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基层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2023-01-08

智库时代 2022年23期
关键词:文物保护文物博物馆

魏 玲

(安国市文物保护服务所)

一、前言

文物承载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历史痕迹,能为历史研究提供重要的考证依据,帮助人们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国家和社会对文物保护修复工作越发重视,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较以前有了显著改善。然而,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当前的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尤其是基层博物馆的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仍然面临许多问题,需要博物馆工作人员不断努力。

二、国有基层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一)深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

文物是人类文明的记录,承载着特定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痕迹,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科技发展成就,作为第一手史料,为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原始社会,还没有文字的时候,人们的行为大多都是通过文物记载下来,所以没有文物资料,历史研究也就无法进行。不仅仅是历史学、考古学,依靠大量的文物资料做研究,其他很多的学科,例如人类学、语言学等,也要通过文物进行研究,更不用说今天的很多科技文化创新,都是通过文物给我们留下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启发的。大量古代科技和艺术成果至今还在被利用、借鉴和继承,成为发展繁荣现代科技、文化、艺术不可或缺的条件。加强文物保护,对于深入研究文物的科学原理和高超的工艺技术,从而得到有益的启示,推动现代科学研究,促进科学、文化、艺术发展。

(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明

历史文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五千年璀璨文明的积淀。加强文物保护,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还可以向小孩子们传递历史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很多文物不仅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也很高,还可以提高艺术鉴赏力,陶冶情操,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很多中小学校会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的方式,向学生讲解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国有基层博物馆文化保护工作,既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历史文物的文化教育功能,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基层博物馆加强对文物保护修复的宣传工作,也可以起到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效果。例如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记录故宫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甫一上映便深受观众欢迎,更是在当代青年群体掀起热潮,无数年轻人在被科普了文物修复保护相关知识后,表达出从事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意愿。由此可见,历史文物具有强大的社会文化教育功能。

(三)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它能够反映时代特征、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风俗等,还可以为科研工作提供帮助。如今人们对精神文化的审美需求越来越高,文物遗迹是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加强文物保护修复,合理利用和管理文物,可以为当地提供特色人文旅游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扩大就业,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三、当前国有基层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其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出现文化历史断层的国家,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史,留下了无数历史文物遗迹,反映了我国各个历史阶段的社会发展情况。我国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而且分布范围广泛,各省市均拥有当地的风俗文化及历史文化遗产,给了我国文化自信的底气。因此,随着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我国必须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尤其要加大基层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增加资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效率及质量。然而,虽然近年来我国基层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文物保护工作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根基,而文物作为这些优秀文化必不可少的载体,在当前的世界形势下,日益得到重视,法律保护作为文物保护当中的关键一环,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由于我国建国时间尚短,很多法律法规制度仍在完善当中,尤其是关于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尚有所欠缺,以至于让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偷盗文物,使我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其次,基层博物馆的规章制度建设上也存在着很多不足,特别是针对安全教育方面的,博物馆的安保工作不到位,管理方式有问题,导致文物被损坏。而在文物被损坏之后,博物馆对于过错人员的追责也没有明确的划分和界定,大多惩罚主要过错人员之后就不了了之,使得次要过错人员心生侥幸,缺少对法律的敬畏之心,致使文物保护修复工作难以为继。

(二)文物保护意识不足

在我国历史上,有过很多文物被倒卖,后又被赎回的事情发生,当然,还有那么一些文物,至今未被赎回,安放在海外的博物馆,供外国游客鉴赏。归根结底,都是人民群众缺乏文物保护意识所致。就拿声名海外的敦煌壁画来说,壁画原藏于经书、文书、画像的佛教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内,因时间的流逝被掩埋于黄沙之中,后因一个道士王圆箓的发现,才被大家所知。然而由于当地的政府缺乏文物保护意识,并未意识到这些壁画、经书的珍贵之处,致使它们无人问津,直到后来的英国人斯坦因的发现。也正是这样,我国的文物流落海外。假如当时的政府对于文物保护再上心一点,结果可能就不会是这样。因此,提高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不可或缺。

(三)文物保护经费缺乏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国家和社会对文物保护修复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投入的财政拨款经费也更多,与以往比较,如今各地博物馆的综合条件都更加先进。然而,由于基层博物馆的财政经费来自当地政府,处于种种原因,部分基层博物馆的研究经费仍然捉襟见肘。首先,部分地方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或者部分地方政府工作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重要性,导致文物保护财政预算比较少,资金投入有限,基层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经费较为紧张。而文物保护修复需要专业人员和专业工具,对环境和设施的要求非常高,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经费不足严重影响了文物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四)文物管理制度落后

长期以来,文物行政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承担本行政区域内文物资产综合管理职责,责任主体明确,分工相对清晰,但也存在弊端。这种管理体制下,基层文物管理部门受到当地政府行政部门管辖,基层文物管理部门自身管理职权弱化。部分地方政府忽视文物管理工作,文物专项保障经费机制不健全,奖励激励、保险补贴等扶持政策措施不够完善,影响基层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文物保护状况较差,基层文物管理部门对此无可奈何,只能听之任之。而且,基层博物馆内部管理制度也比较欠缺,文物保护队伍力量薄弱、素质参差不齐,文物修复专业技术人才储备不足,文保人员仅能维持日常管理和巡护工作,一些文物工作者将基层博物馆看做“养老单位”,工作懈怠,对文物在现代社会的管理与利用缺乏实践探索,历史文物在现代社会能产生的社会教育和文化审美功能无法充分发挥出来,也无法将历史文物的管理利用同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5]

