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背景下职教劳动教育育人生态构建路径研究*

2023-01-08张月张铃娣

智库时代 2022年23期
关键词:立德劳动育人

张月 张铃娣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劳动教育在大中小学贯彻进行了深入、系统的部署。意见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对高职劳动教育的开展指明了方向。立德树人是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劳动教育则是落实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将劳动教育和人才培养有效融合,构建劳动教育育人生态,发挥出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让高职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掌握对应的劳动技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劳动水平。

一、高职教育生态问题的突出表现

“生态”本来是自然领域的概念,将其应用到教育领域是因为当前教育工作存在着某种失衡,所谓的教育生态是指围绕生态平衡、环境与适应等建立合理的教育体系,以确保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当前高职教育存在着工具主义、功利主义等教育生态危机,这也是我国教育体系普遍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疏德”“偏智”“弱体”“抑美”“缺劳”等育人取向[1]。近年来教学改革强调要注重德育、体育和美育,在基础教育以及高等教育中都对思想道德教育、体育以及美术、音乐等美育学科给予了更高的重视,和这三个方面相比,劳育一直以来都是最被忽略的内容,当前的高职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缺乏劳动经历,在以往的教育阶段接受的劳动教育也非常有限,或者劳动教育的形式化严重,学生没有真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也缺乏一定的劳动技能和技巧。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步入了不良的样态,这种学习生态是割裂的、窄化的、封闭的,学习系统内部的能量流动也出现失衡与阻断的现象,整体呈现不健康的状态,需要及时矫正。

高职教育生态问题体现在窄化、割裂的学习,注重专业知识的教学,却忽视了学生的文化素养、道德品质、劳动素质等,人才培养偏离了立德树人的育人本质,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尤其是劳动教育边缘化非常严重,育人目标从综合素质培养窄化为学业发展。近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一直在强调职业性,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使得学习和劳动之间出现割裂,本应该交互融合的能力发展和品格塑造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另外高职教育的生态问题还体现在封闭、终结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路径不够宽广。

二、劳动教育与高校立德树人使命的基础关联

(一)加强劳动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经之路

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主要为社会培养技术、技能型的人才,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将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宗旨,真正落实素质教育[2]。素质教育涵盖了劳动教育,在高职院校中加强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品质,并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劳动技巧和能力,最终促进学生成才。目前部分高职学生由于从小备受呵护而脱离劳动实践,缺乏劳动经验,掌握的劳动技能不足,甚至还会出现好逸恶劳、轻视劳动的思想,这对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不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发展。加强劳动教育不仅能够有效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品质、职业道德素养、职业观,这是高职院校实现立德树人的必经之路。

(二)加强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施路径

素质教育强调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其中就包含了劳育,不同方面的教育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劳动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体系中属于基础内容,和其他方面的教育有着密切的关联。从智育层面来看,加强劳动教育能够让学生将自己学习和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层面,通过实践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检验真理;从美育方面看,劳动教育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劳动带来的良好体验,体会到劳动魅力,在劳动的过程中升华学生的劳动情感;从德育来看,劳动教育本身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从体育来看,劳动实践能够让学生的身体得到训练,在实践中强健体魄,增强体质。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劳动教育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家长和学生自身的重视,学生从小缺乏劳动经验和实践,进入大学之后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缺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加强劳动教育则能够从多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品质,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

(三)劳动教育是实践育人的有效手段

现代教育强调要加强教学实践,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更应该加强实践教学,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职业技能。开展劳动教育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从而发挥出实践育人的价值。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理论层面,除了加强理论教育之外还要开展生产劳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习实训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在实践活动中积累劳动经验,训练劳动能力,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劳动技能。高职院校可以搭建各种主题鲜明的校内实践平台,将劳动教育融入其中,学生在参与校园活动的过程中就积累了劳动经验。另外还可以创建劳动实践平台,建立实训基地给学生提供更多劳动实践的机会。

(四)劳动教育能够拓展立德树人的逻辑维度

劳动教育能够从根本上对立德树人教育机制的逻辑维度进行拓展。(1)劳动教育强调实践性,要求学生要融入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一路径做好职业规划,实现人生理想,从这个层面来看劳动教育能够拓展梦想实现维度。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生能够体会到梦想实现离不开辛勤的劳动,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实现梦想。当前高职学生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种消极思潮的影响,而加强劳动教育能够明确劳动价值观,磨练学生努力奋斗、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3]。(2)劳动教育还能够对价值观培育维度进行拓展。高职教育要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受到复杂社会环境的影响,部分高职学校存在着不思进取、萎靡不振、轻视劳动等观念,影响了正确价值观培育。加强劳动教育则能够帮助学生端正价值追求,自己融入到劳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艰辛,并体会收获劳动成果的快乐,能够启发学生的精神,净化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良好的劳动观、价值观。

三、立德树人背景下职教劳动教育育人生态构建的原则

(一)从教育方针层面要求的原则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是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高职院校要从五育并举的新时代教育方针层面实施劳动教育,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育人宗旨。这样一来劳动教育将和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并列构成高职生态教育体系,而不是让劳动教育从属于高职教育中的专业技能教育。在实际实施劳动教育时要以方针政策为引领,将“三全育人”理念作为教育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将劳动教育全方位融入到高职院校的“育人实践”全过程,真正实现“五育”并举,发挥出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培养高职学生的劳动价值观,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高职院校属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也是我国教育系的重要内容,其和劳动教育一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职业技能教育和劳动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两者互相融合、互相联系,都包含了学生劳动精神、劳动技能的培养,并注重对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引领。从这个层面来看,高职院校要加强劳动教育,将其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贯穿在整个职业教育过程。相关的教育工作者要解放思想,拓宽视野,对劳动教育的内涵、价值形成新的认知,理解、把握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特殊性”,将劳动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有效融合,以确保劳动教育时代使命的实现。

