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信息茧房的形成机制及对策研究*

2023-01-31娄佳敏张金荣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茧房教科研小学教师

娄佳敏 张金荣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浙江湖州,313000)

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学一线的小学教师正面临着如何正确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开展教育科研的挑战。当前小学教师在独立开展教科研活动时还存在很多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小学教师所从事的是剪贴式或经验总结式的低水平、重复性“研究”,选题失当、理论基础薄弱、方法技术应用不严密、研究资料分析不深入、成果表达缺乏理性等问题普遍存在[1]。这些问题深刻反映出当前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信息输入质量有限,信息面窄化,知识结构单一,难以全面、客观地看待研究问题,出现了教育科研领域内的信息茧房。为了提升小学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本文以信息茧房为视角,深入探讨在互联网时代下小学教师教科研信息茧房的形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信息茧房的形成机制

信息茧房理论认为人们在互联网中对于信息的选择并不全面,他们只关注自己感兴趣或了解的信息,而不关注其他领域的信息,从而将自己禁锢在“茧房”之中,造成个人信息获取渠道的单一和知识体系的不完善。

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信息茧房的形成受主观与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形成机制包括目标导向机制、过程机制以及实践强化机制。目标导向机制体现在教师个人或群体观念,以及选择性心理影响下产生的信息偏好;过程机制体现了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信息茧房产生与发展的阶段;实践强化机制则体现为小学教师在教师教育科研信息茧房产生后对其不断地加固与强化。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信息茧房是目标导向、过程影响、实践强化三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

1.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信息茧房的目标机制

信息茧房的目标机制在于信息茧房是以兴趣、属性为目标导向,推送符合大众兴趣的同质化信息内容,有着很强的目的性,力求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所需信息,它以实现个人或群体最大利益为目标,忽视了信息的价值。

目标机制在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信息茧房产生过程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从教师个人层面来讲,小学教师个体为了协调日常复杂繁重的教学工作与教科研任务,在开展教育科研的过程中更乐于选择较为省力的信息来源以避免自身精力耗费与时间成本付出,这样的目标导向更容易使小学教师陷入信息茧房的怪圈;从教师群体层面来讲,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群体一致的目标,群体教研中的小学教师在教科研中更多充当“受众者”的角色,倾向于无条件追随群体初始倾向,跟随协调教科研群体步调,难以获得多元化的信息输入,容易构建群体性的信息茧房。

2.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信息茧房的过程机制

信息茧房的过程机制是指个体在不利信息环境影响下所形成的信息茧房,它一般会经历信息窄化、群体极化和信息茧房三个发展阶段。过程机制在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信息茧房产生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信息窄化包括信息渠道的窄化与信息兴趣的窄化,在这一阶段,小学教师在互联网时代下只接受感兴趣的信息,忽视有价值的信息,造成教科研信息面窄化。

第二阶段的群体极化建立在信息窄化的基础之上,是指持有相同观点的小学教师个体集中在同一个教科研群体中,在这个教科研群体中,大家都持有相似的意见,即便出现不同意见,也会因为从众心理、害怕被孤立的心理而选择保持沉默,逐渐形成教科研群体一致的意见。这时候的信息窄化已经从个体扩大到了群体,出现了强烈的信息偏好与群体倾向。

第三阶段的信息茧房是随着时间变化受信息窄化影响所产生的信息封闭空间,它既可以是小学教师个人的信息茧房,也可以是小学教师群体的信息茧房,此时信息流通受限,无法实现多元化的传播与分发,构成了一个信息闭环。

3.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信息茧房的实践机制

信息茧房在形成后会在教科研实践活动中不断得到强化,使处于信息茧房内的个体更难接受新的思想与观点,造成个体思维固化。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信息茧房的实践强化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在信息茧房形成之后,茧房内的教师个体或群体在教科研活动中只接受自己感兴趣或与自己相似的观点,缺乏对不同观点的吸收和思考,片面化看待研究问题,形成狭窄的认知结构,不断稳固已产生的信息茧房。

二是在封闭的、高度同质化的信息茧房中产生“回音室效应”,阻碍个体信息环境的全面发展,大量相似的、重复的、剪贴式的教科研信息内容传播到个体,群体内意见趋同的声音不断被重复与强调,在不断回音中信息茧房得到强化。在这种教科研环境下,教师个人更易盲从与产生非理性,走向固步自封与自我偏执,而教师群体则更容易出现错误决策。

二、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信息茧房产生的原因分析

1.小学教师个人教科研知识缺乏与偏好

信息茧房之“茧”在于人为构造了一个信息单一且较为封闭的空间,既然是“人”构造的茧房,那么作为教研科主体的小学教师自然是信息茧房形成的重要因素。个人知识体系的不完善与个人心理观念问题是造成其主动构建教科研信息茧房的关键。小学教师教科研的信息来源大多局限于日常教学,研究题目涵盖范围窄化,更倾向于在实践中提出教科研问题,他们无法提取出事件关键点与研究方向,无法抓住从事件中衍生出来的知识点。

