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茂《滇南本草》中妇科病用药探析

2022-12-29张大宝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15期
关键词:滇南味苦性寒

张大宝 秦 竹

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滇南本草》为明代医药学家兰茂所撰写,是一部突显滇南地域特色和极具临床应用价值的本草著作,是云南本土居民长期以来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滇南本草》中对妇科病证的论治颇具特色,诸如闭经、崩漏、带下、缺乳、难产、妇人虚劳等病证的治疗用药,兰茂对其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服法等均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1 《滇南本草》妇科病证用药

1.1 闭经 月经是女子正常的生理活动,闭经根本之因在于虚实两端。虚者都由肾气亏损,冲任亏虚;或肝肾亏虚,精血化生匮乏;或脾胃虚弱,气血化生不足;或阴虚血燥,精亏血少;以上原因导致血海空虚,本源匮乏,无血以下而成此病。实证是气血、痰湿阻滞,致使血运受阻,精血不通引起闭经[1]。《滇南本草》用于治疗闭经的药物大多具有破血化瘀作用。诸如石莲花: “ 破瘀血,破癥瘕,消血块,通月经。”红萝卜秆叶: “ 入阳明胃经。行血破血,治妇人经闭。”木贼: “ 破血积,通妇人经闭。”梅花草: “ 治妇人血崩血块,散气,通经利水。” 白牛膝: “ 破瘀块,治月经闭涩。”后世常用的通经药物泽兰也有记载。泽兰: “ 入肝、肾二经。行血,破瘀,一切瘀血;且用以通经。”具有补益之功的药物有丝瓜、双叶参。丝瓜: “ 味甘,性凉。无毒。治五脏虚冷,补肾补精,……通经。”双叶参: “ 味苦、回甜,性平。入肝、肾二经,治妇女经闭。”药食同源的有桃: “ 味辛、酸。活血,通月经。”

1.2 崩漏 唐容川《血证论》记载: “ 崩漏者,非经期而下血之谓也,少者名为漏下,多者名为血崩。”崩漏是指女子不在月经期间子宫非常性出血,概括了各种子宫出血病,而临床又以功能失调性无排卵型子宫出血为常见。《素问·阴阳别论》云: “ 阴虚阳搏谓之崩。”热邪入血而成崩漏者,当清热制火,滋阴凉血。《滇南本草》中治疗崩漏药物大多具有清热凉血作用。这类药突出特点味苦性寒。诸如鸡冠花: “ 味苦、微辛,性寒。止妇人红崩带下。”紫薇花: “ 味酸,性寒。治产后血崩不止、……崩中带下。” 山稗子: “ 米味甘、壳涩、根、叶苦涩,性微寒。” 山稗子单方治疗妇女月经量多,将成崩症,或已成血崩。用山稗子以五钱为度,煎汤入水酒用,效果良好。地地藕: “ 味甘,性微寒。能补益气血,治疗妇女红崩。”牙齿草: “ 味苦、涩,性寒。止妇人红崩漏下,恶血。”地涌金莲: “ 味苦、涩,性寒。治妇人白带,红崩日久。”单用地涌金莲煎汤,点水酒服。若血症迁延出现血脱,用此药,可以收涩固脱。黄芩: “ 味苦,性寒。”用黄芩治疗妇女月经量多,将成暴崩,效果良好。黄芩一钱(酒炒),黄柏一钱(炒黑色),香附一钱五分(童便浸),白芍一钱,龟板二钱(酥炙),臭椿皮二钱,土艾叶一钱(炒)不用引,煎服。兰茂认为“ 女子月经量多且不能停止,原因在于阴血亏虚,扰动脾土胞络之火。该方用黄芩、黄柏清热泻火;芍药、龟板滋阴养血,目的在于补阴血不足,制亢旺之火;艾叶味苦,椿皮性涩,能够固脱止血;香附味辛,能发散郁热。对于肾阳亏衰、下元虚寒者,则采用温肾固冲之法。寄生草: “ 味苦、甘,性微温。”生花椒树者,能够治疗妇女肾脏虚寒而成的崩漏。还阳参: “ 味甘、平,性大温。无毒。单方治诸虚百损,白带漏下,妇人内伤任督,下元虚寒。”对于肝肾亏虚,冲任失调者,又可用千针万线草,该药为治疗妇人虚弱要药。千针万线草: “ 味甘,性微温。补肝、脾、肾。适用于阴血虚弱……妇人白带漏下淋沥等症。”对于中焦脾胃气虚难以固摄者,采用补气摄血之法。雄鸡: “ 红者味甘,无毒。”雄鸡温补中焦脾胃,治疗妇女崩漏。又有瘀血留结胞宫,血道梗阻而成崩漏者,当活血化瘀,止血调经。白牛膝: “ 味苦、酸,性温。破瘀块,凉血热……红崩白带。”现代临床常用治疗崩漏的中药有侧柏叶、藕节、小蓟、大蓟、黄芩、漏芦、管仲、金樱子、荆芥穗、茅根、土茯苓、茜草、艾叶,在书中亦有详细记载。另外,《滇南本草》中也收录了一些用于崩漏的滇南地域特色中药,诸如扫天睛明草、梅花草、秧草根、楼台草、大红袍、石布、龙鳞草、梅花草等。

