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院期间产妇母亲角色适应的影响因素与干预策略分析

2023-01-14李凌虹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23期
关键词:产褥期母乳喂养总分

李凌虹

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产科,福建厦门 361000

产褥期为女性生理及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特殊阶段之一,同时也是产妇适应母亲角色的关键时期[1]。有研究表明[2],约55.11%的产妇会在产褥期出现角色强化、缺如等角色适应异常情况,也有研究表明[3],仅有23%的初产妇角色适应良好。临床上,常可以看到一部分产妇难以建立适当的角色适应模式,导致种种困境,严重影响了母婴健康[4]。因此,非常有必要对住院期间产妇角色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开展有关研究,这不仅能为孕妇制订有针对性的孕期健康宣教内容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能为产妇在临床上提供更为理想化的护理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基于此开展本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3月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分娩的277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孕期无严重妊娠合并症、并发症;②所产新生儿为无任何畸形或疾病的正常足月儿;③已婚且无异地分居;④经知情告知后,同意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双胎妊娠;②填写问卷时间超过72 h;③患有精神类疾病。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包括:产妇年龄、分娩方式、产次、填写问卷时间、文化程度、孕期有无工作、胎儿性别与父母期待是否一致、住院期间的陪护者、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是否参加过健康教育课程、是否意外受孕、新生儿喂养方式等。

1.2.2 母亲角色适应评估 该问卷由耿笑微等[5]发明,其中角色适应总分由三部分构成,分别为角色认同、亲子依附和照顾行为,每个维度再细分为8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0~4分),总分96分,得分越高,其角色适应越好。该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9。

1.2.3 中文版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简化量表 该量表由刘延锦等[6]汉化,包括14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从“一点也没有信心”到“非常有信心”分别计1~5分,得分越高说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越好。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27。

1.3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法,于2022年1—3月以无记名方式在出院前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前向被调查者说明本研究目的和意义,在征得被调查者的知情同意后,发放问卷,待其填写完毕后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7份,其中有效问卷277份,有效回收率为96.52%。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批准号:KY-2022-023-K01)。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母亲角色适应评估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价

277例产妇年龄19~43岁,平均(31.74±4.33)岁。自然分娩172例(62.09%),剖宫产105例(37.91%);初产妇138例(49.82%),经产妇139例(50.18%);大专及以上学历210例(75.81%),大专以下学历67例(24.19%);孕期仍工作者204例(73.65%);住院期间主要照顾者为配偶217例(78.34%),其他60例(21.66%);参加过医院组织的健康教育课程者124例(44.77%);意外受孕者69例(24.91%),计划内妊娠者208例(75.09%);新生儿主要喂养方式为纯母乳喂养者103例(37.18%),人工喂养14例(5.05%),混合喂养160例(57.76%)。

35岁以上的高龄产妇母乳喂养自信分低于非高龄产妇;由配偶照顾的产妇,其角色适应总分、角色认同分及照顾行为分均低于非配偶照顾的产妇;计划内受孕的产妇,其角色认同分高于意外受孕的产妇;纯母乳喂养的产妇,其角色适应总分、亲子依附分及母乳喂养自信分均高于非纯母乳喂养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产后孕产妇基本临床信息与角色适应评估情况(n=277,分,x ± s)

2.2 孕产妇母亲角色适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母亲角色适应评估问卷总分及其三个维度评分作为因变量,以一般资料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由配偶照顾(β=-0.138,P=0.021)及是否纯母乳喂养(β=0.121,P=0.044)是角色适应总分的影响因素;是否计划内受孕(β=0.182,P=0.002)是角色认同分的影响因素;是否纯母乳喂养(β=0.377,P=0.001)是亲子依附分的影响因素;是否由配偶照顾(β=-0.144,P=0.016)是照顾行为分的影响因素。见表2。

