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经济转型及发展分析*

2023-01-08杨世睿

智库时代 2022年23期
关键词:农业农村经济

杨世睿

(西昌学院)

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问题做出了重要论述,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迅速,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依然和目标任务有较大差距。在农村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会受到意识、金融市场建设、扶贫范围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限制其发展。为更好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国家和政府需要深入进行研究和调查,认真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一、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农民收入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消除需要加大农村经济发展力度,有效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只有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才能带动消费与生产,实现经济良好发展。同时,也只有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才可以助推农村教育的发展,提升农民文化水平,进而发展规模化产业,增加优质的就业机会,吸引更多优秀的劳动力与人才,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二)确定发展倾向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应该在发展倾向的支撑下进行,在研究世界范围经济发展情况时发现,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单一地发展经济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过度压榨农村地区劳动力,会使农业产业快速萎缩;不科学的发展方式不利于经济持续发展。因此,国家应该在现代化建设阶段开辟精准化的发展道路,还应该关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借助农村地区劳动力资源,引导农村经济可靠稳定地发展。当下我国经济发展城乡差异明显,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国家与政府应该增加对农村经济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还需要通过政策扶持等手段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改变农村经济体系结构,使农村经济发展在农村经济管理下快速确定发展方向,为农村经济达到发展目标提供基石。

(三)经济发展的多样化

当前国家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阶段,国家全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管理等方面的变革。长期以来,农业经济发展处于粗放型发展模式,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产品结构单一,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影响到农业经济效益。通过农村经营管理,可以引导农业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培育农村经营新型主体,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烟台作为沿海城市,与青岛、大连、威海等沿海城市一样养殖业比较发达,种植业比较落后,农产品同质化竞争明显。近年来,烟台市大力发展特色产品,以乡村振兴为抓手,海陆统筹资源,优先发展苹果、樱桃等为代表的林果业、海洋牧场,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将农业产品从过去的单一种植作物逐渐向多元化种植结构发展,构建烟台特色农业现代体系,全市形成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导向的特色农产品标准体系。通过农业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激发烟台市农业产业优势,形成了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经济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二、农村经济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去农业化”倾向

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去农业化”倾向更为严重。从含义上来看,“去农业化”就是在农村地区,农业本身的地位不断降低。对农村而言,农业本应该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但受到工业化、城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和城市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为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为自身创造更多价值,很多农村青年选择前往城市。尤其是当前我国经济、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互联网在城市已经基本得到普及,而在农村覆盖范围有限,城市就业机会更好,这也为农村居民前往城市提供了更大的吸引力,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削弱了农业在农村的地位,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

(二)基础设施因素

在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背景下,农业已经逐渐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很多先进的农业设备也投入到实际生产中,但是受到机械化程度不高、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强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性依然很强,这一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不仅如此,机械化程度低就表明需要大量人工进行种植或养殖,生产效率极为低下,且容易受到气候、自身状况的影响,导致农产品质量不高,在一系列连锁反应的影响下,农村经济难以取得发展突破。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地政府资金投入力度不足,导致管理机制运转缓慢。

(三)产业结构过于单一

一直以来,我国农村的首要产业是农业,也就是第一产业,其次是畜牧业和渔业等养殖业,最后是其他产业。目前,包含畜牧业和渔业在内的其他产业发展尚不成熟,产业规模较小,农业依然是我国农村人口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支撑我国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由于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加之受到技术指导、环境污染、国外农产品冲击、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在农业生产和农业养殖过程中,农民投入的劳动力、财力和物力成本较高,很容易出现农产品减产或滞销现象,农民获得的经济收入整体偏低,抵抗农业灾害、农业病虫害、养殖业疾病以及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产业规模难以升级。

(四)农村经营管理体制不成熟

由于我国在农村经营管理上的起步较晚,相关经营管理体制不成熟,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受到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影响,很多乡镇领导干部不重视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无法将国家相关农村经济管理制度落实到位。第二,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范围广,涉及到农村土地承包流转、农业项目财政补贴、农业经济政策落实等内容。由于地方政府不重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缺乏农村经营管理绩效考核制度,导致基层农村经济管理人员工作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农村经济管理导向作用。

(五)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较低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是农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科技人才整体比较匮乏,农村当地人口以老弱病残为主,文化程度和农业科技意识不强,在农业生产中不愿运用或者无法掌握新型的农业技术,依然采用传统的农业技术和模式开展农业生产活动。虽然我国农业管理部门对农业科技越来越重视,并组织开展了大量的“科技下乡”活动,然而由于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导致科技服务水平较低,不能够做到长期开展和有效落实,导致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整体偏低,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经济转型与发展策略

(一)积极转变农村经济发展理念

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想实现农村经济的良好转型,就需要首先转变思想理念。首先,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尽可能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加大对农副产品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保持农业市场供给平衡;其次,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要遵循科学发展理念,并让农村居民将该理念落到实处。政府和当地村委会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调动农村居民的积极性,在原有农业产业上不断进行创新升级,顺应当前时代发展潮流。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可以借此机会,加强农业和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联系;最后,要遵循生态化发展的理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环境破坏的现象也较为严重。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环境保护原则,充分利用当地的区域资源优势,不得以牺牲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要把农村经济发展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结合起来,实现低碳化发展。

