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星天牛对青皮垂柳挥发物的电生理及行为反应

2022-12-28吴佳昊吴利平郑凯文顾宇彤樊建庭

昆虫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罗勒青皮垂柳

吴佳昊, 吴利平, 郑凯文, 顾宇彤, 樊建庭,*

(1. 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生物农药高效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杭州 311300; 2. 浙江省建德市林业局, 杭州 311600)

星天牛Anoplophorachinensis属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沟胫天牛亚科(Lamiinae)星天牛属Anoplophora(陈世骧等, 1959; 萧刚柔, 1992; 杨忠岐, 2018)。星天牛为多食性昆虫(Haacketal., 2010; Keena and Sánchez, 2018),寄主众多,且分布广泛(朱宁等, 2017),现已严重威胁黄河三角洲天然柳林和南方柑橘区(毛景学, 2020; 张乐乐等, 2021)。植食性昆虫的取食和产卵行为受寄主植物释放的挥发性气味所影响(Morewoodetal., 2003; 姜斯琪, 2019; 王静静等, 2021)。实验证明,松针挥发物中α-蒎烯、β-蒎烯、月桂烯以及莰烯对天牛科昆虫具有引诱作用(Chénier and Philogène, 1989)。王婷(2005)通过Y型嗅觉仪、EAD等实验证明侧柏Platycladusorientalis挥发物中α-侧柏烯、α-蒎烯、β-石竹烯和橙花叔醇对双条杉天牛Semanotusbifasciatus成虫有一定吸引作用。Nehme等(2010)研究发现,3-蒈烯能引起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的嗅觉反应,而3-蒈烯是青皮垂柳挥发物的成分之一,且在野外诱捕试验中取得验证。Li等(2003)利用动态顶空吸附法抽提了复叶槭Acernegundo挥发物,通过野外诱捕试验证明顺-3-己烯-1-醇、正丁醇、正戊醇和戊醇对光肩星天牛成虫有很强的的吸引作用。研究发现,楝树Meliaazedarach挥发物中的β-蒎烯和左旋-α-蒎烯等物质能引起星天牛明显触角电位反应(刘佳敏, 2013)。钱明惠等(2018)研究星天牛寄主枝叶浸提物发现,壬醛、α-蒎烯和柠檬烯等8种寄主植物组分均能引起星天牛不同程度的触角电位反应,其中壬醛的GC-EAD反应重复性最好。

青皮垂柳是宁波地区海防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受星天牛虫害较为严重。林间虫口密度调查发现,往年被危害过的青皮垂柳比健康的青皮垂柳更容易受星天牛危害,因此我们推测可能是由于受害植株产生的气味物质更加吸引星天牛所导致。研究发现,虫害诱导产生植物挥发物在植食性昆虫寻找寄主的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Turlings and Erb, 2018)。例如,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取食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枝干导致萜烯类组分发生变化,是影响松墨天牛取食和产卵的重要信号(宁眺等, 2006; 胡琴等, 2018)。美国南方松梢斑螟Dioryctriaamatella明显趋向于在被东南球果锈病菌Cronartiumstrobilinum为害的2年生球果上产卵,寄主挥发物中发挥吸引作用的成分有α-蒎烯、香叶烯和柠檬烯(Sunetal., 2013)。复叶槭受到机械损伤或天牛咬食损伤后对光肩星天牛产生了驱避作用,而健康复叶槭所释放的挥发物则具有明显的吸引作用(李继泉等, 2003)。

目前国内对星天牛的防治仍停留在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常规手段,且效果甚微,对星天牛化学生态防治的研究较少。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倡导,更高效、无污染的防控技术受人们青睐,植物源引诱剂的开发成为星天牛防治工作的当务之急。本研究以星天牛为研究对象,期望通过分析星天牛寄主植物青皮垂柳产生的挥发物成分,寻找对其有引诱作用的关键物质,阐明其对不同生理状态下寄主选择机制,从而寻求诱捕效果最佳的引诱剂成分、浓度及配比。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

6月初,从浙江省慈溪市海防林(30°10′N, 121°14′E, 平均海拔2.2 m)采集星天牛成虫,并带回实验室置于养虫笼中饲养。海防林为青皮垂柳Salixohsidare、夹竹桃Neriumindicum、海滨木槿Hibiscushamabo、木麻黄Casuarinaequisetifolia、苦楝Meliaazedarach和白蜡Fraxinuschinensis等树种组成的混交林带,林地地势较为平坦,其中青皮垂柳受到星天牛危害较为严重。室内饲养条件:温度30±3℃,相对湿度65%±10%,光周期14L∶10D,以栽种在花盆中的青皮垂柳作为食物进行饲喂。室内饲养24 h后将养虫笼放置在室外阴凉且通风的自然环境中,并在顶部覆盖遮雨布,适应3 d后,作为供试虫源。实验时,选择大小相近、行为活动正常的个体。

