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腺肌症的现代医学诊断及治疗*

2023-01-11王丽丽沈雪章宪慧王蓉张怡王新斌

中国医学创新 2022年25期
关键词:肌层超声波内膜

王丽丽 沈雪 章宪慧 王蓉 张怡 王新斌

子宫腺肌症(adenomyosis,AM)又称“子宫腺肌病”,是一种是由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的病变[1],发病率达20%,40 岁以上妇女多发,近年来AM 发病率逐渐升高、有年轻化趋势[2]。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AM 的致病机制,子宫解剖学因素、子宫平滑肌功能受损、氧化应激增加、子宫螺旋小动脉生成及生殖道梗阻等因素,导致子宫缺乏黏膜下层,宫腔压力改变,继而子宫内膜基底层细胞侵入子宫肌层,伴周围肌层细胞代偿性肥大增生而形成弥漫性AM 或局限性AM[3]。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异常子宫出血、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孕、复发性流产等,对女性生活、工作及身心健康都有一定的不良影响[4]。

1 AM的临床诊断

1.1 妇科检查 AM 患者的体征表现为子宫弥漫性增大或局部突出[5],呈球形,但一般小于妊娠12 周的子宫大小,双合诊或三合诊触及子宫时可触及增大的子宫、硬质结节及触痛感等,其压痛在月经期更为明显。但此种检查方法一般只作为初步辅助判定。

1.2 影像学诊断

1.2.1 超声波检查 超声波检查分经阴道超声波(transvaginal ultrasonography,TVUS)和经腹超声波[6]。超声波检查下的AM 子宫体不同程度均匀性增大,类似妊娠,肌层不规则增厚且不均质回声,甚至小囊状无回声或条状回声,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7],可与子宫肌瘤鉴别,子宫肌瘤在超声下表现为子宫结节状增大,回声不规则或低回声[8]。TVUS作为临床首选诊断方式,不需要膀胱充盈,不受腹部血流信号的影响,其敏感度、检出率和准确率均比经腹超声波高,能得到更清晰、分辨率更高的图像[9]。Andres 等[10]研究表明,可以通过TVUS 观察子宫肌层的侵袭厚度而做出诊断,即肌层侵袭厚度大于4 mm 可以被诊断为AM,随着科技的发展,TVUS 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的敏感度为65%~81%,特异度为65%~100%,二维阴道超声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3.8%和63.9%,而三维阴道超声汇集所有组合成像特征,其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8.9%和56.0%。

1.2.2 磁共振成像检查(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MRI 具有操作简单、不依赖操作者技术、多参数多平面成像等优点,MRI 下AM 结合带紊乱增厚,其中弥漫型表现为子宫体积不同程度球形增大,子宫结合带超过12 mm,T1WI 显示等信号,T2WI 呈“雪花样”改变,病变部位显示低信号伴多发性点状高信号病灶,结合带与子宫肌层、内膜层界限欠清晰[11]。局限型子宫体积表现为局部肿大,结合带局限性增厚,T1WI 呈等信号,T2WI 呈稍低信号,信号可不均匀,中央部可有多发点状高信号,与肌层分界分布模糊[12]。MRI 不仅用于AM的诊断,还可以用来判断AM 的分型及药物治疗后是否复发的监测[13]。

1.3 组织学诊断 AM 诊断的金标准是子宫标本的组织学检查。当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局限性地侵入正常肌层并结节性地聚集,形成局灶性的子宫腺肌病,即腺肌瘤;当子宫肌层内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被肥大的子宫肌膜所包围时,形成弥漫性子宫腺肌病[14]。在弥漫性AM 中,在整个子宫肌层内都可识别出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但对局灶性的AM,存在一定刮宫不彻底的可能性,从而导致漏诊误诊,而且子宫体活检是通过宫腔镜进行诊断性刮宫,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并非首选检查方式。

1.4 血清CA125 检测 正常健康女性血清CA125值小于40 U/mL,AM 患者的血清CA125 值一般在200 U/mL 之内,甘小利等[15]通过对94 例AM 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发现经治疗的患者血清CA125 值均下降至40 U/mL 以下,但其缺乏特异性,并不能凭此单一指标确诊AM。若测得血清CA125 值超出60 U/mL 以上,应该加以重视,若血清CA125 值超出1 000 U/mL 以上,则应考虑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等其他一些癌症疾病。血清CA125 只作为有助于诊断AM 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一种附加参数。

2 治疗

AM 的治疗以缓解疼痛、减少出血和促进排卵、促进生育为目的,可以选择药物保守治疗,也可以选择手术治疗[16]。选择的治疗方案取决于女性的年龄、生育要求及临床症状[17]。

2.1 口服药物治疗 一般而言,年轻女性为保留生育能力首选保守性药物治疗,但大多数需终生持续性治疗,治疗原则是选用有效且副反应较小的药物行个体化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如芬必得,作为治疗痛经的首选药物,有循证医学证据表明NSAIDs 能有效缓解痛经症状,NSAIDs 能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合成,降低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水平[18],可以缓解各种原因所致的痛经,但有消化道不适等不良反应,且有小部分患者无明显疗效。

前列腺素拮抗剂:AM 所导致的痛经是由于异位病灶产生了高浓度的PG 及炎症因子,使经血中的前列腺素F2a(PGF2α)的水平升高,使子宫痉挛性收缩,从而引起疼痛。因此,使用拮抗前列腺素及炎症因子的药物能缓解AM 引起的痛经[19]。

