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创新 聚力提质增效*
——以社会化运行新模式助力流动科普

2023-01-08许世梅

智库时代 2022年23期
关键词:巡展科技馆社会化

许世梅

(广西科技馆)

科技馆是非正规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目前广西全区已建成并开馆的科技馆仅有4座,辐射范围有限。中国流动科技馆广西巡展有效支援并带动了区内尚未建设科技馆的市、县科普事业的发展,为基层公众提供了参与科学实践、享受科普教育的场所。“十三五”期间,广西巡展总里程超过50000公里,开展了约1300多场配套主题科普活动,辐射受众超550万人次,2021年广西已正式启动了中国流动科技馆广西巡展第三轮全覆盖工作。

近年来,随着巡展的不断深入,地方科协资金短缺、人手不足、配套活动跟不上的问题日益凸显,为此,广西科协与广西科技馆聚焦探索“科协+企业+科普资源”流动科馆社会化运行新模式,按照“科普效能最大化、运维成本最小化、科普惠企、互促共赢”的思路,转变单一的流动科技馆运行管理模式,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广西流动科技馆社会化运行试点,走出了一条地方科协“牵线”、广西科技馆“搭台”、企业和流动科普资源“共融”的社会化助推基层流动科普提质增效的新路子。

一、构建“科协+企业+科普资源”新体系

“微科技馆”“不打烊的科技馆”“家门口的科技馆”“一个让孩子打败手机、电视和游戏的科技馆”等等,都是基层公众对流动科技馆广西巡展社会化站点的昵称,群众的认可是最高赞誉,在推行流动科技馆广西巡展社会化运行新体系中,广西科协、广西科技馆坚持“精挑细选”加大组织推动力度的同时,严抓考察审核,由广西科技馆、地方科协的主要领导、项目实施成员通过深入意向企业,实地考察、详谈调研、讨论研究、签订协议、明确各方职责等工作,扎实推进流动科技馆社会化试点的选建,保证企业与流动科普资源之间对接精准度,为构建企业与流动科普资源互促共赢的良好格局打好基础。

截至2022年1月19日流动科技馆广西巡展项目分别与5家企业合作,盘活了资源,缓和了资金、人员、配套活动等匮乏的困境,合力形成社会化联动新局面。以梧州市、北海市举例,梧州市的泺喜科技教育基地以流动科技馆为载体,充分利用流动科技馆社会化试点单位机制体制的优势,以及梧州当地有关资源,深入学校、党群服务中心、社区等积极开展流动科技馆延展科普教育活动,通过现有科普资源、科学教育活动及相关宣传,扩大了流动科技馆巡展的社会影响力、覆盖面,引导家长带领儿童积极参观流动科技馆,实现流动科技馆成功引流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泺喜科技教育基地的科普软实力,该公司也是科普大篷车广西社会化运行试点单位,流动科普资源的有效融合,为企业科普发展增添了双翼;北海市联合我馆与本土教育科技企业--广西晨晖智能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北海晨晖·北海文化教育城开展中国流动科技馆广西巡展社会化试点。该站点以文化教育城为载体,将流动科技馆作为校外科普活动的基地,设置无人机、航模、建筑大师等科普体验课程,结合流动科技馆科普展品,依托教育城内丰富的科普书籍等资源,配合“双减”在场馆内定期开展主题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受众科普参与度,推动充实了公司科技培训内容,丰富了流动馆科普体验项目的同时也提升了公众、政府、社会对晨晖智能教育科技公司的认识度,实现了科普教育社会和经济效益多方共赢的局面。

流动科技馆社会化运行实现了基层科普服务高效能,架起了基层民众与科普资源之间的“桥梁”,真正建立起“让基层科普服务到位,让流动科普资源活起来”的创新服务体系。

二、“管”“放”结合,促进新模式可持续发展

在新模式探索过程中,广西科技馆坚持以“管”到位,“放”为主,一方面通过制定巡展管理办法、考核细则等有效措施,不断完善项目规章制度,确保巡展健康开展,另一方面利用自身优势,搭平台、共享科普资源,促进巡展可持续发展。

(一)健全制度,“管”到位,确保新模式良好运行

2021年面向全区社会化运行试点单位及常规巡展组织、执行单位广西科技馆拟定并开展了征求《中国流动科技馆广西巡展社会化运行项目实施细则(试行)》《中国流动科技馆广西巡展考核奖励办法(试行)》意见工作,并结合实际完善优化、试行。从巡展组织、特色教育活动开展、媒体宣传、工作时效、展品完好率等方面有效规范了流动科技馆社会化运行试点单位的巡展工作。