1.3 带下病 带下之为病[2],张景岳认为带下病因总在命门不固,具体分为六类: 心神不宁、情欲过度、房事之逆、湿热下流、虚寒不固、脾肾失摄。薛立斋认为此病治疗重点在于补益脾胃,升举阳气。傅青主言带下病为带脉失束,湿浊下行。傅青主指出,白带在于肝郁脾弱,火衰湿盛,治疗应健脾疏肝;青带在于肝火湿郁,治疗当以解肝利膀胱;黄带应补任脉祛肾火,不独以治脾。黑带因火热太盛,治疗关键在于泻火;赤带乃是肝火犯脾,治疗关键在清肝扶脾。《滇南本草》治疗带下的中药颇多,总结归纳为如下几点。

一、补益肝肾,补任督虚损,补气充血,调养精神。千针万线草: “ 味甘,性微温。补肝、脾、肾。阴血虚弱,神气短少,妇人白带漏下淋沥等症。妇人虚弱要药。”单方用千针万线草三钱,水牛肉三、五两,煨吃,三、四次效。

二、清热利湿,通尿止带。竹帚子,即地肤子: “ 味苦,性寒。利膀胱小便积热……妇人湿热带下用之良。”方剂用白芷汤,治疗妇女因湿痰下注于膀胱,而成白带之症。白芷二钱(用头不用梢),苍术二钱,川芎二钱,香附二钱,陈皮一钱,莲须一钱,土茯苓二钱,引用糯米一撮。水煎点水酒注而服。兰茂先生认为平日无其他证候的年轻妇人,单有白带者,原因在于湿热下注,用白芷汤医治效果突出。

三、温补气血,升举阳气。金鹊花: “ 味甜,性温。主补气、补血,劳伤气血……妇人白带日久,气虚下陷者,良效。”

四、性涩收敛,祛湿止带。栗子花: “ 味苦、涩,性微温。止日久赤白带下。”

1.4 缺乳 乳房作为分泌、贮藏乳汁的器官,其大小、形态、功能随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妊娠过程,哺乳活动而逐渐发展变化。在人体儿童时期并不发达,在18岁以后逐渐发育。乳汁过少,需按乳房才出,不呈喷射状或全无乳汁,称为缺乳。乳房不充且无胀痛感属虚证;胀满硬痛者属于实证[3]。兰茂曾言: “ 乳头为肝经所过,乳傍为胃经所过。”乳汁失于通畅,重在调理肝胃。以地草果为例,该药入肝经,走胃经。古方曾用地草果一味药治疗乳汁不通伴有疼痛。兰茂通过增加药味,进行遣药组方,治疗妇女乳汁不通,或自身压着,乳汁不通,又症见……乳头乳旁红肿胀硬,咬疼如针刺,效果突出。该方用地草果二钱,川芎钱半,青皮五分,北柴胡一钱,白芷一钱,天花粉一钱,金银花一钱,甘草节五分,引点水酒注服。方中地草果、青皮、川芎、柴胡四味药,重在疏肝行气;白芷、天花粉能升胃经之气而通乳汁;甘草补益脾胃又能温肝,金银花能清解热毒消乳房肿痛,且有助于乳汁通畅。此方适用于乳母调养不当,愤怒郁结,造成乳汁不通,乳房肿痛。该方通行厥阴经之滞气,升阳明经之乳汁,又能清热泄火且消肿止痛。《滇南本草》所载药物能疏调肝胃,通行乳汁的药物有: 玉米须、梣子、旋覆花、橙子;药性寒凉,能消乳房红肿疼痛,通行乳汁的有: 紫背天葵子、漏芦、重楼、王不留行、奶浆藤、红萝卜杆叶;具有补益之功而通乳的药物有: 丝瓜、豭猪蹄。

