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程照护在农村失能老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3-01-11安冉李涵尹永田

中国医学创新 2022年25期
关键词:远程医疗农村

安冉 李涵 尹永田

2020 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人口老龄化比例进一步增高,全国65 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达到了13.50%,与2010 年相比,老龄化队伍逐步扩大[1-2]。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间接扩充了失能老人的规模[3]。农村失能老人是指具有县级以下农村户籍、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的老年人口,需要借助他人的帮助方可满足自己的日常生活需求[4]。但是我国农村失能老人的照护条件远不及城镇地区的照护服务,使得农村老人长期照护问题的解决面临着严峻考验[5]。2018 年在《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中,国家卫健委提出全国所有医联体要牵头医院建立远程医疗中心,实现远程医疗全覆盖,将其延伸至基层卫生机构,方便更多的适宜患者近距离就可以接收到上级医院的诊疗服务[6],逐步满足我国农村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需求。目前国内对于远程照护模式在农村失能老人中应用的相关报道较为鲜见,鉴此,本文从远程照护模式的相关概述出发,综述远程照护模式在农村失能老人中的服务内容与效果,以期为我国农村失能老人的照护需求提供参考。

1 远程照护模式概述

远程照护本质上是20 世纪电信和信息技术的产物,它不受时空限制,可以将相关医疗资源通过使用信息和通信系统为个人实施连续性护理服务。1998 年,国际护士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ICN)将其定义为“护理人员采用远程医学技术开展护理实践,为服务对象提供护理服务”[7]。远程照护技术为护理工作模式带来了一种新的变革,其旨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扩大护理活动范围,减少病人运输和降低其家庭医疗成本[8]。此模型最早应用于美国农村地区,但当时远程医疗网络分布零散,存在地区性的限制[9]。随后经过长期的变化和发展,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给远程照护系统的改良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再到集成简便快捷的跨时空护理服务,成为当前较为推崇的一种养老方式,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应用广泛[10]。近些年,我国大陆地区关于远程照护模式的实施和相关干预性研究已在老年预防保健以及专业护理服务层面逐步兴起[11-12]。

2 远程照护模式在农村失能老人中的应用内容与效果

2.1 持续生理指标监测,降低风险发生 远程照护服务可以借助远端设备和可穿戴式电子健康信息记录仪对农村失能老人的心率、血压、呼吸、脉搏、体温、血糖等基础指标进行无创性持续监测,甚至可以动态检测老人的心理状态、计算BMI 指数等[13]。此项服务功能具有持续、高效、便捷的特点,远端工作人员通过对获取的生理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后,上传服务系统,可便于老人家属或照护者及时查询,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Lilly 等[14]在2005 年4 月-2007 年9 月,对两所医院的6 290 名ICU 患者开展了一项前瞻性、阶梯式的远程照护干预研究,最终结果显示,远程干预组的患者死亡率显著低于未干预组的患者(P=0.01),明显降低了患者25%~30%的死亡率,并且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并发症。同时在美国全国范围内进行的一项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中,也得出了相似结论,采用远程医疗照护系统的医院在选择的研究时间内患者死亡率要略低[15]。Laniel 等[16]认为利用机器人建立远程护理模式,实现家庭护理访问、生命体征监测和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协助,可以有利于远端照护小组有的放矢,对老人整体情况进行一个全局的把控,为疾病的预防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2.2 远端通信服务,增强健康管理 远程照护服务作为一种应用信息、智能化的高端技术服务,通过运用通信设备使农村失能老人与远端工作人员进行语音通话、视频“面对面”交流、模拟康复训练等互动,有利于远端工作人员及时了解老人在家情况,加强健康管理,以及满足老人与外界沟通交流的需求,缓解老人内心的孤独[17]。杜灿灿等[18]成立了远程照护小组,观察农村失能老人远程照护方案的实施效果,观察组的农村失能老人及照护者接收线上问题解答、在线咨询、健康教育等服务,对照组采用传统老人居家照护服务,实施干预前两组基线可比(P>0.05),3 个月后,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老年人简明健康状况(the medical outcomes study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虚弱筛查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失能老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这表明实施远程照护方案可有效追踪老人的健康状况,提高农村失能老人的健康管理效果。

2.3 紧急警示和定位服务,提高安全防护 远程照护系统通过感测器和定位装置可以持续检测农村失能老人的行动轨迹,如果老人表现出一些危险的动作或行为出现异常改变,如跌倒、噎食等突发情况需要急救时,感测器会立即启动警报提示,通过即刻联系就近医疗单位和通知家属,利用GPS 和RFID 定位技术精准、快速地对老人位置进行识别和追踪,以实现老人的安全确认和紧急救援[19-20]。一项研究跟进了200 个发生紧急情况的患者,探讨远程照护的紧急服务效果,最后将结果整理图表得出,多数患者认为远程照护服务可以帮助他们降低在紧急事件发生时的心理负担,并且认为远程照护系统设置周全,可以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风险,增加老年人的安全指数[21]。Dham 等[22]认为在农村失能老人群体中应用远程照护计划是一种可靠且被接受的老年医学模式,不仅改善老人照护质量,还可以有效提高老人安全防护,预防意外事件等发生。

