刘三姐》、民族歌剧《沂蒙山》、音乐剧《花儿与号手》、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杂技剧《战上海》、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主题雕塑《旗帜》《信仰》《伟业》《攻坚》《追梦》、摄影作品《为天使造像》,以及许多网络文艺精品,或再现党史国史之波澜壮阔,或呈现中华文明之光辉璀璨,或反映时代大潮里的奔涌激昂,或表现平凡生活中的善意暖流,或塑造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或彰显感天动地的中国精神,酣畅淋漓地书写了人民史诗新篇章,极大激发了中国人奋斗圆梦的信心和热情[15]。

新时代十余年来,各种文艺门类在用好新媒介、讲好中国故事方面都有突出表现,其中网络文学尤为引人注目。众所周知,中国网络文学历经二十余年高速发展,给读者带来丰富内容和独特审美体验。进入新时代,网络文学从量的增加转向质的提升,内容改编和衍生开发百花竞放。中国作协发布的《2021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显示,网络文学创作数量、质量均稳步提升,现实题材、科幻题材、历史题材表现亮眼,主要网络文学网站全年新增1 787亿字,存量作品超过3 000万部。近年来网络文学深耕优质内容、创新传播方式、积极走向海外的有益经验值得总结。

(一)借鉴传统以深耕内容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高度契合性。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内容质量是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网络文学发展也遵循这个道理。过去,一些网络文学作品曾出现内容粗糙甚至泛娱乐化倾向。近几年,深耕内容品质、以质取胜成为网络作家的共识,网络文学逐步走上精品化道路。

网络文学不断借鉴传统文学创作手法,扎根于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学土壤。其中,传统文学经典深入生活、观照现实、思想精深的优点,越来越受到网络作家关注。《百年沧桑华兴村》通过一座村庄的变迁,折射建党百年来中国社会进程;《情暖三坊七巷》叙写福州三坊七巷保护改造,探寻城市发展如何接续历史记忆;《冰雪恋熊猫》《幸福在家理》将冬奥主题与美食文化、乡村振兴融合,灵动展现时代气息……以生动文字刻画社会生活场景、反映时代发展潮流、展现民族精神力量,日渐成为网络作家的自觉追求。

以普通人物的奋斗人生折射时代精神,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在这方面为我们留下了无数佳作。网络文学创作者以取长补短的学习心态,在现实题材的广阔道路上开辟网络新篇。《北斗星辰》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研发为主线,刻画科研工作者的奉献精神。作者作为相关科研人员,不仅熟悉专业知识,保证了小说知识内容的准确,而且对科技自立自强有细致入微的深刻体会,让作品有细节、有高度。《三万里河东入海》《奔腾年代——向南向北》讲述普通创业者的艰辛打拼历程,唱响奋斗的青春之歌;《嗨,古建修复师先生》《他以时间为名》通过古建修复、壁画修复故事,弘扬传统文化,表现工匠精神。还有的作品将刚强勇毅、不屈服于苦难的传统武侠小说精神内核,与年轻一代拼搏向上的时代背景相融合,实现个人奋斗与家国叙事的同构,作品激励人心。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网络文学内容会更加厚重,意境会更加深远。一些现实题材、科幻题材网络文学作品探向传统文化宝库,调用古典文学资源;还有的作品在故事背景、意象营造等方面,创造性地进行“故事新编”,令人印象深刻。《知北游》化用《山海经》元素,为奇妙想象注入文化内涵。《廊桥梦密码》学习借鉴《西游记》和传统民间故事叙述手法,以浙闽木拱廊桥为背景,用跨时空对话描绘匠心匠艺。《登堂入室》聚焦瓷文化,出身制瓷世家的主人公宋积云在制造材料、技术手法等方面改革创新,通过主人公成长经历,讲述文化遗产传承故事。

(二)在媒介融合中创新传播

媒介融合是解读网络文学的一个重要维度。从纸质书到电子屏,网络文学诞生;从仅供阅读的文本到影视作品、有声书、文创产品等,网络文学创新传播。短视频、社交应用等各类平台不是与网络文学争抢读者的“对手”,而是网络文学内容形式创新的动力与渠道,促使网络文学向多元视听作品转化。