(二)完善经济体制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若要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完善的经济体制是重要前提。农民以及基层领导干部,应合理规划农村经济发展的蓝图,高度重视农村经济运行机制,开展丰富多样的优化、创新活动,确保农村经济良好发展。农村基层领导干部,需要站在全新的角度,充分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只有加深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认识和理解,才可以增强发展农村经济的责任感。为了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必须不断优化农村经济运行体系,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并有效解决。相关部门需要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统筹兼顾,对现行的经济体制进行优化和完善。

(三)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乡村振兴背景下,深化农村改革是实现农村经济创新性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整体提升、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深化农村改革包含了农业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创新,农业生产结构的整合优化,通过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农村经济的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各地农村管理部门在实施农村改革过程中,应当从当地农村的具体情况和区域特色出发,充分挖掘当地农村的地理资源、生态资源、文化资源等,从落实推广国家农业政策、培养农民现代化农业意识和新型农业科技、改善基础配套设施、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入手进行区域统筹部署和整合优化,建立起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农业产业集群和农村经济新局面,实现当地农村经济产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共同发展。

(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行标准化生产

提高农业现代化,可以在根源上提高促进农业的发展,完善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与农业发展之间的联系。为此有关部门应当充分利用网络等媒介,向农产品生产者宣传农业现代化的有关内容,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借此来通过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质量而减少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同时,在农产品加工以及农产品生产方面,要推广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具体来说,有关部门借助一些典型案例,这些典型案例要十分贴近农户们的生活,这样的案例可以强化农户们对于农业现代化的重视,引导农产品生产者进行农业现代化的生产。这样一来,就可以无形的帮助推进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并且可以使有关部门和农产品生产者们更好地连接在一起,共同提升本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五)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文化水平

农民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较低,是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农业生产效率低的一个因素。目前农村基础教育条件有所改善,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农村地区要加强教育改革力度,加强基础教育力度,从年轻一代着手,提高年轻一代人的知识文化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文化基础。一方面,必须要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的教育环境,建立正规的中小学,推广义务教育,深入基层和每家每户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部分农民的教育理念跟不上,导致儿童无法入学,这就无法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的落后面貌。在打牢基础教育,奠定了文化基础之后,还要开展技能培训,对于一些农村的中青年开展技能培训教育,对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农机设备、农业管理理念等进行传授,让农民可以学习更多新知识、新技术,并且将其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真正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六)通过电商平台促进经济发展

部分农村地区会种植果树或是饲养肉禽,但因交通、地理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导致很多产品无法及时销售出去,这就会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一定阻碍。而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想要使农村地区经济获得更好管理,在农村地区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有效拓宽农民产品的销售渠道。当地政府一定要通过先进的生产技术及农业经济管理方法,进一步提升当地农产品的质量,促使当地农业生产达到高标准产业化,之后再通过建立电商平台对当地农产品进行线上线下共同销售,而在此种管理模式下,农村经济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七)优化农村市场信息服务

信息不对称也是限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信息不对称的局面日益改善,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提升信息服务水平,这样一来也能够避免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来合理选择种植的产品,提升农副产品的针对性。地方政府部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对当地情况进行充分调查基础上,建立信息数据库,同时以村镇为单位,掌握当地农作物的具体信息,提升数据信息的时效性、真实性和合理性。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先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要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就需要将先进技术应用其中,这也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具体体现。可以创新技术引领,获取优质农业技术资源,建立并完善农业产业链数据库,为农户的基本生产、销售、掌握市场信息提供基本支持。另外,政府还需要建立并完善信息交易平台,确保农户在与消费者进行交易时,自身合法权益能够得到保障,同时也能够保证信息的透明公开,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八)发挥政府职能,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有效的管理和支持,农村相关基础设施的完善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物流体系的健全也应发挥好政府的各项职能。我国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应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要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断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服务意识,发挥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加强社会建设等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在“互联网+”视域下,农村互联网的覆盖率和物流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要得到有效解决还需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支出,减少税收,为提高农村互联网的覆盖率、健全农村物流体系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九)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养

在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中,应着重专业管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建立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为农村经济的有效管理与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首先,现阶段大学生村官政策已逐步落实到农村建设中,高校大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但其农业管理经验严重缺乏,相关部门可开展相关培训教育,或采用老带新的形式,或借助经验丰富的农民作为指导,从而提高其实际经验与管理能力。其次,针对农村经济各层管理人员,还需有针对性地开展定期培训,如农业知识、信息技术、生产技术、管理方法等,全方位提高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与各项素质能力,确保其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合理运用更好、更先进的技术方法推动经济发展。再次,相关管理部门还应加强对人才引进的重视,拓展渠道有效吸引高素质且乐于发展农业的人才,扩大人才队伍。最后,还需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与奖惩机制,确保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积极态度与工作效果。通过多种手段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支持。

四、结束语

农村地区推动经济发展需要结合地方实际情况,编制科学的经济管理方案。随着经济活动的开展,及时发现经济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优化管理方式。通过健全管理机制、推进信息化建设等手段,为我国各地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

农业农村经济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