3 讨论

3.1 意外受孕对产妇母亲角色适应的影响及其干预

产妇角色适应需要多方面的支持[7],从孕前开始,孕龄妇女就应接受生育指导,以便其较早地形成良好的育儿胜任感。但在意外受孕的情况下,孕妇往往难以形成足够的心理适应能力。此种负面效应若在孕期不能及时被矫正或干预,可持续影响至产褥期。本研究结果显示,计划内受孕的产妇,其角色认同分高于意外受孕的产妇,多元线性回归也提示计划内受孕是角色认同分的促进因素。研究发现,意外受孕者在产褥期往往会出现紧张、纠结情绪,可能会增加产后抑郁风险[8],而产后抑郁的出现会直接阻碍产褥期母亲角色适应过程[9],这与本研究结果相近。因此,在产褥期管理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对意外受孕产妇的心理指导,逐渐消除其恐惧情绪,多沟通,缓解其疑虑、焦躁等负面情绪。优生优育咨询门诊要把生育干预指导的窗口期提前,对孕前妇女要及早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同时,在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还要将其列为宣教的重要人群,以促进其今后能顺利地向产妇角色进行转变。

续表

3.2 配偶对产妇母亲角色适应的影响及其干预

相较于传统家庭结构,新型家庭关系中配偶的行为对产妇的角色适应影响愈来愈重要。尽管与由配偶照顾进行比较,产褥期照顾者由有生育经验的女性长辈或专业照护人员来担任,产妇的角色适应更容易建立。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仍鼓励配偶能积极担任产妇的照顾者。在本研究中,由配偶照顾

的产妇,其角色适应总分、角色认同分和照顾行为分均低于非配偶照顾的产妇,说明由配偶照顾对产妇的心理幸福感是有明显促进作用的。但如果配偶缺席了接受孕期教育的课程,就很难构建稳定的、可持续的父母共同养护模式[10]。未能产生足够共情体验的配偶在照顾产妇时,常会言语失当,屡犯错误,加重产妇各种负面情绪,影响产妇的角色适应过程[11]。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强调在孕期需开展“夫妻共同参与的健康教育”[12]。在临床工作中,需加强配偶的孕期教育,让配偶产生共情体验,了解分娩知识和照顾新生儿护理技巧。配偶本身进入角色,可以给予产妇心理和情感上足够的支持,从而使产妇积极乐观地面对身份的转变,更好地适应母亲这个角色。

3.3 母乳喂养对产妇母亲角色适应的影响及其干预

母乳喂养与产妇角色适应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角色适应有助于提升纯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产后及早母乳喂养有助于在新生儿与母亲之间建立感情枢纽[13]。在喂养过程中,产妇能直观感受新生儿的动作,特别是近年来提倡的“乳房爬行”,显著增强亲子依附,大大提高了产妇对母亲角色转变的适应能力[14]。本研究显示,纯母乳喂养的产妇,其亲子依附分显著高于非纯母乳喂养的产妇,同时,纯母乳喂养的产妇在角色适应和母乳喂养自信方面也高于非纯母乳喂养产妇,说明母乳喂养是促进产褥期妇女建立母亲角色适应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显示,夫妻和睦、配偶支持,母乳喂养成功率也较高[15]。在临床工作中,应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产妇及其照顾者在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健康宣教,包括探索开展一对一的“乳房爬行”指导,拍摄健康教育视频、制作健康教育二维码,以便让产妇及其家属随时观看学习,提升产妇及其家属母乳喂养的技能,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综上所述,产褥期母亲角色适应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是否计划内妊娠、是否由配偶照顾及有无纯母乳喂养。为了促进产妇的母亲角色适应过程能顺利进行,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详细评估产妇的具体情况、照顾模式,强化对意外受孕人群的心理支持,注重夫妻共同参与的孕期健康教育,鼓励纯母乳喂养,同时完善对产妇在住院期间的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产褥期母乳喂养总分
2019-2021年本院产妇产褥期感染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延续性服务在产褥期母婴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产褥期营养保健教育对产妇产后康复进程的影响观察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与行为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消除母乳喂养10个误解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