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介入”走向“融合”:家长参与小学班级管理的新样态

2022-12-16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小学郭建军

华夏教师 2022年16期
关键词:介入班级班主任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郭建军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现代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相当一部分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管理中来,这类“家长介入”现象对学校工作以及班级管理的干预,有利有弊。尽管他们的出发点是辅助学校发展和促进学生成长,展现出良好的一面,但综观家长介入班级管理现象屡屡出现弊大于利的现象,介入效果适得其反,管理没有达到最优化。

一、透视:“家长介入”班级管理的类型及现象

“家长介入”这类现象包括家长走进课堂、家长参加学校活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以及家长介入班级管理等。

(一)王婆卖瓜型家长——自家孩子就是好

事例A:某天放学,一位学生家长将我拦住,向我要另外两位学生家长的号码,原因是孩子被欺负,要为自家孩子讨个公道。经过询问,孩子道出真相:自己开口辱骂同学在先,同学生气了才会动手。这位家长的眼中自己的孩子是无辜的,是善良的,他把责任全都推卸在对方身上。

现象剖析:在这种类型的家长眼中,看不到孩子的一丝缺点,反而将孩子的优点无限扩大化。即使有不好的地方,也会是其他孩子的不对,是老师教得不好,是整个社会环境不好,自家的孩子绝对不会不好。父母的“过分自信”使孩子变得自私无礼,这实际上剥夺了孩子诚实待人处世的权利。这样的孩子容易自私自利,只关注自己,不顾他人。

(二)过分溺爱型家长——过度保护,缺乏逆商

事例B:四年级学生,因父亲对其学习方面要求十分严格,所以他的母亲有一种补偿心理,对他十分溺爱。当孩子的家庭作业不想做或者写不完的时候,他的母亲就会给老师发短信,告知老师孩子作业没有完成,希望老师不要批评孩子。遇到考试不理想时,他的母亲找关系说情;考试成绩理想时,他的母亲就会向老师索要荣誉。渐渐地,这个孩子不仅情感上脆弱敏感,而且学习上惰性懒散。

现象剖析:溺爱是指过分娇纵、喜爱孩子的持续性状态,是长辈对小辈没有原则的宠爱,娇宠纵容,盲目满足。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因为工作忙或其他原因,对自己的孩子有愧疚心理和补偿心理,所以对孩子十分溺爱,当孩子在学校出了状况,不了解事实的真相就到学校向老师“兴师问罪”。父母的极度关爱、滋长了孩子的自私心理,这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遭受适当挫折、困难和学习爱护别人的权利。这样的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

(三)自我优越型家长——向上攀比,目的功利

事例C:这是我同事亲口讲述的事情:她的班级有一个成绩十分优异的孩子,她给这个孩子安排了一个品质淳朴但成绩不太理想的同桌。上午调完座位,下午家长就找来,要求再次调整座位,理由是怕孩子的成绩下滑。我的同事为了照顾家长的情面便将此孩子的同桌换成了文静可爱、成绩中等偏上的孩子。可调完座位,家长还是不满意,理由竟然是:我的孩子成绩是班级第一,只有班级第二才有资格和我家孩子成为同桌,让人瞠目结舌。

现象剖析:优越感指显示蔑视或自负的性质或状态,是一种自我意识。奥地利心理学家A.阿德勒认为,人的总目标是追求“优越性”,是要摆脱自卑感以求得到。他认为优越感就是想尽办法追求权力,企图凌驾于他人之上的愿望。有些家长就是这样,自认为孩子优秀,自己就跟着具有优越感,常常以不适当的方式来满足一己私欲。父母的“过度优越”实际上满足了自己追求权力,凌驾于他人之上的愿望,使孩子过度骄傲,这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与他人平等相处的权利。这样的孩子容易在生活学习上丧失平衡,迷失方向。

(四)包办替代型家长——剥夺权利,丧失动力

事例D:三年级的孩子,上完电脑课后回到教室,发现自己的眼镜落在了电脑专用教室,班主任立刻让孩子回电脑教室将眼镜取回。可是孩子两手空空地回来,说电脑教室门已经锁上。第二天一早,孩子的父母火急火燎地来到学校,陪同孩子一起去电脑教室拿回了眼镜。