2.4 多元化照护支持,减轻照护负担 远程照护可以视为将护理过程延伸到家庭的一种方式,采用远程视频技术指导老人进行基础的康复护理,并按时提醒老人用药时间,制定最佳护理计划等,减缓照护者的照顾负担[23-24]。陈涛等[25]对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开展了一项横断面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照护者对医疗、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高。与黄昕等[26]研究结果一致。所以应用远端服务系统降低照护者的时间成本,减轻其精力和体力方面的压力,使家庭照护者具备更多时间学习疾病相关主题课程,丰富医疗知识多样性,强化护理技能专业性。此外,有研究报道家庭照护能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是有限的,开发一个多媒体远程监护系统,一方面可以减轻家庭照护者的负担[27],另一方面对护理人员实时衡量老人身体、心理和社会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8]。

3 我国远程照护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目前,我国远程照护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以第二代远程照护系统的实施为主,尚存在一些需改进的问题,如隐私安全保护不足、远程照护服务质量参差不齐[29]、患者接受程度低等[30]。因此,建议相关工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以解决远程医疗系统的潜在问题和患者关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远程照护系统在农村失能老人中的应用质量。

3.1 加强老人隐私防范 大数据时代,隐私泄露随处发生,基于互联网发展而来的远程照护也不可避免地存在隐私泄露的风险,远程照护系统中所记录的老人个人信息、既往病史等重要内容都储藏在云端,一旦被黑客盗入窃取,带来的损失将不可估量[31]。因此,为了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系统管理人员在技术方面要完善系统防卫功能,只允许相关医护人员和管理人员对数据库进行访问,并且针对不同对象,如医生、护士、通信技术人员等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32]。必要时可对老人的姓名采取匿名录入的方式,将个人数据信息给予加密,以保证数据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另外,法律方面要加强对网络隐私的保护,完善网络隐私保护权,制定关于远程照护系统的隐私保护措施。

3.2 提高远程照护技术的多元规范化 5G 时代的到来为远程照护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偏远地区照护水平低的问题,也减轻了边远地区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但实施规范的远程照护技术仍是目前医疗行业的一个难题,建议主要从两个环节做出改进,一是技术操作环节,由于远程照护技术属于基于互联网所提供的一项服务,其涉及了许多科技前沿设备,熟练地操纵这些设备需要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而在远端设备处进行监测和操纵的人员多是医护工作者,非并专业计算机人员。因此,远程照护中的医护人员应与工程人员密切合作,提高计算机水平和网络沟通水平,为世界各地老人、患者提供快速、完备的远程照护[33-34]。二是照护服务环节,建立医疗、护理、康复、技术管理等多元一体化服务团队,采用多学科协同的方式,充分了解农村失能老人相关情况,提供全面照护服务[35]。

3.3 建立有效的服务监管制度 近年来,虽然国家出台了多项远程照护管理制度,但在实施过程中采取的法律监管相对薄弱,且目前尚未达成统一的平台定价标准,导致老人对远程照护服务的接受度较低,这严重阻碍了远程照护模式的广泛应用及进一步发展[35]。国家或政府要在远程照护小组、家属或照护者之间建立监管制度,将各方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分工明确,做好明文规定,严格把控服务质量,并接受各方反馈,更好地对远程照护模式进行优质调整,提高用户的使用满意度。在医疗机构申请成立远程照护团队时,政府要进行严格审核,并加以规范设置统一的收费标准,提供高质量的照护服务等,若出现收费偏差、照护疏漏或失误,有关部门要予以严查,并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36]。只有当用户了解并接受这项技术时,远程照护系统才能体现最大效用,在更广范围内得到应用。

4 小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远程照护系统通过服务与技术协同在农村老年人及其照护者群体中发挥的效果是多元化、多层次的,包括动态监测、在线健康指导、紧急预警定位等。将远程照护服务推广为农村失能老人中的一种高级照护模式,会很大程度上满足老人及子女对生活和健康的需求,同时也解决时间和空间带来的难题。近年来,国内远程医疗以及远程照护等相关技术在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发展迅速,但在失能老人照护中却较为少见,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今后若扩大远程照护技术在农村失能老人中的应用性研究,不仅会使远程照护系统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对于农村失能老人及照护者而言,也会受益颇多。

猜你喜欢

远程医疗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远程求助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远程诈骗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