网络文学的影视转化广受关注。近年来,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编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也日益提升。去年,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目超过百部,涵盖历史、都市等多种题材,《司藤》《上阳赋》《你是我的荣耀》等影视作品引起热烈反响。其中,现实题材影视改编热度高涨,《乔家的儿女》《小敏家》《理想之城》等关注家庭、职场等社会热点话题的改编剧目不断涌现。一些叫好又叫座的网络文学作品在改编过程中扩大了知名度,比如网络剧《庆余年》改编自同名原著的一部分内容,取得收视成果后,改编者依托原著内容、剧情设定又创作了续集。

网络文学改编形式日益多样,而不是仅限于高投入、大制作的影视作品。有声书、微短剧、文创产品等为网络文学内容转化提供多种可能。有的网络小说经过改编,情节更加紧凑,故事体量适中,符合微短剧叙事节奏快的特点。《今夜星辰似你》《长乐歌》等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微短剧作品,浓缩原著故事精华,情节设置巧妙,获得大量关注和点赞。不同艺术形式联动,促成网络文学多形态改编的“破圈之旅”。《大奉打更人》在小说完结后不久,便启动有声书开发,漫画作品上线后也成为平台爆款。另外,角色扮演推理游戏近年来备受青年群体青睐,呼唤作家创作出更多好剧本、好故事。网络文学表达方式、情节设置等方面的社交化特色,正与角色扮演推理游戏不谋而合,可为其提供大量剧本。这让网络文学传播从“线上”走到“线下”,并从受众角度给网络文学创作者提供写作命题,从而反哺创作。

(三)从“作品出海”到“生态出海”

中国网络文学市场发展成熟且稳定,开拓海外市场势在必行。在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下,网络文学借船出海,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16]。有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网络文艺海外市场规模突破30亿元,海外用户达1.45亿人;截至2021年,共向海外输出网络小说10 000余部,实体书授权超4 000部,上线翻译作品3 000余部,相关影视作品输出也取得了可观的实绩。网络文学海外传播在规模扩大基础上不断升级转型,创作者、平台和读者正共同努力,用更新颖的形式、更通畅的渠道把精彩故事推向海外。

网络文学出海模式从作品授权内容走出去,转型为产业模式输出,“生态出海”崭露头角。不止于实体书出版,在线翻译传播、改编传播、海外本土化传播等方式相继出现。其中,海外本土化传播体系的建立影响深远。为跨越语言障碍、增进读写交流,国内网络文学网站纷纷搭建海外平台,及时推出中国网络文学作品译作,同时吸引海外作者踊跃创作。中国网络文学瑰丽的想象和精彩的故事,连同原创、连载、订阅等创作接受模式,都移植到了海外平台。有的平台翻译作品近2 000部,上线作品数万部,拥有7 300万用户;有的平台2021年海外版权输出签约数量超500部,还有的平台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4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在“生态出海”背景下,“IP出海”呈现新样貌。国内网络文学改编形式日益丰富,影视、动漫、游戏多维联动,为海外传播内容创新带来启发。《锦心似玉》等剧登录国外主要视频网站,在上百个国家和地区上线。《恰似寒光遇骄阳》等网络文学改编的漫画在国外市场进入人气榜单前列。多样的改编形式还反哺了原著外译授权合作,《芈月传》《择天记》等剧集在海外热播的同时还吸引了当地读者读原著译本。在翻译作品、国内改编作品影响下,海外本土改编也多了起来。一些网络文学改编影视作品不仅在海外播放,还被当地创作者改编成新的作品。网络文学以多种形式展开跨文化对话,促进了文化交流。

在中国文学源远流长的脉络里,只有30多年历史的网络文学还很年轻,但网络文学在创作者数量、读者覆盖面、改编形式等方面,都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文学新气象。总的来说,网络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媒介科技变革,更离不开生活和传统的滋养。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为内容服务。期待网络文学创作者继续汲取时代生活的源头活水,不断提升内容质量和思想内涵,为海内外受众提供更多文质兼美的作品。

猜你喜欢

网络文学二十大文艺
二十大颂
喜迎党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1942,文艺之春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揭秘网络文学
□文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