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法象理论”探析二至丸补肾阴功效

2022-12-29李高玺王海鸽曲聪聪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15期
关键词:女贞子女贞古人

李高玺 王海鸽 曲聪聪

1.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2;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 100055;3.青岛市中医医院(市海慈医院),山东 青岛 266033

《易传·系辞上》曰: “ 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1]法象理论是一个由物观象,以象明理,依理致用,从而取性的过程。其中,中药法象理论是古人秉持阴阳、五行学说,由物象到意象,贯彻天人相应的理念,从药物体、色、气、味、所生之地、所成之时等自然特征,认识药物功效的本草理论。四气五味、气味厚薄、升降浮沉等均是法象理论的核心内容。法象药理与现代药理学不同,是古代医家效法自然,通过观察药物特征来推衍其奏效的机理,在象思维指导下,多从宏观的角度以药物的自然之象推演药理,是综合药性的体现,具有全面、多维、多层次的特点,是中医用来探究药物作用机理的一种理论模式[2-4]。

二至,指的是冬至和夏至。中医古籍记载,女贞子在冬至时采摘质量较好,墨旱莲在夏至时采摘功效较佳,二者相混制成药物,同时包含冬至、夏至采药时令,又因二药可补肾阴闭肾关,故名为二至丸。女贞子,味甘,性苦凉,入肝、肾经。墨旱莲,味甘,性酸寒,入肾、肝经。中医认为其方补而不腻,为平补佳品,被广泛用于口苦咽干、失眠、健忘、多梦易醒、头昏头痛、腰膝酸软、月经不调、阳痿不举、遗精、须发早白等症属肝肾阴虚之病。单用此方或经随证加减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证属肾阴虚疾病的治疗[5]。清代著名医家徐灵胎言: “ 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形,或取其色,或取其所成之时,或取其所成之地。”这种使用自然属性解释药物功效的思维法则就是中药“ 法象”理论的代表表现。笔者从法象理论角度出发,参考历代本草著作的相关论述,通过探讨二至丸组成药物的形象、习性象、色象、时象、药名象等属性,辨析二至丸滋补肾阴的机理,以求有益于临床。

1 二至丸法象解

1.1 形象 中药有其独特的生长习性,不同药物所生之地特异,也造就了不同药物独特的外表特征。在“ 有诸内,必形诸外”的理论影响下,我国古代医药格物家们从植物生长的习性分析药象,根据药物生长形成的外在形状判断药物的功效,观其外而知其内,进而阐释药理。中药有不同的用药部位,这些不同部位确定的背景基于古人对“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的认知。认知方法就是通过“ 法象”理论,即《素问·示从容论》的“ 援物比类”,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关系以熟悉的事物来认识不熟悉的事物[6]。如黄芪“ 肉似肌腠,皮折如绵”其形与人体皮肤结构相似,进而又通过临床实践阐述其能“ 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7]。人参根部肥大,常有分叉,颇似人形,并具有头、手、足和四肢,其形像人,故名人参。在《本草崇原》中记载: “ 独人参禀天宿之光华,钟地土之广浓,久久而成人形,三才俱备,故主补人之五脏。”也是以形象论药理[8]。《本草纲目》记录: “ 丝瓜老者,筋络贯串,房隔联属。故能通人脉络脏腑,而祛风解毒,消肿化痰,祛痛杀虫及治诸血病也”,“ 凡藤蔓之属,象人之筋,所以多治筋病”,也是根据中药的外形进而推演出其作用于人体的功能属性。

女贞之名自古沿用至今,又因药用部位是果实,故名女贞实、女贞子;又四季青翠,凌冬不凋,故又有冬青之别名[9]。女贞子为木犀科植物女贞LigustrumlucidumAit.的干燥成熟果实。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枝叶,稍蒸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干燥;或直接干燥。呈卵形、椭圆形或肾形。功能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内热消渴,骨蒸潮热[10]。中医有“ 以形补形”说法,如中医认为食用核桃具有温肺、补肾、益肝、健脑、强筋、壮骨的功能,就是通过观察核桃外形似脑,推演出其能补脑;女贞子状如肾形,医家推测其能入肾经并具有补肾的作用。因此,《新修本草》记载: “ 女贞实,味苦、甘,平,无毒。主补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疾,久服肥健,轻身不老。”《木草崇原》记载女贞实“ 结实而园,得太阴脾土之气也”。《药性要略大全》记载: “ 女贞实(冬青子),养精益肾,轻身调和五脏,除百病,浸酒,去风补血。味苦甘气平,无毒,处处有之”,说明古人认为女贞子具有补肾作用,法象来源是其外形与肾相似。肖雪[11]也通过GC-MS技术发现肾形女贞子所含挥发油比较多。肾形女贞子主要药效成分是否更多,需要进一步研究。