1.2 供试寄主

2年生青皮垂柳树苗,胸径4 cm,高1.5 m,栽种在花盆中。被星天牛取食危害的青皮垂柳(以下简称“虫害青皮垂柳”)取食时间为24 h,即早8:00时至次日8:00时。

1.3 寄主挥发物的收集与GC-MS分析

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收集挥发物。将微波炉专用袋(oven bags, 25 cm×38 cm, 美国Reynolds公司)套住虫害青皮垂柳枝条或健康青皮垂柳枝条,用铁丝在封口处扎紧,并挤压袋中空气,做气密性检查。开始收集前先排尽袋内空气,然后通入经过活性炭管(内填100 mg 20~40目活性炭吸附剂的200 mm×5 mm ID的玻璃管)过滤的干燥空气,待袋内充满空气为止。吸附管(内填200 mg 60~80目Tenax吸附剂的150 mm×5 mmID的不锈钢管)经活化仪(TDS-3410型活化仪, 北京华仪三谱仪器有限责任公司)活化,条件为活化温度300℃和流速100 mL/min,活化3 h后冷却使用。活性炭管和吸附管分别与QC-1S大气采样仪(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院)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连接,其余用硅胶管相连。设置空白对照,避免袋中或空气中气体成分对实验产生影响。大气采样仪的流速设定为0.5 L/min。采集时间为6 h,实验重复5次。各个挥发物样品用含有以正十二烷(150 μg/L)为内标的色谱纯正己烷(3×500 μL)溶剂洗脱,收集到的洗脱液通过氮吹的方式进行浓缩,最终得浓缩液200 μL,洗脱样品保存在-20℃冰箱待用。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Agilent 7890A-5975 C)鉴定挥发物。载气:高纯度氦气,流速1 mL/min,色谱柱为HP-5MS,30 m (long) ×0.25 mm (ID) ×0.25 μm (film)。每次进样2 μL,采用不分流进样,升温程序:初始温度为50℃,恒温4 min,以10℃/min 的速率升温到280℃,保持7 min,共运行37 min。溶剂延迟3 min。离子源温度230℃,四级杆温度150℃。检测器温度是325℃,前进样口温度是250℃,电子轰击电压70 eV,质量扫描范围30~500。样品中化合物成分的鉴定是通过Wiley7n.l标准谱库及标准化合物的质谱图,对提取物成分由计算机检索定性,定量分析通过内标正十二烷的峰面积计算。

1.4 触角电位实验

通过EAG昆虫触角电位测量系统(Syntech-IDAC 4)检验昆虫对标准物的嗅觉反应。实验前配制1,10和100 mg/mL 3个浓度的标准物石蜡油溶液(表1)。实验中所用的触角均采用活性较好的星天牛成虫的触角,测定前用刀片将星天牛成虫的整根触角由基部快速切下,触角末梢切除少许。将触角横搭在事先沾有导电胶的叉状电极的两端上,触角两端浸没在导电胶内。取10 μL待测样品,均匀地滴在40 mm×5 mm滤纸条上,待溶剂挥发15 s后放入玻璃巴斯德管中,插入操作台的铁管孔里(杨陈等, 2021)。连续气体的流量为600 mL/min,待基线平稳后,开始进行测定,脉冲刺激气体流量为120 mL/min,每种挥发性物质刺激时间为0.5 s,为了消除触角连续刺激带来的系统误差,两次刺激间隔时间约60 s。相同浓度不同挥发性物质测试顺序随机选定,同种物质测试顺序为由低浓度到高浓度,以石蜡油作为对照;将每一种挥发性物质测定值的平均值除以前后两次对照测定值的平均值即得EAG反应相对值;每根触角只测试一个浓度下的5种化合物以及溶剂对照为1个重复,雌雄成虫各重复10次。

表1 本研究所用化合物纯度及生产厂家Table 1 Purity and manufacturer of compounds used in this study

1.5 Y型嗅觉仪实验

Y型嗅觉仪规格:主臂45 cm,侧臂25 cm,两侧臂夹角约为70°,球形管直径20 cm;真空泵规格:130 W,48 dB,最高20 L/min;气流计规格:100~1 000 mL/min。

