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陕南地区农民创业机制优化研究

2023-01-09□杨

山西农经 2022年19期
关键词:陕南创业者农民

□杨 晓

(陕西理工大学,陕西 汉中 723000)

1 研究背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产业振兴是解决乡村问题的突破口。

《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推进农村创业创新是促进产业振兴的重要举措,应营造农民创业创新良好环境,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民队伍,推动创业就业。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深入研究农民创业创新路径具有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

2 乡村振兴与农民创业路径概述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针对“三农”问题提出的新解决思路,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5 方面的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旨在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改善农村、产业、经济、生态等整体环境,实现农村全面振兴,使人们的生活日益美好[2]。

现阶段,农民创业路径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较为成功的农民创业路径主要具有科技信息化水平高、资源利用率高、生产规模适度、区域文化特色显著等特征。

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农民创业创新的过程中,普遍从乡村政策、文化、人才、生态、组织、资金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大量理论依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最新决策,在现有的文献中对乡村振兴与农民创业耦合协同问题的研究比较有限,针对某个具体地区农民创业的相关研究更是寥寥无几。

3 陕南地区农民创业现状

2020 年,陕西省颁布《关于进一步推动返乡入乡创业工作的若干意见》,为农民创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政策和大环境的推动下,农民创业的人数总体在增长。由近几年陕西省农民工监测报告可以发现,2019 年陕西省农民工总量达766.7 万人,2020 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农民工就业面临困难,陕西省农民工数量下降至752.4 万人。通过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数据了解到,截至2019 年底,陕西省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达30.77 万人,占外出务工农民的4%,创办企业数总计17.29 万个。截至2020 年底,陕西省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达33.3 万人,占外出务工农民的4.4%[3]。近5 年陕西省农民工总量及农民工返乡创业占比如图1 所示。

图1 陕西省近5 年农民工总量及农民工返乡创业占比

通过线上和线下双结合的形式对陕南地区农民创业行业领域、创业年龄以及受教育水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创业的年龄普遍在35~45 岁,这个年龄段的创业人数占创业总人数的比重达57%;创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在本科水平以下的超过60%;农民在创业的产业选择方面分布较广,涉及农林牧渔业、服务业、工业、商业等多种行业,选择农业的占比最多,为33%,第二选择是工业,占比为24%,第三选择是商业,占比为19%,服务业的占比较少,为14%,这些行业都属于创业门槛较低的行业,对创业人员的技术能力要求不高[4]。

陕南地区包括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这些地区的自然资源良好,有极为丰富的水、林草、矿藏等生态资源,大部分地区降水较为充沛,部分区域水资源储量丰富、类型多样、水质良好,有适合规模开发的水源地,蚕桑、茶叶、水果、蔬菜等农业特色较为显著,是陕西省原始的生态功能区。陕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至今尚未完全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在新政策的指引下,积极探索农民创业创新路径迫在眉睫[5]。

4 陕南地区农民创业面临的困境

4.1 创业资金短缺

农民创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资金不足,而且陕南地区经济不发达,融资结构单一,大部分农民对陕南地区出台的创业帮扶政策不了解,贷款没有可以抵押的物品,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获得创业启动资金与经营资金较为困难,所以创业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自己多年的积蓄和借款,使得原本有创业意愿的农民不得不因为资金不足而退缩。

农民受教育水平有限,缺乏财务方面的专业知识,对资金的使用缺乏合理规划,可能会造成资金链断裂等情况,而且资金回笼和资本积累需要一个过程,可能会消耗农民的创业热情[6]。

4.2 创业环境不佳

陕南地区地理位置特殊,气候条件复杂,被山区环绕,可能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继而对农民创业选择最多的农牧业产生直接影响。陕南地区经济稍欠发达,对生态建设的支撑力度较弱,缺乏专业人员与相关技术,且生态建设与经济效益目标不统一,在创业创新中难以实现双赢的局面。

绿色条件差较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陕南地区发展。一是土地条件差,农业水平不高,使得大量农民出门打工,青壮年劳动力缺失,降低了农业发展速度。周围的县城、乡镇众多,在绿色发展过程中,退耕还林等行为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量,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人口流失,会严重滞后当地的经济发展。二是涉农人员的年龄较大,文化水平有限,在创业过程中无法传播绿色发展的理念,使得农业发展只能停留在传统农业层面。三是农村信息化水平低下,对政府出台创业创新的相关政策需要进行专门的详细解读,信息的交流与沟通速度缓慢,造成产品推广与宣传无法深入,尤其是大部分农民首次创业,对政策信息不敏感而与创业机会擦肩而过。

4.3 创业能力欠缺

陕南地区大部分农民创业者的受教育水平低、技术能力弱以及创新意识不够,会选择门槛较低、启动资金较少的行业,以农业占多数。其创业目的是生存,主要的创业类型是模仿型创业,创业门槛较低且容易复制,可能会出现短期跟风行为,对创业者形成打击。并且由于农民法律常识不足、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对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准确判断,导致在风险识别与预测方面出现误判,容易出现侵权和被侵权事件。因此,陕南地区农民创业存在创业水平低、不能持续经营的问题。

除此之外,地方政府对农民创业不够重视,没有为创业者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创业帮扶不能够满足农民创业者的需求。大部分创业者对创业培训的满意度较低,认为政府应该开展差异化培训满足创业者不同的需求,但事实上这种针对性的培训很少,有的创业者甚至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这就使得创业能力不强的农民群体创业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4.4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陕南地区的风俗习惯、亲戚朋友关系可能会造成农民创业过程中无规范组织的情况。如果没有政府组织引导,帮助创业人员协调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缺乏管理与指导的问题会日益突出。

