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项目水土流失成因及水保措施研究

2023-01-03张银涛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2年6期
关键词:植草土工布排水沟

张银涛

(平顶山市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站,河南 平顶山 467000)

1 概况

项目实际占地面积9.59 hm2(95 866.30 m2),由建筑物、道路广场、景观绿化3部分组成。项目分建筑物区2.16 hm2,道路广场区3.87 hm2,景观绿化区3.53 hm2,施工生产生活区占地面积为0.03 hm2,临时设置于市政绿化用地内,后期进行迹地恢复交由市政规划建设,表土临时堆存区0.35 hm2,临时设置于工程景观绿化用地区内。

建筑物防治区:①工程措施,表土剥离0.93 hm2;②临时措施,已实施裸露面临时覆盖8 000 m2,新增临时覆盖土工布10 000 m2,基坑顶部周边修建基坑挡水埂1 100 m。

道路广场防治区:①工程措施,表土剥离1.65 hm2,雨水管网长1 900 m,透水砖1 575 m2,植草砖4 318 m2;②临时措施,已实施裸露面临时覆盖13 000 m2,新增临时覆盖土工布15 000 m2,临时排水沟长600 m,沉砂池1座。

景观绿化防治区:①工程措施,表土剥离1.76 hm2,表土回覆1.30万m3,土地整治3.53 hm2;②植物措施,景观绿化面积为3.53 hm2;③临时措施,已实施裸露面临时覆盖14 000 m2,方案新增临时覆盖土工布12 000 m2。

施工生产生活防治区:①工程措施,土地整治0.03 hm2;②临时措施,裸露面临时覆盖300 m2,临时排水沟100 m。

表土临时堆存区:①临时措施,裸露面临时覆盖土工布3 800 m2,装土编织袋临时拦挡200 m。

2 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

2.1 水土流失影响因素

项目区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自然因素:首先是气候因素,其中以暴雨影响较为突出,夏季降雨集中,强度大,极易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其次地形地貌、土壤物理特性等也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其三是林草植被覆盖度低,起不到固土保水作用。人为因素:项目在建设期间,由于扰动、开挖原地表,使原地表土壤遭到破坏,增加裸露面积,土层的抗蚀能力减弱,加剧了区域内的水土流失;易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道路泥泞以及附近沟渠淤积,使其行洪排涝能力降低,同时影响工程施工;施工中土方开挖、填筑、碾压等活动,造成原地表水土保持设施损坏,而植被的损坏使其截留降水、涵蓄水分、滞缓径流、固土拦泥的作用降低,造成水土保持功能下降,加剧水土流失。

2.2 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某项目的相关技术资料,规划占地面积9.56 hm2,实际扰动地表面积9.59 hm2,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总挖方量24.50万m3,总填方15万m3。根据项目情况,主要水土流失因素为人为因素,因此,某项目主体工程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务必做好临时防护,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水土流失,施工结束后稳固工程及植物措施防护,以防止因自然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

3 水土保持防治措施研究

3.1 建筑物防治区

3.1.1 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建筑物防治区工程措施主要是表土剥离。表土剥离布设位置:项目二期工程建筑物所占区域。设计内容:施工前对项目区进行表土剥离,剥离厚度0.30 m,作为项目区后期的绿化用土。工程量:项目区表土剥离面积0.93 hm2,表土剥离量0.28万m3。

3.1.2 临时措施

临时措施:①裸露面临时覆盖。措施为土工布覆盖,布设位置:建筑物防治区开挖的临时裸露面。设计内容:为防止在大风时产生扬尘,污染空气环境,在建筑物防治区临时开挖的裸露面采用土工布实施临时覆盖。工程量:建筑物防治区已铺设防尘网约8 000 m2,方案设计新增土工布覆盖10 000 m2。②基坑临时防护。措施为砖砌挡水埂。布设位置:基坑顶部四周。设计内容:在基坑四周布设基坑挡水埂(砖砌混凝土抹面)。砖砌挡水埂设计为矩形断面,埂底宽0.15 m,高0.20 m。工程量:经计算,项目区基坑挡水埂总长度为1 100 m,砌砖33 m3,水泥砂浆抹面495 m2。

3.2 道路广场防治区

3.2.1 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工程措施主要有表土剥离、雨水管网、透水砖、植草砖。①表土剥离。布设位置:项目二期工程道路广场区中可剥离表土的区域。设计内容:施工前对项目区进行表土剥离,剥离厚度0.30 m,作为项目区后期的绿化用土。工程量:道路广场区表土剥离面积1.65 hm2,表土剥离量0.50万m3。②雨水管网。布设位置:道路一侧。设计内容:雨水管网尽量利用自然地形坡度,尽可能扩大重力排除雨水的范围。雨水排除以暗管为主,管道在改变管径、方向、坡度处、支管接入处和管径交会处也应设置检查井。主体设计沿道路一侧布设雨水管,根据地形设置雨水口,将雨水汇总后通过排水管排入市政排水管网,雨水管道采用DN300~DN600PVC排水干管及支管变径连接。工程量:道路广场防治区布设雨水管1 900 m。③透水砖。布设位置:非机动车停车位。设计内容:透水铺装采用铺设透水砖,透水砖为长方体形式,规格为20 cm×10 cm×6 cm(长×宽×厚),铺设时采用交叉铺设的方式。工程量:铺设透水砖约1 575 m2。④植草砖:措施名称为铺设植草砖。布设在地面停车场。设计内容:方案设计在地面停车场等铺设植草砖。植草砖可以涵养地下水源,减少地表径流。通过透水面铺装,将雨水渗入地下,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植草砖为井字型植草砖,规格为250 mm×190 mm×70 mm,植草率为20%,采用黑麦草。

