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明地区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横断面调查

2023-01-02曾点点金咏梅李重熙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12期
关键词:核苷抗病毒艾滋病

曾点点 ,田 波 ,金咏梅 ,李重熙 ,滕 芬 ,刘 俊

(1)大理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0;2)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一科,云南 昆明 650041)

目前全球艾滋病疫情依然十分严重,截止2020 年底全球HIV/AIDS 存活3 700 万,中国存活105.3 万,云南省存活人数超过11 万人[1]。自1996 年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出现并广泛推广运用以来,有效延长HIV/AIDS 患者的生存时间及预期寿命,极大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艾滋病已经成为一种可防、可控、可治的慢性传染病[2]。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做了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歧视、抗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等因素对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面,通过文献检索笔者发现目前国内外鲜有对比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患者的生存质量差异的研究报道,因此笔者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进行生存质量问卷调查,得出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患者的生存质量量表得分情况,比较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之间生存质量得分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现场随机选取2021 年12 月至2022 年3 月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艾滋病抗病毒门诊就诊的患者1 243 例。纳入对象诊断标准均需符合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1 版)[3]纳入标准:(1)年龄18岁及以上;(2)临床资料完整;(3)对自愿参加的患者要求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妊娠、哺乳期妇女;(2)患有严重的神经意识障碍者。本研究经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编号:2021120611)。

1.2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方式,需详细告知研究目的及意义,在取得患者同意后对其进行问卷填写和抽血化验。收集资料包括:(1)一般资料:性别、职业、收入、年龄、婚姻状况、民族、居住地等;(2)艾滋病相关临床资料:感染途径、服药类型为含EVF、NVP、DTG、BIC、LPV/r 等方案、(3)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for HIV brief version,WHOQOL-BREF)包含了4大领域,共31 个条目,分别涵盖了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总的生存质量及健康状况,评分标准为得分越高,就说明生存质量情况就越好[4]。

1.3 统计学处理

由Excel 表建立数据库,用SPSS26.0 软件处理数据,正态分布数值均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变量、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比较2 组数值变量差异,方差分析3 组及以上数值差异、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信息及单因素分析

本研究共纳入1 243 例艾滋病患者中以男性居多,占64.2%(798 例),女 35.8%(445 例 );平均年龄为(42.54±12.10)岁;90.4%(1 124 例 )经性传播感染HIV;抗病毒治疗病程1 a 以上的患者89.1%(1 108 例 );服用整合酶抑制剂的患者27.8%(345 例),非核苷类似物57%(709 例),蛋白酶抑制剂15.2%(189 例)。单因素结果显示,男性、高学历、居住在城市、3 个月内无饮酒、30 岁以下人群生存质量总分高于相对应的女性、低学历、农村、3 月内有饮酒史、30 岁以上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未婚者生存质量总分高于已婚、离异/丧偶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CD4 水平(CD4≥500)者生存质量总分高于CD4 水平较低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男男同性人群的生存质量得分高于高于异性传播及吸毒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服用抗病毒治疗方案含整合酶抑制剂患者生存质量得分高于服用抗病毒治疗方案含非核苷类似物、蛋白酶抑制剂患者,其中服用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患者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含EVF 方案的患者生存质量得分低于DTG(P=0.001)、FTC/TAF/EVG/c(P=0.035)、BIC/FTC/TAF 组(P=0.008),NVP 组生存质量得分低于DTG(P=0.001)、FTC/TAF/EVG/c 组(P=0.042),DTG 组生存质量得分低于BIC/FTC/TAF 组(P=0.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HIV/AIDS 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及单因素分析()(1)Tab.1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univariate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HIV/AIDS()(1)

表1 HIV/AIDS 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及单因素分析()(1)Tab.1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univariate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HIV/AIDS()(1)

表1 HIV/AIDS 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及单因素分析()(2)Tab.1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univariate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HIV/AIDS()(2)

表1 HIV/AIDS 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及单因素分析()(2)Tab.1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univariate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HIV/AIDS()(2)

EFV:依非韦伦,NVP:奈韦拉平,DTG:多替拉韦,LPV/r:洛匹那韦/利托那韦,FTC/TAF/EVG/c:恩曲他滨片/丙芬替诺福韦/艾维雷韦/可比司他,BIC/FTC/TAF:比克替拉韦/恩曲他滨片/丙芬替诺福韦。*P < 0.05。

2.2 影响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多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影响因素年龄、性别、婚姻、居住地、治疗时间、学历、CD4、饮酒史、感染途径、服药类型设置为哑变量纳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饮酒习惯(β=-1.670)与生存质量总分呈负相关;男男同性传播(β=4.790);大学以上学历(β=2.320);服用含整合酶抑制剂如含DTG 方案的患者(β=7.014)、FTC/TAF/EVG/c(β=8.765)、BIC/FTC/TAF(β=13.141)与生存质量总分之间存在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HIV/AIDS 患者生存质量得分多因素分析Tab.2 Multi-factor analysis of quality of survival scores of patients with HIV/AIDS