为鼓励先进,带动全区巡展项目各运行单位以一流的管理和服务,助力广西巡展项目的深入实施,自治区科协开展了2021年度中国流动科技馆广西巡展项目“优秀运行单位”评选工作,其中梧州泺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晨晖智能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社会化运行试点单位获得“优秀”等次评定,“优秀”等次评定率达75%远远领先于常规巡展站点。优秀运行单位评选工作显示社会化运行的试点单位配套科普活动、展品完好率、辐射范围、布展经费投入等都优于常规站点。以梧州市为例,社会化运行试点单位梧州泺喜科技有限公司受众人数超5万人次,较常规巡展站点同期内提高5%;配套科普活动开展25场次,较常规巡展站点同期内提高92%;展品完好率平均达99%,较常规巡展站点同期内提高7%;展馆运营时间较常规巡展站点同期内提高27%;为营造良好的科普参观氛围,布展经费自行投入较常规巡展站点提高100%。

(二)搭建平台“放”为主,落实科普资源共融共享

1.搭建人才资源分享平台,切实提高试点单位科普人员综合素质

广西科技馆常态化的开展业务培训和各种形式的科普交流活动,以提高社会化运行单位的科技辅导员、专兼职志愿者的科普服务水平。2021年期间共开展11场次社会化试点单位科普人员综合素质培训,4个试点单位共计约100人次参加。通过邀请专家、全国金牌科技辅导员等通过主题科普讲解专题交流活动、能力提升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化试点单位科技辅导员的辅导技巧、科普素养、教育活动开发、安全运维等专业业务能力,为流动科技馆巡展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2.多模式交融,实现试点单位流动科普资源常展常新

2021年广西新增常规巡展展览资源1套、区域化换展展览资源6套。结合广西实际情况,在保持常规巡展力度不减的,提高区域换展资源实施效果的前提下,尝试“常规”“区域”“社会化”多模式融合,“壮大”社会化运行科普展览资源库,将梧州泺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梧州依晨教培中心两个社会化运行单位作为区域换展站点,实现多种巡展模式共同发力,进一步实现社会化运行单位流动科技馆常展常新,同时达到了流动科技馆科普资源“流动”“普惠”的展览原则要求。

3.完善配套科普活动资源,优化流动科普服务内容

为丰富流动科技馆服务内容,广西科技馆大力推进实体馆科普资源流动化,在服务内容和设施功能上更新改造,力求依托流动科普资源实现高质量的普惠共享。1)品牌科普活动加载入流动科技馆社会化巡展中,将科学大咖面对面课堂、趣味科学实验、科学教育活动、科普剧、科幻画等特色品牌活动融入社会化运行日常巡展中,丰富巡展活动。2)更新科普装备,扩大巡展内容,疫情期间流动科技馆配套球幕影院暂未开放,为弥补这一缺失,广西科技馆研发了“移动3D影视宣教平台”—流动3D影院,替代球幕影院,辅助流动科技馆社会化试点进入学校开展科普观影活动。并在2021年为流动科技馆社会化运行单位免费提供系列科普手提箱。该批手提箱内共包含“找朋友电路”“风洞实验”等12个各式各样的科普资源包,所有资源包的活动设计均由广西科技馆、南宁市教师志愿者团队共同设计。社会化运行单位辅导教师可根据流动馆的开展灵活设置配套活动和内容。3)瞄准契机,充分释放科普红利。为全面提升流动科技馆巡展效果,从关注受众人数转移到关注参观质量上,我馆已启动结合“双减”打造流动科技馆研学基地工作,将于2022年完成流动科技馆教师研学培训手册的出版研发工作.对标、梳理流动科技馆展品核心知识,完成主题研学路线的开发,依托展品,将展品辅导与教育活动有机融合,通过系统、规范的培训手册,科学、高效的指导流动科技馆科技辅导员开展研学辅导活动,届时也将以社会化运行试点单位为抓手,在全区铺开,使流动科技馆的日常展教活动常态化。

