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客家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以深圳市坪山区Z园为例

2023-02-10南尚龙

教育观察 2023年30期
关键词:幼儿园资源幼儿

南尚龙

(深圳市宝安区机关第二幼儿园,广东深圳,518101)

特定地域环境可以孕育出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资源。[1]坪山是深圳客家文化主要的发祥地和聚集地,片区有大万世居、盘龙世居、龙田世居以及其他客家围屋建筑100余座,当地人至今还在传承独具本土气息的传统工艺、美食文化和民俗文化。[2-3]这些客家文化资源不仅是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基础,而且是幼儿园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Z园位于深圳市坪山区城乡接合处,周边分布了一些客家聚居地,具有开发客家文化课程的坚实基础。鉴于此,本文以客家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视角,充分挖掘客家文化课程资源所蕴含的价值,并探讨其向园本课程资源转化的路径,从而切实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

一、客家文化课程资源的价值

课程资源是幼儿园进行课程开发和利用时所用到的资源。[4]客家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内容十分广泛,包含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两大方面,可以作为开发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素材。同时,客家文化课程资源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幼儿园园本课程、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以及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在幼儿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是将文化还原为幼儿可了解、可感知的内容,将文化与教育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5]客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在3—6岁这一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若能接触并感知到周围的文化,将对他们一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6]因此,Z园选取当地客家文化进行开发和利用,这不仅能更好地发挥文化的价值,还能让幼儿从小受到文化熏陶,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逐渐认识和理解自己家乡优秀的客家文化,并在潜移默化中继承和弘扬。[7]Z园通过组织各种丰富多样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幼儿亲身参与客家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二)充实特色园本课程

将客家文化特点充分融入幼儿园课程设计,可以使幼儿园课程更具特色和多样化。[8]深圳客家人多是晚明至清代从湘、赣等省迁徙而来,并在长期迁徙过程中形成了“重经商、重耕读、重开放、重包容”的文化个性。[9]同时拥有客家方言、客家艺术、客家建筑、客家饮食、客家民俗等一系列的文化内容。[10]这些文化内容承载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可以为幼儿教育活动的设计提供丰富的素材,进而使幼儿园的教育模式更加多样,教育内容更加丰富。[11]例如,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参观客家村落,让幼儿了解客家人的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举办客家艺术展览,让幼儿接触并欣赏客家传统音乐、舞蹈和手工艺品等。

(三)培养幼儿多方面能力

开发和利用客家文化课程资源,对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真实情境中直接体验是幼儿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12],因此,基于客家文化的幼儿园课程能够贴近幼儿生活,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帮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得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例如,幼儿在欣赏客家民俗时,可以从中吸取客家人勤劳、勇敢、坚忍不拔、团结协作、热情好客等品质。通过观察和参与客家民俗活动,幼儿可以亲身体验到这些品质的重要性,并逐渐将其内化为行为准则。此外,在参与民间游戏和传统手工制作中,幼儿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根据客家文化的特点创造属于自己的游戏规则和手工作品。这样的活动还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使幼儿学会在合作中倾听他人的意见并尊重他人的贡献。

(四)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开发利用客家文化课程资源,对于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客家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客家文化素养。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在阅读、研究客家历史、客家风俗等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客家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从而提升自己在文化传承方面的素养。其次,开发利用客家文化课程资源有助于加强教师对幼儿的重视与理解。在客家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教师对课程内容和实施成效做出评判,并及时对课程做出调整。这促使教师更加密切地观察幼儿,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和成长需求,并且深入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与学习风格,从而实施更好的教育。此外,开发利用客家文化课程资源的过程也是教师增加经验、开拓思维、提高教学能力的过程。[13]教师可以借助客家文化的独特性,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丰富教育资源。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客家民歌、客家戏剧等形式,将客家文化融入教学活动,使学习更生动有趣。

二、客家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

为了探寻一切有可能进入课程、能够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且能促进幼儿发展的客家文化资源,Z园首先确立了“以客家文化为依托,以教育活动为主线,以幼儿和谐成长为取向”的课程理念。在深入研究客家文化资源的基础上,Z园筛选并整合相关的课程资源,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课程内容。

(一)资源搜集

Z园鼓励教师主动挖掘身边的客家文化资源,并在网络上搜集客家文化相关资料。教师通过查阅坪山年鉴、客家家族族谱、客家文化丛书、旅游宣传资料、网络视频和相关文献等和实地考察,发现客家文化涵盖了客家美食、客家民居、客家服饰等物质文化资源,以及客家方言、客家工艺、客家游戏等精神文化资源。具体而言,在物质文化方面,酿酒、酿豆腐、糍粑、萝卜粄、盐焗鸡、擂茶等客家美食展现了别样的客家风情;客家传统建筑围屋融合了当地气候和地形特点、价值观念,是客家文化集中的物质反映;客家民间工艺,如版画、剪纸、陶泥、扎染、刺绣、凉帽等是都客家文化生动的代表。客家传统的生产工具承载着客家人勤劳能干、兼容并包、擅长创造的精神特质;在精神文化方面,别具特色的客家方言、形式多元的歌舞戏曲、激人向上的名人故事、积极乐观的客家精神、别具一格的民俗节庆、趣味盎然的民间游戏等都是优秀客家文化的代表。[14]