墨旱莲为菊科植物鳢肠EcliptaprostrateL.的干燥地上部分。花开时采割,晒干。功能滋补肝肾,凉血止血。用于肝肾阴虚,牙齿松动,须发早白,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阴虚血热吐血、衄血、尿血,血痢,崩漏下血,外伤出血。墨旱莲,古名鳢肠;鳢,即乌鳢,应是乌贼,乌贼肠亦是乌色[12]。古人描述其“ 摘断枝茎,汁出渐黑”,断枝变成黑色后,类似于鳢的肠子,故名鳢肠;其果实如小莲房,而生长环境是旱地,又名墨旱莲。墨,言其汁色;旱,言其生长之地;莲,言其果实外形,故名墨旱莲。《新修本草》记载其“ 味甘、酸,平,无毒。主血痢,针灸疮发,洪血不可止者,敷之立已。汁涂发眉,生速而繁。生下湿地。苗似旋覆,一名莲子草。”陈嘉谟言其“ 苗若旋覆。花细而白色,实圆而作房”。其茎布满小刺,碍手而涩,涩能收敛故能止血,治疗便血衄血。墨旱莲果实似莲房,外形与莲蓬相似,笔者猜测,古人通过对比“ 莲子生于夏令,凝纯阳而结,得天阳地阴浃洽之气,禀性和平,成清芳之质,能养精神,补元气”[13]。古人以形类比旱莲果实,认为是其与莲子相似,故亦有补肾精气之用。

1.2 习性象 有学者[7]支持习性象是指中药的生长环境观点。生长环境对于中药药效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很大,中药常讲的“ 道地药材”如“ 四大怀药”“ 浙八味”“ 南药”,都是古人对于中药的生长习性做出重要的论断。如《新修本草》记载: “ 窃以动植形生,因方舛性。春秋节变,感气殊功。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乖于采摘,乃物是而时非。”明确地指出中药生存环境、气候条件等外在因素是决定药效的重要内涵。如肉苁蓉“ 喜生西地,外被鳞甲”,因此“ 藉土金相生,诚培形藏之上品药也”;人参常分为三枝,五叶。三和五俱是奇数,属阳;人参“ 生于阴地而成于阳,乃阴中之阳”。在中医基础理论认识的五脏六腑中,肾是由阴出阳,为先天之本,元气汇聚之所。古人借此推演出人参功效为大补元气,培育先天之气。人参成长于北方阴寒之地而又能补益阳气,与《本草问答》中记载的“ 盖北方属水,于卦为坎,坎卦外阴而内阳”不谋而合。芦根、泽泻等植物生于水中则能利水通淋;桑叶霜后采集,沾秋凉肃杀之象,禀肺金之气,能入肺经,故能清肺热而止咳嗽;牡蛎、龟甲等水生动物,得水之阴寒之性,故能益阴潜阳。以上都是根据中药的习性象来类比中药功效[14]。