三、构建多方共赢新局面,社会化试点运营见成效

流动科技馆广西巡展“科协+企业+科普资源”创新模式的推行,拓宽了流动科普惠民的新渠道,社会化试点工作目前运行良好,全区多点开花,流动科技馆巡展质量向上趋势已成。

(一)服务优、效果好,基层民众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企业的高效实施,为基层民众打造了一个展览氛围营造优、展品维护佳、配套服务多元化的流动科技馆,全面提升了流动科技馆展览布撤展、巡展全流程的质量。例如社会化运行试点河池宇恒科技有限公司,自试点承接以来结束河池无实体科技馆的历史。河池微科技馆自开馆运营以来,积极营造展馆布展氛围,运维工作人员到位,配套特色科普活动丰富,受到学生、家长及偏远地区群众一致好评,“家门口的科技馆”获得了社会各界高度赞誉。依托河池微科技馆,有效增强和整合了地方科普资源的服务能力,并通过广西科技馆分享提供的科普资源,辐射带动了其他基层公益科普服务机构的发展,使公益科普服务覆盖了全地区、各民族、各阶层人群,推动形成地方科技馆体系,从而实现了科普效应倍增,使更多基础公众可以获得科技馆这种互动形式的科普服务。2020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河池市达到5.5%,比目标值高出0.3%,圆满完成自治区绩效指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任务。

(二)干劲足,资源帮扶到位,企业发展势头强

1.以流动科普为载体扩大了社会化运营试点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流动科技馆社会化运营搭建了平台,让有情怀、有理想、有责任心的个人、团体、 组织等,能够找到科普履职途径和作用发挥平台,引导企业将科普服务的触须延展至流动科技馆,突出企业资源优势服务社会、学校。自2021年全面开展社会化运行试点工作以来,社会化运行试点单位不仅自行解决场地、巡展运行、志愿者配套等问题,更通过在当地的资源优势,推动设区市科协联合当地教育、文广旅、农村农业等职能部门开展行业科普工作共计72场。借助各行业平台扩大企业自身影响力以及流动科普覆盖面,最终实现“双赢”。

2.依托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优化企业自身内容建设

社会化运行试点企业的理念、宗旨需要与流动科技馆的科普公益契合,精准定位试点单位后,广西科协坚持“让合作者多赢,最终实现共赢”的发展理念,最大化的给予资源共享,促进试点单位自建发展。以广西晨晖智能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经营范围主要从事科技培训,承接试点运行以来该企业将流动科技馆作为校外科普活动的基地,增设了无人机、航模、建筑大师等体验科普课程,结合流动科技馆展品,在广西科技馆的指导下配合双减开展主题科普教育活动,充实了原有培训内容,目前正在借助流动科技馆这一平台打造北海研学基地,实现了企业自身建设的优化升级。

流动科技馆社会化运营模式的成功共同提升了企业科普服务水平,推动了流动科技馆多平台宣传,企业在做好公益科普的同时带动提升了企业知名度,促进实现了企业增产增收,实现双赢。仅受北海教育书城社会化试点成功运营的吸引,目前广西平南县人民书店、泉州汇文书城等共计6家县市区书店都在积极对接,欲承接试点工作,流动科普资源社会化运营供不应求。

(三)机制顺,管理高效,科协科普职能提升

1.工作转移,解地方科普困境

流动科技馆的布撤展、运维由当地科协转交给承接企业来组织完成,有效解决了科协特别是落后地区科协组织巡展场地缺乏、展策不到位、配套活动跟不上的难题。承接巡展的运行企业通过自身的优势不仅解决以上难题,还能够有相应的资金补充,配套多样化的科普服务,并组建专业的展品维护人才和展品讲解人才,优化提升流动科技馆科普展教效果,切实提高广西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科普的服务质量,使流动科技馆巡展更能适应市场和受众需要。

2.一减一增,流动巡展提质增效

“减”运行保障经费,流动科技馆社会化运行可以有效减少流动馆运行经费支出。常规巡展站点广西科协一般给予4万元/站的运行经费补助,而社会化试点运行站点日常巡展、开展科普活动所需经费均由社会化运行试点单位结合资源优势自行提供保障,2020年末至今,广西5家社会化运行试点单位自运营以来,流动科技馆运行经费支出共节约20万元。

“增”研发及活动经费,节省下来的巡展经费广西科协全部用于配套活动研发经费的支出,旨在完善流动科普资源配套活动内容,丰富广西巡展科普活动形式。第三方社会企业力量的引入,为科协减轻了压力和负担,为配套科普资源增长提供了经费及人力基础,有效形成了科协、企业、社会、多方协调,融合共治的可持续发展运行环境,助力了科协科普职能提升。

基层民众受益、配套活动增多、运行管理优化、巡展质量提升,多方共赢证明流动科技馆社会化运行是一种与区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区内公众科普需求相符合的科技馆资源配置和供给新模式,助力流动科普工作向社会纵深推进,社会化运行模式具有独特优势。

猜你喜欢

巡展科技馆社会化
科技馆一日游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深圳科技馆新馆
2020年中考优秀作文巡展
初心不改•使命传承
——新中国审计70年巡展
2019年中考满分作文巡展
首届“刘征青年诗人奖”获得者巡展
科技馆惊魂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