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购背景下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建设

2023-01-09孙溢擎

山西农经 2022年19期
关键词:冷链生鲜运输

□孙溢擎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江苏 徐州 221000)

近年来,依托电商平台售卖生鲜农产品较为普遍。过去,物流运输效率低、耗时长,货物从发货方发出到收货人签收需要较长时间,导致生鲜农产品难以实现网络化销售。随着冷链物流的投入使用,生鲜货物可以在运输全程保持低温,发货流程大大简化,货物运输时间明显缩短,使得各类生鲜农产品通过网络电商平台销售成为常态,极大地推动了各类生鲜农产品的销售。

当前,冷链物流在产业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更好地推动生鲜农产品电商发展,文章从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建设出发,结合具体问题,详细探讨网购背景下电商冷链物流系统建设与完善的有关问题。

1 不同类型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

1.1 区域内部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

区域内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建设主要针对生鲜农产品的生产端建立物流接收环节,进而连接终端城市的农贸市场、大型商超、生鲜便利店等,建立以区域内生鲜线下销售市场为主导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该模式是消费者获得生鲜农产品的重要途径,本质上属于短距离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产品的冷藏、控温等要求不高,从生产端送达零售端需要的时间较短。

多数大型商超、连锁生鲜便利店等配备冷藏柜、冷冻食品柜,对冷链物流温度的要求不严格,但部分蔬菜、水果等对温度下限有一定要求,以免农产品结冰而影响口感与品质。区域内部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是农产品生产单位与销售单位之间的物流,规模较大,单批产品的种类较为固定,产品冷链运输方面的微观要求较少。保障整个区域冷链流程中保持冷链低温运营,维持物流进程中不出现温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能保障冷链物流质量。

1.2 区域外部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

与区域内部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相比,跨区域的生鲜农产品在冷链物流上增加了区域之间的中转环节,对冷链物流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常,部分大型物流配送公司会在不同的销售节点建立冷链仓储库、产品冷链分拣装置、专业冷链物流运输系统等,整合各个地区的冷链物流产品,合理规划不同生鲜农产品,将其分成不同类型,针对各类农产品设置相应的冷链物流管理办法。

区域外部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包含低温储存仓、冷链物流车、冷链分拣中心、绿色通道KT 板等物流设施和环节,支持跨区域冷链物流的生鲜农产品主要有蔬菜水果、肉禽蛋奶、冷饮乳制品等。跨区域冷链物流主要采用深冷、冷冻、冷藏、温控等技术,确保不同类型的生鲜农产品均可在运输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质量和鲜度。跨区域的冷链运输涉及物流中转调运方面的多个环节,因而对冷链物流的协调性、技术性要求较高,需要有较高的管理能力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1]。

2 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的建设与发展现状

2011 年中粮公司依托网络销售生鲜农产品,之后淘宝、拼多多、京东等平台纷纷设立生鲜农产品卖场。生鲜农产品成为重要的网络电商产品销售项目。各大电商平台通过整合所覆盖区域当中的农产品生产端资源,使得生鲜农产品网上销售的规模迅速扩大,极大地推动了配套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许多自营或第三方冷链物流运输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使生鲜农产品的电商销售模式逐渐成型。

生鲜农产品可以支持生产端农户通过电商平台直接销售给终端消费者。多数农户看中了网络销售获利高、自己具有价格自主权等优势,纷纷投入到网络销售的队伍中,加快了我国各地区农产品销售网络化的步伐。在销售端需求旺盛、生产端热情高涨的背景下,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生鲜农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销售量不断提升。我国权威统计领域披露的资料信息显示,从2021 年开始,我国生鲜农产品的销售规模达到了全球第一位。2019 年我国蔬菜、水果产量分别为7.035 亿t 和2.57 亿t,无论是产品产量、销量还是市场规模,均呈现出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据《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公布的资料信息显示,我国要在建设生鲜农产品生产销售整体网络的同时,加强对农产品冷链储藏、物流等环节的完善,提升冷链物流的质量,降低货物损失率,提升送达效率,缩短中间环节的耗时。同时,我国宏观领域出台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颁布实施多项鼓励政策,大力支持电商平台,实现冷链物流的信息化,确保冷链运输系统与电商平台的生鲜农产品销售有效对接。