Z园通过对家长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家长和教师都支持将客家文化融入园本课程,并愿意为此做出贡献。一些家长和教师还具有一定的客家文化背景,他们可以分享自己的家族传统、风俗习惯等,为客家文化课程的开展提供支持。这一调查结果对Z园融入客家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家长和教师的支持意味着他们认同幼儿园的教育理念,这将为幼儿园客家文化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支撑。其次,具有客家文化背景的家长和教师的参与将为丰富课程内容提供重要的资源和素材。他们的亲身经历和家族传统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具体、更丰富的学习体验,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客家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资源筛选

客家文化作为一个文化综合体,有着深刻的复杂性,但并非各种文化表现形式均能满足幼儿学习的需要。因此,在融入幼儿园课程前,必须对客家文化资源进行一定程度的筛选。Z园依据其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理念,对客家文化课程资源进行初步的筛选和梳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在幼儿园课程实践活动中,幼儿是课程实践的直接参与者和课程资源的直接使用者。[15]因此,在选择客家文化资源时,Z园注重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以确保资源的适用性。Z园注重选择与幼儿认知水平相匹配的客家文化资源,如简单易懂的客家方言词汇和日常用语,以便幼儿能够轻松理解和学习。同时,Z园还选择了富有趣味性的客家故事和传统歌曲,让幼儿在听故事和唱歌中感受客家文化的魅力。

二是要植根于客家文化,关注文化资源的教育性。Z园认为客家文化资源能够教育和启发幼儿,让幼儿在体验中学习。因此,在筛选客家文化资源时,Z园会考虑资源的教育价值和教育效果。例如,选择能够传递客家文化传统价值观的故事和名人故事,以培养幼儿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选择能够培养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客家文化艺术品和手工艺品,以培养幼儿的艺术表现能力。

三是要从幼儿园的自身资源出发,选择易于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内容。邀请家长来幼儿园开展特色活动,传授手工技巧,如绘画、剪纸、编织等,让幼儿亲身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同时,与社区合作,开展课程活动,如自然观察、博物馆参观或参加社区文化活动等。通过实地参观,幼儿可以亲身感受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除了利用家长和社区资源,还可以考虑利用幼儿园周边的自然资源。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参加户外探索活动,如野外拾荒、昆虫观察、植物种植等,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这些资源不仅可以丰富幼儿园的课程内容,还能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通过以上的筛选原则,Z园成功地选取了适合幼儿园课程的客家文化资源,包括美食(萝卜粄、酿豆腐、糍粑),工艺(版画、扎染、陶泥),游戏(跳房子、踩高跷、套圈),以及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的围屋建筑及生产工具的设计等。这些资源不仅容易操作,符合幼儿的兴趣,还能融入幼儿园的课程。

(三)资源整合

为了方便教师随时获取和利用客家文化课程资源,Z园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归类、整理,并实时更新,构建了客家文化课程资源网络资源库。

首先,Z园邀请深圳市其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较好的园所进行经验分享,以提供课程资源库建构的范式。通过借鉴成功的经验,Z园开始摸索属于自己的课程资源库。为此,Z园绘制课程资源地图,梳理收集到的园内外的各种资源,并进行筛选、加工和优化,以确保资源的质量和适用性。

其次,将筛选出的资源进行分类和整理,建立资源库的系统结构。Z园借鉴图书馆的藏书方式,采用电子标签和目录对资源进行编码,以支持教师对课程资源的便捷使用。Z园按照不同的主题、年龄段和教学目标进行分类。例如,将资源按照客家传统节日、客家美食、客家民俗等不同主题归类,让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快速找到可利用的内容。并将各个班的主题活动一一记录并建立档案储存,作为今后活动的借鉴。

最后,实时更新课程资源库。客家文化是一个广阔而深厚的文化领域,资源库的建设应持续更新和完善。要定期对资源库进行评估和补充,以确保资源的丰富性和时效性。考虑到各个班级幼儿的年龄与知识层次的不同,教师应根据所教幼儿的年龄层次与知识水平,在原有课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创新,使内容更加丰富,更符合幼儿的实际需求。[16]

通过以上步骤,Z园建设了一个丰富、有针对性的客家文化课程资源库,为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提供有价值的资源支持。这样的资源库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客家文化,而且能够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客家文化的魅力。

三、客家文化课程资源的利用

Z园通过搜集、筛选、整合客家文化资源,深度挖掘客家基因,初步建立了客家文化课程资源库。在此基础上,Z园陆续将客家文化元素渗透到户外和室内的环境创设以及各类活动实施中。