现象剖析:包办替代——应该和有关的人一起商量或一起做的事,却独自办理,不让旁人参与,这里指家长对孩子的任何事情一手包办,不让孩子参与。这种类型的家长处处担心孩子做不好,往往会帮孩子将一切打理好,容不得孩子动手。这种类型的家长容易培养出生活自理能力差、社会适应力差的孩子。父母的一手包办,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自己动手和处理事情的权利,这样的孩子失去了向上的动力,变得不思进取。

二、探究:家长介入班级管理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家长介入”对班级管理的负面影响

1.孩子特殊化,难以进行集体教育。班集体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小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孩子们就是一个共同体,他们有着统一的价值准则。班主任要做的就是将这一准则以正确的方式教给他们,让他们学会对待,学会解决问题。一旦有家长介入要求处理某事,会造成该孩子心里有了优越感,感觉自己变得特殊,就会破坏集体的这种平等性,孩子之间的相处标准也会随之改变。家长的介入直接从源头上破坏了集体教育的品质培养,久而久之,集体教育就失去了意义。

2.孩子特权化,难以开展班风建设。班风是指一个班集体的精神面貌。优良的班风决定了班级优良的学风,而优良的学风又是班集体的主命脉。好的班风可以约束、熏陶每一位学生。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一个优良的班风是班主任辛勤劳动的回报,是智慧的结晶,在班主任实现教育目的、教育目标甚至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班主任必须为他们建立起一个具体的参照体系,让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给他们以具体的规范。一旦家长介入班级管理,孩子会感觉自己有了一些特权,那么班级的规章制度会因此变得懒散,孩子的集体荣誉感慢慢减弱,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会慢慢地消散,难以形成优良班风。

3.孩子存偏见,难以公正处理事情。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一旦发现了问题就要尽快去解决,而解决问题首要条件是要了解情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班主任在了解情况之后一定要摘掉有色眼镜,突破思维定式,放弃偏见成见,全面了解情况,做到真实、客观、公正、可信。学生发生冲突,班主任要保持冷静,控制事态的发展,事情寻求解决的方法,化不利为有利,让冲突事件发挥正面的教育作用。一旦家长介入其中,只会把问题搞得更糟,让工作被动,班主任借机进行的正面教育效果无法得到彰显,更重要的是在另一方孩子的眼中,他认为老师已经不会公正地处理事情,那么班主任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则荡然无存。

(二)“家长介入”对孩子成长的负面影响

1.产生负面情绪,失去调整情绪的机会。家长介入会强化孩子心中的负面情绪,弄巧成拙。在孩子的世界里,他们之间的纠纷总是短暂的,不一会儿就会烟消云散,双方和好如初,这是孩子的心理特质。但是一旦家长介入,事情就会走向另一个端口,孩子会在家长的压力下内心感到不安,产生焦虑,不知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小伙伴。

2.削减能力水平,丧失解决矛盾的机会。孩子之间的矛盾往往短暂,很快可以化解并且愉快地玩到一起。儿童也有一定的思辨能力,他们会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如协商等去解决矛盾。如果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地“护犊子”,不仅会伤了双方家长的和气,还会让孩子失去解决矛盾的种种机会,久而久之,孩子就失去了自己处理和解决事情的能力。

3.学着圆滑处事,失去自我教育的机会。在矛盾中,孩子意识到自己有过失行为,从自己的亲身体验到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进行承担,明白其中的危害,便容易让孩子明白我不再重犯类似的错误,比单纯地说教或直接地斥责更管用。一旦家长介入,孩子便会推诿责任或另寻解脱的理由,这样便失去了自我教育的机会。

4.脱离同伴群体,减弱自身的人际关系。同伴群体对孩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伴间有了冲突,家长介入进来,还非要辩个是非曲直,就等于是把孩子的友谊关系硬生生地掰开,曾经的朋友会远离他,同学们也会疏远他,这样下去,孩子的人际关系岌岌可危。

5.割裂成长经历,社交能力培养缺失。有了矛盾,可能孩子会因为此事变得心情不好而哭闹,但是这种经历也会让他明白周围的环境并非那么纯粹,学校如此,社会就更加复杂。研究表明,适当的争吵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积极性,这是他们发展自我意识,融入集体生活的一种方式,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必须有这样的经历。一旦家长介入,过度的保护会让孩子丧失这种能力,孩子的社交能力可想而知。