使用表1中的标准品,用1 mL石蜡油作溶剂将各化合物配制成浓度为1 mg/mL和10 mg/mL的溶液,以石蜡油作为对照,测定星天牛成虫对标准化合物的行为选择。Y型嗅觉仪生物测定装置参考张萌萌等(2020)。测试时,用移液枪吸取10 μL挥发物或石蜡油滴在1 cm2的定性滤纸上,并置于味源瓶中。通过聚四氟乙烯软管将活性炭空气过滤装置、真空泵、气流计、蒸馏水加湿瓶以及Y型管相连,空气流速控制在500 mL/min。每10头星天牛为一组,重复4次。每次只放1头星天牛成虫进行行为选择,观察时间为15 min,将进入选择臂且超过选择臂1/2以上并停留超过30 s的记为有选择,否则记为无选择。每测试一头试虫后将球形管互换,空吹20 min,实验组之间,需清洗实验仪器。

1.6 大笼行为实验

大笼为正五边形,材质为尼龙,边长2 m,高1 m。实验在室内(温度25~28℃, 光周期14L∶10D)进行,期间无干扰光源。配制5种不同配方处理(表2), 将供试化合物分别滴加在纤维片 (350 mm×20 mm×2 mm)上,然后通过低密度聚乙烯袋(100 mm×80 mm×0.08 mm)进行释放。实验前2 h,将10头星天牛(雌雄各5头)放在大笼中做适应性处理,实验时取5组处理放置并固定在大笼底面的5个角落,实验开始时将星天牛集中在大笼中心,使星天牛与每一组处理的距离相等, 约1.5 m。 实验重复5次,即按顺时针调换5组处理位置,调换位置的期间用酒精喷壶对大笼内进行气味进行消除,静置15 min,待酒精味完全散去后进行下一组实验;观察时间为10 min,星天牛在处理的0.5 m范围内着落视为对处理的行为选择。

表2 星天牛大笼行为实验和林间诱捕试验所用化合物Table 2 Compounds employed in the large cage behavior experiment and field trapping test for Anoplophora chinensis

1.7 林间诱捕试验

林间诱捕试验在浙江省慈溪市沿海防护林(30°10′N, 121°14′E)进行。将供试化合物分别滴加到过滤纤维载体(20 mm×10 mm)上,然后通过聚乙烯缓释袋(10 cm×5 cm×120 um)进行释放,设置5组处理(表2)。诱捕器采用样地内循环法,即样地内设置各种处理的诱捕器,诱捕器间隔20 m,每次调查时更换不同处理的诱捕器位置,以减少不同地理位置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设置5个重复,样地间隔50 m。空白对照不悬挂任何化合物。将黑色十字交叉型天牛诱捕器(BF-8型, 杭州费洛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悬挂于青皮垂柳林间通风良好的道路口,其下端距离地面1.5 m,缓释袋悬挂于诱捕器中间的凹槽处。该试验于2021年7月7日开始,8月11日结束。每星期调查1次,详细记录每个诱捕器诱捕到的天牛种类、雌雄和数量等信息。

1.8 数据分析

Y型嗅觉仪实验中比较星天牛对不同浓度的化合物行为反应分析使用卡方检验法(P=0.05),其中选择率计算公式如下:选择率=(选择实验组或对照组的总虫数/气味臂内作出选择的总虫数)×100%。EAG反应相对值计算公式如下:V=2R/(C1+C2),V为触角电位反应相对值,R为刺激气味化合物的触角电位反应平均值,C1和C2分别为刺激前后2个溶剂对照触角电位反应值(李可等, 2021)。触角电位相对反应值在单变量两组和多组之间的差异分别采用卡方检验和LSD多重比较。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 对星天牛成虫行为反应规律实验数据、林间诱捕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上述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作图采用Origin软件。

2 结果

2.1 两种生理状态下青皮垂柳枝条挥发性化合物含量

GC-MS分析结果(表3)显示,不同生理状态青皮垂柳枝条挥发物的主要成分有5种,烯烃类物质居多,且多种成分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虫害青皮垂柳枝条中含有β-蒎烯和β-罗勒烯,而健康青皮垂柳枝条中未检测到这两种化合物,另外虫害青皮垂柳枝条中的樟脑含量显著高于健康青皮垂柳枝条中的(P<0.05);3-蒈烯在两种寄主挥发物中含量差异不显著,而健康青皮垂柳枝条中的α-蒎烯显著高于虫害青皮垂柳枝条中的(P<0.05)。α-蒎烯、3-蒈烯和β-罗勒烯是虫害青皮垂柳枝条挥发物中含量比较高的3种物质,而α-蒎烯和3-蒈烯是健康青皮垂柳枝条挥发物中含量比较高的2种物质。