当前,我国多数电商平台未采用冷链物流运输方式,依然以常温运输为主要运输方式。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为生鲜农产品重量大、运输成本高、销售价格难以提升等。多数商家不愿意支付高额的冷链物流运费,更愿对生鲜农产品进行深冷后加冰袋,以顺丰等速度较快的常温物流方式运输。建设冷链物流系统前期投入大,冷链运输车、温控设备、冷藏仓储的运营需投入大量成本,导致冷链物流的费用开支超过常温物流。商家选择冷链运输会导致产品的销售利润被物流费用占据,甚至出现亏损现象。如果冷链物流的运输成本能够有效降低,商家更愿意选择全程有温控、低温存储支持的冷链物流作为产品运输的主要形式[2]。

目前,我国很多冷链物流尚未对物流产品进行精细化分类,多采用全程深冷方式进行产品装卸、分拣和物流配送,虽然能够在整个过程中保持低温,但是不适用于结冰后会损害品质的蔬菜、水果、海鲜、乳制品等。冷链物流尚未实现有效的精细化管理,导致一些对温度下限要求较高的生鲜农产品无法通过冷链物流系统运输。同时,因为一些冷链物流在运输管理方面不到位,存在货物磕碰损坏、腐败变质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家通过冷链物流运输产品销售的热情。

2.2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存在的问题

2.2.1 电商平台缺乏冷链物流建设意识

当前,多数电商未自营物流配送系统,平台上的商户多自己联系第三方物流进行运输。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生鲜农产品的物流运输上依据规模决定运输费用,成本较高。虽然电商平台可以整合各类商家的生鲜销售信息,通过自营物流进行产品的集约化物流管理,减少物流成本,但由于多数电商平台未开通自营的冷链物流业务,使得平台上销售生鲜农产品的商家无法享受到低成本的冷链物流服务,因而只能选择常温物流方式运输生鲜农产品。

2.2.2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要在网购模式下进行冷链物流配套产业建设,就要实现冷链物流发货端和接收端供需的有效对接。这要求冷链物流有充足的冷链物流运力,对中间的仓储、转运、分拣环节建立低温处理等各类设施,形成一体化统筹管理的冷链物流运输管理系统。从事冷链物流的企业需投入大量资金,加大管理力度,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系统运营过程中,要开展高度专业化的运营管理。当前,专业从事冷链物流的企业无法整合电商平台上零星的生鲜农产品订单,虽然具有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与管理能力,但无法整合管理供货端与物流终端的产品流,难以承担建设与电商平台对接的一体化冷链物流运输系统的重任。

2.2.3 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与覆盖水平较低

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发展冷链物流起步较晚,在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方面相对滞后,在产业规模、产业领域技术水平、管理能力、产业配套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多数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只能承接大规模订单,无法在承接大量小规模订单后将其整合并安排运输、转运与分拣工作。精细化管理能力较弱,导致冷链物流可以支持的订单量、产品种类、送达区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冷链物流发展水平较低,冷链物流服务的覆盖面有限,导致多数地区冷链物流无法送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鲜农产品电商销售与冷链物流的对接。

3 网购模式下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建设与创新发展策略

3.1 建设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一体化网络系统

3.1.1 构建“互联网+冷链物流链”的信息化监控调度平台

当前,多数电商平台未针对生鲜农产品的物流运输建立统筹管理的冷链物流信息系统,使得很多不同环节的物流运输资料无法有效采集与利用,物流信息沟通不畅。应由电商平台牵头,建立与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农产品生产单位对接的“互联网+冷链物流链”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统计电商平台上大量的生鲜农产品销售订单,整合具有一致性、可整合性的订单,委托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负责物流运输,在各个终端地区建立电商平台的终端仓储与配送点,通过短途物流把生鲜农产品送达到消费者手中,如图1 所示。