1.5 难产 难产,是妇人临产时出现胎儿娩出困难的一类病症。在缺少现代医疗助产以及剖宫产等技术支持下,中医在应用药物治疗难产方面特色明显。《妇人大全良方》归结为安逸气滞,或房事太多,欲火伤胎。许叔微[4]将本病归因于恐惧气结。郭稽中[5]认为难产之因在气血壅滞。陈无择[6]认为胞衣早破,血水干涸,产道阻滞导致难产。《滇南本草》对于难产的施治也有记载。石莲花: “ 难产催生效。”大枫草: “ 味甘、苦,无毒。治妇人难产。”马齿苋: “ 味酸、咸,性微温。入胃益气……能催生下胎。”苋菜: “ 味甘,性冷。无毒。产妇食之易产。”红蓝花: “ 主治胎死腹中,凡产难者,服之易生。诚胎产仙丹,女科要药也。”羊肉: “ 甘、微苦,性大热。无毒。能补中益气……止惊止痛。产妇食之易生。”马槟榔章节的附方有一首治疗气滞血瘀造成难产的方剂,用马槟榔二钱,当归五钱,川芎三钱,车前子一钱,煎水服,有催生效果。从此方可知,兰茂治疗难产的思路在于行气活血,对于气滞血瘀引起的难产有治疗作用。

1.6 妇人虚劳 皇甫中《名医指掌》[7]言: “ 女子之劳,起于经闭。”然经不自闭,常因女子思虑过度导致虚劳,治疗当解郁行气。白牛膝: “ 补肝行血,破瘀块,……治月经闭涩。”马鞭草: “ 气味苦,寒。无毒。主治妇人经水不通成劳。”传尸劳,是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多由热毒日久,生虫蚀于脏腑,造成身体羸瘦,目暗难明,四肢疲乏,腰膝酸软。七星菌: “ 主治妇人尸劳、瘵症,能杀痨虫。人多忽其功效。”干血劳,多由所思不遂,气结于内,血停于里,经脉阻滞,气血运行不畅,造成骨蒸内热,病程迁延则旧血停滞,新血难生,气涩血枯,治疗应补气血、清瘀滞。白云参: “ 治妇人干血劳。”白云参同猪肉同用,能够补益气血,益肾添精。乌鱼: “ 味甘,性平。无毒。主治补中调元。大补气血。治妇人干血劳症,火煅成末服用。”双尾草: “ 治一切阴虚火盛,妇人干血劳症。”黎成超先生[8]指出女子虚劳以损血为中心,治疗当突出补血的地位。石莲花: “ 治疗妇人血虚劳热。治劳热,煎汤点童便服。”

2 小结

《滇南本草》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云南地方本草著作,是兰茂先生对前人智慧和自己临床经验的深刻总结,其疗效显著[5]。对常见妇科病证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遣方用药、煎服方法等方面都有较为深入的记载,亟于更多的医务科研工作者进行更深入地研究,汲取精华,丰富传统医学宝库,并结合现代人的体质,与时俱进,灵活地运用到临床实践中。

猜你喜欢

滇南味苦性寒
清代道光年间土司制度与滇南边疆治理研究——以《滇事杂档》史料为中心
雪莲花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A New Species of Trimeresurus Lacépède,1804 (Squamata:Viperidae) from Southwestern China,Vietnam,Thailand and Myanmar
滇南医学流派沿革与传承建设之思考
白茅根煮藕 治牙龈出血
桃仁大黄熏洗治痔疮
霜林松风
爱尼山访白牡丹花
矫味剂在掩盖中药苦味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