表3 两种生理状态下青皮垂柳枝条中挥发性化合物的含量Table 3 Contents of the volatile compounds in Salix ohsidare twigs in two physiological states

2.2 星天牛雌雄成虫对挥发性化合物的电生理反应

图1显示,在1 mg/mL浓度下,星天牛成虫对α-蒎烯、3-蒈烯和β-罗勒烯的EAG反应最大,EAG反应相对值显著高于对β-蒎烯和樟脑的(P<0.05)。在10 mg/mL浓度下,星天牛雌成虫对β-罗勒烯产生最大的EAG反应相对值(4.249),显著高于对α-蒎烯和3-蒈烯,而对α-蒎烯与3-蒈烯的EAG反应相对值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星天牛雄成虫对α-蒎烯和β-罗勒烯产生最大的EAG反应,EAG反应相对值显著高于对其他化合物的(P<0.05);星天牛雌雄成虫对β-蒎烯和樟脑的EAG反应相对值皆最低,且两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100 mg/mL浓度下,同样是星天牛雌成虫对β-罗勒烯的EAG反应相对值最大(5.476),显著高于对其他4种化合物的(P<0.05);而星天牛雄成虫对α-蒎烯的EAG反应相对值最大,其次是对β-罗勒烯。综上所述,α-蒎烯、3-蒈烯和β-罗勒烯3种化合物引起了星天牛成虫最强的触角电位反应,且星天牛成虫对化合物的EAG反应相对值随着化合物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

图1 星天牛雌雄成虫对3种浓度的5种标准化合物的EAG反应Fig. 1 EAG responses of female and male adults of Anoplophora chinensis to five standard compounds at thre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A: 1 mg/mL; B: 10 mg/mL; C: 100 mg/mL. 图中数据为平均值±标准误;柱上不同小写和大写字母分别表示雄成虫或雌成虫对不同挥发性物质间EAG反应相对值的差异显著(P<0.05, LSD多重比较法),星号和双星号分别表示雌雄成虫对同种化合物的EAG反应值相对值差异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配对T检验)。Data in the figure are mean±SE. Different small letters and capital letters above bars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elative EAG response value of male and female adults, respectively, to different volatile compounds (P<0.05, LSD test), and the asterisk and double asterisks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and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1), respectively, in the relative EAG response value between female and male adults to the same compound (paired T-test).

分析图中数据,在10和100 mg/mL浓度下,雌成虫和雄成虫之间在对α-蒎烯和β-罗勒烯的EAG反应相对值存在显著差异,雄成虫对α-蒎烯的EAG反应相对值显著高于雌成虫的(P<0.05),而雌成虫对β-罗勒烯的EAG反应相对值极显著高于雄成虫的(P<0.01)。

2.3 星天牛雌雄成虫对挥发性化合物的趋性行为反应

根据EAG实验结果,筛选出引起星天牛成虫产生强烈反应的3种挥发性化合物α-蒎烯、3-蒈烯和β-罗勒烯,通过Y型嗅觉仪,分别测试了在1与10 mg/mL浓度下星天牛雌雄虫对这3种挥发性化合物的选择性,对照为正己烷。结果显示,浓度为1 mg/mL α-蒎烯吸引星天牛雄成虫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10 mg/mL α-蒎烯吸引星天牛雌雄虫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浓度为1和10 mg/mL的3-蒈烯吸引星天牛雄成虫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3-蒈烯吸引的星天牛雌成虫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1 mg/mL β-罗勒烯吸引的星天牛雌雄成虫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10 mg/mL β-罗勒烯吸引的星天牛雌雄虫数量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图2)。

图2 星天牛雄(A)雌(B)成虫对不同浓度3种标准化合物的行为反应Fig. 2 Behavioral responses of male (A) and female (B) adults of Anoplophora chinensis to three standard compounds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星号和ns分别表示处理和对照(石蜡油)间差异显著 (P<0.05)和不显著(P>0.05)(卡方检验)。Asterisk and ns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a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respectively, between the treatment and the control (paraffin oil) (Chi-square test).