口服避孕药:米非司酮等口服避孕药能有效改善子宫体积及子宫血流动力学,与孕酮受体结合抑制孕酮作用,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竞争结合,阻止子宫内膜增生,减少月经出血量、增加妊娠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可以用来治疗子宫腺肌症合并月经量多及不孕[20]。单用效果欠佳时亦可联合用药,马艳等[21]通过对亮丙瑞林联合左炔诺孕酮(LNG)治疗AM 患者的临床研究,发现其疗效比单用LNG 治疗高,联合使用组的血清CA125 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及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LNG-IUS):AM 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疾病,故临床常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雌激素、避孕药等制造机体低雌激素状态来治疗AM[22]。GnRH 作用机制是促进左旋18-甲基炔诺孕酮释放,引起蜕膜样改变和子宫内膜萎缩,卵巢激素水平下降,适用于AM 所致不孕患者,但有价格昂贵、停药后易复发的特点[23]。LNG-IUS 又称曼月乐环,放置宫腔后每天向子宫内释放20 μg 左炔诺孕酮,药物渗透到子宫内膜基底层,能够抑制雌激素受体的合成,降低子宫内膜对血循环雌二醇的敏感性,对子宫内膜产生拮抗作用,抑制子宫肌层异位内膜细胞的增生,明显改善AM 患者痛经及月经量多症状,尤宜于AM 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24]。

促性腺激素抑制药:AM 是性激素依赖性疾病,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和细胞对雌激素敏感性较高,同时具有一定的孕激素抵抗[25]。所以,一般选用降低雌激素的药物,可以达到抑制异位病灶、缩小子宫、缓解疼痛等作用。孕激素有抗增殖和抗炎的作用,通过促使子宫内膜组织萎缩,从而显著减少出血量。

2.2 手术治疗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是根治AM 的最有效方法[26],临床常用于无生育要求、AM 范围深广且反复发作的顽固性AM 妇女,可行性强、复发率低[27]。多数患者仍存有生育意愿,不太能接受根治性的子宫全切术,而是首选保守性手术,包括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子宫动脉栓塞术、宫腔镜或腹腔镜下病灶切除、经皮微波消融等[28]。保守性手术可保留妇女子宫及其功能,可行性高、手术创口小、术后恢复快、不改变子宫和卵巢的血液供应、不影响卵巢垂体激素的产生,是子宫腺肌病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段。HIFU 主要利用超声波的可聚焦性和组织穿透的物理特性,体外高强度超声波集中在病变部位[29]。然而,除单个的局限性AM 外,一般情况的保守性手术不可能完全彻底切除病灶,因为大多子宫腺肌症病灶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即使手术切除,术后也易复发,根除较难。而且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保守手术也不能保证其术后生育能力。有研究表明,AM 术后子宫内膜的最佳厚度应保留在9~15 mm,若是小于7 mm,则会增加术后妊娠早期流产、中晚期胎盘前置及子宫破裂的风险[30]。经皮微波消融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操作在超声引导下精确定位穿刺消融,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不适感轻微、恢复快等优势[31]。患者在术前应该配合医生合理选择治疗方案以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复发及保存生育能力。

3 小结

鉴于此,AM 虽然是一种妇科良性疾病,但它具有侵袭邻近组织、种植生长,类似于恶性肿瘤行为的特点,因此也有人称之为“不死的癌症”,严重影响女性的生存质量。AM 往往与妇产科一些其他疾病共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除此之外AM 还影响怀孕,影响生育,增加早产、产后出血、胎儿先露异常和胎膜早破的风险,合并不孕症、产后出血及其他妊娠及产科综合征[32],说明AM 与这些疾病之间可能有某些共同的病因病机,但尚未被证实,还需进一步的探索。

临床上依据病史、体征、影像学检查、血清CA125 和组织学检查等诊断AM,金标准为组织学检查,但因其有创,首选还是超声波检查,肌层侵袭厚度大于4 mm 可以被诊断为AM,操作简单、相对便宜、无创、患者舒适度高且敏感度高、具有良好的分辨力;其次为无创、检出率高而准确的MRI检查,诊断AM 的同时还可发现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并与其鉴别诊断;而双合诊、三合诊和血清CA125 值一般只作为辅助检查的参数。

治疗AM 需个体化,治疗方式包括药物及手术治疗。药物治疗AM 可以控制痛经、腹胀、月经量多等临床症状,停药后容易复发,较难治愈,治疗AM 引起的不孕也有一定难度。手术方式仍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子宫全切术虽能彻底治愈AM,但不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女性,保守性手术作可以保留妇女子宫及其功能、可行性高、手术创口小、术后恢复快,但多数AM 病灶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不可能完全彻底切除病灶,术后易复发,根除较难。

古人曰“上医治未病”,探究出能让绝大多数女性可以成功避免或预防AM 最佳方法也许可以作为一个新的研究突破口。同时,研究AM 的发病机制将有助于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为AM 患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肌层超声波内膜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前腹部超声检测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价值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前腹部超声检测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价值
异常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息肉惹的祸吗
子宫内膜增厚需要治疗吗
子宫内膜癌的ADC 值与肌层浸润深度的相关性研究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蝙蝠的超声波
基于Niosll高精度超声波流量计的研究
蝙蝠的超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