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教育发展的促进策略分析

2023-01-11魏华李振云任常洁秦萍姚珊珊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护理人员专业护理

魏华 李振云 任常洁 秦萍 姚珊珊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大健康”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这就要求我国护理事业跟随群众需求而不断优化、改革,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护理服务贯穿于人类生老病死的整个自然规律,每一个人生阶段都需要护理工作的有效推进,良好的护理工作能够对群众生理、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发挥关键性的作用。2017 年,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并提出2020 年之前逐步完善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健全护理人才激励机制,2030 年之前完善我国医学教育政策环境、全面建成健康社会战略目标,表达出我国对护理工作积极开展的支持态度[1]。由此可见,只有从根本上改革护理教育,促使学生树立专业的护理意识,才能在其正式成为护理人员后从根本上提升护理团队的职业技能,从而提升我国整体的医疗护理水平。

1 当前护理教育的教学现状

当前,我国护理专业一般在医学类高校或专科类高职院校开设,但是医学方面比较主流的仍是临床、口腔等热门专业,护理专业由于专业技能难度相对较小、工作量大、业务范围杂等原因经常在高三毕业生进行志愿填报时被忽略,从而影响高校招生生源,从根本上对护理质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2]。同时大部分高校虽然具有相关的护理专业管理制度,但是缺乏管理力度,没有形成系统的评估考核体系,所以在日常护理教育工作的推进中经常遇到困难,难以加强对于学生护理素养的培养。因此,当前的教育重点应清楚的认识到当前的护理教育现状,从中总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条列项、逐一解决,有利于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专业护理人员。

1.1 护理课程培养目标体系不够明确

教学目标的确定可以说是教学中能够直接体现学校对人才培养的具体标准与质量要求的教学要素,但就目前而言国内尚未形成系统的护理目标培养体系,各高校教育工作者习惯以学历标准、护理人员数量作为教学目标,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于护理人员的医者道德素质方面的培养。所以目前各高校应加强对于学生护理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的体系养成[3]。只有明确了与护理课程相关的教学目标体系,并对不同学历与层级的护理专业人员教学层次进行明确,分别培养不同程度的专业护理人员,分别负责不同的护理任务,并形成护理专业系统的、深入的知识结构体系,以便于培养出具有较强的专业信息获取能力的护理人才,更好的促进护理人员从事护理研究、独立的临床护理工作和相关护理管理工作。

1.2 学生失去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在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也可以说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与完成的基础,是教师与学生一切课堂活动开展的前提条件。在目前我国护理教学中,其主要以传统教学理念为主,仍旧被限制在“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教学重点”等教学观念,这一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未关注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思维培养。虽然我国近年来开始尝试进行护理教育的教学改革,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国护理课堂教学逐渐改变以往教学方式,改变教师主导也逐步转变为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但仍未彻底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有待加强[4]。所以目前我国教育改革重点应是注重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择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从而实现护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1.3 护理师资团队教学理念不够合理

(1)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

当前我国各个高校的教学模式主要特点为组合型教学模式,其中不仅包括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学习,还包括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二者之比大概为1:0.7,由此可见实验课时相对较少,学生的实践机会也就相对缺乏。在教学方法上,各大高校将教学重点放在理论知识讲解上,相关教学用品也都是一些常见用品。教师在进知识讲解时,通常会将重点放在医学理论知识完整性与系统性讲解上,并且教师的课堂主导性使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对护理技术的示教过于强调操作的步骤、程序的规范化,几近刻板,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有效发挥。

(2)临床实习情况

学生在接受临床实习任务时,会根据学校安排到相关医院进行实习,根据调查显示,能够独立完成护理工作的人员可以达到70%,剩下的30%都需要在相关教师、教授指导与帮助下完成[5]。在实习过程中,实习人员会进行岗位轮换,虽然这可以让实习人员明确不同科室护理需求,但是也有一些科室实习无法较好提升学生护理能力。比如,老年护理、特殊科室护理等,都需要实习护理人员能力与专业知识达到一定要求后才可以完成。

2 发展护理教育的现实意义

护理教育工作的开展应将一部分工作重心转移到护理教育的现实意义上来,促使学校教育工作者教学重心的转移,将就业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是否达标的指标,从而正确引导学生改变对于护理专业的传统观念,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护理认知,树立专业的护理意识[6]。

2.1 促进当代健康转型,满足对护理人才的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变化,我国相关部门在获得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更多新挑战。譬如快速工业化直接导致人群疾病增加、城镇化导致流动人口增加带来了就医保障和卫生服务工作的难度加大、快速全球化导致疾病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快速老龄化随之而来的是养老保障以及养老服务等方面的严峻挑战[7]。健康转型能够转换当前的疾病护理模式、延长我国平均寿命。当前,卫生部门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健康发展转型,改变护理专业人员,整体健康观念和思维方式、系统的学科基本知识以及高度专业化水平等方面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规范制度。所以当前的护理工作的开展要重视相关护理人员素养、工作能力等提升,注重护理学术交流的探讨,促进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升。

2.2 实现护理模式转变,促进护理人员职业发展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医学发展模式从以往的生物学模式发展逐渐向着“生物、心理、社会”多模式发展转变,护理教育发展开始注重护理人员社会适应、综合素质等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护理学专业特点的时代性变化[8]。