2.4 大笼行为实验中星天牛成虫对挥发性化合物的行为反应

大笼行为实验结果显示,在3种单一化合物中,α-蒎烯和β-罗勒烯吸引星天牛成虫数量最多,且显著高于3-蒈烯吸引的成虫数(P<0.05);三组分配方(即虫害配方D)吸引的星天牛成虫数量与α-蒎烯和β-罗勒烯吸引的成虫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3-蒈烯吸引的成虫数量(P<0.05);双组分配方(即健康配方H)吸引的星天牛成虫数量显著低于α-蒎烯吸引的成虫数量(P<0.05),但显著高于3-蒈烯吸引的成虫数量(P<0.05)(图3)。结果说明,健康青皮垂柳和虫害青皮垂柳枝条共有的挥发性化合物α-蒎烯和虫害青皮垂柳枝条特有的挥发性化合物β-罗勒烯是对星天牛成虫具有吸引作用的两种重要寄主挥发性化合物。健康配方H对星天牛成虫的吸引作用低于α-蒎烯,表明3-蒈烯可能对α-蒎烯对星天牛成虫的吸引效果产生抑制作用。

图3 大笼行为实验中星天牛雌雄成虫对单一挥发性化合物及其双组分和三组分配方的行为反应Fig. 3 Behavioral responses of female and male adults ofAnoplophora chinensis to single volatile compound and the two-component and three-component formulae of volatile compounds in big cage behavior experiment虫害配方D(Insect-infested formula D): 三组分配方, α-蒎烯+3-蒈烯+β-罗勒烯(42∶30∶103) Three-component formula, α-pinene+3-carene+β-ocimene(42∶30∶103)(1 mL); 健康配方H (Healthy formula H): 双组分配方, α-蒎烯+3-蒈烯(105∶38) Two-component formula, α-pinene+3-carene (105∶38)(1 mL). 图中数据为平均值±标准误;柱上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配方之间吸引星天牛成虫数量差异显著(P<0.05, 单因素方差分析LSD多重比较)。图4同。Data in the figure are mean±SE.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above bars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number of A. chinensis adults attracted by different formulae (P<0.05, one-way ANOVA, LSD test). The same for Fig. 4.

2.5 挥发性化合物对星天牛成虫的林间诱捕效果

林间诱捕试验结果显示,在3种单一化合物中,α-蒎烯对星天牛成虫的诱捕效果最好,平均诱捕量为5.0头,显著高于β-罗勒烯诱捕的成虫数(P<0.05),而3-蒈烯和空白对照都没有诱捕到星天牛成虫。三组分配方(虫害配方D)对星天牛成虫的平均诱捕量为4.5头,显著高于双组分配方(健康配方H)诱捕的成虫数(P<0.05),但是与α-蒎烯诱捕的成虫数差异不显著(P>0.05);健康配方H对星天牛成虫的平均诱捕量为1.0头,显著低于α-蒎烯诱捕的成虫数(P<0.05),而且单一的3-蒈烯没有诱捕到星天牛成虫,进一步验证了3-蒈烯对α-蒎烯对星天牛成虫的诱捕效果存在一定的抑制性;虫害配方D没有表现出比α-蒎烯更好的诱捕效果(P>0.05),我们推测有可能是配比不合理,或者受3-蒈烯的抑制效果影响(图4)。

图4 单一挥发性化合物及其双组分和三组分配方对星天牛成虫的林间诱捕效果Fig. 4 Field trapping efficacies of single volatile compounds and the two-component and three-component formulae of volatile compounds on Anoplophora chinensis adultsCK: 空白对照Blank control.

3 结论与讨论

青皮垂柳挥发物成分主要为萜烯类化合物,其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为α-蒎烯、3-蒈烯和樟脑等占挥发物的50%(朱宁等, 2017)。随着树龄的增加,植物挥发物的浓度会有所变化,但挥发物的种类大致不变(颜仁梁等, 2008)。植物受到植食性昆虫危害后,会释放出有别于健康时期的植物挥发性气体(杜永均和严福顺, 1994; Huetal., 2020)。本研究中,两种生理状态下的青皮垂柳产生挥发性成分有显著差异(表3),其中,β-蒎烯和β-罗勒烯是虫害青皮垂柳特有的挥发物成分,而α-蒎烯在健康青皮垂柳中含量显著高于虫害青皮垂柳(P<0.05)。研究发现,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molesta对虫害损伤和机械损伤的寄主植物的选择产卵率高于完好寄主植物,分析次生挥发物得出结论,苯甲醛是梨小食心虫产生偏好性的化合物(王怡, 2019)。王海涛(2016)研究发现,次生单萜类化合物β-蒎烯、β-罗勒烯和β-月桂烯对松褐天牛有引诱作用。