张志聪在《本草崇原》中记载“ 女贞木始出武陵山谷,今处处有之。叶似冬青,凌冬不落”,通过其生长环境指出: “ 三阳为男,三阴为女,女贞禀三阴之气,岁寒操守,因以为名。味苦性寒,得少阴肾水之气也。凌冬不凋,得少阴君火之气也。作蜡坚白,得太阴肺金之气也。结实而园,得太阴脾土之气也。四季常青,得厥阴肝木之气也。女贞属三阴而禀五脏五行之气,故主补中,安五脏也。水之精为精,火之精为神,禀少阴水火之气,故养精神。人身百病,不外五行,女贞备五脏五行之气,故除百病。久服则水火相济,五脏安和,故肥健,轻身不老。”这些对于女贞子性象的解读论述,可为医生临床运用女贞子提供依据,同时有助于女贞子药性理论及相关问题的深层次研究[15-16]。《本草便读》谓之:“ 女贞子,赋桢干不雕之性,具甘凉纯静之功,入肾脏以益阴,目昏复见,达下焦而退热,发白重乌。”均是通过观察女贞子生长环境,通过探究女贞子生长环境推测出女贞是为药性纯阴之品,并通过临床证明其具有滋补肝肾阴的功能。墨旱莲甘、酸而寒,入肝肾二经,功在补益肝肾之阴,又能凉血止血,补中有清,为清补之品。《本草图经》言: “ 鳢肠,即莲子草也,旧不载所出州郡,但云生下湿地,今处处有之,南方尤多。”《唐本草》言: “ 所在坑渠间有之”,笔者推测,旱莲草生于湿地,水气蕴蒸,水主入肾经,故能滋补肾阴。

1.3 颜色象 颜色象主要指古人根据中药用药部位的颜色决定药物的部分功能。中医五行学说认为: 五色与五行、五脏都有对应关系,如《素问·五脏生成篇》: “ 白色、辛味与肺相合;赤色、苦味与心相合……黑色、咸味与肾相合。”古代医药家们常通过观察药物的颜色推演药物功效。如朱砂色赤,属火,可入心经清心火,如经典名方朱砂安神丸,就是使用朱砂专入心经,寒能清热,重可镇怯,从而发挥重镇安神、专清心火的功效;磁石色黑属水,主入肾经,可以补肾,常配伍用于补肾药物中,如用以治疗肝肾阴虚的耳聋左慈丸。丹参“ 色合丙丁,独入心家,专主血证”;玄参“ 色黑味苦,肾家要药。凡益精明目,退热除蒸,皆壮水之效也”;扁豆“ 色黄味甘,得乎中和,脾之谷也,能化清降浊,故有消暑之用”以上都是通过药物颜色以五行理论阐释其功能[17]。

《本草崇原》中记载: “ 女贞五月开细青白花,结实,九月熟,紫黑色,放虫造成白蜡者,女贞也。无蜡者,冬青也。”《本草乘雅半偈》: “ 女贞出武陵川谷,诸处时有。木有肌白腻,叶厚而柔,长者约四五寸,碧绿色,面深背淡,花有繁冗,结子累累满树而色褐”。中医理论认为色黑入肾,女贞子色黑肾形,形与色相衬揭示其能补肾。《本草从新》中对于旱莲草的记载是“ 甘酸而寒,汁黑补肾,黑发乌须,赤痢变粪,止血,固齿,功善益血凉血,纯阴之质,不益脾胃”。《本草图经》记载“ 折其苗皆有汁出,须臾而黑”。笔者按法象理论推测,墨旱莲汁黑,应北方、下焦、肝肾,故其黑汁能补肝肾之阴,内服治头晕目眩,须发早白。

1.4 采药时象 药物因天地之气而生,据四时之法而成,所以具有法令时象。中国古代药学家非常重视药物的采摘时节,认为不同时间采摘的药物,其功效作用强弱是不同的,如俗语“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神农本草经》记载药品: “ 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并有各法。”陶弘景亦重视采摘时月,如以根茎入药的植物多二月、八月采摘,概“ 其根物多以二月、八月采者,谓春初津润始萌,未冲枝叶,势力淳浓故也;至秋则枝叶就枯,又归流于下”。认为不同的时节采收的药材具有不同的天地之气[18],如缪仲醇言: “ 夫物之生,必禀于天;其成也,必资乎地。天布令,主生发,寒热温涼,四时之气行焉,阳也。地凝质,主成物,酸苦辛咸甘淡,五行之味滋焉,阴也。故知微寒微温者,春之气也;大温热者,夏之气也;大热者,长夏之气也;凉者,秋之气也;大寒者,冬之气也。”如古人认为夏枯草具有“ 冬至生,夏至枯”的特性,因此夏枯草是“ 三阳之正体,寒水之正化”[19]。在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中,二至(夏至、冬至)是四季演变过程中重要时令节点,古人认为夏至是阳气达到的顶点,在夏至之日就会出现“ 热极生寒”,阴气始生;冬至是阴气到达顶峰,在冬至日就会“ 寒极生热”,阳气始生,故有“ 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之说。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提到: “ 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神农本草经》将女贞子列为上品,记载其“ 味苦、平,无毒,主补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疾,久服肥健,轻身,不老,生川谷,立冬采”。《名医别录》: “ 女贞实,味甘,无毒。生武陵,立冬采”,古籍记载女贞子在冬至日采摘比较好,《中国药典》也规定女贞子“ 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较好”[10]。女贞子禀天地至阴之气,阴气盛极而衰的冬至采之,果实愈发成熟、厚重,味全气厚;墨旱莲在夏至采摘,茎叶健壮,津汁充足,故夏至时采集效果最佳。二至丸中两味药物一至阳一至阴,阴阳调和,平调肝肾[5]。