(三)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劳动教育是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就一定不能忽视劳动教育[4]。劳动教育和其他四个层面的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在树德、增智、健体和育美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时代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内涵更加丰富,除了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提升学生的劳动素质之外,还被赋予了落实“立德树人”的使命,前文中也讲述了劳动教育和立德树人之间的逻辑关联。劳动教育和思政工作也不可分割,其是开展思政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在思政教育理论课程中融入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发挥出思政教育在劳动教育中的优势,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劳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精神,有效促进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协同发展的局面。

(四)与学生主体需求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要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也就是从学生的现实需求出发实施劳动教育。在构建劳动教育的生态体系时,在教的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和教育内容共同构成客体,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此时教育内容和教师则构成了客体,因此劳动教育要坚持“双主体观”。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互相交流,以一种平等的关系交流。劳动教育要注意将学生的主体需求发挥出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立德树人背景下职教劳动教育育人生态构建的途径

(一)重视职业“底色”,创新劳动教育实践模式

劳动教育要和高职专业教学有效融合,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一直以来我国的人才观念都具有单一的特点,一般将人才认为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有所重视。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但是在具体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方面还存在着不足,部分院校依然将理论知识的教学作为重点,对职业技能发展有所忽视,这也是高职教育生态失衡的重要表现。高职教育要积极改革,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方式优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在这个过程中,高职院校也应该顺势而为,创新劳动教育,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开展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渗透到专业理论教育和实习实训中,将教学过程和生产劳动有效对接,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专业化人才[5]。另外要重视劳动实践,多给学生提供生产劳动机会,要让学生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克服怕苦怕累的心理,注重学生劳动过程中成就感和获得感的增加。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技能教育还应该针对性融入劳动思想教育,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平等地对待每一份职业,掌握一些重要的劳动技能。专业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发展,开设劳动教育也应该和专业对口,能够为学生的专业服务,将学生的潜在劳动力激发出来,助力学生形成优秀的劳动品质,让学生以后能够更好地适应岗位的需求。

(二)注重知行合一,开展劳动专题理论教育

高职院校近年来非常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发展,为了凸显出职业性,渐渐出现重技能操作、轻人文素质的局面,同样让生态教育出现失衡。在这样的环境下,部分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也更为关注劳动技能的教育,忽视了劳动理论教育。缺乏劳动理论教育会影响学生对劳动教育内涵的认识,学生难以真正形成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劳动理论教育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其能够让学生形成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这些精神、态度层面的教育目标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因此,高职院校构建劳动教育的教育生态体系,一定要遵循“知行合一”的学习规律,不仅要重视劳动实践,还要加强专题理论课程的教学,让学生能够了解劳动内涵、把握劳动教育的作用和功能,能够学习更多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相关知识。对于劳动理论内容,可以将其有机地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发挥出思政理论课的主阵地,将劳育和德育有效结合,助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同时确保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能够形成和谐的劳动关系,增强学生的劳动权益意识和法律意识,能够借助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作为劳动者的权益。此外,学校还可以发挥出劳动育人的作用,通过新闻网站、学校广播站等宣扬优秀的劳动文化,传播劳模故事,给学生树立优秀的榜样,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将劳动教育渗透在校园文化中。

(三)发挥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的支撑功能

构建劳动教育的育人生态体系,还应该打造开放的教育环境,让劳动教育不仅局限在校园内部,发挥出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对劳动教育的支撑功能。高职院校要增加劳动教育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路径参与劳动实践,而不仅仅是局限在打扫校园卫生、整理宿舍等形式之中。可以将劳动教育融入到学生的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中,在社团活动中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劳动精神,在志愿者活动中组织各种各样的校内外公益活动,让劳动实践能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让学生接受更好的历练。另外还可以将劳动教育融入到专业化的“职业劳动”中,可以鼓励学生将学到、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运用到现实的家庭生活、社会活动中。比如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为自己的亲朋好友充当“导游”的角色,不仅为他人服务,还锻炼学生的劳动技能;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为亲人、朋友提供“装修顾问”服务。

(四)健全劳动教育考核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在教育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能够为教育过程提供重要导向,达到以评促教的作用。以往的高职劳动教育的功能窄化、教育价值矮化、教育形式泛化,出现了劳动教育体系的生态失衡[6]。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建立更加健全的劳动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在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融入劳动素养,并引入合适的评价指标体系,注重学生劳动过程的评价。另外要完善劳动素质评价的步骤方法,明确评价标准,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并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做好评价考核工作。

五、结语

立德树人为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思路,院校要将劳动教育融入到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之中,形成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生态失衡的情况,教育者要及时转变观念,遵循从教育方针层面要求的原则、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原则、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原则以及与学生主体需求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劳动教育育人生态体系,重视职业“底色”,创新劳动教育实践模式,注重知行合一,开展劳动专题理论教育,发挥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的支撑功能,并健全劳动教育考核评价体系。

猜你喜欢

立德劳动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