植物产生不同的挥发性气体会对昆虫产生引诱或趋避的作用(Pare and Tumlinson, 1999; Allisonetal., 2004; 张凡等, 2020)。研究发现,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为害诱导水稻挥发物产生的α-蒎烯对褐飞虱有引诱作用(苏双丽, 2020)。刑亚等(2017)在风洞生测中发现,寄主植物挥发物苯甲酸、香柏油对杨干象Cryptorrhynchuslapathi具有明显驱避作用。本研究中EAG实验结果显示,星天牛成虫对α-蒎烯、3-蒈烯和β-罗勒烯3种青皮垂柳枝条挥发性化合物的EAG反应相对值最高,而且EAG反应相对值随着挥发性化合物浓度升高而逐渐增大(图1)。Y型嗅觉仪实验结果显示,α-蒎烯、3-蒈烯和β-罗勒烯对星天牛成虫有显著吸引作用(图2)。这几种物质对天牛的吸引作用已有报道。例如,α-蒎烯对松墨天牛(樊建庭等, 2014)、雄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nobilisGanglbauer(李广伟等, 2017)、短角幽天牛Spondylisbuprestoides、松幽天牛Asemumstriatum(Sweeneyetal., 2004)均存在引诱作用。马艳等(2019)研究发现,虫害山核桃产生的挥发性化合物α-蒎烯和β-罗勒烯引起星天牛产生显著的触角电位反应。

本研究中,α-蒎烯、β-罗勒烯和3-蒈烯是电生理实验中引起星天牛成虫反应最大的3种化合物,结合Y型嗅觉仪实验结果分析,在1 mg/mL的浓度下,星天牛成虫对3种化合物表现出较强的趋性,因此在大笼行为实验和林间诱捕试验中,我们选择该浓度做进一步的试验,结果显示虫害和健康青皮垂柳枝条挥发物中共有的α-蒎烯和虫害青皮垂柳枝条挥发物中特有的β-罗勒烯对星天牛成虫具有引诱作用(图3和4)。我们推测,虫害植物挥发物中特有的β-罗勒烯是造成虫害青皮垂柳比健康青皮垂柳更容易受到星天牛危害的原因之一。3-蒈烯在林间诱捕试验中没有诱捕到星天牛成虫,而且大笼行为实验和林间诱捕试验结果都显示,3-蒈烯与α-蒎烯配比的健康配方H诱捕星天牛成虫的效果显著低于α-蒎烯(图4)。Zhuge等(2010)报道的引起云斑天牛Batocerahorsfieldi显著EAG反应的3-蒈烯等化合物在林间并没有诱捕到云斑天牛。本研究中,分析电生理和室内行为实验数据显示,3-蒈烯对星天牛成虫有一定的吸引作用(图2和3),而在林间诱捕试验中,3-蒈烯没有诱捕到星天牛成虫。我们推测,室内实验中空间等条件都比较有限,而林间试验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比如空间距离、其他寄主气味源等因素都可能对试验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各种挥发性化合物都不是单独存在的,昆虫定位寄主植物不仅依靠单个物质,若将不同化合物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可能会增强它们的引诱力(Switzeretal., 2009)。本研究中,虫害配方D和健康配方H对星天牛成虫都没有表现出比α-蒎烯等单个化合物更强的吸引作用(图3和4)。分析原因可能与关键化合物的剂量和配比有关,此外和3-蒈烯的抑制作用也存在一定关系。

植物源挥发物对昆虫的行为起重要调控作用。人们利用这一特性广泛开展通过调控昆虫行为来控制害虫的研究,根据现有的实验结果可知虫害和健康青皮垂柳枝条挥发物中共有的α-蒎烯和虫害青皮垂柳枝条挥发物中特有的β-罗勒烯对星天牛具有引诱作用。而进一步探究星天牛有效引诱物质成分、最佳配比以及有效剂量,缓释装置怎样保证引诱物质的持续稳定释放,诱捕装置的防逃逸设计等,都是下一阶段研究的重点与方向。

猜你喜欢

罗勒青皮垂柳
薄荷与罗勒,香料中的“双生子”
七绝·门垂柳
罗勒:请叫我“香草之王”
垂柳
直播销售 青皮她园火龙果供不应求
被番茄需要的罗勒
为你一人,四海潮生
垂柳
年少不信邪
年少不信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