2 二至丸临床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肾是五脏之一,古代医家对其功能记载也较为丰富。《素问·上古天真论》曰: “ 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六节藏象论》曰: “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 肾在诸脏为最下,属水藏精。盖天一生水,乃人生身之本,立命之根也。”等论述都表明肾在人体机能正常运转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贯穿于人类整个生命演变过程始终。中医认为,骨健康与肾功能密切相关,若是肾精亏虚,骨髓化源不足会导致多种骨病的发生。《医精经义》中“ 肾藏精,精生髓,髓生骨,故骨者肾之所合也”,指出了肾与骨的生理关系。肾气盛,骨髓生化有源,骨为所养;肾气虚,骨髓生长乏源,骨失所养,会造成骨矿含量下降与骨密度下降,则发骨痿[20]。《类经》曰: “ 发为精血之余,精髓充满,其发必荣,故荣在发。”说明肾精化为血液,濡养毛发,若是肾精耗竭,则会骨枯发坠。同时中医认为人体衰老与肾密切相关;“ 肾气盛则寿延”“ 肾气衰则寿夭”,《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将肾气的盛衰、肾精的盈亏、天癸的至竭与衰老的发生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将人体衰老过程中先后出现的外象与肾精肾气的盈满亏损曲线对照起来,是后世肾虚衰老学说的理论渊薮[21-23]。

二至丸常作为中医临床中补肾益筋骨抗衰老生发乌发的基础药物,也常在其配伍基础上随证加减。有学者初步考证,二至丸始载于明代著作《扶寿精方》,作者是吴旻辑[5]。其原文记载: “ 女贞实,采去梗叶,酒浸一昼夜……待旱莲草出时,釆数石捣汁熬浓,丸前末如梧桐子大。每夜酒下百丸,旬曰间膂力加倍,发白返黑,健腰膝,强阴不足,能令老者无夜起之劳。”[24]汪昂在《医方集解》写到: “ 二至女贞旱莲草,强阴补肾乌须好”,“ 补腰膝,壮筋骨,强阴肾,乌髭发,价廉而功大。此足少阴药也,女贞甘平,少阴之精,降冬不凋,其色青黑,益肝补肾;旱莲甘寒,汁黑入肾补精,故能益下而荣上,强阴而黑发也”。可以说明在法象理论的指导下,古人通过观察女贞子、墨旱莲生长形象、习性象、颜色象、时令象初步推演二至丸功效,加之临床实际使用二至丸过程中,逐步验证了法象理论下的二至丸功效。

3 二至丸现代研究

健康长寿是人类面临的永恒问题,是古今的热点话题。二至丸作为著名的补肾抗衰老名方之一,通过现代药理技术对其研究发现,其功效作用与古人认知基本一致。如实验研究[25-29]表明,二至丸在保肝降酶、抗衰老、抗骨质疏松、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血液系统功能、抑制肿瘤、益智、抗炎、降血糖、抗疲劳等方面有较好的作用。

研究[30]表明,女贞子中含有颇多的活性成分,主要包含三萜类、黄酮类、环烯醚萜类、苯乙醇苷类、多糖类、挥发油、脂肪酸、氨基酸和各种微量元素等。药理作用[31]主要有抗炎、抗菌、抗肿瘤、抗骨质疏松、免疫调节、延缓衰老、保肝护肝、降血糖、降血脂、抗病毒等,使用前景广阔。女贞子化学成分含量最多的齐墩果酸,抗炎作用较显著,临床对常见的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同时女贞子水提物还能抑制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32]。有实验[33]发现,女贞总苷主要可抑制机体脂质过氧化、降低炎症因子释放,保护急性肝损伤小鼠。同时,女贞子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比较全面,能通过多种作用途径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34],主要机制是抑制破骨细胞激活,增加钙平衡,促进骨矿化等[35],作用通路主要有AMPK、TNF、NF-κB、PPARγ等[36-37]。