除此之外,目前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可以为农民创业提供帮助,但陕南地区关于农民创业政策执行过于僵化,面对政策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纠正不及时,从而导致政策不能及时落地,使得农民创业与优惠政策擦肩而过。

5 乡村振兴战略下陕南地区农民创业的建议

5.1 拓宽资金来源,提升创业积极性

一是创新财政支持。创业者应当抓住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5 年过渡期政策,政府可以提供财政扶持资金,落实帮扶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民创办企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资合作。二是扩宽融资规模和渠道。政府可以在农民创业集中的区域设立融资平台,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政府设立的融资平台可以优先为农民创办的企业提供担保,金融机构、保险公司等机构可以建立完善市场风险分担机制,支持农民创办企业快速发展;发挥市场化征信机构优势,通过大数据手段,整合创业企业及人员的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和金融机构的信用数据,并进行分级分类信用评价,有资金需求且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可享受创业担保贷款,落实贷款贴息、无还本续贷、展期延期、借新还旧等金融政策。陕南地区的创业企业可以向宁夏昊王米业集团学习,该企业联合产业相关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优质水稻种植大户及相关服务机构,由这些联合体内成员共同出资设立联合发展基金,互相协作,帮助联合体内成员解决资金问题。还可以建立“政府+银行+保险”创新型融资模式,支持金融机构开发服务创业金融产品,积极推广可行的信贷方式,缓解农民创办企业的融资难题。

5.2 优化公共服务,改善创业环境

一是优化行政审批。全面搭建农民创业互联网服务平台,加快开展“一网通办”的政务服务,建立农民创业创新绿色通道,在行政审批过程中对农民创办企业及人员提出的问题,无论是否属于自己的责任,都必须解答,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落实行政审批限时办结制度。二是强化服务保障。加强农村硬件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例如大同市云州区打造的黄花产业,正是因为改善水利设施,解决了旱灾、虫害等黄花减产的问题,减少了农民的担忧,才使村民积极种植黄花增收。改善农村宜居宜业的环境,提高农村教学水平与医疗服务水平,为调动农民创业的积极性。对创业者以及其子女有入学、就医需求的,由各县(区)教育、卫健、医保部门统筹解决。政府可以统一为创业者解决住房困难的问题,为其优先安排公租房,解决其生活上的困扰,让其安心创业。三是保障创业用地。盘活土地资源,统一组织土地经营权流转,为农民创办企业规模化生产经营提供用地保障,支持社区工厂、闲置地、闲置厂房优先租赁给农民创业者,使其进行创业。

5.3 强化创业培训,提升创业能力

一是强化创业培训。了解农民创办企业及人员的实际培训需求,与市(县)院校及培训机构形成合作关系。例如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兴隆镇位于山区,交通十分不便利,农民种植的土豆滞销。面对这种现实情况,当地引入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某研究团队的彩色马铃薯种子,在村里建立生产工厂,形成了彩色马铃薯锅巴产业链,并对农民创业者进行创业前和创业后培训等。陕南地区的其他农民创业企业以及人员可以借鉴彩色马铃薯锅巴产业链的发展模式,通过创业前培训增强创业人员的创业意识,使其对创业的过程、风险、收益等各方面有明确的认知,避免盲目跟风导致创办的企业不能持续发展。创业后可以与学校以及培训机构合作,提供农民夜校、网络培训等,依据不同的需求提供针对性的创业培训,为农民创业者解决技术、产业销路上的难题。二是培育致富带头人。将创办企业实际效果较好的创业者、当地有能力的创业者和村委干部作为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进行培训,定期组织开展外出培训学习,为当地企业带回可借鉴的创业培训成果。

5.4 加强政策引导,落实优惠政策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应当因地制宜,必须依据陕南地区不同市(区)的自然资源、经济条件等因素,制定政策并积极落实。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在农民创业优惠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应因地制宜,挖掘当地的特色资源、文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例如,安徽三瓜公社的电商特色产业模式,把特色与电商融为一体,打开了当地的特色产品市场,吸引了大量农民工和新农人返乡创业。陕南地区可以依据不同市(县、区)的自然资源、经济条件等因素制定政策并积极落实。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可以成立农民创业创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领导小组,对无组织规划的农民创业者,实施干部联系农民创业创新制度。干部定期到农民创业企业走访,统筹做好农民创业工作,协调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三是加强信息对接。设立陕南农民创业网,及时发布关于农民创业的政策,为创业人员提供市场信息。还可以将政策编制成册下发到每个村落,使得农民可以及时获取创业创新的各种信息,调动农民的创业积极性。四是落实税费优惠政策。聘用失业人员和脱贫农民的企业,由税务部门按照政策落实税费优惠政策。

6 结束语

陕南地区一直以农业作为主要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创业者应当抓住政策机遇,在创业过程中与时俱进。通过问卷调查以及相关资料数据对陕南地区农民创业机制进行探讨,对于陕南地区农民创业面临的困境,提出了优化农民创业机制的对策。微观层面上,应强化创业培训,培训一批励志于全面振兴乡村的创业群体,提升创业人员的创业能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宏观层面上,应通过拓宽资金来源、改善创业环境、加强政策引导,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大环境,调动农民创业积极性,对陕南地区的产业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陕南创业者农民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党建地图·陕南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陕南柑橘老果园改造关键技术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
基于色选技术的陕南工夫红茶精制工艺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