(一)客家文化融入环境创设

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幼儿园课程开发,与地域文化特色环境营造密不可分。因此,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Z园在城管局、街道办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下建成了融合客家传统文化的“共建花园”。花园中利用围屋元素绘制的墙体、蓑衣装饰的围栏以及可实操的石臼石磨等设施,都很好地展现了客家文化的特色。同时,花园中还设置了陶艺操作区、客家文化石磨体验区、蚕宝宝观察区、蔬菜种植区四个多功能操作区,班级可以在此开展相关实践课程。花园为幼儿提供了一个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能把幼儿园教学活动由教室延伸至户外,让幼儿在快乐的体验和探究中获得成长。

在班级环境创设中,教师根据主题内容创设了富有客家特色的环境氛围。走廊里布置了“盘龙世居”背景板,一旁陈列着幼儿在主题活动中制作的具有客家文化风格的作品,如剪纸、版画、青花瓷等;在教室里摆放着客家人的生活器具或工艺品,有客家斗笠、客家灯笼、客家竹编等。这样的环境,能让幼儿浸润在客家文化氛围中,同时还可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在幼儿园环境布置中融入客家元素,不仅是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更是一种对特色园本课程的积极有效的探索。

(二)客家文化融入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的特性在于综合性强,它打破了学科领域之间的界限,将零散的学习内容围绕一个中心联系在一起,从而促进幼儿的和谐成长。因此,课程实施中以活动主题为主线进行整合性开发是较为重要的方法。客家文化的呈现形态多种多样,可读可唱、可歌可舞、可画可演,它和艺术、科学、语言、社会、卫生等领域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构成一种综合教育活动。Z园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如版画、扎染、陶泥、豆腐等,这些主题均是基于之前各班开展的造纸、布、青花瓷、豆子主题活动,并结合幼儿的兴趣而设计的。

通过从不同的视角、方式和途径,将客家文化融入园本课程中,Z园实现了涵盖幼儿各个层面发展的综合教育。以大班的扎染活动为例,幼儿通过不同的视角、方式和途径,获得了丰富的学习体验和发展机会。在扎染活动中,幼儿学习了各种捆扎的方法,并运用石头、瓶盖、贝壳和刺绣圈等工具,扎染出各种各样的图案。这一过程中,幼儿不仅体验到了手工创作的乐趣,还提升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此外,幼儿学会了选择工具和材料,掌握了不同的技巧和手法,从而增强了审美意识和艺术表达能力。与此同时,幼儿需要与同伴协商设计工艺品,选择图案和颜色,相互交流想法和意见。通过合作设计和互动合作,幼儿发展了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客家文化引入户外游戏

Z园不仅通过环境设计和主题活动将客家文化融入幼儿的学习,还通过引入民间游戏的方式来增强幼儿对客家文化的体验与理解。客家的民间游戏包含跳房子、踩高跷、套圈和顶沙包等。[6]这些民间游戏取材简单,玩法易学,如一颗石子、一根绳,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都能让游戏得以进行,而且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不受场地的限制,能够有效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

客家文化的引入给户外游戏带来了新的活力。以Z园举办的大型亲子运动会为例,Z园秉持着快乐体验的目标,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利用冬至节气举办了一次运动会。此次活动融入了民间传统游戏,打破班级界限,以混龄的形式开展,从而让幼儿的游戏范畴得到尽可能的拓展。[17]在这次运动会中,幼儿可以自由选择伙伴、比赛项目和游戏,这样的竞赛激发了他们的运动潜能,让他们在最平常的游戏中释放天性。[18]Z园还对客家民间游戏进行了创新,增加了情境性和趣味性。例如,将能锻炼幼儿走、跑、跳、蹲等基本动作及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跳房子”游戏改编成了粮食运输队的游戏,并且根据大班、中班、小班幼儿的游戏能力和兴趣,调整了运输粮食的路线,让幼儿感受到传统游戏的别样魅力。

通过创设客家文化环境、开展主题活动和户外游戏,Z园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植根于客家文化的全面发展机会。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幼儿不仅学习到了客家文化的内容和特点,还增强了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运动能力和社交能力。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并增强幼儿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未来,Z园应继续探索和创新,将更多优秀的地方文化融入园本课程中,为幼儿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客家文化是历代客家先民为后代留下的智慧财富。在幼儿园课程建构中,开发和利用本土客家文化课程资源至关重要。只有经过精心筛选和梳理,将适合幼儿学习的客家文化内容融入课程,才能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才能实现客家文化的传承和推广。然而,客家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个长期过程,需要各方的大力支持。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教师缺乏课程开发的能力,因此后续应做好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相关培训。

猜你喜欢

幼儿园资源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欢乐的幼儿园
资源回收
爱“上”幼儿园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