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育人平台模式探究

2022-12-21毛海婷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一站式心理咨询园区

毛海婷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2020年5月,教育部等8个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建立校园一站式学生社群服务平台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育人平台功能板块设计

基于学生的需求和学校及其他资源方能够提供的相关资源,设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育人平台六大功能板块。

(一)思想政治教育板块

线上平台设立“党团”学习模块,线下搭建学生社区“党建角”。结合时政更新线上线下学习内容,通过知识竞答、红色电影等新颖的形式将党建知识传递给大学生党员。

(二)学术实践指导与服务板块

建立园区英语角。在学生活动园区建立社区英语角,由平台邀请教师或校外的专业英语教师开展英语角活动,营造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训练的良好氛围,提高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创新创业竞赛和学术竞赛指导。平台整合校内外各类竞赛指导教师、具有相关经验的优秀校友、相关企业客座教授等,对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的学生进行专业培训和指导。学生可以在线上进行一对一的咨询预约,也可以预定相关课程。预约成功的师生可以在线下平台内进行交流。

自习座位预约。设立地理位置优越的学生生活园区内自习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师生交流服务板块

打造高校教师品牌化名片,提高师生交流匹配度。引导有相关需求的学生有目标地询问对应的老师,以解决现实问题。本平台整合高校辅导员、专业教师、班主任等个人信息,打造平台品牌化交流服务。学生可以在线上预约一对一咨询服务,也可以预定他们开展的相关课程。预约成功的师生可以在线下平台内进行咨询与交流。

疏通师生交流渠道,为师生跨院系专业交流提供便利。平台将校内各个院系的专业教师及辅导员的基本信息及工作时间进行整合分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线上预约教师的空闲时间。同时,教师可以在个人账户中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教学时间安排和学生预约,避免工作时间的冲突,减少了时间成本。

(四)学生日常事务服务板块

线上平台通过同步校内各部门的时间安排、完善部门简介、梳理部门职能范围和办事流程等方式,完善校内部门的线上预约和线上展示工作。线上注重设计细节、优化流程节点、提升用户体验,坚持“高标准”的质量要求,力求提高学校行政部门的效率与服务能力,节约部门和学生的时间成本,简化事务办理流程,提高行政部门在学生群体中的认可度与满意度。

线下平台高校部分职能部门深入宿舍园区。在园区内设置临时服务台,提供定时定点服务,方便学生咨询办理,例如打印在学证明、校园卡挂失补办等日常大学生事务。

(五)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板块

线上心理咨询预约服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在线预约心理咨询,且通过心理咨询师介绍选择与自己相匹配的心理咨询师。平台为高校学生提供了更为专业、舒适的心理咨询环境。

线下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保持跟踪。平台需要在心理咨询师诊断后,对特殊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周期的记录与提醒,辅助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也帮助心理咨询师高效地实施心理治疗。与此同时,系统将记录学生心理咨询状况,且平台可以精准地推送心理健康相关内容给对应学生。

(六)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板块

线上平台实时更新汇总实习、就业招聘信息,方便学生一站式查阅。同时,定期邀请优质企业进入园区开展校内小型招聘会,为有实习和就业需求的学生提供机会。

线下为大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就业指导。平台邀请校就业办指导教师为应届生开展就业指导、政策指引、形势分析等讲座;邀请企事业单位优秀HR到园区开展笔试面试指导;为校内优秀的创业项目提供创业场地,对其进行扶持与指导。

二、“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育人平台运行流程及发展目标

(一)平台运行流程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育人平台的运行机制包括预约机制、筛选机制、评价机制、反馈机制、合作机制。预约机制:学生在“选课预定”和“校内百事通”功能中,可以采用线上预约的形式参与线下活动与处理校内公务。筛选机制:学生可以在“投票筛选“功能中直接参与平台课程的筛选流程,决定课程及活动上线与否。评价机制:学生可以在“课后评价”功能中对参与过的课程与活动进行评价留言。反馈机制:平台对学生的评价进行整合,反馈至课程与活动的合作方。 合作机制:平台根据合作方上线的课程数量以及学生评价,与合作方进行分级合作。

(二)平台发展目标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育人平台以高校为主场地,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针对性解决方案,力求使目标、学习和评价融为一体,实现无缝对接。平台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及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建立区域高校示范点,带动“一站式”平台发展。 在积极探索全新发展模式的同时,也积极推动各地“高校伙伴计划”。平台模式具有可复制性,将平台的发展模式总结优化,有利于推广到各地其他高校之中。各高校平台之间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增强校校合作。

第二,加强职业化教育模式,促进人才培养计划实施。 平台与校就业办、人力资源公司、优秀毕业校友等主体合作,提供就业咨询、实习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服务。与此同时,平台从大学生毕业“就业难”的问题出发,帮助学生掌握职业化知识,提高职业素养。

第三,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线上线下协同高效管理。 通过线上小程序实现对线下课程的筛选投票、选课预约、课后评价等功能。应用互联网对课程进行监督和管理,提升学生的满意度。持续地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平台流程,确保平台高效运转。

第四,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整合共享校内外资源。 将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积极调动校院领导力量、行政服务力量、辅导员管理与思政力量、专业教师教学力量,将思想教育、学术指导、师生交流、事务服务、心理咨询、就业创业指导融入平台服务内容之中;整合企事业单位、优秀校友力量、地区产业资源、商业辅导机构,增加高校和政府、企业、社会的协作,从而实现学生利益最大化。

三、“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育人平台建设展望

(一) 拓宽“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的范围

虽然有一部分高校已经将第二课堂教育、心理健康咨询、日常生活服务等多方面的服务嵌入学生社区中心,但是绝大部分高校的宿舍园区服务中心仍旧局限于为学生提供日常事务办理服务和学生宿舍管理服务。“一站式”学生社区中心发展不仅要打破园区局限于宿舍管理和事务办理的现状,更需要探索如何有效将学习、生活、创新创业、就业、心理咨询等大学生各方面的需要压入距离学生最近的地方——宿舍区,真正有效利用场地和师资。

(二)提高“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的专业水平

目前,大多数高校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人员主要由社区辅导员和勤工俭学学生团队组成。社区辅导员专职于学生宿舍管理、学生管理、场地管理等工作,是宿舍园区工作的组织者、执行者、管理者。而学生团队主要由勤工俭学的在校生组成。现代“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平台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而社区辅导员和学生组成的中心工作人员存在专业性不足、流动性较强、局限性太大等缺点,需要结合本地产学研发展现状,引入专业技术人才,构建具有多样化技能的团队,以确保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三)提高“一站式”学生社区平台数据的利用率

“一站式”服务平台汇集了大量信息数据,但是由于技术和信息保密等方面的限制,多主体的信息共享渠道仍旧存在阻碍,例如高校内部各院系之间、校内各部门之间、各高校之间、校企之间的数据相互割裂,无法同步更新。未来,应以社区服务平台为数据中转站,搭建规范统一的信息平台,规范个主体的权力与义务,形成数据保密机制,真正破除各主体数据库之间的隔阂,有效提升平台数据的利用率。

猜你喜欢

一站式心理咨询园区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心理咨询广播节目如何保持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