三、践行家长介入班级管理的应对策略

(一)角色认同,是思维与立场的交换

1.适时沟通引导介入者认同孩子。沟通是一片阳光,可以让彼此的心温暖如春,所以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必不可少。其实沟通也是有技巧的,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方式很多,如召开家长会、打电话、家访、来校面谈、网上联系、信件等形式。不管采用哪一种方式,所有的交谈都应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其次,要换位思考,互相体谅,在沟通的过程中坦诚相见。最后,发挥交谈的艺术性,用实事求是的事例,发自内心地与家长进行沟通,用爱心、耐心感化家长。当家长看见班主任的热情与关怀,看见自己孩子一点一滴地进步,看见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自然愿意与班主任交心,愿意与孩子的班主任成为朋友,愿意去深入了解孩子,认同孩子。

2.爱心传递引导介入者认同教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像关爱自己的孩子那样关爱学生。当然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也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一种体现。既然热爱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作自己的朋友,关心他们、呵护他们、融入他们,班主任以朋友、知己、师长的多重身份,多与学生交谈,倾听他们心灵深处的话语,切实地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遇到的疑难困惑,使学生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师生关系逐渐融洽的过程中,班主任以正确的价值观加以引导,学生自然接纳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将微笑写在脸上,用快乐感染身边的每一位学生。如果学生尊重、信任、爱戴老师,那么家长对教师认同还不容易吗?

(二)适度介入,是自主与协作的结合

1.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孩子的处事能力与社交能力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总是在反反复复中感受着交友的乐趣、独自处事的快乐,孩子从不会做到学会做,从处理不好到处理得面面俱全,这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必然的规律,这样孩子自身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所以家长要学会适度介入,学会放手,不要怕他们做不好,也不要怕孩子受委屈,更不能包办代替。无论结果如何,班主任和家长都要给予认可,给予鼓励,使孩子产生自信。自信对孩子来说十分重要,是孩子独立发展的动力。如果孩子自己做事或处理事情常常以失败告终,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更应该鼓励孩子不要放弃,继续去做,而不是动手代劳。久而久之,孩子的积极性会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会增强,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会养成。

2.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们自己想。”遵循这样的原则教育孩子,就能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对父母来说,他们认为爱孩子就应该给孩子指路,事事替孩子包办,为孩子设计并规划好人生蓝图,这样会造成孩子过分依赖父母,忽视自己真正的兴趣,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的孩子进入社会就算不被欺负,也不会被重视。因此要尽早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生活上的事让孩子多动手参与;做决定时要多征求孩子的意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对未知的探索。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的是父母和老师耐心地培养与教育。

3.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家长在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同时,也需要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毅力。在家庭中,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的处事态度和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所以父母要有克服困难的意识。在家庭生活中可以为孩子创设困难情境,让孩子认识到困难本身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要敢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生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要培养孩子坦然面对困难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三)无为而治,是个性与理想的交融

1.发现差异,变无为而有为。冰心说:“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这和老子主张的“无为而治”不谋而合。教育中的 “无为而治”就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首先要发现学生差异,了解学生的差异,利用学生差异,从而为不同类型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岗位,如设立“图书管理员”“墙报员”“板报员”“值日班长”“宣传栏管理员”“个人卫生组长”“课间操管理员”等学生工作,实现“人人有活干,个个尽其责”的管理方式。在这种形式下,学生对班级工作不再推三阻四。班主任只负责前进方向,班级事务均由学生当家做主。这样不仅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团结意识。

2.隐匿差异,使有为变无为。易中天老师的教子经是:“无为即有为,不教即家教。” 他说:“要想在教育方面真正做到无为而治,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一定要在家里营造一个民主的环境,二是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有了这两样,便可以省去许多操劳,真正享受无为而治的快乐了。”这句话道出了家庭教育的真谛:不是不教,而是要用合适的方法教;不是不做,而是通过身体力行影响孩子。班主任在班级里也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尊重个体差异,让这些学生在无形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同时,开展班队活动,搭建平台,展示学生的才华,在这种隐匿差异的过程中,学生自我督促,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四、结语

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免不了要和其他孩子进行交流、玩耍,在相同的年龄段内,他们的体力、智力、思维方式都相差无几,故 “合得来”,也会产生“摩擦”。当有“摩擦”时,孩子开始学着自行解决,不一会儿和好如初。通过以上的策略,使孩子拥有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家长也从中做出改变,这样使得家校合作优势最大化,真正发挥“家长介入”的优势,使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更加有效,促进孩子身心发展和学校教育的完善。

猜你喜欢

介入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无课日”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一个逗比班主任,培养无数段子手
我们的班主任等