护理学科通过采用综合性课程模式,形成与新的护理模式相对应的现代化课程体系,并尝试改变以往护理课程设计理念,根据职业能力、护理任务、综合素养等多位主要教学目标,同时开设高职进入本科继续深造学习的途径,通过课程交换的方式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创造进入本科学习的机会,并通过1~2 学习合格后为其办法相关学习合格证书,为我国实现“专本”衔接提供了全新思路,以此来完成提升护人员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同时,高职或者是学历相同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课程选修等方式完成本科课程学习,以免出现学习科目、知识重复问题,进一步实现教学体系优化,提升教学资源利用效率,形成“护理教育——行业就业——继续护理教育——再就业”的良性循环模式,促进护理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

2.3 全面保障社会生命,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目标

2008 年我国有正式提出“健康中国2020 战略”,将不断提升人民身体健康水平为目标,确定以防预与防治两种护理方式结合为发展方向,坚持中西医并重。借助健康教育与政府参与的方式提升人民群众参与健康学习活动,实现每一位人民均有享受社会卫生服务权利[9]。为了“健康中国2020”策略能够顺利实施,我国相关卫生部门需要注重相关体制的完善,通过人才投入的方式培养所需资源,并加强各国科技与文化的有效结合,以此有效发展护理教育整体基础知识支撑和保障体系。

首先,建立护理人才教育培养体系时以“人才强卫”为基本立足点尤为重要。只有完善了相关规定制度,才能促进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为人们健康保证提供基本保证。在护理教育不断发展中,我国护理教学层次也变得更加完整,教学规模不断扩展,为卫生事业发展培养了许多高素质专业护理人员。数据统计,我国目前注册护士总数达到204.8 万,较2005 年增长了52%,护理人员教育也从传统单一化人才培养逐渐转向多方面、多层次发展[10]。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2020 战略”的护理教育规划中,无论是资源科学分配,还是卫生部门整体服务质量提升,都离不开护理人员的支持。所以护理人员即是医疗发展中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卫生护理保健目标,促进健康维护、健康发展的主要参与人员。

3 发展护理教育的具体措施

3.1 丰富护理教学方式,锻炼学生临场应对能力

随着当代临床护理专业的迅速发展,护士自身的素质素养早已变成了护理事业有效开展的基础保证[11]。因此,所有相关专业的教师都要更新自身教育观念、转换老旧的讲课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他们所热爱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一些拥有实际意义的护理活动,辅助学生更深层次的感受病患的心理状态,以便于切实适应社会工作、更好的衔接迈入护理岗位。鼓励学生多和病患进行内心的沟通,提升护理技能[12]。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供应多样化的模拟病例,使学生依照模拟病例阐述自己的处理方式。或是通过让学生扮演不一样的角色,参加课堂学习活动,调动自身的创造理念,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课程为例,《成人护理》教学则可以运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并利用实践、理论知识讲解、角色互换等方式开展体验学习,对于《急救护理》,可以通过真实教学情境创立方式、任务驱动教学等方式进行模拟教学演练。同时,模拟环境也可以根据不同需求随意切换,通过分组的方式让学生扮演不同家庭中的护理基础知识的普及教育人员。总之在教学方法要多角度锻炼学生的护理能力,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护理素养。

3.2 优化护理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形成护理认知

我国目前尚未形成较为完善和专业的标准化护理教育评估体系、科学的规章制度以及细致全面的教育评估过程,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护理教育的发展[13]。只有建立健全标准化的护理教育体系,才可以通过制度规范、评价反馈等流程,让护理教育更加具有专业性、独立性。此外,还可以开设专业化护理教育小组,对护理教育的内部进行监督,以便于促进护理教育的完善和发展。

例如,在设计护理课程体系时尽可能地结合护理工作的实际需要,科学确定每门课程的地位、全面协调各类学科的所占比例、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计中注重实用护理和整体护理的概念,让健康服务的理念融入课程培养目标中。同时,开设必要的中医护理课程,培养中西并重的实用型护理工作人员,完善中医药师承教育制度,强化继续教育,促进护理人员有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护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和专业地位。

3.3 明确护理教育目标,帮助学生树立医者意识

教育目标是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对教学成果进行检验的一个关键性阶段。所以护理教育应制定明确的护理人员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护理人才以满足当前护理事业的需要[14]。护理教育过程中还要注重在特殊领域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例如,老年护理人员、重症护理人员等,尽量从不同方面使患者的不同需求得到满足,注重对人文关怀意识、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道德品格的护理人才的培养。

例如,加强卫生政策和制度的完善、建立社区保健服务系统,可以有效的明确护理专业人员的工作任务、工作场所和工作内容。将教育目标逐渐从功能制护理模式人才培养转向专业化与全面化护理人才培养,主要培养方式可以根据各院校发展与卫生医疗发展进行确定,

将多种评价方式科学引入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促进护理人员数量上的增长,更是整体护理教育结构的优化、质量的提升,从而培养出具有良好医者意识、临危不乱的专业护理人员[15-16]。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与科技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护理事业不能一味的闭门造车,最终导致被社会所淘汰。护理教育者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优化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提高护理专业能力。护理专业的学生应自觉树立救死扶伤的意识,通过专业训练提高护理技能,提升面对突发情况时冷静处理病患的能力。二者共同努力,在承接教学质量提升、社会不断变化需求的任务时,促进我国护理团队的专业水平,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护理人员专业护理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