研究[38-40]发现墨旱莲主要的化学成分与女贞子相似,主要有黄酮类、三萜及其苷类、噻吩类化合物、香豆草醚类、甾体类和挥发油等。主要药理作用有保肝、抗肿瘤、抗炎、抗菌、神经保护等作用。在二至丸复方作用研究中,吉秀家等[41]发现“ 女贞子-墨旱莲”这组药对的主要活性成分多达24个,分别作用于248个靶点,涉及多条信号通路,包括体液调节、对氧反应、细胞凋亡、神经受体相互作用等生物学过程,初步揭示了“ 女贞子-墨旱莲”药对的主要药理学机制。陈马兰[42]等通过动物实验表明女贞子和墨旱莲能够改善更年期大鼠体内激素水平和脂代谢指标。陈芝强等[43]通过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有关二至丸保肝相关文献,探测出二至丸治疗肝细胞癌作用机制,发现其可能的主要有效成分和抗肝癌作用机制。同时二至丸还能预防保护小鼠急性肝损伤,作用机制与抗氧化应激,抑制ERS,从而抑制肝细胞凋亡有关[44]。冯丽等[45]发现二至丸及其不同极性部位均能抵制H2O2诱导的大鼠肝细胞(BRL)衰老模型,推断其抗衰老的主要有效成分为三萜类、黄酮类和苯乙醇类,为继续阐释二至丸抗衰老药效物质基础及机制奠定基础。单思等[46]发现二至丸可能通过改善机体假性缺氧微环境、炎性状态等方面干预衰老发挥作用。在治疗肝肾阴虚型崩漏作用上,二至丸主要作用机制被证实,二至丸能影响血管功能、神经-内分泌、糖脂代谢及炎症和免疫,协同发挥止血、调节激素水平、免疫调节等作用[47]。笔者发现,在二至丸的药理作用研究中,其与古人所讲的补腰膝、壮筋骨、强阴肾功能极为相似,应是对古人认知二至丸的一种逆向验证,也初步说明了古人基于法象理论框架宏观认知二至丸功效的正确性。

4 结语

阴虚是衰老的基本病机,滋阴可延缓衰老,是延缓衰老的重要手段。有“ 清上补下第一方”美名的二至丸在补肾阴延缓衰老的领域中作用显著。对其补肾阴功效的研究越来越多,其有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探讨。这既能对古人法象理论进行宏观解读,又能进一步细化其作用特点,深层次的服务中医临床。

中药传统法象理论萌兴于宋,发端于金元,形成于明清。北宋书籍《圣济经》提出“ 法象”一词,并专设“ 药理篇”“ 法象”与“ 药理”并见。其为中医药领域最早的药理专论,阐述当时流行的各种药理学说,同时强调“ 一物具一性,一性具一理”,多从事物法象的角度探讨药理,对后世法象理论的发展弘扬起了较大作用。通过法象药理可初步解释古人认为二至丸益肾阴的功能。但是,法象理论只是古人认识事物本质的一种朴素的方法,是与当时生产力水平相对应的产物,万不可将其无限放大,套用于所有的中药功效。中药历经几千年发展,其功效经过无数古代先贤临床验证总结而出,仅是通过法象理论解释全部药物功效,未免会有以偏概全的嫌疑。研究和借鉴法象理论,是为了更好地探究古人认识中药的方式方法,通过学习这种理论能够对中药功效的由来有直观的认识,同时笔者认为中药药效作用基础和作用机制需要我们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去加以验证,以期更好的学习中药,为临床服务。

猜你喜欢

女贞子女贞古人
女贞子的本草考证※
女贞
女贞子延缓衰老作用机制研究现状
女贞和乌鸫
好玩的古人
女贞子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古人怎么洗澡?
小区的女贞树
古人到底姓什么?
古人如何睡眠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