“在某种意义上,信息茧房不可避免,因为它是人选择性心理下的结果,是人的一种自我防御机制,而基于社会关系的传播结构有可能强化这种心理。”[2]小学教师的选择性心理体现为根据个人好恶来对信息进行选择性接受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限制了教科研信息的获取来源。由于同质化的信息大多是一些视野狭窄、缺乏深度的信息,这无疑会对小学教师开展教科研产生一些消极影响,在不断强化其个人选择特点中固化思维,构筑一个教科研领域的信息茧房。在这个信息茧房中,小学教师局限于有限的信息环境中,劣质的信息生产使他们对信息进行错误的理解与接受,并将错误观念不断强化,阻碍了教科研方式与内容的创新。

2.小学教师教科研团体的串联与极化

当代校内教科研组织是集课题研究、校本培训、课程改革与学校建设为一体的组织机构[3]。其核心部分是教育科研,在课题研究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方案设计、课题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教科研方法与理论知识学习。小学教师在论文撰写、课题研究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教科研团体的影响。一般的课题研究申报通常分两种,即由学校内部组织的教科研团体与有校外专家参与的教科研团体。“学校组织的教科研团体通常由学校领导牵头,其他小学教师则作为组员,对于学校而言,小学教师研究作为学校工作的一部分不能缺失,做课题研究往往用来应付行政检查、学校督导,更多的学校本着有课题研究,能够交差就可,校本研究浮于表面。”[4]这种应付行为是受团体中领导与同伴影响的最直观表现。桑斯坦在《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一书中提出“串联”的概念,内容包括信息的串联与声誉的串联。在信息的串联中,“串联中的人们不会披露他们私人持有的信息”[5]。小学教师在教科研团体中受到“信息串联”影响时会选择不披露个人持有的观点与信息,而是跟随团体进行错误决策。“在声誉的串联中,人们认为,他们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或者什么可能是正确的,但是他们仍然会从众,为了保持在他人眼中的良好印象。”[6]声誉的串联会消减团体中小学教师发言的可能性,增加了错误决策发生的机率。

在有校外专家参与的教科研团体中,校外专家的参与能保障小学教师获取专业的理论指导,但专家领导下的教研团体也存在小学教师追随专家意见、不愿意发声的情况,产生轻微的极化现象,致使教科研团体不断加强现有观点,进入一致的意识形态。在教科研团体轻微极化的情况下,教科研团体在“意见领袖”(专家)带领下形成群体共识,在群体共识下构建“回音室”,强化群体成员的错误观念(如图1)。

图1 群体性信息茧房

“意见领袖”对教科研群体施行的社会压力与信息影响是导致串联与极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专家带领的教科研团体中,“意见领袖”可以视为有经验的专家、教科研员、老教师等,他们是决定整个教科研走向的重要角色,影响着教科研的最终成果。“意见领袖”所给予的社会压力更多地涉及“话语权”“认同”与“归属感”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个体因需要获得认可而产生的一种压力。桑斯坦认为,“人们通常希望得到其他群体的认可。有时候,人们公开表明的观点多少是他们想要如何表现自己的工具。一旦他们听到其他人的看法,一些人至少会根据主流立场轻微调整他们的立场。”[7]小学教师作为团体中的被培训者,在教科研过程中鲜少提出自己的观点,话语权由专家们牢牢把握。对于由学校内部组织的教科研团体来说,“意见领袖”则变成了学校领导、老教师,“一些学校科研团队组织行政色彩过浓,往往由学校领导指令安排,过分强调团队成员的行政身份和工作资历,对其兴趣、特长、爱好考虑不周,发生了团队成员资历和能力错位的情况”[8]。这种过度依赖也会压抑其在教科研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力。

“意见领袖”给予的信息影响则主要表现为其给教科研团体所带来的“初始倾向”。桑斯坦认为,“在任何具有某种初始倾向的群体中,群体中大多数人的观点将不可避免地偏向初始倾向。”[9]教科研团体中的初始倾向可以是固定的教科研模式、教科研方向领域等,以影响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串联将发生错误决策的可能性放到最大,极化则将不良后果的影响放到最大,就教科研团体层面来说,错误的前进方向会将整个教科研带向不利局面,并且在最大程度上削弱整个教科研团体的创新能力,最终导致教科研进度缓慢、教科研效率低下、教科研流于形式。对于教科研团体中的大多数教师来说,串联与极化现象的产生会导致教师专业化发展趋向均质化与同质化,丧失个人特色,这无疑是为教师们构建了一个群体性的信息茧房。