3.2.2 临时措施

道路广场防治区临时措施主要为临时覆盖、临时排水沟、沉砂池。①裸露面临时覆盖。土工布临时覆盖布设位置:道路广场防治区开挖的临时裸露面。设计内容:为防止在大风时产生扬尘,污染空气环境,主体已实施在道路广场防治区临时开挖的裸露面采用土工布实施临时覆盖。②临时排水沟、沉砂池。临时排水沟为砖砌临时排水沟。布设位置:工程施工道路一侧修建临时排水沟。设计内容:道路广场区临时道路一侧布设砖砌临时排水沟,排水沟末端设砖砌沉砂池。施工结束后拆除砖砌排水沟及沉砂池,粉碎后场平回填。

3.3 景观绿化防治区

3.3.1 工程措施

景观绿化防治区工程措施主要为表土剥离、表土回覆、土地整治。①表土剥离。布设位置:项目二期工程道路景观区中可剥离表土的区域。设计内容:施工前对项目区进行表土剥离,剥离厚度0.30 m,作为项目区后期的绿化用土。工程量:道路景观区表土剥离面积1.76 hm2,表土剥离量0.52万m3。②土地整治、表土回覆。布设位置:工程中的植物绿化区域。设计内容:对道路景观防治区需进行绿化区域进行表土回覆、土地整治,以保证后期植物措施的效果及质量。工程量:经计算,道路景观防治区土地整治面积3.53 hm2,表土回覆量1.30万m3。

3.3.2 植物措施

景观绿化防治区植物措施主要为景观绿化。布设位置:景观绿化防治区。设计内容:根据项目绿化设计,在该区内硬化范围以外的区域采用乔、灌、草混合的方式绿化;选择具有景观效果的树种,乔木选用香樟、栾树、女贞、广玉兰、等具有景观效果的乔木树种;灌木树种选用小叶女贞、红叶石楠、大叶黄杨等具有景观效果的灌木树种;花草种选择麦冬、白三叶等。工程量:经计算,景观绿化防治区绿化面积为3.53 hm2。

3.3.3 临时措施

景观绿化防治区临时措施主要为临时覆盖。裸露面临时覆盖布设位置:景观绿化防治区开挖的临时裸露面。设计内容:为防止在大风时产生扬尘,污染空气环境,主体已实施在景观绿化防治区临时开挖的裸露面采用土工布实施临时覆盖。工程量:景观绿化防治区已实施临时覆盖14 000 m2,设计新增土工布覆盖12 000 m2。

3.4 施工生产生活防治区

3.4.1 工程措施

施工生产生活区工程措施主要为土地整治。土地整治布设位置:施工生产生活区所占临时用地。设计内容:对施工生产生活区所占用的临时用地进行整治,为后期规划创造条件。工程量:施工生产生活区土地整治面积300 m2。

3.4.2 临时措施

①土工布覆盖。布设位置:施工生产生活防治区裸露地面。设计内容:经查阅相关施工资料,施工生产生活防治区在施工过程中,对裸露区域进行了防尘网覆盖。工程量:防尘网使用量为300 m2。②临时排水沟布设位置:在施工生产生活区周边修建临时排水沟。设计内容:施工中在施工生产生活区周边布设砖砌临时排水沟,排水沟设计为矩形断面,底宽0.30 m,深0.30 m。

3.5 表土临时堆存区

3.5.1 临时措施

临时覆盖为土工布覆盖。布设位置:表土临时堆存区,设计内容:施工过程中对表土临时堆存区中堆放的土方进行土工布覆盖工程量:土工布使用量为3 800 m2。

3.5.2 临时拦挡

临时拦挡布设位置:表土临时堆存区。设计内容:根据临时堆土的堆存形态、堆存高度等设计在临时堆土外围采用编织袋进行拦挡,拦挡宽度为50 cm,拦挡高度为50 cm,单位长度拦挡填方量0.25 m3/m。施工结束后需要对编织袋进行拆除。工程量:经计算,拦挡长度200 m,编织袋装土50 m3,施工结束后,拆除临时拦挡装土编织袋50 m3。

4 结语

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方案和布局紧凑,在满足主体工程安全运行的同时,尽量减少占地,减少土石方挖填和移动量,尽可能地减少扰动地表面积水土流失量,场地均移挖作填,有效利用土石方。建筑物区的裸露区域、道路广场区的雨水管网、透水砖、植草砖等裸露区域、景观绿化区的景观绿化、施工生产生活区的临时占用等均采取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项目方案补充表土剥离、表土回覆、基坑挡水埂、土地整治、施工道路临时排水沟、沉砂池及表土临时堆存区防护等水土保持措施。主体设计和方案补充相结合,形成完善的综合防治措施体系,可有效防治工程建设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

猜你喜欢

植草土工布排水沟
聚丙烯针刺土工布及其复合土工膜的力学性能分析
排水暗管滤层土工布的水力性能与其孔隙结构关系的研究
Thalidomide for refractory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from vascular malformations in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 comorbidities
植草沟在城市降雨径流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植草沟在去除城市地表径流污染物中的应用研究
皇家库府遇盗
丙纶长丝非织造土工布的性能及其应用
动词“Get”的用法
圈围工程中高强有纺土工布加筋垫层变形试验研究
十六岁去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