(五)文保领域专业人才缺乏

文物保护修复涉及许多专业性技术知识,需要大量专业的技术人才进入行业内从事相关工作,使更多的文物得到更加妥善的保护与修复。然而现在的文物保护修复工作队伍里,专业历史文物保护修复出身的文保工作者较少,许多文保工作者都是半路出家,缺乏专业化的知识,在进入岗位工作后,才开始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文物保护修复相关知识技术。同时,由于文物保护与修复不仅需要大量专业理论知识基础,还需要实践经验,通过不断的文物保护修复实践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所以,即使是文物保护修复专业出身的文物工作者,在进入岗位后同样需要经过一段学徒时期,向经验丰富的文物保护修复专家请教专业技术经验。另外,文物保护修复还是一份非常艰辛的工作,从业者需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状态,对文物观察入微,了解大量历史知识,心灵手巧,能适应极端的环境和高强度的工作,远没有外行人看起来那么写意轻松。文物保护修护工作性质艰辛,对专业知识技术要求又非常高,因此,我国文物保护修复工作者目前仍然存在大量专业人才缺口,基层博物馆尤其缺乏具备优秀专业技术知识的文物保护修复人员。由于缺乏专业的文物保护修复人员,部分文物在出土后没能得到及时的保护措施,在风吹日晒、暴雨侵蚀中受到损伤,损毁之后的文物也很难得到及时的修复与还原,这些都阻碍了我国文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当前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主要对策

(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为了使基层文物保护工作得到更好的落实,必须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文物保护管理体系。首先,国家层面,需要进一步制定详细的文物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偷盗、损坏文物的人员给予严厉的惩罚,同时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然后,基层博物馆也要完善自身的规章制度,对安保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行为予以约束,保证文物的安全、出入库、修复等工作可以顺利进行。最后,在日常的工作中,积极普及相关法律知识,提升他们的法律责任意识,使他们在工作过程中能够自觉遵守法律,并利用法规来指导自身行为,进一步保障文物保护工作的实施。

(二)加强文物保护宣传教育

加强文物保护宣传教育是提升人们文物保护意识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渠道。博物馆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承担着发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同时也发挥着对学生的文化教育作用,所以必须加强公众对文物的保护意识,通过各种渠道,例如报纸、新闻、媒体等途径对文物的重要性进行大力宣传,近些年的《国家宝藏》和《我在故宫修文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两个纪录片让很多人意识到了文物保护的艰辛,从而让公众对文物重视起来,全民普及文物保护知识,让人民群众自发地参与到文物保护的工作当中来,尤其是对于中小学生的教育。他们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保护文物的意识要从小树立,学校课程建设也应把这一内容融入到日常的学习中去。[10]

(三)增加资金投入

文物的珍贵性众所周知,也正因此,文物的保护难度和修复难度也是相当之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国家首当其冲。国家应设立专项资金对文物保护工作予以支持,同时也要从政策上大力扶持。另外,当地政府也要对基层博物馆予以政策倾斜,对于博物馆的建设,发放专门的财政资金,并且要保证资金的到位,使其不被其他项目占用,即使是博物馆建设暂时不需要大量的资金的时候,以便博物馆需要的时候,可以立即有大笔资金投入进去。当然,我们都知道,博物馆的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数目是非常庞大的,仅仅依靠政府的专项资金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除了政府拨款外,还可以号召社会企业进行投资,与当地政府、学校、博物馆等单位进行合作,设立文物保护专项基金,筹措资金,接受各界人士以及爱心组织的捐赠,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同保护文物。此外,博物馆还可以作为旅游景点,实行门票制,想要参观的旅客须得购买门票方可进入,以此增加博物馆收入,维持运营。

(四)改革文物管理制度

基层博物馆想要做好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不仅需要有充足的资金和专业技术人才,还应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提高文物工作者的工作效率,落实文物管理工作。基层文物保护修复与管理利用不仅仅是文物保护部门的工作,需要地方政府各部门协同合作,协助文物保护部门顺利完成对文物遗址的抢救性发掘与保护修复。基层博物馆作为主要的文物管理单位,应该加强自身管理职权,完善文物管理制度,合理进行人事分工,将文物管理职责落实到人。

(五)培养专业人才队伍

博物馆作为放置和展览珍贵文物的地方,需要的专业人才要求相比其他单位也要高很多,在这里工作的人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还需要拥有严谨、细心的优良品质,尤其是文物修复工作者。但兼具两方面的优秀人才并没有那么多,加之此人还要愿意投入到这样的工作当中来,所以培养一批专业的人才队伍便是当务之急。博物馆可以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引进,对拥有高专业能力的人才进行优待,提高对技术人才的吸引力,同时还可以到高校里面进行招聘,招收相关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扩大文物保护工作者的队伍。其次,博物馆可以学习社会企业,定期派人到其他的博物馆进行交流活动,增加管理人员的经验,还可以挑选优秀骨干进行培训,按照本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需求自主培养相关的专业人员,建设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必要时也可以采取“竞争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合作意识和进取意识。最后,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专业人才的培养也要运用现代化的文物保护技术手段,加强对文物工作者专业技能的培养,使文物保护工作与时俱进,为文物保护工作的进行奠定良好的人才保障。

五、结束语

文物资源是人类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珍贵财富,做好国有文物保护利用开发,规范国有文物资产管理,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博物馆事业也在不断进步,文物保护修复是博物馆发展的基础,必须重视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加强文物保护力度,最大限度地保证文物的完整性,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文物保护文物博物馆
文物的栖息之地
鞍山地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考
博物馆
文物的逝去
地下文物保护首要举措考古勘探程序应前置
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露天博物馆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
救治患病文物的医院 文物保护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