3.小学教师教科研信息技术能力的不足

大多数教师鲜少利用知网、万方等文献查阅平台,“调查数据表明,小学教师在检索与查阅文献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令人担忧”[10]。在“互联网+”教育的新业态下,数据素养能力作为互联网时代下教师信息素养的核心内容,是教师在对数据所开展的识别、组织、归纳、分析的基础上展开预测、提出问题、做出计划的能力。当代小学教师数据素养能力的缺乏导致教师难以匹配教科研能力的要求,也封锁了信息多元化的渠道,教师们长期缺少优质信息灌溉,教科研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更容易产生信息茧房。

在信息渠道单一化的情况下,小学教师教科研数据素养能力低下,是学校对教师数据素养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更缺乏系统的数据素养培养机制。有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并没有参加过教师数据素养培训,这也能从侧面说明集中培训的缺乏是导致当前中小学教师数据素养较为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11]

三、“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教师教科研破“茧”路径

1.克服教师个人信息偏食

破解教师个人信息茧房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提升个人理论知识水平,弥补专业知识不足。学习教育理论与方法,学会运用理论知识结合实践开展教科研活动,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提升个人素养。二是改变个人获取信息的行为模式,培养个人媒介素养。个人媒介素养的提升有助于教师正确认知现有互联网环境,从而建立风险意识,提升其对信息茧房的警惕性。三是正确认识自身信息偏食与信息依赖所带来的影响,尽力克服自身获取信息的“惰性”,转而多以积极、主动的方式获取信息。多以包容、开放的眼光多元化吸收知识、信息,减少对外界的信息依赖,提高甄选鉴别教科研信息的能力,拓宽自身获取教科研信息的渠道,打破个人信息茧房。

2.设立群体教科研奖励机制

桑斯坦主张利用群体奖励机制激励个体开展批判性思考,提高其动机水平,将关注点聚焦于群体的成功而不是个人的正确决策。这种群体奖励机制以激发团队成员的社会动机为目标,使团队成员在精神与物质上得到支持,提升其参与性。有研究表明,采用不同的奖励机制可以诱发决策者不同的社会动机,当决策结果奖励优秀小组时,群体成员往往为了小组能够得到奖励,为了共同的利益出谋划策,亲社会动机水平高[12]。教科研群体的奖励制度影响教师的认知动机与社会动机,鼓励教师披露个人所知,并让教师在教科研活动中将团队利益放于个人利益之前,最大限度地提高群体教科研的有效性。当个人持有信息转向团队共享信息,共享信息得到充分交流,就越能产生优秀的解决思路与方案,共享信息和决策质量、决策满意度成正相关[13]。信息质量得以提升时就消减了错误决策发生的可能性,避免群体性信息茧房。

3.构筑教科研“信息蜂房”环境

人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学校应该承担起培育教师数据素养的重任,为教师开展数据素养培训,在充分把握教师专业发展要求的基础上以教师数据分析能力与处理能力为着力点,建立完善的教师数据素养培养体系。除了加强对教师的数据素养培训,还需要实现教科研信息分享渠道多元化,依托多个教科研信息源建构教科研数据库,增加信息数据种类,整合优质教科研信息,搭建区域间信息分享平台,实现区域间信息共享,以“信息蜂房”打破“信息茧房”。“信息蜂房”能在减少同质化信息推送的同时实现异质化信息的分发,增加教师接触到个人兴趣之外信息的可能性,以其动态性消解信息茧房的静态性,最大限度地促使信息流通。

学校需及时利用信息技术更新各类教科研信息,拓宽教师教科研知识信息面,利用技术手段对教师个体开展精准化培养,“通过跨界融合来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为教师教科研提供‘规模化+个性化’的优质服务,实现教科研资源、活动及支持服务的智能化推荐将成为未来研究重点”[14]。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以培养教师各方面知识与技能为目标,推送教师缺乏的优质、多样化教科研信息,最大限度避免信息同质化,提高教科研信息的优质率与利用率,实现精准教科研。这种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教师的算法推荐不同于根据用户心理推送内容的算法,其能最大程度地帮助教师打破已有的习惯与偏好,帮助教师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以此拓宽他们的理论与实践视野范围,脱离知识结构单一的信息茧房,最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猜你喜欢

茧房教科研小学教师
信息茧房
轮椅总裁与“茧房”姑娘,十万公里的爱穿越生死
织就信息茧房的人,或许就是你自己
略论基础教育期刊编辑与中小学校教科研共同体的互动
基于STEAM教育的立体教科研模式构建与实施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枣强县第一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平凡教学三十载——一名小学教师的自述
“教-研-修”一体化网络教科研平台的设计研究
爱是一种恒久的修炼——一名中学音乐教师的教科研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