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Kubler-Ross 的心理护理在晚期肝癌化疗栓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12-27张静张雪刘彦丽韩莉莉段军民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2年11期
关键词:栓塞肝癌化疗

张静,张雪,刘彦丽,韩莉莉,段军民

(开封市传染病医院肝病科,河南 开封 475000)

肝癌早期症状隐秘,经首诊后多发展为中晚期,丧失手术治疗机会,临床多采用化疗栓塞等非手术治疗手段,可一定程度延长患者生存期[1]。但因疾病本身、放疗栓塞期间应激源形成等因素影响,多数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障碍[2]。基于Kubler-Ross模型观点指出,晚期肝癌患者需经历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及接受五个阶段,绝大多数患者难以顺利过渡至接受阶段,若陷入前四个阶段时,则常伴随心理障碍。由此,若能根据患者表现评估所处阶段给予个体化心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3]。兹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Kubler-Ross 的心理护理在晚期肝癌化疗栓塞患者中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9 年1 月—2022 年1 月本院收治行化疗栓塞治疗的112 例晚期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2019 年颁布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4]中有关标准,且经临床分期确立为晚期肝癌;②年龄40~80 岁,预估生存期>3 个月;③均行表柔比星+碘化油化疗栓塞方案治疗;④精神认知正常,可配合研究进行;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②凝血功能重度不全;③存在肝外转移;④临床资料缺失。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6 例。对照组男32例,女24 例;年龄41~77 岁,平均年龄(56.14±7.26)岁;临床分期:ⅢB 期30 例、Ⅳ期26 例;病理类型:肝细胞癌41 例、胆管细胞癌15 例;观察组男34 例,女22 例;年龄42~79 岁,平均年龄(57.01±7.32)岁;临床分期:ⅢB 期33 例、Ⅳ期23 例;病理类型:肝细胞癌43 例、胆管细胞癌13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执行,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均实施化疗栓塞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基于Kubler-Ross 的心理护理,在准确评估患者所处阶段后应给予个体化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摆脱心理困境:①针对否认阶段患者,由护理人员宣讲疾病相关知识,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纠正否认疾病心理,积极面对疾病,配合治疗,增强疾病治疗信心;②针对愤怒阶段患者,要忍耐患者愤怒情绪发泄,感同身受理解、包容患者,且设身处地给予积极鼓励及安慰,使得患者愤怒情绪缓解;③针对讨价还价阶段患者,护理人员在了解患者兴趣、爱好后寻找感兴趣话题切入,使患者暂时摆脱讨价还价的处境,增强患者疾病治疗信心,且以听音乐、看电视等方式使患者日常生活充实,不易陷入自我责备中;④针对抑郁阶段患者,及时安排心理医生进行疏导,且指导患者家属配合加强平常陪伴工作,给予患者足够的呵护、关爱,使患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恢复积极正向心理状态;⑤针对接受阶段患者,无须过多心理干预增加患者心理负担,应维护患者生存尊严,尊重隐私和生活习惯,在患者有表达欲望时,耐心倾听,及时回应。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睡眠及生命质量、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①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综合评估,每个量表均有20 个评估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评分越高提示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②睡眠及生命质量: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EORTC QLQ-C30 生命质量评估量表综合评价,PSQI 包括18 条评估项,总分21 分,评分越高提示患者睡眠质量越差;EORTC QLQ-C30 涵盖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等6 方面共计30 条目,28 条目采用Likert 4 级评分法,2 条目采用Likert 7 级评分法,评分越高提示患者生命质量越佳;③护理满意度:由本院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从护理操作、沟通水平及服务态度等方面予以评定,总分100 分,≥80 分计作满意,60~79 分计作比较满意,<60 分计作不满意,护理满意率=满意率+比较满意率;④并发症:记录患者护理期间感染、消化道出血及穿刺点出血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 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两组护理后SAS、SDS 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s),分]

表1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SAS SD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56 60.15±6.04 43.16±4.61 58.79±5.98 40.25±4.53观察组 56 60.20±6.09 35.72±3.75 58.64±6.03 34.82±3.80 t 值 0.044 9.369 0.132 6.872 P 值 0.965 <0.001 0.895 <0.001

2.2 两组睡眠及生命质量比较

两组护理后PSQI 评分低于护理前,EORTC QLQ-C30 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PSQI 评分低于对照组,EORTC QLQ-C30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睡眠及生命质量比较[(±s),分]

表2 两组睡眠及生命质量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PSQI EORTC QLQ-C30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56 15.63±3.18 10.35±2.24 63.04±9.08 80.37±11.02观察组 56 15.82±3.21 7.28±2.02 63.27±9.15 92.37±11.52 t 值 0.315 7.617 0.134 5.633 P 值 0.754 <0.001 0.894 <0.001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3.1 心理状态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后SAS、SDS 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基于Kubler-Ross 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晚期肝癌化疗栓塞患心理状态。具体分析:因疾病严重,治疗时间长,患者处于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四个阶段中易出现负性心理状态,于否认期强化患者疾病相关知识认识,纠正否认状态;于愤怒期忍受患者愤怒情绪宣泄,给予包容及理解,并设身处地给予鼓励及安慰;于讨价还价期,通过寻找话题切入点进行沟通交流、组织开展患者间联谊活动,以及听音乐、看电视等方式,有助于转移患者注意力,从而避免陷入持续自我责备中;于抑郁期由专业心理医师进行针对性心理辅导,并由患者家属协同给予社会支持;于接受期尊重患者隐私,保证患者生存尊严及生活习惯。根据患者各个阶段心理变化适时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可保证患者顺利度过前四个阶段抵达接受阶段,此时患者心理状态平和,可从容面对死亡[5]。

3.2 睡眠及生命质量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后PSQI 评分低于护理前,EORTC QLQ-C30 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PSQI 评分低于对照组,EORTC 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晚期肝癌化疗栓塞患者应用于Kubler-Ross 的心理护理可获良好睡眠及生活质量。究其原因:因癌性疼痛、化疗栓塞治疗信心缺乏等因素可造成患者睡眠质量不佳,而收治患者均为中老年晚期肝癌患者,机体各项功能减退明显,在持续化疗栓塞治疗过程中往往难以耐受,由此导致生活质量较差[6]。而基于Kubler-Ross 的心理护理,通过前四个阶段实施个体化心理干预,患者从愤怒、抑郁等负性情绪中摆脱出来,重拾疾病治疗信心,且转移注意力可减轻疼痛感受,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7]。

3.3 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基于Kubler-Ross 的心理护理还可提升晚期肝癌化疗栓塞患者护理满意度,且并发症较少,原因在于基于Kubler-Ross的心理护理可使患者顺利抵达第五个阶段(接受),此时患者对于疾病及死亡可坦然接受,并期望剩余时光完成以往夙愿。在保证患者生存尊严及安全前提下,尊重患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扮演忠实听众,耐心倾听患者主诉,患者满意度较高,可积极配合治疗,降低了并发症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基于Kubler-Ross 的心理护理可改善晚期肝癌化疗栓塞患者心理状态,提升睡眠及生命质量提高,且患者满意度较高。

猜你喜欢

栓塞肝癌化疗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XB13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跟踪导练(二)(3)
A kind kid helps a classmate beat cancer Aka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可怕的羊水栓塞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