图1 “互联网+冷链物流”配送网络平台

建立“互联网+冷链物流链”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有效整合电商平台上的大量生鲜农产品销售订单,由具有冷链物流管理优势、基础设施优势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中间环节的物流运输,再通过短途物流将产品送达到消费者手中。建立统筹管理的冷链物流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各方主体在冷链物流上各项工作的有效对接,有效连接电商平台、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生鲜农产品的生产单位和消费者,实现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统一分销调度,确保各个环节的有效整合与统筹管理[3]。

3.1.2 完善第三方冷链物流运输模式

现阶段,我国农产品主要通过农产品集散中心运输到全国各地的农贸市场,再通过批发转入零售而实现终端销售,经历的转运装卸和仓储环节较多,容易出现质量下降和货物损坏问题。应整合生鲜农产品的生产端供应能力与销售端消费需求,以电商平台为主导,取消中间多层转运环节的批发零售分销层次,建立生产端整合产品、零售端分发产品、中间流程尽量扁平化与集约化的“互联网+冷链物流”配送系统。这就要求网络电商平台针对冷链物流建立一整套生鲜农产品的物流服务系统,一方面向政府提交申请,寻求政策支持,由政府财政提供部分资金,另一方面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整合平台上零散的生鲜物流订单,打包后交由从事冷链运输的第三方企业负责中间环节的冷链运输,进而在零售端建立生鲜农产品存储库与配送点,把产品分包配送到消费者手中,形成系统化的冷链物流管理系统平台[4-5],如图2 所示。

图2 第三方冷链物流运输模式组成架构

3.2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创新发展

3.2.1 加强多方联动机制,建立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多业态模式

电商平台缺乏冷链物流经验,仅依靠电商平台无法建立完善的冷链物流系统。电商平台仅是连接生鲜农产品销售方与终端消费者的中介平台,利润不高。冷链物流前期投资大,很多物流网络需要重新开发设计。若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冷链物流系统,对电商企业而言是难以承担的重担。

通过多方合作让电商平台负责整合生鲜农产品销售订单,将其打包后交给第三方物流负责冷链运输,进而在终端进行分包,再由短途物流送达消费者手中,可以有效利用多方主体的优势,扬长避短,实现冷链物流系统生产端与零售端的连接。在此过程中,各方主体要加强合作,做好协调工作,建设有效的多方联动机制。只有多方主体共享信息,分工明确,加强工作衔接,才能保障冷链物流系统良好运行[6-7]。

3.2.2 加强市场监督管理,做好供需对接

为了防止冷链物流过程中出现产品积压、生鲜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等问题,需以电商平台为基础,建立跨区域的市场信息共享机制,实时公示不同地区的生鲜农产品产量、供应能力变动信息,统计各地区的生鲜农产品销售量,实时预测市场需求变动趋势。以电商平台的大数据处理技术为依托,加强对生鲜农产品的市场监督,及时发现市场供需方面的变动,有效调整生鲜农产品的供给,做好市场供需对接工作,减少因为产品积压导致的损失,满足不同地区的生鲜农产品消费需求,从而建立完善的市场管理机制,有效保证生鲜农产品冷链供应的质量[8-9]。

4 结束语

在当前网络化、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要建设与网络电商生鲜农产品销售有效对接的冷链物流系统,就需有效利用先进技术,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整合生产产品需求,进而通过有效管理,提升电商平台与冷链物流的衔接性,构建系统化、科学高效的冷链物流配送系统。网购模式下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建设与创新发展需要在科学管理理念的指导下,汇集各方力量,落实系统建设与各方主体的有效配合。只有建立科学高效的系统平台,并有效连接农产品供应端、电商平台、物流系统、终端零售等环节,才能以优质的冷链物流服务,把高质量的生鲜农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猜你喜欢

冷链生鲜运输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考虑碳排放的冷链物流多温共配路径优化研究
新型冷链物流用复合相变材料制备及过冷度影响因素
生鲜灯的奥秘
中国生鲜消费趋势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