3 讨论

参加本次横断面调查的患者,以男性为主占64.2%,符合目前云南省感染者男性居多的特点[5]。整体来看,感染者整体文化水平偏低,以性传播为主。多数患者接受长期抗病毒治疗,服药类型中以服用国家免费药为主,尤其是接受含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患者比例最高57.1%(EFV47.8%、NVP9.2%),整合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与整合酶抑制剂进入医保,患者使用增加有关[6-7]。

本研究中生存质量平均得分男性(67.67±9.86)分,高于女性(66.53±9.45)分,可能和患者抗病毒治疗方案中使用整合酶抑制剂比例高于蔡衍珊等[8]报道,且使用整合酶抑制剂患者生存质量高于使用非核苷类药物有关。国内外研究[4,9]认为得分高与男性在各个方面调整心态能力强、抗压能力强,而女性依赖性更强,心理更脆弱有关。不同感染途径生存质量得分中MSM 人群得分(70.28±10.23)分最高,高于异性传播及吸毒人群(P< 0.05),得分高可能与MSM 患者普遍学历高,收入较高有关,与杨燕君等[10]的报道结果类似。未婚者生存质量得分(68.20±9.94)分,高于已婚及离异患者,P< 0.05,与闫丽等[11]的研究结果类似,对此结果谢年华等[12]的研究认为与未婚患者较少受到家庭矛盾影响,生活压力更小、能够更多的得到家人的支持有关。笔者的研究也发现,免疫功能较高的患者(CD4≥500)得分高于免疫功能低下组。Ahmed A 等[13]的研究也有相同结果并认为: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CD4 水平越高,对疾病治疗越有信心,生活质量也会越来越好。本研究中城市居民生存质量得分(67.66±9.74)分,高于农村患者(65.97±9.56)分(P< 0.05),该结果与王华东等[14]的结论一致。在治疗时间方面,结论显示治疗时间1 a 以上患者得分(67.49±9.78)分,分高于治疗时间不足1 a 的患者(65.36±9.03)分,(P< 0.05),与岑玉文等[15]的报道一致。不同年龄组得分中30~49 岁患者得分(68.15±10.58)分,高于其他年龄组,P< 0.05,与陈宇婧等[16]的报道一致,可能与中青年正是家庭经济支柱,抗压能力更强,而年纪越大,身体机能及心理状况变差影响生活质量有关。但与杨俊等[17]研究结果不一致。

本研究中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核心药物EVF、NVP 为非核苷类抗逆转录病抑制剂,LPV/r 为蛋白酶抑制剂,DTG、BIC、EVG 为整合酶抑制剂。不同核心药物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质量得分NVP组得分(65.66±6.32)分,低于DTG 及EVG 组得分(P< 0.05)。含EFV 方案组(64.18±6.79)得分低于含整合酶抑制剂的BIC 组(68.26±11.28)分、EVG 组(68.24±9.50)分、DTG 组(67.36±5.96)分均(P< 0.05),不同抗病毒药物得分高低可能与药物毒副反应有关,据国外报道,约有25%~40%艾滋病患者在使用含EVF 方案的过程中会发发生神经精神不良事件[18-19]。国内研究报道,患者接受含LPV/r 方案治疗1 a 后血脂异常率约83.9%,三酰甘油异常率约80.6%[20-21]。而整合酶抑制剂的毒副反应较少有关。整合酶抑制剂方案中含DTG 方案组得分低于含BIC 方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可能与DTG 中枢神经系统毒副反应在整合酶抑制剂中发生比例较高有关[22]。

生存质量多因素相关结果显示,不饮酒、高学历者的生存质量比饮酒、低学历者高,不同药物类型选择与生存质量得分密切相关如:使用整合酶抑制剂的患者生存质量得分高于使用非核苷类抗逆转录酶药物及蛋白酶抑制剂的患者,与Hunduma 等[15]报道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1)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HIV/AIDS 患者生存质量得分存在差异,使用整合酶抑制剂患者生存质量得分高于使用蛋白酶抑制剂及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患者;(2)目前昆明地区抗病毒治疗方案中含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比例最高57.1%(EFV47.8%、NVP9.2%),含整合酶抑制剂27.8%(DTG10.2%、BIC8%、EVG/C9.6%),含蛋白酶抑制剂15.2%(LPV/r15.2%),免费抗病毒方案仍然占相当高的比例,医保及自费类整合酶抑制剂占据一定比例;(3)不饮酒、高学历、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选择与生存质量得分相关。

猜你喜欢

核苷抗病毒艾滋病
Hepatology Research|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何时停用核苷(酸)类似物及停药后乙型肝炎复发的生物标志物
一测多评法测定混合核苷片中核糖核苷含量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 世界艾滋病日》
抗流感 抗病毒 抓住黄金48小时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HPLC法测定美洲大蠊药材中五种核苷类成分含量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